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双穿亮剑:手搓机床,惊呆李云龙 > 第11章 老弟,打鬼子去!

双穿亮剑:手搓机床,惊呆李云龙 第11章 老弟,打鬼子去!

    “哈哈,你小子懂什么?”

    李云龙大笑着说道,“咱们当兵的,哪有那么多讲究?”

    “天为被,地为床,哪儿哪儿都能睡得香。”

    “老弟你别看我晚上睡得晚,可我白天没事的时候经常打盹。”

    “所以呀,这睡觉的时间,东拼西凑也就差不多够了。”李云龙笑着解释道。

    然后突然话题一转,“吕老弟,既然你醒了,那就快跟老哥去吃饭,然后咱们赶紧出发!”

    “出发?去哪?”吕华略带好奇地问道。

    “当然去打鬼子啦!”

    李云龙一脸兴奋地说道,“昨晚咱们团的侦察兵发现了鬼子一个小队的踪迹。”

    “据可靠情报,他们今天会在清河镇进行物资补给,咱们正好趁机端了他们的老巢!”

    “不是,”吕华略显震惊,“咱昨天不是刚刚从苍云岭突围出来。”

    “这……今天就要又打仗了?”吕华不解地问,“战士们不需要休整休整?”

    “嗨!这不是有老弟你在嘛!”

    李云龙嘿嘿一笑,“吕老弟你是不知道,昨天的缴获有多丰厚。”

    “ 昨天晚上,除去给旅长送去的。

    咱新一团还缴获了五百多支步枪,六挺轻机枪,两门迫击炮……”

    “现在咱新一团,那可是兵强马壮。

    人手一支枪,二三十发子弹,缺的不是武器弹药,而是人。”

    “咱们团的战士们,现在作战情绪可是十分高昂,一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天天打仗。”

    “再多弄点缴获的同时,也期盼着从镇上那些伪军那儿多召些有经验的兵扩充队伍呢……”

    李云龙眉飞色舞地说道,“所以呀,吕老弟,现在可是咱们扩大战果,增强实力的大好时机。”

    “只要今天咱们全歼了清河镇的这支鬼子小队。

    不仅能多缴获五十条枪,甚至还能招募个两百多号新兵呢!”

    “你想想,到时候咱们新一团的实力可就更上一层楼了!”

    李云龙越说越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后的场景。

    事实上,凭借新一团现在的实力,想要吃下一支鬼子小队,的确是手到擒来的功夫。

    “成!”吕华点了点头,“身为团长的兵,我自然坚决服从命令。”

    “不过老李,你这里有纸笔没?”

    “我昨晚睡觉的时候神游太虚,总结了点新兵培养经验。”

    “趁着这会儿准备的功夫,我正好可以把它们写出来,给你参考参考。”

    “还有,你觉得咱新一团,咱八路,目前最缺的是什么?”

    “最缺的当然是武器弹药了!”李云龙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紧接着,他解释道,“咱八路的武器弹药本来就很拘谨,别说跟鬼子,就连跟晋绥军比都远远不如。”

    “而且每次战斗,咱们的弹药消耗都很大,虽然能从鬼子手里缴获一些,但总是供不应求。”

    “不是俺老李说大话,要是咱们有足够的武器弹药供应。”

    “一年时间,俺老李就能拉出来一个师。”

    “三年时间,俺老李就能把鬼子打下海去。”

    “鬼子的战斗力虽然强悍,但能力真正强的也就那第一波老兵。”

    “只要把他们耗死了,鬼子也就没啥可怕的了。”

    “他们的新兵,那都是从国内强征来的,训练不足,士气也不高。”

    “跟咱们的老兵比起来,差远了。”李云龙信心满满地说道。

    吕华听后,十分意外地看了李云龙一眼,没想到这个大老憨在这方面竟然这么有见识。

    同时,他心中对于下一步的具体行动瞬间有了清晰的认知。

    那就是——手搓机床。

    没错,就是手搓机床。

    吕华身为机器人,对精度的把控本就十分的精准。

    再加上他力大无穷,而且还不知疲倦。

    又能从现代那边学习到相关的专业知识。

    手搓出来几台基础的机床,然后再用这些机床生产出其他的机床。

    最终拉出一条枪支弹药的生产线,难度虽然有,但问题却不大。

    有了这些机床,八路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军工厂,到时候就有源源不断的枪支弹药了。

    这样一来,就能彻底摆脱缺枪少弹的困境了。

    想到这,吕华对下一阶段的行动计划,瞬间有了清晰的认知。

    当然,他并没有直接跟李云龙提出来。

    而是打算回去先查阅完相关的资料,并学会制造后再说。

    现在要做的,还是先把昨天晚上学习到的那些新兵培养经验默写出来,交给李云龙。

    随便扒拉了两口早饭,吕华便来到了李云龙的指挥部。

    拿起一沓崭新的纸张和一支钢笔,开始认真书写起来。

    他的字迹工整而有力,就如同机器打印出来般的清秀而整齐。

    看的下达完作战计划赶回来的李云龙“啧啧”称奇。

    “吕老弟,别的不说,就凭你这手钢笔字,去总部做个机要秘书也绰绰有余。”

    “咱那些海外的同胞们是不是都跟你一样,不仅长得这么……白净,还如此多才多艺?”

    吕华闻言,抬头笑了笑,“老李,你过奖了。我这点本事,跟咱们八路的英雄比起来,可差远了。”

    “至于海外的同胞们,”他顿了顿,“他们各有各的特长和优点,但也并非都是如我这般。”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手握日月摘星辰,世间无我这般人……”

    两人谈笑间,吕华很快就把昨晚学到的内容书写完毕。

    他递给李云龙,“老李,这是我昨晚神游太虚总结出来的一些新兵培养的经验和建议,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李云龙接过纸张,目光在上面快速扫过,脸上逐渐露出惊讶与赞许的神色。

    “吕老弟,你这份东西,可真是及时雨啊!”

    “咱们团,咱八路现在正需要这样的经验来提高新兵的战斗力和适应能力。”

    他拍了拍吕华的肩膀,感慨道:“你小子,不仅打仗勇敢,还有这般本事。真是难得!”

    “不愧是俺老李的结拜兄弟。”

    吕华微微一笑,“老李,你过奖了。我只是希望能为咱们团,咱们八路尽一份力。”

    “好!好!”李云龙连声称赞。

    “我这就让人把这些经验传达下去,让全团的干部都好好学习。”

    “同时,我也会派人抄录一份,送到旅部去,给老弟你请功!”

    “请功就不必了。”吕华笑着说道,“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李云龙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转身叫来一个通讯员,把吕华写的新兵培养经验交给了他,并严肃地嘱咐道。

    “立即把这份材料送到志勇同志那里,让他组织全体干部学习。

    另外,抄录一份送到旅部去。”

    “是!”通讯员敬礼后,迅速离去。

    李云龙转回身,看向吕华,“吕老弟,咱们也出发吧。”

    “这次伏击战斗,还要靠你大显身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