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弱普女,但是神豪玄学大佬 第84章 【桐怀山岱南古宅】爷爷的故事
热门推荐:
被嫡姐换亲后,我入宫当皇后沈知念南宫玄羽沈南乔
七零军少夜夜宠温宁陆进扬
温宁陆进扬
穿书七零:冷面军少夜夜洗床单温宁陆进扬
娇软美人在七零温宁陆进扬
邪修遍界,我以道术正乾坤
四合院:傻柱重生,收养破局
异能狱警,不稳绝不出手
骗婚夺我机缘,重生师门后悔哭了
84.【桐怀山岱南古宅】夜色西沉黎明前(五)
那一刀过分迅猛,根本没有给谢如晦任何反应时间。千钧一发之际,他才堪堪避开要害,刀尖“噗嗤”一声没入他的左肩,坚硬冰冷的金属与脆弱的锁骨猛地相撞。
“唔!”
半边身体传来剧烈的疼痛,寒意遍布整片脊背。
谢如晦瞳孔骤缩,难以置信地侧过脸,看向自己已然血肉模糊的肩头。
左边手臂的知觉像是被生生切断了,他甚至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皮肉与血管被那柄锋利的刀割成两截,被碾碎成血腥模糊的肉泥。
不等他做出反应,肩头再度传来一阵极大的拉力,刀刃夹带着糜烂的肉块、碎骨和血液,就这么强行向外一扯,直接和他的肩膀抽离!
眼前那个沐浴在鲜血中的少女就这么抽回了刀,毫不在意还残留在上面的皮肉,以极快的速度倒转刀锋甩去了血珠。
她站定在距谢如晦不过半米之外,烛火纷乱摇曳,照不清她被血染红的衣襟。
微抬起脸,不见表情,只露出一张狰狞的修罗面。
这一刻,谢如晦才看清那只莫名出现的面具,究竟生成何种模样。
其面似金刚怒目、獠牙倒生,额间是阴刻的修罗纹,龟裂成第三目,下颌骨刺森然,状似恶鬼。
面具通体玄黑若陨铁,却折出鱼骨鳞甲般的幽光,隐约可见无数细密梵文暗纹其上。右上角崩缺处,锯齿状裂痕蔓出暗金血丝,吸附着七枚不规则碎片,或似佛面残相,或如道剑断锋,最末一片只悬浮额角半寸,内嵌三十六只微缩人眼,瞳仁皆映月蚀之相。
一滴血珠顺着面具边缘滑落,最终停驻在修罗的獠牙之间,宛若深红之月。
“浮屠啖月”。
她身后那漆黑无光的神龛,恰如无边的夜幕。诸天静默,唯余死寂。
少女无言与谢如晦对视,见他左肩上狰狞血腥的伤口,只是侧了侧头——像是完全不理解,他的身体为何会脆弱成这样。
既然他有亲手杀人的勇气,那自然也应该更加抗打一些才对。
她举刀的手臂缓缓抬起,刀尖直至他的眉心。
“唰”!
破空声再度传来,谢如晦无比狼狈地向右边扑去,贴着地面滚向房间侧边,噼里啪啦地撞倒了一片燃烧的烛台。
不等他反应,第二下、第三下接踵而至,前者削掉了他的头发,后者则是几乎贴着他的脸扫过去!
左肩传来的痛意几乎让他无法呼吸,谢如晦大口喘息着,不停躲避寒芒的间隙,直接一把抓起烛台边上的铁制火钳,咬着牙迎了上去。
“砰”!
短兵相接,金属相撞,火花四溅。
谢如晦到底是练了十年的剑术,如今手上有了武器,就不至于再如此被动。可面对着狂风骤雨般的刀势,他除了被动阻挡外,几乎毫无办法。
明明她的手势姿态毫无章法可言,每一斩也纷乱无序,随便看看就能挑出一堆的毛病……
但是,太快了。
她的反应速度,几乎不是人类能够抵达的程度。
他的注意力还未从上一刀撤离,下一刀便立刻以劈风斩月之势袭来,他单是跟上她的速度就耗费了全部精力!
更别说那股怪物一样的力道……
谢如晦咬紧牙关,顾不上被震得发麻的虎口与不停颤抖的手腕,只能死撑着继续招架,同时一边往背后撤退。
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允许他再思考太多,他只想知道,眼前这个左镇潮究竟是人是鬼?!
那张面具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可如果她没有死,献祭就算失败,“痋菩萨”绝不会再实现他的愿望。
他应该继续想点别的办法才对……
“叮”!
火钳和刀剑再度碰撞在一起,明灭的烛火闪烁着,照亮谢如晦面上无比复杂的神情。
他的视线停驻在面前少女被面具遮挡的脸庞上,只一秒就迅速撤离。
谢如晦和左镇潮素不相识。
鸣璟轩的那一次见面,以及谢灼今这一层关系,算是两人仅有的微薄联系。
即使命运阴差阳错,让他们又一次在岱南古宅中碰上,也本该无法产生任何纠葛。
谢如晦可以毫无顾忌地将她交给痋菩萨,让她替代这一辈修道的谢氏子弟,来填补谢氏一族的空缺,满足痋菩萨日渐膨胀的贪欲。
作为回报,谢家将会从这千年的禁锢中解脱,彻底回归到正常人的生活。而他与他的家人,也不必再时刻处在成为祭品的担惊受怕之中……
如果可以,他也不想杀她。左镇潮毫无疑问是个好人,可好人死于非命的还少吗?
在谢如晦还不怎么记事的时候,他的身体非常非常差,差到随便一个感冒发烧,或许就能要了他的命。他父母忙碌,奶奶早年便因为心力交瘁去世,只有爷爷会经常照顾他。
爷爷叫谢兴朝,是个道士,听说奶奶还活着的时候,他一直在外面云游。后来奶奶突然去世,他没能见到最后一面,此后便一直郁郁寡欢,只留在谢家老宅里不出去,整日便是在祠堂里面烧香诵经,也不知道修的到底是什么道。
谢如晦就是从这样的爷爷口中,听到了有关谢家千年以来的故事。
谢如晦自小就是听着谢家先祖谢桐怀的丰功伟绩长大的,哪怕他再怎么不学无术,那些句子都几乎能倒背如流——所有谢家人都受着这样的教育,在他们心中,谢家是以身饲魔的肱股之臣,身负重任,没有什么比谢家的根基与命祚更为重要。
然而谢如晦从谢兴朝口中听到的,却是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
他还记得那一天,爷爷取了三支清香,一如既往地对着先祖谢桐怀的牌位拜了又拜,最终抬起头,看向位于谢桐怀牌位上方,那只漆黑的神龛。
“如晦啊。”他问,“你知道那神龛里面是什么吗?”
谢如晦当然知道。那是他们世代供奉的邪魔,小孩和阿姨们管那东西叫“月藤娘娘”,长辈们叫“藤菩萨”。
谢如晦一直以为,是因为这东西会生出树藤一样的东西来打人、抓小孩,才叫这个。
“那不是祂的名字。”谢兴朝说,“祂曾经的名字,是‘痋髓慈航缚月神’……至于祂现在究竟是什么,已经没人知道了。”
爷爷的话很难懂,谢如晦听不明白,但他还是努力听了下去。也是那一次,他才知道,邪魔并不是叫什么“月藤娘娘”,用的也不是“藤”这种可爱的字眼,而是“痋”——这在古代,是一种以尸养蛊的邪术。
爷爷告诉他,他先前一直总是看见的那几个哥哥姐姐,不是出门去玩,也不是下山了,而是被送到痋菩萨座下,陪祂作伴去了。
谢家人所谓的“供奉”,向来指的都是如此。他们将处理过的孩子尸体的手指砍下,放到神龛里面,就视为某种供奉。
桐怀公起初从未想过要满足痋菩萨这般血腥的要求,只求简单的烧香拜佛能缓解煞气的弥漫,但效果实在熹微。后来有位老道云游到此地,观山水排列布局,便劝彼时的桐怀公不要介怀,只需撑过这一阵,等到时机成熟,自会有“天君”承命受禄,令秘宝认主,将邪祟彻底祓除。
桐怀公对此深信不疑,可他等了数十年,一直等到他自身都命陨,依旧没等到什么“天君”。于是他便只能嘱托后世之人,切记将这预言代代传下去,等待一个让谢氏能够彻底摆脱邪祟的时机。
然后,岁月流逝,在其后一百五十年的某一代,天君还是没有来,可彼时的谢家已经撑不住了。秘宝无法完全吞噬的煞气开始外泄,灾祸和不幸以谢氏祠堂为中心向各处蔓延。桐怀山周边的村庄与小镇纷纷爆发无名的疫病与天灾,不过短短几个月,除了谢家人自己,周围大多已经死完了。
那一代家主尝试了各种办法,然而最终仍是毫无用处,整个谢家一度濒临绝望。然而某一日早晨,那位家主却突然声称自己找到了办法——桐怀公托梦给他,将该如何解决此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只要照做,煞气必会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在谢家,谢桐怀的威望与信用足以让所有人对他愚忠。于是他们立刻采取行动。他们将族中一位自出生便身体残疾、不受喜爱的孩子活活割开喉管、流血而死,然后将其指节砍一根下来,送入了痋菩萨的神龛内,美其名曰“供奉”。
果不其然,煞气瞬间淡去消散了不少,暴动彻底消失了。
然而,这根手指是第一次,却不会是最后一次。
其后每隔几十年,痋菩萨便会出现一次类似的情况,都以一位谢氏子弟的死亡为结束。青壮年在族内皆有大用,也没人想要背着“不孝”的骂名杀死自己的父母,多方权衡便只能献祭孩子。
久而久之,为了谢氏一族的顺利发展,他们甚至总结出了一条不成文的铁律。每一代谢氏子弟之中,都将选出一位适合传承桐怀公毕生所学之道法的孩子,以及一位适合管理整个谢家的孩子,以避免谢氏一族的衰败——而其余未被选中的,都有可能被供奉给痋菩萨。
在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几百年后,“天君”还是没有来,可一切又变了。不知道谢氏是不是触犯了什么忌讳,抑或是惹恼了某些存在,子嗣越发单薄,即便算上旁支,每一代也不过凑出三四个孩子。
于是,彼时的那位家主,提出了一个方案——用山脚下的镇民填补祭品的空缺,避免谢氏一族彻底灭门。
谢家人已经被笼罩在会成为邪魔养料的阴影之中太久,无数人自小在这样的氛围之中长大,恐惧已然压弯了他们的脊梁。他们甚至未曾想过要阻止痋菩萨日益增大的胃口,也未曾想过要做出任何反抗,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接受了邪祟的全部要求。
而在想出这种只需要戕害山下的普通人,而不是以自身作为献祭对象的方法之后,他们无一不是如释重负。
谢兴朝告诉谢如晦,从那一代开始,谢家就杀了数不清的人,将他们的血肉供奉给根本喂不饱的邪祟,来稳固所谓的谢氏根基,来“镇压”什么可笑的邪魔。
他们到底镇压了什么?
没人在乎了。正如已经没人记得谢桐怀留下的遗言一样,千年的岁月流转,谢氏一族没有靠着一代又一代的努力祓除邪祟,反倒是守着那条不知真假的预言,将邪祟的胃口喂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到了明清末年,只献祭那些从山上路过的镇民已经不够了,所幸那时候遭逢战乱,满地最不缺的就是尸体……
最后,来到了谢兴朝这一代,他已经是唯一的孩子。
谢兴朝很幸运,他在道法上颇有天分,足以继承谢桐怀传承千年的本事。可就管家这一事上,他一窍不通。他父亲也实在是没了办法,最后一番斟酌,将谢家家主的重任,托付到了当时谢家的一位客人——也就是谢如晦的奶奶,李梅清身上。
李梅清是早年间逃难来到桐怀山上的,有人说她是官家子女,也有人说她是参了军后不甚受伤,不得不来此避难。无论如何,她很幸运,没有遇上需要向痋菩萨供奉的时候,顺利地以一个外姓人的身份在谢家活了下来,负责帮忙处理一些行商与粮食运作上的事。
在李梅清的帮助之下,原本还因为连年颗粒无收而束手无策的谢家很快恢复了正常的运作,甚至远比以前更加富庶。谢兴朝的父亲看重她的能力,于是便征了她的意见,让她与谢兴朝两人成婚。自此之后,李梅清就成了谢家的家主。
李梅清和历代谢家家主都不同。
她铁血手腕,雷厉风行,膝盖硬得根本跪不下去。要她和前人一样,靠着供奉同族的血肉,朝着邪祟祈求那一丝虚假的安稳,完全就是笑话。
她极力扩张谢氏一族的家业,不惜耗费重金请来天南海北的高人,延缓秘宝的衰败并寻求彻底祓除邪祟的方法,还让谢兴朝常年在外云游,四处寻求解决办法。这样的行为彻底激怒了痋菩萨,桐怀山一带一度灾厄遍地,瘟疫、地震、天荒、干旱……这些灾难无疑死了很多人,可李梅清到底还是带着谢氏一族扛了下来。
即便有所伤亡,但彼时的谢家人都觉得,或许所谓邪魔也不过如此,祂并非不可战胜。
李梅清在谢家家主的位置上坐了二十一年,在这二十一年间,无一位人类是因为“供奉”而死。与此同时,谢氏一族的财富也膨胀到了一个难以估量的程度。无人不敬她爱她,李梅清在谢氏的声望,甚至有隐隐超过谢桐怀的趋势。
但大概是因为前半生耗费了太多的心力,数不清的事务累垮了她的身子,李梅清最终因心脉衰竭而亡,死时不过三十六岁。
那一刀过分迅猛,根本没有给谢如晦任何反应时间。千钧一发之际,他才堪堪避开要害,刀尖“噗嗤”一声没入他的左肩,坚硬冰冷的金属与脆弱的锁骨猛地相撞。
“唔!”
半边身体传来剧烈的疼痛,寒意遍布整片脊背。
谢如晦瞳孔骤缩,难以置信地侧过脸,看向自己已然血肉模糊的肩头。
左边手臂的知觉像是被生生切断了,他甚至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皮肉与血管被那柄锋利的刀割成两截,被碾碎成血腥模糊的肉泥。
不等他做出反应,肩头再度传来一阵极大的拉力,刀刃夹带着糜烂的肉块、碎骨和血液,就这么强行向外一扯,直接和他的肩膀抽离!
眼前那个沐浴在鲜血中的少女就这么抽回了刀,毫不在意还残留在上面的皮肉,以极快的速度倒转刀锋甩去了血珠。
她站定在距谢如晦不过半米之外,烛火纷乱摇曳,照不清她被血染红的衣襟。
微抬起脸,不见表情,只露出一张狰狞的修罗面。
这一刻,谢如晦才看清那只莫名出现的面具,究竟生成何种模样。
其面似金刚怒目、獠牙倒生,额间是阴刻的修罗纹,龟裂成第三目,下颌骨刺森然,状似恶鬼。
面具通体玄黑若陨铁,却折出鱼骨鳞甲般的幽光,隐约可见无数细密梵文暗纹其上。右上角崩缺处,锯齿状裂痕蔓出暗金血丝,吸附着七枚不规则碎片,或似佛面残相,或如道剑断锋,最末一片只悬浮额角半寸,内嵌三十六只微缩人眼,瞳仁皆映月蚀之相。
一滴血珠顺着面具边缘滑落,最终停驻在修罗的獠牙之间,宛若深红之月。
“浮屠啖月”。
她身后那漆黑无光的神龛,恰如无边的夜幕。诸天静默,唯余死寂。
少女无言与谢如晦对视,见他左肩上狰狞血腥的伤口,只是侧了侧头——像是完全不理解,他的身体为何会脆弱成这样。
既然他有亲手杀人的勇气,那自然也应该更加抗打一些才对。
她举刀的手臂缓缓抬起,刀尖直至他的眉心。
“唰”!
破空声再度传来,谢如晦无比狼狈地向右边扑去,贴着地面滚向房间侧边,噼里啪啦地撞倒了一片燃烧的烛台。
不等他反应,第二下、第三下接踵而至,前者削掉了他的头发,后者则是几乎贴着他的脸扫过去!
左肩传来的痛意几乎让他无法呼吸,谢如晦大口喘息着,不停躲避寒芒的间隙,直接一把抓起烛台边上的铁制火钳,咬着牙迎了上去。
“砰”!
短兵相接,金属相撞,火花四溅。
谢如晦到底是练了十年的剑术,如今手上有了武器,就不至于再如此被动。可面对着狂风骤雨般的刀势,他除了被动阻挡外,几乎毫无办法。
明明她的手势姿态毫无章法可言,每一斩也纷乱无序,随便看看就能挑出一堆的毛病……
但是,太快了。
她的反应速度,几乎不是人类能够抵达的程度。
他的注意力还未从上一刀撤离,下一刀便立刻以劈风斩月之势袭来,他单是跟上她的速度就耗费了全部精力!
更别说那股怪物一样的力道……
谢如晦咬紧牙关,顾不上被震得发麻的虎口与不停颤抖的手腕,只能死撑着继续招架,同时一边往背后撤退。
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允许他再思考太多,他只想知道,眼前这个左镇潮究竟是人是鬼?!
那张面具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可如果她没有死,献祭就算失败,“痋菩萨”绝不会再实现他的愿望。
他应该继续想点别的办法才对……
“叮”!
火钳和刀剑再度碰撞在一起,明灭的烛火闪烁着,照亮谢如晦面上无比复杂的神情。
他的视线停驻在面前少女被面具遮挡的脸庞上,只一秒就迅速撤离。
谢如晦和左镇潮素不相识。
鸣璟轩的那一次见面,以及谢灼今这一层关系,算是两人仅有的微薄联系。
即使命运阴差阳错,让他们又一次在岱南古宅中碰上,也本该无法产生任何纠葛。
谢如晦可以毫无顾忌地将她交给痋菩萨,让她替代这一辈修道的谢氏子弟,来填补谢氏一族的空缺,满足痋菩萨日渐膨胀的贪欲。
作为回报,谢家将会从这千年的禁锢中解脱,彻底回归到正常人的生活。而他与他的家人,也不必再时刻处在成为祭品的担惊受怕之中……
如果可以,他也不想杀她。左镇潮毫无疑问是个好人,可好人死于非命的还少吗?
在谢如晦还不怎么记事的时候,他的身体非常非常差,差到随便一个感冒发烧,或许就能要了他的命。他父母忙碌,奶奶早年便因为心力交瘁去世,只有爷爷会经常照顾他。
爷爷叫谢兴朝,是个道士,听说奶奶还活着的时候,他一直在外面云游。后来奶奶突然去世,他没能见到最后一面,此后便一直郁郁寡欢,只留在谢家老宅里不出去,整日便是在祠堂里面烧香诵经,也不知道修的到底是什么道。
谢如晦就是从这样的爷爷口中,听到了有关谢家千年以来的故事。
谢如晦自小就是听着谢家先祖谢桐怀的丰功伟绩长大的,哪怕他再怎么不学无术,那些句子都几乎能倒背如流——所有谢家人都受着这样的教育,在他们心中,谢家是以身饲魔的肱股之臣,身负重任,没有什么比谢家的根基与命祚更为重要。
然而谢如晦从谢兴朝口中听到的,却是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
他还记得那一天,爷爷取了三支清香,一如既往地对着先祖谢桐怀的牌位拜了又拜,最终抬起头,看向位于谢桐怀牌位上方,那只漆黑的神龛。
“如晦啊。”他问,“你知道那神龛里面是什么吗?”
谢如晦当然知道。那是他们世代供奉的邪魔,小孩和阿姨们管那东西叫“月藤娘娘”,长辈们叫“藤菩萨”。
谢如晦一直以为,是因为这东西会生出树藤一样的东西来打人、抓小孩,才叫这个。
“那不是祂的名字。”谢兴朝说,“祂曾经的名字,是‘痋髓慈航缚月神’……至于祂现在究竟是什么,已经没人知道了。”
爷爷的话很难懂,谢如晦听不明白,但他还是努力听了下去。也是那一次,他才知道,邪魔并不是叫什么“月藤娘娘”,用的也不是“藤”这种可爱的字眼,而是“痋”——这在古代,是一种以尸养蛊的邪术。
爷爷告诉他,他先前一直总是看见的那几个哥哥姐姐,不是出门去玩,也不是下山了,而是被送到痋菩萨座下,陪祂作伴去了。
谢家人所谓的“供奉”,向来指的都是如此。他们将处理过的孩子尸体的手指砍下,放到神龛里面,就视为某种供奉。
桐怀公起初从未想过要满足痋菩萨这般血腥的要求,只求简单的烧香拜佛能缓解煞气的弥漫,但效果实在熹微。后来有位老道云游到此地,观山水排列布局,便劝彼时的桐怀公不要介怀,只需撑过这一阵,等到时机成熟,自会有“天君”承命受禄,令秘宝认主,将邪祟彻底祓除。
桐怀公对此深信不疑,可他等了数十年,一直等到他自身都命陨,依旧没等到什么“天君”。于是他便只能嘱托后世之人,切记将这预言代代传下去,等待一个让谢氏能够彻底摆脱邪祟的时机。
然后,岁月流逝,在其后一百五十年的某一代,天君还是没有来,可彼时的谢家已经撑不住了。秘宝无法完全吞噬的煞气开始外泄,灾祸和不幸以谢氏祠堂为中心向各处蔓延。桐怀山周边的村庄与小镇纷纷爆发无名的疫病与天灾,不过短短几个月,除了谢家人自己,周围大多已经死完了。
那一代家主尝试了各种办法,然而最终仍是毫无用处,整个谢家一度濒临绝望。然而某一日早晨,那位家主却突然声称自己找到了办法——桐怀公托梦给他,将该如何解决此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只要照做,煞气必会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在谢家,谢桐怀的威望与信用足以让所有人对他愚忠。于是他们立刻采取行动。他们将族中一位自出生便身体残疾、不受喜爱的孩子活活割开喉管、流血而死,然后将其指节砍一根下来,送入了痋菩萨的神龛内,美其名曰“供奉”。
果不其然,煞气瞬间淡去消散了不少,暴动彻底消失了。
然而,这根手指是第一次,却不会是最后一次。
其后每隔几十年,痋菩萨便会出现一次类似的情况,都以一位谢氏子弟的死亡为结束。青壮年在族内皆有大用,也没人想要背着“不孝”的骂名杀死自己的父母,多方权衡便只能献祭孩子。
久而久之,为了谢氏一族的顺利发展,他们甚至总结出了一条不成文的铁律。每一代谢氏子弟之中,都将选出一位适合传承桐怀公毕生所学之道法的孩子,以及一位适合管理整个谢家的孩子,以避免谢氏一族的衰败——而其余未被选中的,都有可能被供奉给痋菩萨。
在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几百年后,“天君”还是没有来,可一切又变了。不知道谢氏是不是触犯了什么忌讳,抑或是惹恼了某些存在,子嗣越发单薄,即便算上旁支,每一代也不过凑出三四个孩子。
于是,彼时的那位家主,提出了一个方案——用山脚下的镇民填补祭品的空缺,避免谢氏一族彻底灭门。
谢家人已经被笼罩在会成为邪魔养料的阴影之中太久,无数人自小在这样的氛围之中长大,恐惧已然压弯了他们的脊梁。他们甚至未曾想过要阻止痋菩萨日益增大的胃口,也未曾想过要做出任何反抗,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接受了邪祟的全部要求。
而在想出这种只需要戕害山下的普通人,而不是以自身作为献祭对象的方法之后,他们无一不是如释重负。
谢兴朝告诉谢如晦,从那一代开始,谢家就杀了数不清的人,将他们的血肉供奉给根本喂不饱的邪祟,来稳固所谓的谢氏根基,来“镇压”什么可笑的邪魔。
他们到底镇压了什么?
没人在乎了。正如已经没人记得谢桐怀留下的遗言一样,千年的岁月流转,谢氏一族没有靠着一代又一代的努力祓除邪祟,反倒是守着那条不知真假的预言,将邪祟的胃口喂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到了明清末年,只献祭那些从山上路过的镇民已经不够了,所幸那时候遭逢战乱,满地最不缺的就是尸体……
最后,来到了谢兴朝这一代,他已经是唯一的孩子。
谢兴朝很幸运,他在道法上颇有天分,足以继承谢桐怀传承千年的本事。可就管家这一事上,他一窍不通。他父亲也实在是没了办法,最后一番斟酌,将谢家家主的重任,托付到了当时谢家的一位客人——也就是谢如晦的奶奶,李梅清身上。
李梅清是早年间逃难来到桐怀山上的,有人说她是官家子女,也有人说她是参了军后不甚受伤,不得不来此避难。无论如何,她很幸运,没有遇上需要向痋菩萨供奉的时候,顺利地以一个外姓人的身份在谢家活了下来,负责帮忙处理一些行商与粮食运作上的事。
在李梅清的帮助之下,原本还因为连年颗粒无收而束手无策的谢家很快恢复了正常的运作,甚至远比以前更加富庶。谢兴朝的父亲看重她的能力,于是便征了她的意见,让她与谢兴朝两人成婚。自此之后,李梅清就成了谢家的家主。
李梅清和历代谢家家主都不同。
她铁血手腕,雷厉风行,膝盖硬得根本跪不下去。要她和前人一样,靠着供奉同族的血肉,朝着邪祟祈求那一丝虚假的安稳,完全就是笑话。
她极力扩张谢氏一族的家业,不惜耗费重金请来天南海北的高人,延缓秘宝的衰败并寻求彻底祓除邪祟的方法,还让谢兴朝常年在外云游,四处寻求解决办法。这样的行为彻底激怒了痋菩萨,桐怀山一带一度灾厄遍地,瘟疫、地震、天荒、干旱……这些灾难无疑死了很多人,可李梅清到底还是带着谢氏一族扛了下来。
即便有所伤亡,但彼时的谢家人都觉得,或许所谓邪魔也不过如此,祂并非不可战胜。
李梅清在谢家家主的位置上坐了二十一年,在这二十一年间,无一位人类是因为“供奉”而死。与此同时,谢氏一族的财富也膨胀到了一个难以估量的程度。无人不敬她爱她,李梅清在谢氏的声望,甚至有隐隐超过谢桐怀的趋势。
但大概是因为前半生耗费了太多的心力,数不清的事务累垮了她的身子,李梅清最终因心脉衰竭而亡,死时不过三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