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我带四哥畅游小世界 第480章 百姓逃荒忙(六十)
热门推荐:
凡人修仙记
四合院:闷棍才是硬道理
四合院:我何雨柱,誓不做吸血包
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
无终倦意
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
400个民间鬼故事
你让一个虚拟主播收容异常?
规则:开局出现在神秘列车
最近安明逸收到了不少奏折,都是说的各地出现灾情的事,这还不是最让他头疼的,对于奏折里提到的镇国公夫妻俩四处售卖低价粮,然后施展法术救灾的事才是最令他提心吊胆的。
之前朝廷一片祥和,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怎么突然间就一起爆发出了那么多天灾?看现在奏折中描述的情况,天灾都不是很严重,起码镇国公夫妻的出现稳住了灾情,百姓们不至于流离失所。
可是这样一来,他这个皇上反而是被动了。这大安朝境内出现灾情,镇国公夫妻都在外面忙着安抚百姓、控制灾情,而他这个皇上得到消息后却没半点儿反应,对比这么明显,他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但如果赈灾的话,出现天灾的地方太多,国库根本没有这么多银两,这可如何是好?
安明逸紧急召见麟王和大臣们商议此事,众人在御书房中都垂头不语,国库这个窟窿太大了,他们一时间也想不出办法填窟窿啊,尤其是天灾其实已经发生的时间不短了,现在再赈灾也没什么意义。
毕竟活不下去的百姓们早就跑了,撑下去的百姓有镇国公府卖的低价粮也都能继续活下去,再加上镇国公夫妻现在已经各地跑着施展法术控制灾情了,他们这国库中的钱也不是非得送出去。
“皇弟,你说说自己的看法。”
见到众人都低头装鹌鹑,麟王那副自在的神情就显得格外突出了,安明逸见了,还以为这个弟弟心有成算呢,便直接点了麟王发表意见。
麟王现在也想的很开,用眼神示意皇兄把其他朝臣都挥退下去,他们兄弟私下里谈。不然守着这些朝廷重臣,很多事情都没办法明说。
接收到麟王信号的安明逸直接让大臣们退下了。
“皇弟,你可是有什么好主意?”安明逸好奇道。
“皇上,臣弟觉得现在已经不需要再赈灾了。”
麟王这话一出,坐在上首的安明逸就急了。现在镇国公夫妻可都在外行走了,他们朝廷这边要是不做点什么表示一下,这天下他们安家还能守得住吗?
“皇上您别急,听臣弟给您分析一下。首先,我们得到灾情消息的时间有些晚,镇国公夫妻已经占了先机,此时既然灾情已经控制住了,我们现在赈灾也晚了。
再说了,就现在国库剩下的那点儿银子,我们根本拿不出多少赈灾物资,您就是再召见大臣议事,这该拿不出钱的还是拿不出钱,这事最后也解决不了。
其次,皇上现在担心镇国公府坐大那也是没必要的,毕竟镇国公府从我们安家打下天下的那天,他们就一直手握兵权和封地,这都已经世袭几代了。这么多年镇国公府都没有反,那说明他们真没有谋逆的心思。
不然就冲着皇室害死了镇国公府那么多人,这镇国公夫妻想要我们这些人的命还不是轻而易举?现在他们一直没动手,不是因为他们没实力,而是不想大安朝陷入混乱,到时候受苦的还是百姓。
镇国公府一脉别的不敢说,这守护百姓们的心那是一直在的,只要我们不鱼肉百姓踩那条底线,镇国公夫妻是不会动我们皇室的。
最后,我们兄弟俩就说下这个灾情。既然镇国公夫妻已经把朝廷该做的做完了,我们虽然拿不出银钱和物资,但可以给出现灾情的地区减税啊。对百姓们来说,减税比其他救助来的都实在。
再说了,我听人说北境那边出现高产粮了,我们可以派人去那边买些粮种回来。这样减税带来的损失,我们可以用高产粮补上,。而且林远侯他们那边的军需我们也可以先不发了,这样国库没了花钱的大头,自然也能撑得住了。”
安明逸听到麟王这么说,也快速的分析着利弊。不得不承认,他这个弟弟比他看的透彻,他一开始就不该听母后的和镇国公府对上,不然现在的情况会好不少。也好在镇国公府真的没有谋逆之心,不然他可要成为皇室的罪人了。
至于扣押军需的事,安明逸还真不清楚。这事麟王一脉从林远侯他们安全离开华安城后就做了,那些东西还没播出去呢,再收回国库的话也是一大笔银子。起码朝廷有了这些银子,国库虽然填不满,但也不至于到空虚的程度。
“皇弟,这军需不发,那几十万士兵不会乱起来吧?”安明逸踌躇道。
麟王直接摆手,“皇上,镇北军那边都已经好几年没发军需了,不是也没出什么事情吗?他们现在都是由镇国公府养着的,既然镇国公府能自己养兵,那林远侯他们也能自己养吧?
没道理镇国公府养四十万兵将都行,他们几个侯爷连二十万士兵都养不了吧?再说了,他们离开华安城的时候不是把家当都带走了吗?应该能维持一段时间,现在朝廷困难顾不上他们也没办法。
至于乱起来,那就更不可能了。镇国公夫妻是仙人转世的说法,我已经安排人去查证了。那夫妻俩是真的会仙术,如果林远侯他们起兵造反,最先站出来反对的就是镇国公他们夫妻,我们完全不需要担心。”
别说,麟王这话虽然说的挺无赖的,但安明逸却听进心里去了。整体分析下来,还真就像麟王说的那样,前面有镇国公夫妻顶着,林远侯他们想反也反不了。
现在镇国公夫妻的存在对于大安朝来说就相当于一道保护符,再说了,他也没准备做个昏君,自然也就不用担心这夫妻俩对他下手了。之前这对儿夫妻有大本事都没有进宫杀他报仇,这说明他们真的是有顾忌,没准备对他这个皇上下手。
这样看来,他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林青玉夫妻对于皇上和太后这两个人的态度,也确实如他们分析的这样,现在的大安朝并不适合出现新的皇权交替的情况,不说天灾频繁百姓们日子艰难呢,光是那些伺机而动的藩王们,如果发现华安城出现变故了,都能打着除逆臣的旗帜趁机反了。
至于镇国公府其余人的仇,就等太后和云明逸死后去地府清算吧。
“朕就按照皇弟说的办,明日就下旨给出现灾情的郡县免一年粮税。不过去北境那边买高产粮,皇弟你觉得派谁去比较合适?”
麟王对于这个人选早就心里有安排了,这个卫峥不是闲置在家吗,直接给他安排个职位让他出去干活好了,省得天天留在华安城恶心他女儿。
现在安国公府得知云华郡主已经怀孕几个月后,就想借着孩子重新扒上麟王府这艘大船。也就是云华郡主脑子清明了,不然还真有可能被卫峥给忽悠回去。要不是担心将来孩子知道卫峥出事,会和女儿离心,麟王早就把卫峥给处理了。
现在这人动又动不得,放在那里还恶心人,现在能把他支出去再好不过了。
“皇上,您看派卫峥去怎么样?直接给他个九品的军需官,让他去北境采购粮种。这人以前也领兵打过仗,北境那边环境恶劣,想来其他官员都吃不了那个苦,正好派卫峥过去戴罪立功了。”麟王提议道。
本来安明逸是准备拒绝的,毕竟这人还是他下旨一撸到底的。不过听到麟王后面的话,他也记起北境那边恶劣的环境了。这要是派朝中其他官员过去,以他们那文弱的身体,说不准路上还要出事。
这么看来,启用卫峥还是挺合适的。距离卫峥被撸去官职也有几个月了,想来他应该已经反省过了,现在派他出去,想必朝中其他人也不会有异议吧?明天上朝的时候可以提一下试试。
之前朝廷一片祥和,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怎么突然间就一起爆发出了那么多天灾?看现在奏折中描述的情况,天灾都不是很严重,起码镇国公夫妻的出现稳住了灾情,百姓们不至于流离失所。
可是这样一来,他这个皇上反而是被动了。这大安朝境内出现灾情,镇国公夫妻都在外面忙着安抚百姓、控制灾情,而他这个皇上得到消息后却没半点儿反应,对比这么明显,他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但如果赈灾的话,出现天灾的地方太多,国库根本没有这么多银两,这可如何是好?
安明逸紧急召见麟王和大臣们商议此事,众人在御书房中都垂头不语,国库这个窟窿太大了,他们一时间也想不出办法填窟窿啊,尤其是天灾其实已经发生的时间不短了,现在再赈灾也没什么意义。
毕竟活不下去的百姓们早就跑了,撑下去的百姓有镇国公府卖的低价粮也都能继续活下去,再加上镇国公夫妻现在已经各地跑着施展法术控制灾情了,他们这国库中的钱也不是非得送出去。
“皇弟,你说说自己的看法。”
见到众人都低头装鹌鹑,麟王那副自在的神情就显得格外突出了,安明逸见了,还以为这个弟弟心有成算呢,便直接点了麟王发表意见。
麟王现在也想的很开,用眼神示意皇兄把其他朝臣都挥退下去,他们兄弟私下里谈。不然守着这些朝廷重臣,很多事情都没办法明说。
接收到麟王信号的安明逸直接让大臣们退下了。
“皇弟,你可是有什么好主意?”安明逸好奇道。
“皇上,臣弟觉得现在已经不需要再赈灾了。”
麟王这话一出,坐在上首的安明逸就急了。现在镇国公夫妻可都在外行走了,他们朝廷这边要是不做点什么表示一下,这天下他们安家还能守得住吗?
“皇上您别急,听臣弟给您分析一下。首先,我们得到灾情消息的时间有些晚,镇国公夫妻已经占了先机,此时既然灾情已经控制住了,我们现在赈灾也晚了。
再说了,就现在国库剩下的那点儿银子,我们根本拿不出多少赈灾物资,您就是再召见大臣议事,这该拿不出钱的还是拿不出钱,这事最后也解决不了。
其次,皇上现在担心镇国公府坐大那也是没必要的,毕竟镇国公府从我们安家打下天下的那天,他们就一直手握兵权和封地,这都已经世袭几代了。这么多年镇国公府都没有反,那说明他们真没有谋逆的心思。
不然就冲着皇室害死了镇国公府那么多人,这镇国公夫妻想要我们这些人的命还不是轻而易举?现在他们一直没动手,不是因为他们没实力,而是不想大安朝陷入混乱,到时候受苦的还是百姓。
镇国公府一脉别的不敢说,这守护百姓们的心那是一直在的,只要我们不鱼肉百姓踩那条底线,镇国公夫妻是不会动我们皇室的。
最后,我们兄弟俩就说下这个灾情。既然镇国公夫妻已经把朝廷该做的做完了,我们虽然拿不出银钱和物资,但可以给出现灾情的地区减税啊。对百姓们来说,减税比其他救助来的都实在。
再说了,我听人说北境那边出现高产粮了,我们可以派人去那边买些粮种回来。这样减税带来的损失,我们可以用高产粮补上,。而且林远侯他们那边的军需我们也可以先不发了,这样国库没了花钱的大头,自然也能撑得住了。”
安明逸听到麟王这么说,也快速的分析着利弊。不得不承认,他这个弟弟比他看的透彻,他一开始就不该听母后的和镇国公府对上,不然现在的情况会好不少。也好在镇国公府真的没有谋逆之心,不然他可要成为皇室的罪人了。
至于扣押军需的事,安明逸还真不清楚。这事麟王一脉从林远侯他们安全离开华安城后就做了,那些东西还没播出去呢,再收回国库的话也是一大笔银子。起码朝廷有了这些银子,国库虽然填不满,但也不至于到空虚的程度。
“皇弟,这军需不发,那几十万士兵不会乱起来吧?”安明逸踌躇道。
麟王直接摆手,“皇上,镇北军那边都已经好几年没发军需了,不是也没出什么事情吗?他们现在都是由镇国公府养着的,既然镇国公府能自己养兵,那林远侯他们也能自己养吧?
没道理镇国公府养四十万兵将都行,他们几个侯爷连二十万士兵都养不了吧?再说了,他们离开华安城的时候不是把家当都带走了吗?应该能维持一段时间,现在朝廷困难顾不上他们也没办法。
至于乱起来,那就更不可能了。镇国公夫妻是仙人转世的说法,我已经安排人去查证了。那夫妻俩是真的会仙术,如果林远侯他们起兵造反,最先站出来反对的就是镇国公他们夫妻,我们完全不需要担心。”
别说,麟王这话虽然说的挺无赖的,但安明逸却听进心里去了。整体分析下来,还真就像麟王说的那样,前面有镇国公夫妻顶着,林远侯他们想反也反不了。
现在镇国公夫妻的存在对于大安朝来说就相当于一道保护符,再说了,他也没准备做个昏君,自然也就不用担心这夫妻俩对他下手了。之前这对儿夫妻有大本事都没有进宫杀他报仇,这说明他们真的是有顾忌,没准备对他这个皇上下手。
这样看来,他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林青玉夫妻对于皇上和太后这两个人的态度,也确实如他们分析的这样,现在的大安朝并不适合出现新的皇权交替的情况,不说天灾频繁百姓们日子艰难呢,光是那些伺机而动的藩王们,如果发现华安城出现变故了,都能打着除逆臣的旗帜趁机反了。
至于镇国公府其余人的仇,就等太后和云明逸死后去地府清算吧。
“朕就按照皇弟说的办,明日就下旨给出现灾情的郡县免一年粮税。不过去北境那边买高产粮,皇弟你觉得派谁去比较合适?”
麟王对于这个人选早就心里有安排了,这个卫峥不是闲置在家吗,直接给他安排个职位让他出去干活好了,省得天天留在华安城恶心他女儿。
现在安国公府得知云华郡主已经怀孕几个月后,就想借着孩子重新扒上麟王府这艘大船。也就是云华郡主脑子清明了,不然还真有可能被卫峥给忽悠回去。要不是担心将来孩子知道卫峥出事,会和女儿离心,麟王早就把卫峥给处理了。
现在这人动又动不得,放在那里还恶心人,现在能把他支出去再好不过了。
“皇上,您看派卫峥去怎么样?直接给他个九品的军需官,让他去北境采购粮种。这人以前也领兵打过仗,北境那边环境恶劣,想来其他官员都吃不了那个苦,正好派卫峥过去戴罪立功了。”麟王提议道。
本来安明逸是准备拒绝的,毕竟这人还是他下旨一撸到底的。不过听到麟王后面的话,他也记起北境那边恶劣的环境了。这要是派朝中其他官员过去,以他们那文弱的身体,说不准路上还要出事。
这么看来,启用卫峥还是挺合适的。距离卫峥被撸去官职也有几个月了,想来他应该已经反省过了,现在派他出去,想必朝中其他人也不会有异议吧?明天上朝的时候可以提一下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