下书看 > 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 第一百零二章 世家的凉薄

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第一百零二章 世家的凉薄

    李宏第一次觉得作为皇家人,关系能如此复杂。

    秦浩要当父皇的女婿,父皇暴怒,暴揍他这个太子一顿。

    现在父皇和母后说,秦浩还想当皇家的女婿。

    结果母后以为秦浩要娶明心。

    但事实上是秦浩想娶清瑶。

    啊啊啊啊!

    李宏此刻就像是毫无生机的咸鱼。

    只想喊一句,你们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什么都别问我了,毁灭吧,我累了。

    ……

    杨家。

    李宏的绝望可不如杨家的绝望。

    杨家人知道自家代表被商部赶出来了,没拿到北方车马行市场,一个个脸色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杨家代表此刻正面对杨国公,还有一众杨家官员,是要死的心都有了。

    如此压力,不比他去商部时候的压力要小。

    全程他都是哆嗦的讲解完全过程。

    杨国公深呼吸。

    他憋着一口气,真想骂人。

    明知道朝廷要的是各行各业的商会三分北方市场,竞标降价也是必然结果,自家人居然还耍小聪明。

    没见到前面韦家都妥协了。

    韦正这个老头脾气都要上天了,被坑都没说什么,你还敢当这个出头鸟。

    杨国公深吸口气。

    他为了保持自己的威严,没有破口大骂。

    “你去自己领罚。”

    他冷冷对自家代表商部的代表道。

    “谢国公,谢国公。”

    杨家代表一听没有重罚,连忙叩头道谢。

    杨国公等自家代表离开,有些惆怅地揉了揉眉心。

    最近事情越来越多,特别是外孙的死,让他有些力不从心。

    自家代表是从本家过来的,若真处罚过重,也会显得他不近人情。

    而且,遇事只知道处罚,也会显得他不作为。

    所以杨国公现在需要找出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商部的管理人是赵如风,那个认死理儿的犟种,令他很难办。

    但凡换任何一个人,都没有这么麻烦。

    不过也不是没有挽回的余地。

    这次商部的对接人是赵如风的二儿子赵光年。

    或许能从他身上下手。

    另一边

    在杨家发愁的时候。

    关于杨家遇到麻烦事儿的消息也迅速传遍门阀世家。

    韦正原本以为自己吃了个暗亏,还准备找机会去商部闹事。

    现在一听杨家出事了。

    发现杨家居然被踢出竞标,当时就老实了。

    都要出发的韦家官员又折返回来了。

    张志和此时正好在韦正府上。

    他一点都不意外杨家搞事情会吃亏。

    而且从一开始,他就做好吃亏的打算。

    有的时候,吃亏未必不是福。

    并且,他提前让家里官员去了解北方苦寒之地,如今他们张家已经有三分之一官员申请去北方。

    并且,张志和因为知道迁都北方的秘密,所以他的决定是让张家未来新出现的官员,一半留在南方,一半前往北方。

    还是抽签决定,公平公正。

    但这些,张志和可不会和其他三家分享。

    正如秦浩所说,能让他们世家配合南人北迁,未必不能迁都。

    不管是五年,还是十年。

    或许现在张家会吃亏一些。

    可只要迁都北方一事定下来,他们张家,必定一飞冲天。

    所以。

    此次配合南人北迁,张家作为掌管粮食命脉的世家,反而是最配合的。

    “这次的酒,老夫喜欢。”

    张志和越想越开心,品了口酒,开口道。

    韦正也是一口美酒,又吃了片肉,赞同点头。

    “名酒晚暮,还有那首配套的诗词,如今在京师可是有价无市。”

    “那句终不似少年游,道尽时光流逝,物是人非,世道沧桑,也深得老夫心。”

    “不得不说,秦浩虽然嚣张了点,可恶了点。”

    “但为人方面和做生意方面,都没问题。”

    “和他做生意,老夫很舒心。”

    “我们赚再多,秦浩也不眼红,没有说巧立名目抢夺我们的利益。”

    “他弄出来的名酒,绝对是当下最热卖的产品。”

    “如果未来的新酒也有这么好的品质和热度,仅仅靠卖名酒,我们一年就能赚个十多万两银子。”

    “也不知道杨家怎么想的。”

    “就因为杨素心那点事情,就放弃秦浩,放弃到嘴边的财富,真是亏大了。”

    张志和闻言心里笑了笑,却不接话。

    他心中比谁都明白,杨家和秦浩,早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虽说秦浩能成功推行南人北迁计划。

    就是不知道这次能不能挡得住杨素心的反扑。

    丧子之痛啊。

    杨素心绝不可能这么轻易放过秦浩。

    若是秦浩能活下来。

    或许……

    可以让家中适龄女子和秦浩认识认识。

    秦浩这种立场严明之人,又有大才。

    未来必定位高权重。

    即便改变不了对方的立场,可张家能有这样的女婿,也是赚到了。

    至于其他家怎么看秦浩,他才不管。

    反正他自己知道秦浩的一些小秘密就够了。

    然而。

    ……

    两天后。

    发生一件大事情。

    杨家京师话事人,易主了。

    杨国公不再是杨家京师话事人。

    事情还要从商部说起。

    随着杨家丢失北方车马行市场。

    杨家不少官员都去商部找赵光年。

    赵光年面对杨家官员一次次的求情、威逼、利诱、劝说,全然不管。

    就像秦浩说的那样,他现在松了口,那商部的立场可就松动了。

    杨家人眼看薛家和张家的商会都交接完成。

    南人北迁即将开始。

    终于。

    杨家人急了,有人忍不住了。

    还是有人将京师所发生的事情传回给杨家家主。

    就连杨国公因为杨素心而放弃名酒利润一事,也用书信形式写清楚传回去。

    要知道,世家内部可并非铁板一块。

    也同样存在派系。

    或许很多人站在杨国公一边。

    可当杨国公伤害到所有杨家人利益,那可就要另说了。

    本来,因为杨素心和秦浩之间的矛盾,杨国公放弃名酒利润,就让很多人不满了。

    现在,北方市场都要丢了,他们便开始给杨国公施压。

    这一天,杨国公正在女儿院落。

    杨素心此刻看起来没有丝毫疯癫模样,就那么手持针线,静静地做着刺绣。

    可杨国公却知道女儿正憋着一口气找秦浩报仇。

    他语重心长道:“素心,你的人最近又有动作,爹跟你说了,秦浩的事情,爹来处理,你别再出面。”

    外孙的死,他何尝不伤心。

    就在杨国公继续劝解女儿的时候。

    忽然,有杨国公亲信过来。

    “国公,主家那边送来口信,说让您必须拿回北方车马行市场。”

    “还有……”

    杨国公微微皱眉;“还有什么?”

    亲信看了眼杨国公身后的杨素心,声音压小一些道:“还说让您去找秦浩拿回名酒的售卖权。”

    “因为您的家事,让整个杨家利益受损,现在很多家里人,都表示不满。”

    这话一出,杨国公呼吸都变得沉重起来。

    北方市场明明是主家派来的蠢货胡乱报价,才导致现在的局面。

    怎么还怨到他身上了。

    还有。

    让他去要名酒售卖权。

    那就是让他去求秦浩了!

    家里人既然知道这个消息,必定也知道他外孙是因为秦浩而死。

    即便如此,家里人还让他去拿回名酒售卖权,简直是把他的尊严放在地上践踏。

    “父亲,您先处理公务,女儿乏了,先回屋了。”杨素心也听到这些话,什么都没说,起身回屋。

    杨国公眼看女儿回屋,却不知道该怎么挽留。

    他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怎么说他都是国公,家里多少事情都是他在京师运作。

    如今稍微出些问题,家里人却将这些责任,都推到他身上。

    尽管杨国公知道这就是世家作风,却还是感到一股悲凉。

    但关于北方市场一事。

    他确实该亲自处理了。

    谁也没想到,一个赵光年,区区八品从事,居然如此硬气,面对朝廷三品官员,都不让步。

    当即他叹了口气,快步离去。

    同时心里也想着尽快处理掉秦浩,否则女儿的心病,永远不会好。

    然而。

    他没看到,回屋的杨素心却接到眼线的情报。

    情报上写的是此次春闱几位主考官的名字。

    当杨素心看到其中一个名字后,眼中光芒亮了亮。

    旋即她低声自语:“父亲,女儿会亲自给开智报仇,绝不会连累您。”

    很快。

    杨国公处理完北方市场一事。

    在让出九成利益后,杨家好不容易拿回北方车马行市场。

    至于名酒售卖权。

    让他去找秦浩。

    绝不可能!

    他也以国公的名义给家里人施压,不希望有人去找秦浩和谈。

    利益固然重要,难道他国公的面子就不重要了?

    而这次施压确实管用。

    不过。

    杨家也会派来新的京师话事人。

    杨国公就安心当国公,专注处理朝堂之事便可。

    可即便如此杨国公都没有任何退步。

    哪怕被剥夺话事人身份,为了女儿,他都没后退半步。

    此后。

    南人北迁正式开始。

    有四大世家和各大商会配合南人北迁,百姓迁移进行得非常顺利。

    许多没有受灾的百姓,因为有家里人在北方服兵役,也都自愿北迁。

    相信要不了五年,北方就能迅速发展起来。

    这可让宣德帝高兴了好久。

    忍不住又喝了不少酒。

    各大非世家官员也很高兴,他们其中一心为国的官员不少,都期待大京皇朝更昌盛。

    同样。

    他们也没因为这次赢过世家而松懈。

    因为不久后。

    就要春闱了。

    此次春闱的主考官已经定下,足足五人之多,并且有太子坐镇。

    一旦有人高中,那直接就和太子挂上关系。

    而且此次参与春闱的人数足足是往届的一倍还多。

    不少商人家的孩子,因为家里为南人北迁计划出力,被允许破格参与今年的春闱。

    可以说,此次春闱的规模,前所未有。

    据说很多路途遥远的才子,直接放弃在家过年,已经出发朝着京城而来。

    不多日,便会有第一批才子来到京师。

    这也导致,秦浩将面对极大的挑战。

    可这还不算完。

    许多官员提议,此次春闱是空前绝后的盛况。

    不如就定此次状元郎当***的驸马。

    且,很多大臣附和同意这个提议。

    只等宣德帝最后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