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荒年不慌,长姐钱粮囤满仓 > 第126章 当然是正经事

荒年不慌,长姐钱粮囤满仓 第126章 当然是正经事

    “大家放心,我既然敢收你们的毛衣,便不会赔银子。”

    江白都这样说了,婶子们自然不会再说什么。

    有几个天赋比较好的婶子从江白这里赊了五两毛,打算先做一件成品出来看。

    “婶子们家里的孩子们也可以学起来,女儿家心灵手巧,织毛衣也不费事,在家里也做得。”

    临走时,江白提醒了一句,婶子们的眼睛更亮了。

    送走了她们,江白这才开始发起愁来。

    这动物毛可不是那么好找的。

    季延文将她的烦恼看在眼里,早两天前他便给三皇子安王传了信,让他帮着寻摸些动物毛。

    只是不知道安王能不能解决这事情,他也不好多说。

    入夜。

    村民们已经离开了许久,一道人影便从山下上来。

    还未到江家院子,便被甲一和甲十一拦了下来。

    “是我。”

    黑夜中,传来来人的声音。

    “安王?”

    两人停手,退至门前。

    “深更半夜的,安王所来为何?”

    “我找江白。”

    几人的说话声并不大,但自然瞒不过江白的耳力。

    “让他进来。”

    院子里传来她的声音,甲一二人自然让开,请他进门。

    屋里燃了灯,江白穿戴整齐的出来。

    旁边屋里的季延文也被惊醒,亦穿好衣服出来。

    “你怎么来了?”

    她前两日还在想,若她有空间,那收集皮毛的事情,可就容易多了。

    安王明煜先看了跟出来的季延文一眼,后说道:“我有事想单独与你谈谈。”

    季延文面色一僵,眉头悄悄皱了起来。

    “安王殿下有什么不能在这里说的?”

    明煜看了他一眼,又转头去看江白。

    瞧见他的眼神,江白眼眸微眯。

    很显然,他是想说与空间相关的事情,这事儿还真不适合让季延文知道。

    “走吧,我们去旁边的客房谈。”

    说完,便带着他朝那边走去。

    明煜路过季延文身旁时,被他拽住了手腕。

    “安王殿下,不知你有什么事是必须与我妻子谈的?”

    他在妻子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强调江白的身份。

    “当然是正经事。”

    明煜白了他一眼。

    心想他这个表哥,自小就对自己的东西看得紧,他不就是与江白说几句话吗?这也要嫉妒?

    两人谁都没有理会外面的季延文。

    进屋之后,一谈就是一个时辰。

    季延文气呼呼的坐在屋内的椅子上,越想越气,越想越气,不由在屋里走来走去。

    想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又不敢上前偷听。

    江白那耳朵,比狗耳朵都灵。

    他要是敢去偷听,指不定还没走到门口就被发现了。

    但就这么干坐着,他心里也难受。

    “那事情就这么说定了。”

    两人从屋里出来,安王都没停留,趁着夜色便离开了。

    “他就这么走了?”

    正生气的季延文还有些懵,这大晚上的过来,他还以为他至少要住上一晚,谁知这么快就走了。

    “怎么?难道你还想留他过夜?”

    江白挑了挑眉,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那倒没有,他又不是没有自己的王府。”他连连摇头。

    只是心里还是有些担忧。

    不由问道:“他过来与你说什么?”

    “说动物毛的事情。”

    他神色一动:“可是有法子解决?”

    “他说他有个幕僚以前是做游商起家的,手下还养着一支商队。”

    “北边有一些部落,专门饲养牛羊,且还有一种毛很厚的羊,问我那种羊的羊毛能不能做毛衣。”

    “那能行吗?”

    “自然可以,只是要难处理一些。”

    江白看了明煜带过来的样品,正是绵羊。

    她在地府可是听不少鬼魂说起过凡间的羊毛衫,当初为了多一个手艺,专门找一个老鬼学过。

    有了稳定的动物皮毛的来源,这一门生意就可以做下去了。

    冬去春来,年节悄然而至。

    到了年三十这一日,原本待在家里足不出户的村民们,早早便忙了起来。

    围在灶台边打转,也不怕冷。

    若非平日里怕浪费柴火,他们高低得点个火炉来。

    家家户户炊烟袅袅,饭菜和肉食的香气自各家各户传了出来。

    一年到头,也就这一日能吃上一点荤腥。

    到了夜里,炮仗声在各个村子里响起,因为冬日而陷入寂静的村子,变得热闹起来。

    家里赊了动物毛的女人们便带着家里的其他人一起捻线织毛衣。

    想到这一件毛衣织好,能挣好几百个钱,她们便干劲儿十足。

    一边织毛衣一边守岁,这年都变得没那么难过了。

    新岁除旧岁。

    江白手里端起从县里买回来的米酒,看着一双弟妹,笑着道:“新岁安康。”

    “阿姐新岁安康。”

    “姐夫新岁安康。”

    两个小的脸蛋红通通的,双眼盯着杯子里的米酒。

    “干了。”

    几人将杯中的米酒饮尽,年夜饭这才开始。

    孝期还没过,本不该喝酒,但想着到底是过年,便破例了一次。

    这是江绿过的第一个没有父母的年。

    小姑娘面上欢欢喜喜,待到子时一过,回到屋里时,便再也忍不住红了眼眶,蹲在地上,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江松文的病情好得差不多了,有自己的房间。

    故房间里面便只有她一个人。

    知道阿姐江白耳力好,小姑娘扯过被子,将头埋在被子上,哭声悲伤又压抑。

    江白屋里,她面朝着江绿的方向,神色之中带着几分担忧。

    “你不去看看她?”

    季延文的耳力没有江白那么好,只以为江白是担心江绿想起爹娘。

    “不必,她可以的。”

    她心中叹了一口气,那丫头平日里看着细致又乖巧,可不管是习武还是学习催眠,都格外努力。

    今夜,便让她哭一场吧!哭过,就是大孩子了。

    季延文不知江白心里的想法,但既然她这样说了,他便不开口了。

    就在各家各户欢庆年节的时候,遥远的西边,蛮夷再次进犯,位处边城的百姓惶惶不安。

    路州到平山的官道上,一道人影骑着马快速疾驰,到南安县城墙时,远远便高喊道:“报,边关告急。”

    他高举手中的令牌,同时快速勒马停下。

    城墙上吊下一个竹篮,他驱马将令牌及自己的身份文书放进篮子里,上面很快便有人将篮子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