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做旧青铜器,警察找上门 > 第116章 嘞好打捞!!

做旧青铜器,警察找上门 第116章 嘞好打捞!!

    接下来的几天,罗杰每天准时上班,到了工作台弄完一件老瓷胎,就立刻回到办公区,继续他的“小吴社交计划”。

    聊天、请吃饭、问东问西,花样百出。

    正如小吴所说,罗杰作为技术人员,不管他干什么,其他人最多也就看看,没人敢插手管他。

    很快,罗杰连小吴是哪个小学毕业的都摸得一清二楚。

    终于,入职三天后的上午,他从小吴那里套出了一条关键信息:一个疑似“羊驼”的快递记录。

    收货地是霓虹横滨某古董拍卖行,收件人署名为“grassmudhorse”。

    翻译过来就是“草、泥、马”。

    罗杰有九成把握认为,这个收件人就是“羊驼”。

    剩下一成的可能性,他只能归结为对方神经不正常,取了个奇葩的名字。

    他悄悄将这个地址发给了王小米,并嘱咐她查一查这个拍卖行和收件人的背景。

    信息刚发出去,罗杰正准备收工,老钟却突然来到了他的座位旁,神情严肃地说:“有事和你聊聊。”

    罗杰心里一紧,瞬间想起了上学时被班主任叫出去“谈话”的阴影,整个人都有些发怵。

    他试图找借口推脱,但老钟已经转身走了出去,根本不给他拒绝的机会。

    无奈之下,罗杰只好跟着对方来到阳台。

    刚走过去,老钟掏出一根华子,递了过来:

    “来一根?”

    罗杰摆摆手:“不用了,而且我不抽二手烟,您也忍忍吧。”

    老钟愣了一下,把打火机默默塞回了兜里。

    他叼着烟,望着远处长叹一声,说道:

    “小张啊,这样可不行。你一天就干两个小时的活儿,只做一件东西,也太过悠哉了吧?

    老耿忍不住了,心里有点不得劲儿。”

    “我们工资不是按件计的吗?他有什么不平衡的?”罗杰疑惑地问。

    “你是计件,他不是啊。”老钟解释道,“你想啊,人家在那苦哈哈地干活儿,你这边和小吴谈笑风生,换谁心里能舒服?”

    “嗯,嗯。”

    罗杰点点头,心里感慨,老耿能忍到今天才爆发,已经是“忍者大师”级别的修行了。

    要是换成自己,恐怕第二天就摆烂了。

    不过,真要找理由解释,罗杰也不是没办法。

    毕竟,他每做一件东西,除了完成基本工序外,还得在底足的内侧刻一个微型镜像的“王”字。

    这样一来,用手电筒一照,就能清楚地看到,相当于给作品打了防伪标识。

    罗杰心里明白,这个窝点要是有朝一日被端了,有人非得把老耿做的东西算到他头上,问题可就大了。

    所以,标记必须得有。

    至于为什么刻“王”字?

    自然是为了纪念某位领导,毕竟张国强的标记太复杂,不如这个简单明了。

    然而,在躲避摄像头和其他人目光的情况下,刻一个清晰的“王”字并不容易。

    因此,每完成一件作品,罗杰耗费的精力不少。

    只是,这些理由显然不能告诉老钟,怕他听完直接承受不住。

    罗杰沉思片刻,“是你自己说的,小吴还有半个月就走了,我得抓紧时间啊!”

    “什么?!”老钟一脸惊讶,“你这是饿疯了吧?

    我能理解,但这也不行啊。老板已经注意到你了,每天就交一件,他还问我你是不是八十岁了,连重活都干不动了。

    你不是说,你缺的是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吗?现在平台给你了,你怎么不好好珍惜呢?”

    “哦,您是把这玩胶水的工作台当平台啊?”罗杰挑眉反问。

    “对我这种人来说,这活纯粹是苦力活,连狗看了都得摇头。当然,老耿除外。”

    “别的活儿……你那柴窑做了,也卖不出去啊!”老钟皱眉说道。

    “谁说我只会做柴窑的?”

    “你忘了我是因为什么去踩的缝纫机吗?康熙青花瓷!”

    罗杰抱着胳膊,歪嘴一笑。

    老钟被怼得一时语塞,气势弱了几分。

    他站在原地思索了片刻,随后开口问道:

    “你真能做康熙青花瓷?”

    “别说康熙了,只要是和陶瓷沾边的东西,就没有我搞不定的。

    先天陶瓷圣体,你听说过吗?”

    “没听过,也没见过。”老钟摇摇头,把嘴里的烟甩到楼下:“走吧,让我见识见识你的本事。”

    “走走走,我早就手痒了!”罗杰兴奋地说道。

    ……

    青花瓷的做旧工艺并不在二楼的工作区,而是在一楼的一间几十平米的小房间里进行。

    刚进门,就传来“叮叮当当”的声音,清脆而密集。

    这种声音,在行家耳中再熟悉不过了——这是用硬物敲打瓷器的声音。

    新烧制的瓷器釉面光洁如镜,为了制造出深裂纹或明显的开片效果,需要用这种破坏性的手段敲击,模仿古瓷长年流传下来的自然损伤。

    有人说,这种方法是造假的入门手段,但如果敲击手艺高超,也能逼真到几乎以假乱真。

    罗杰一进门就觉得,老钟这是要考察自己的技艺。

    他顺手活动了下手腕,暗暗做好了大展身手的准备。

    不过,老钟并没有在这敲击工序处停留,而是直接领着他来到污水池边,站定后吩咐道:

    “大黄,捞一件东西出来。”

    “大黄”是个正低头玩手机的年轻人,听到命令,不情不愿地从池子里捞出一件青花瓷器——一只绘有花鸟图的玉壶春瓶。

    瓷器显然已经在池子里浸泡了一段时间,表面沾满污渍,原本的白釉微微发黄,釉面那种刺眼的光泽早已不见。

    如果再在表面抹点泥土,得让人信以为这是从古墓里挖出来的真品不可。

    “来,小张,你摸摸看。”老钟将瓷器递给罗杰,“说说这玩意儿有什么门道,如果让你来做旧,你会怎么做?”

    罗杰接过瓷器,直接放到桌面上。

    他低头凑近,用手扇了扇瓷器表面,像是在闻化学试剂的气味。

    然后,他皱眉干呕了一声:“呃——”

    一股腐烂树叶的味道扑面而来,浓烈得让人反胃,像是发酵到极限的沼气味儿。

    “还用这种土法做旧啊!”罗杰满脸嫌弃,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指望这些人去研究化学反应、配置酸碱溶液,显然不太现实。

    用茶叶腐沤成肥水,再把磨损过的瓷器浸泡进去,简单粗暴,却确实能在外观上“增龄”。

    就像这只玉壶春瓶,放上拍卖会也能“多出五十年的历史”。

    “土不土的,好用就行!”老钟在旁边硬着头皮解释了一句。

    “哦?这意思你还挺骄傲?”

    罗杰故意阴阳怪气地回应。

    他本想用这种话术勾起老钟的兴趣,让对方主动问起现代更高明的做旧方法,以此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没想到,老钟没搭茬,反倒是引来了一条更大的鱼。

    “行啊,那小张你说说,不用土法还能怎么做?”

    声音低沉而粗壮,带着些许威压。

    罗杰转身一看,发现一个挺着啤酒肚的胖男人站在身后。

    “你是……”

    罗杰心里早就认出来了,这是宋老大——伍白之前特地给他看过对方的照片。

    “小张,这位是宋老板。”老钟走上前来,介绍道。

    “哦,原来是宋老大啊。”罗杰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点了点头,“久仰久仰。”

    宋老大笑呵呵地回应:“我也久仰你的大名啊,张卓。你可是我们实验室史上,最‘特殊’的师傅。”

    “过奖过奖。”罗杰不慌不忙地回道,语气中带着几分从容,“我的时间确实挺宝贵的。”

    他话锋一转,笑着继续道:“老板刚刚对现代的做旧工艺感兴趣是吧?”

    “没错,说说看。”宋老大点头。

    罗杰随手拿起旁边的纸笔,飞快地写下几个化学方程式。

    “简单来说,这种土法做旧的原理,就是草酸和瓷器表面硅酸盐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釉面被腐蚀,从而失去光泽,看起来更有岁月痕迹。”

    为了防止这些人用他的知识造假,罗杰特意挑选了一些网上能查到,但稍显晦涩的内容,重点在化学原理的讲解上,讲得深入却不实用。

    “所以,当这些化学成分作用后,釉面的光泽就会逐渐消退,达到‘贼光消失’的效果。”罗杰解释道。

    说完,他抬头环顾了一圈,问:“明白了吗?”

    迎接他的,是一片茫然的目光。

    老钟和宋老大都是五十开外的人,听得一脸迷茫。

    毕竟他们当年连初中都没毕业,化学知识早就抛到九霄云外了。

    不过,倒也不是所有人都懵着。

    站在一旁的大黄,倒是显得颇有底子,听完后频频点头。

    宋老大转头问道:“大黄,你都听懂了?”

    “嗯,以前学过。”大黄一本正经地点头。

    “行,张卓你接着说吧。”宋老大直接往椅子上一坐,挥挥手道:“大黄,认真听完,回头给我讲讲重点。”

    “好的,老板。”大黄用力点头,还冲罗杰投去期待的目光,一副求知若渴的模样。

    罗杰心中直呼“好家伙”,这哪里是造假作坊,分明是一支现代化分工明确的团队。

    连老板都像外企经理,只看最终报告,不管过程。

    不过,继续讲化学理论已经没有意义了。

    罗杰不是来科普知识,而是要展示自己的实力,赢得信任,好让自己能够接触到更深层的业务,比如——给某大佬“定制”东西之类的。

    他思索片刻,将纸笔放下,说道:“这样讲有点干巴了。”

    罗杰转头看向宋老大,笑着提议:“有没有新瓷器?我来直接给大家演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