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第一百零九章 春闱
没多久。
李明心苦着个脸委屈地站在宣德帝身边。
孝元皇后冷着脸问李明心:“所以,你这些日子夸赞秦浩各方面好,是因为你收了秦浩的好处,为你姐姐说好话?”
李明心嘟着嘴道:“母后,那不是好处,秦浩说那是劳务费。”
“而且女儿也没来得及说姐姐和秦浩的事情,您就发现了。”
孝元皇后那个气啊。
她此刻有一种自己亲眼看着成长的才子佳人,突然办了和离一样难受。
“行了,这件事情,下次我问你姐。”
“她可真是大胆,她是不是忘了秦浩让皇家颜面受损过。”
“自己妹妹退婚的驸马,再给她当驸马,那会让大臣和百姓怎么看她。”
孝元皇后看女儿的样子后,深深叹了口气道。
至于她想撮合三女儿和秦浩的事情,还是不说出来了,全当是一场梦。
终于宣德帝这时候打圆场道:“真没想到秦浩这个臭小子说当女婿,居然是打清瑶的主意,等朕年后好好收拾他。”
孝元皇后和宣德帝过了半辈子了,还不知道自己这位是什么德行。
他要是不知道,猪都会上树了。
一旁的太子和李峰都松口气。
母后(叔母)一发脾气,要吓死了。
不过太子还是对李峰投去感激的目光。
原本这件事,父皇是要交给他去做了。
看来父皇最后还是没坑他。
但想到父皇那天说的,父皇不去父皇有理,你不去父皇揍你这种话,还是一阵牙疼。
不过,还好第一步解决了。
现在就是让清瑶自己来找母后说自己的想法便可。
只是,这件事情,的确麻烦。
不然不会连父皇都觉得棘手。
秦浩想能当驸马,若还是娶明心,也说得过去。
对外就说秦浩不再痴傻,对皇家感恩,才想弥补过错。
可秦浩偏偏和清瑶产生情愫。
秦浩可是清瑶亲妹妹不要的男人啊。
她就这么堂而皇之地嫁过去。
不知道多少人会诟病她抢妹妹的驸马。
这关乎到清瑶的名节。
所以李宏也很为妹妹发愁。
……
次日。
“见过父皇,见过母后,见过皇兄……”
一早李清瑶去后宫请安。
此时。
宣德帝、李宏、李明心、李峰都在。
原本除了宣德帝以外,所有人都以为孝元皇后准备训斥李清瑶。
结果孝元皇后什么都没说,就和平时过年一样。
只有宣德帝知道,孝元皇后其实不会阻拦清瑶,只要清瑶喜欢就行。
但唯一担心的就是清瑶的名声。
毕竟抢妹妹的驸马,这说出去,真不好听。
李清瑶没看出异常。
她吃着饭,和父皇母后闲聊着。
只是。
今年相对去年过年,冷清很多。
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都没回来。
因为北方和西方的战事,三人今年都没能回来过年。
而且这三人,都是孝元皇后亲生的孩子。
也就是说,孝元皇后给宣德帝生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
至于其他皇子,是宣德帝即位后,和后宫的其它贵妃所生。
对宣德帝而言。
若不是当皇帝后必须用整治婚姻来稳定朝局,他其实并不想要那么多妃子。
等到早饭结束。
孝元皇后一个动作,李宏三人识趣离开。
李清瑶却单独被留下。
这一刻孝元皇后才开口:“清瑶,你想好招秦浩当驸马了?”
李清瑶先是一愣。
然后就气呼呼道:“母后,你别听秦浩瞎说,他就是个登徒子,每天没大没小的,说话就这样。”
孝元皇后见状微笑问:“可秦浩已经每天岳父岳父地叫你父皇了。”
李清瑶一听更来气了:“放心母后,回去我就把他的嘴缝上,他那个嘴,太气人了。”
“没关系的清瑶,如果你真愿意,母后不阻拦,而且看你父皇的样子,也挺满意秦浩。”
孝元皇后笑出声。
李清瑶急忙辩解道:“什么就满意了,我还没答应呢。”
“就他这个样子,一天天总想去风月楼,谁能喜欢她。”
“等他参加完科举再说吧。”
李清瑶急忙辩解道。
宣德帝也冷哼道:“朕可没说满意,也没答应。”
“这个混小子,朕就不能去见他,一张嘴就是岳父,每天都气朕。”
孝元皇后看了眼女儿沉浸式吐槽,笑着道:“既然是这样,那就等春闱后再聊。”
旋即她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等离开皇宫。
李清瑶总算松了口气。
还好母后没有生气。
一旁跟着一起走的李峰笑道:“妹妹,你要是将叔母没反对你们婚事的消息告诉秦浩,他肯定高兴。”
李清瑶撇了撇嘴:“告诉他,那就不只是高兴了,他怕是能连夜翻墙进皇宫,还是等以后再说吧。”
李峰哈哈笑出声。
他想到秦浩昨天那样子,的确像是能干出来这样事儿的人。
“对了哥,你这次来为什么单独来找秦浩?”李清瑶问出心中疑惑。
李峰脸上露出郑重神色:“哎,南方的战况很不好。”
“从北方回茴有动作后,南方的河疆,也蠢蠢欲动。”
“在我来京师之前,已经大大小小打了好几场。”
“受伤的将士不少。”
“你也知道,南方湿热,哪怕冬天也依然潮湿。”
“将士们一旦受伤,很容易得疮疡,所以我这次来是带人来学习如何制作酒精。”
“为了能让更多将士活下去,直接在南方开设酒精工坊。”
“这件事情昨晚我也和陛下说过了,陛下让我来找秦浩。”
李清瑶点头,也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
“不过。”李峰忽然话锋一转道:“关于你们的名酒,我想在拿一份一级经销商权限。”
“我可听说妹妹你有酒坊五成份额,十万两太贵了,能不能给哥便宜点?”
“还别说,你们那酒,真不错,走的时候我一定再带一些。”
李清瑶笑了笑道:“酒坊的事儿,我不做主,你问秦浩。”
“秦浩说便宜,就便宜。”
李峰当时脸色就垮下来了:“妹妹,你占了五成份额啊,居然还做不了主。”
李清瑶道:“我一共出一千两,五成份额,赚了几十万两,你觉得我怎么好意思参与决策?”
“到现在我还欠秦浩好几万两没还给他。”
李峰瞪大眼,愕然道:“一千两…几十万两…你是赚大发了。”
没办法了。
李峰只能去找秦浩。
要不说还得是秦浩。
在知道李峰目的后,二话不说,收了十万两。
李峰眼睁睁看着秦浩收走他十万两。
并且,还当着他的面儿,分给李清瑶五万两。
李峰本以为李清瑶怎么也会照顾哥哥,返他个三四万两什么的。
结果李清瑶收起银票转身就走,嘴里还嘟囔着:“哎,现在朝廷不富裕,后宫用度都有所缩减,我只能给自己存嫁妆了。”
李峰一听是嫁妆,更不好意思开口要了。
旋即鄙夷地看了眼秦浩和李清瑶。
就你俩这财迷的模样,确实能过一家。
但闹归闹。
正事儿还是要聊。
秦浩郑重答应单独培训李峰带来的十人。
这十人绝对忠心,不会泄露酒精配方。
而聊完这些后,秦浩要设宴款待李峰。
可李峰有心无力,他要连夜离开京师回军营。
们目前南方战事复杂,他还是主将之一,擅自离开时间太长,会影响士气。
直到李峰离开。
秦浩才知道李峰居然是三万步兵,两千骑兵的总将。
而且对方武力值爆棚。
如果真下杀手,十个李清瑶也不是他对手。
秦浩有些尴尬地问身边老许:“真的么?”
老许凝重点头:“昨晚爵爷您对他出手的时候,我刚想保护您,他就发现我了。”
“我有预感,若是我当时出手,输的绝对是我。”
秦浩瞪大眼。
要知道,阿大阿二联手都没打过老许。
两人也承认老许很厉害。
可老许连出手都没出手,便认输。
那李峰这是什么武力值。
当时秦浩就羡慕了。
要不是李峰赶着回去,他绝对要请教李峰,跟李峰学习,争取能先打败未来媳妇。
……
之后。
过年的时间很快。
很快便到了年初六。
立春。
春闱将至。
大京皇朝的科举和秦浩前世所知的不太一样。
这里的殿试,也叫春闱,是在年后立春后五天开始。
也象征着一年之计在于春。
至于殿试之前的院试、乡试、会试,分别是立夏、立秋、立冬进行。
虽说每年都有院试、乡试和会试,但能一年连中三元,直接来参加殿试的学子,几年都难出一个。
也变相说明了科举的难度。
而因为春闱缘故。
仅仅过年这几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子赶来京师。
这也导致京师的客栈爆满。
甚至连一些农户家的柴房,都有学子掏钱临时居住。
秦浩却觉得殿试(春闱)很不人性化。
过年呢,你跟我说要殿试,这不是瞎搞。
不过这是大京的老传统了,秦浩也改变不了。
就是这天气越来越冷了,秦浩出被窝很困难。
而也就是立春这天。
此次春闱的主考官,彻底定下来。
分别是太子殿下、朱清大学士、京师府尹任乘风、礼部侍郎董念(兼任翰林院大学士)。
名单已出,学子们全都沸腾了。
果然有太子。
如果此次能高中,他们就是太子党羽了,地位远高于一般学子。
同一时间。
杨国公府。
考官之一的董念,来到杨国公府后门。
他接到杨素心请柬而来,却要走后门。
这点董念不意外。
他刚调任回京,便听说杨素心身上所发生之事。
走正门,反而过于引人注目。
若非他回来后需要走动关系,早迫不及待来看杨素心了。
不为别的。
只因为两人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
可惜。
后来杨素心嫁给了开阳伯。
而董念心灰意冷,主动调任离京,至今未娶。
……
李明心苦着个脸委屈地站在宣德帝身边。
孝元皇后冷着脸问李明心:“所以,你这些日子夸赞秦浩各方面好,是因为你收了秦浩的好处,为你姐姐说好话?”
李明心嘟着嘴道:“母后,那不是好处,秦浩说那是劳务费。”
“而且女儿也没来得及说姐姐和秦浩的事情,您就发现了。”
孝元皇后那个气啊。
她此刻有一种自己亲眼看着成长的才子佳人,突然办了和离一样难受。
“行了,这件事情,下次我问你姐。”
“她可真是大胆,她是不是忘了秦浩让皇家颜面受损过。”
“自己妹妹退婚的驸马,再给她当驸马,那会让大臣和百姓怎么看她。”
孝元皇后看女儿的样子后,深深叹了口气道。
至于她想撮合三女儿和秦浩的事情,还是不说出来了,全当是一场梦。
终于宣德帝这时候打圆场道:“真没想到秦浩这个臭小子说当女婿,居然是打清瑶的主意,等朕年后好好收拾他。”
孝元皇后和宣德帝过了半辈子了,还不知道自己这位是什么德行。
他要是不知道,猪都会上树了。
一旁的太子和李峰都松口气。
母后(叔母)一发脾气,要吓死了。
不过太子还是对李峰投去感激的目光。
原本这件事,父皇是要交给他去做了。
看来父皇最后还是没坑他。
但想到父皇那天说的,父皇不去父皇有理,你不去父皇揍你这种话,还是一阵牙疼。
不过,还好第一步解决了。
现在就是让清瑶自己来找母后说自己的想法便可。
只是,这件事情,的确麻烦。
不然不会连父皇都觉得棘手。
秦浩想能当驸马,若还是娶明心,也说得过去。
对外就说秦浩不再痴傻,对皇家感恩,才想弥补过错。
可秦浩偏偏和清瑶产生情愫。
秦浩可是清瑶亲妹妹不要的男人啊。
她就这么堂而皇之地嫁过去。
不知道多少人会诟病她抢妹妹的驸马。
这关乎到清瑶的名节。
所以李宏也很为妹妹发愁。
……
次日。
“见过父皇,见过母后,见过皇兄……”
一早李清瑶去后宫请安。
此时。
宣德帝、李宏、李明心、李峰都在。
原本除了宣德帝以外,所有人都以为孝元皇后准备训斥李清瑶。
结果孝元皇后什么都没说,就和平时过年一样。
只有宣德帝知道,孝元皇后其实不会阻拦清瑶,只要清瑶喜欢就行。
但唯一担心的就是清瑶的名声。
毕竟抢妹妹的驸马,这说出去,真不好听。
李清瑶没看出异常。
她吃着饭,和父皇母后闲聊着。
只是。
今年相对去年过年,冷清很多。
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都没回来。
因为北方和西方的战事,三人今年都没能回来过年。
而且这三人,都是孝元皇后亲生的孩子。
也就是说,孝元皇后给宣德帝生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
至于其他皇子,是宣德帝即位后,和后宫的其它贵妃所生。
对宣德帝而言。
若不是当皇帝后必须用整治婚姻来稳定朝局,他其实并不想要那么多妃子。
等到早饭结束。
孝元皇后一个动作,李宏三人识趣离开。
李清瑶却单独被留下。
这一刻孝元皇后才开口:“清瑶,你想好招秦浩当驸马了?”
李清瑶先是一愣。
然后就气呼呼道:“母后,你别听秦浩瞎说,他就是个登徒子,每天没大没小的,说话就这样。”
孝元皇后见状微笑问:“可秦浩已经每天岳父岳父地叫你父皇了。”
李清瑶一听更来气了:“放心母后,回去我就把他的嘴缝上,他那个嘴,太气人了。”
“没关系的清瑶,如果你真愿意,母后不阻拦,而且看你父皇的样子,也挺满意秦浩。”
孝元皇后笑出声。
李清瑶急忙辩解道:“什么就满意了,我还没答应呢。”
“就他这个样子,一天天总想去风月楼,谁能喜欢她。”
“等他参加完科举再说吧。”
李清瑶急忙辩解道。
宣德帝也冷哼道:“朕可没说满意,也没答应。”
“这个混小子,朕就不能去见他,一张嘴就是岳父,每天都气朕。”
孝元皇后看了眼女儿沉浸式吐槽,笑着道:“既然是这样,那就等春闱后再聊。”
旋即她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等离开皇宫。
李清瑶总算松了口气。
还好母后没有生气。
一旁跟着一起走的李峰笑道:“妹妹,你要是将叔母没反对你们婚事的消息告诉秦浩,他肯定高兴。”
李清瑶撇了撇嘴:“告诉他,那就不只是高兴了,他怕是能连夜翻墙进皇宫,还是等以后再说吧。”
李峰哈哈笑出声。
他想到秦浩昨天那样子,的确像是能干出来这样事儿的人。
“对了哥,你这次来为什么单独来找秦浩?”李清瑶问出心中疑惑。
李峰脸上露出郑重神色:“哎,南方的战况很不好。”
“从北方回茴有动作后,南方的河疆,也蠢蠢欲动。”
“在我来京师之前,已经大大小小打了好几场。”
“受伤的将士不少。”
“你也知道,南方湿热,哪怕冬天也依然潮湿。”
“将士们一旦受伤,很容易得疮疡,所以我这次来是带人来学习如何制作酒精。”
“为了能让更多将士活下去,直接在南方开设酒精工坊。”
“这件事情昨晚我也和陛下说过了,陛下让我来找秦浩。”
李清瑶点头,也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
“不过。”李峰忽然话锋一转道:“关于你们的名酒,我想在拿一份一级经销商权限。”
“我可听说妹妹你有酒坊五成份额,十万两太贵了,能不能给哥便宜点?”
“还别说,你们那酒,真不错,走的时候我一定再带一些。”
李清瑶笑了笑道:“酒坊的事儿,我不做主,你问秦浩。”
“秦浩说便宜,就便宜。”
李峰当时脸色就垮下来了:“妹妹,你占了五成份额啊,居然还做不了主。”
李清瑶道:“我一共出一千两,五成份额,赚了几十万两,你觉得我怎么好意思参与决策?”
“到现在我还欠秦浩好几万两没还给他。”
李峰瞪大眼,愕然道:“一千两…几十万两…你是赚大发了。”
没办法了。
李峰只能去找秦浩。
要不说还得是秦浩。
在知道李峰目的后,二话不说,收了十万两。
李峰眼睁睁看着秦浩收走他十万两。
并且,还当着他的面儿,分给李清瑶五万两。
李峰本以为李清瑶怎么也会照顾哥哥,返他个三四万两什么的。
结果李清瑶收起银票转身就走,嘴里还嘟囔着:“哎,现在朝廷不富裕,后宫用度都有所缩减,我只能给自己存嫁妆了。”
李峰一听是嫁妆,更不好意思开口要了。
旋即鄙夷地看了眼秦浩和李清瑶。
就你俩这财迷的模样,确实能过一家。
但闹归闹。
正事儿还是要聊。
秦浩郑重答应单独培训李峰带来的十人。
这十人绝对忠心,不会泄露酒精配方。
而聊完这些后,秦浩要设宴款待李峰。
可李峰有心无力,他要连夜离开京师回军营。
们目前南方战事复杂,他还是主将之一,擅自离开时间太长,会影响士气。
直到李峰离开。
秦浩才知道李峰居然是三万步兵,两千骑兵的总将。
而且对方武力值爆棚。
如果真下杀手,十个李清瑶也不是他对手。
秦浩有些尴尬地问身边老许:“真的么?”
老许凝重点头:“昨晚爵爷您对他出手的时候,我刚想保护您,他就发现我了。”
“我有预感,若是我当时出手,输的绝对是我。”
秦浩瞪大眼。
要知道,阿大阿二联手都没打过老许。
两人也承认老许很厉害。
可老许连出手都没出手,便认输。
那李峰这是什么武力值。
当时秦浩就羡慕了。
要不是李峰赶着回去,他绝对要请教李峰,跟李峰学习,争取能先打败未来媳妇。
……
之后。
过年的时间很快。
很快便到了年初六。
立春。
春闱将至。
大京皇朝的科举和秦浩前世所知的不太一样。
这里的殿试,也叫春闱,是在年后立春后五天开始。
也象征着一年之计在于春。
至于殿试之前的院试、乡试、会试,分别是立夏、立秋、立冬进行。
虽说每年都有院试、乡试和会试,但能一年连中三元,直接来参加殿试的学子,几年都难出一个。
也变相说明了科举的难度。
而因为春闱缘故。
仅仅过年这几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子赶来京师。
这也导致京师的客栈爆满。
甚至连一些农户家的柴房,都有学子掏钱临时居住。
秦浩却觉得殿试(春闱)很不人性化。
过年呢,你跟我说要殿试,这不是瞎搞。
不过这是大京的老传统了,秦浩也改变不了。
就是这天气越来越冷了,秦浩出被窝很困难。
而也就是立春这天。
此次春闱的主考官,彻底定下来。
分别是太子殿下、朱清大学士、京师府尹任乘风、礼部侍郎董念(兼任翰林院大学士)。
名单已出,学子们全都沸腾了。
果然有太子。
如果此次能高中,他们就是太子党羽了,地位远高于一般学子。
同一时间。
杨国公府。
考官之一的董念,来到杨国公府后门。
他接到杨素心请柬而来,却要走后门。
这点董念不意外。
他刚调任回京,便听说杨素心身上所发生之事。
走正门,反而过于引人注目。
若非他回来后需要走动关系,早迫不及待来看杨素心了。
不为别的。
只因为两人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
可惜。
后来杨素心嫁给了开阳伯。
而董念心灰意冷,主动调任离京,至今未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