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皇帝偏心要杀我,兵临城下你怂了? > 第九十五章 横渠四句

皇帝偏心要杀我,兵临城下你怂了? 第九十五章 横渠四句

    一声楚王,犹如巨石砸入平静湖面,在所有人的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

    如今谁不知道楚王之名?

    兵临皇城,险些改朝换代。

    后虽远走北宁城,却是逼得当朝皇帝下了罪己诏。

    随后北宁城几次大战,先后击败女真屠兰军,又将大启十五万联军杀得节节败退,终成北宁城之主。

    “他就是楚王秦轩?我们大启的一代战神?”

    有人惊呼,情绪激动。

    “听说北宁城现在是城中之国,就连朝廷都无法管辖,这楚王果然厉害。”

    “大启皇帝残害忠良,害得楚王这样的人物不得不远走北境,实乃我大启最大的损失。”

    有清楚当年逼宫一事的大儒,忍不住哀叹。

    但更多的,却是对秦轩极为支持的一批儒生。

    “楚王殿下,您竟真的来圣庙了!”

    “楚王,北宁城如今可还安宁?大启没有镇守南疆边关,已然烽火遍地。”

    “楚王,您那两首千古绝对,真的有下联吗?”

    “……”

    人们一个接着一个地发问,那种发自内心的崇拜和拥护,让古尔纳和崔世文这两个外夷之人看得目瞪口呆。

    因为在两人看来,秦轩就是大启的叛国之臣,可为什么他们会如此拥护秦轩?

    “感谢诸位厚爱,本王等会再与诸位闲聊,请先容我回答儒圣大人的问题。”

    秦轩自己也没料到,自己在这些儒生心中竟然拥有如此之高的地位,或许这其中最大的因素便是北宁纸吧!

    北宁纸的出现,让天下儒生人人有纸可用,这变相打破了门阀氏族对于读书人的控制。

    现场逐渐安静下来,不少儒生都在好奇堂堂楚王,是否会说出一个不一样的答案。

    儒圣此时面带微笑,丝毫没有因为揭穿秦轩真实身份而感到愧疚。

    只是他那双阅遍人间的双目,却多了一丝连秦轩都未曾发现的欣赏和爱才之意。

    一个人如果能够得到大部分人的爱戴和拥护,便已经证明了此人的不凡。

    “儒圣大人问我为何读书,在这之前,我从未想过这个问题。”

    秦轩开口,潇洒从容:“但我回想了一下,似乎一开始读书,只是父母之命,后来读书则是为了有所作为,不被旁人比下去。”

    他这里所谓的旁人,众人都知道说的是大启的其他几位皇子。

    “但等到我镇守边关,看到大启百姓每每死于战乱,士兵为国捐躯,我才发现读书是为了保家卫国,是为了少死点人。”

    说到这,不少人已经被引起了共鸣。

    哪个读书人出生之时,不是被父母要求,才去读书的?

    等到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便越发地刻苦了几分。

    “哼,废话连篇,这些道理谁不懂?”

    崔世文心中冷笑,对于秦轩所言颇为不耻。

    但古尔纳和潘若安以及在场大部分大儒,却是不自觉地点了点头。

    这世间,唯有真话最是打动人。

    “那么你现在呢?为何读书?”

    儒圣显然也很欣赏秦轩这几句虽直白,却又发自肺腑的真心话。

    秦轩沉吟了一下,开口道: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天平!”

    秦轩的声音不大,但当这四句说出的时候,每个人的脑中都犹如响起了洪钟大吕之音。

    一股豪情直冲脑门,不少人刹那热血沸腾,有一种被震撼到无以复加的感觉。

    崔世文懵了,张大了嘴巴,双眼瞪得滚圆,头皮发麻。

    古尔纳浑身一震,血流宛若在体内加速,直冲脑门。

    潘若安轻身颤抖,不停地在做深呼吸,这四句犹如天地初开之光芒,让他瞬间有了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白慕飞已经木然,呆立当场,眼中竟已流下热泪。

    他不做官,也不曾立书,虽跟在儒圣身边,才情无双,可始终找不到以后的路到底在哪儿?

    而这一刻,白慕飞顿悟了。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停滞,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秦轩一人身上。

    就连儒圣,此时也是心头一震,随后流露出了一丝赞许和钦佩。

    他弯腰朝着秦轩行了一礼:“此四句,可入圣庙!”

    瞬间,全场儒生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可是圣庙,供奉的是孔圣,就连孔儒作为当世圣人,都未曾有一文一言留在殿内。

    “楚王之才,竟连儒圣大人都如此推崇!”

    “当世之下,哪位读书人能有这般荣耀?”

    “都说楚王乃一代军神,却不想在文道一脉竟也有如此才华,我辈叹服!”

    “……”

    无数儒生感慨万分,这一刻,秦轩无疑成了儒林之最。

    “王爷,儒圣这的答应去我们北宁城了?”

    赵洛樱看着那些儒生炙热的眼神,再看到儒圣那如同看待亲儿子般的温润表情,不由得问道。

    秦轩点点头:“嗯,他的确答应了。”

    横渠四句都被纳入圣庙了,这《儒学》刊印自然花落北宁城了。

    “太好了,以后我们北宁城就有无数的读书人了。”

    赵洛樱大喜道。

    “楚王殿下,不怪老夫揭穿你的身份?”

    此时,儒圣已经款步走来。

    秦轩赶忙上前迎接,躬身行礼道:“圣人行事,学生不敢胡乱揣测,但所谓天降大人于斯人也,必先饿其体肤,劳其筋骨,苦其心志,想来之前罪恶之城一事,也是儒圣大人有意为之吧!”

    秦轩何其聪明?

    他从儒圣今日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便已经猜到了这些。

    北宁城太过敏感,又被誉为城中之国,若秦轩连一点流言蜚语都解决不了,儒圣自然不会过去。

    “大启有你,本圣便放心了。”

    儒圣微微一笑,接着道:“楚王心系天下,本圣愿前往北宁城开课讲学,但《儒学》刊印一事,必须如楚王所言。”

    “儒圣请放心,学生定不会辜负这天下读书人。”

    秦轩知道横渠四句虽然惊艳,但真正能留住儒圣的还是得靠活字印刷术和北宁纸。

    好在这两项如今都已经成熟,等儒圣抵达北宁城,让他看过之后,别说是三个月了,恐怕儒生这辈子都不愿再离开北宁城。

    而且恰好此时北宁城正在兴建北宁学院,这是一所远超现在各类学院的最新设计。

    里面不仅有水泥铺就的道路,而且还有用玻璃制造的窗户。

    没错,玻璃在经历一系列的试验和失败后,终于成功上线,这一切冥冥之中仿佛就是为了迎接儒圣到来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