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听泉鉴宝:少爷连麦,震惊全网 > 第114章 拿点东西回现代

听泉鉴宝:少爷连麦,震惊全网 第114章 拿点东西回现代

    李文浩的无限空间当中,此时四个神秘的随机宝箱,然而他却并未急于将其开启。

    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决定暂时放下这些宝箱,先重返现代世界。

    因为他想要亲自监督博物馆的建设进度,确保一切都能按照计划顺利推进。

    不过在离开之前,李文浩心中另有一番盘算。

    他打算派遣手下人员去搜集一批珍贵的文玩藏品。

    其中包括闻名遐迩的唐三彩以及充满异域风情的唐卡等物件。

    说起这唐卡呀,其制作工艺可谓多种多样,但有一种做法着实令人毛骨悚然、心生厌恶——那便是用人皮制成的唐卡!

    相传在古代西藏,藏王松赞干布曾以自身的鼻血为颜料,精心绘制了一幅描绘班丹拉姆女神形象的唐卡画作。

    正因如此,这位伟大的藏王也被誉为“唐卡之祖”。

    但在此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尽管名字里带有一个“唐”字,可这唐卡与历史上辉煌的唐朝并无丝毫关联!

    实际上,在藏族语言中,“唐卡”原本的发音应为“唐噶”。

    后来经过咱们汉族人的翻译,才演变成如今大家所熟知的“唐卡”一词。

    而且呢,千万别顾名思义地认为唐卡只是小小的一张卡片,它真正的含义乃是一种精美的卷轴画!

    “太子殿下,门外这些可都是您吩咐奴婢去搜集来的物件儿。”

    一名身形瘦弱、面容白净的小太监毕恭毕敬地站在门外,微微弓着身子,用尖细而轻柔的声音向屋内禀报着。

    “嗯,送进来吧。”

    此时,李文浩正慵懒地侧卧于华丽的床榻之上,身上盖着锦被,一只手支着头,另一只手随意地搭在床边。

    听到太监的话,他微微抬眼,不紧不慢地下达了命令。

    “遵命,太子殿下!”

    那太监赶忙应诺一声,然后小心翼翼地推开房门,将手中捧着的一个精致的木盒子轻轻放在地上。

    接着,他弯下腰,打开盒盖,开始把里面装着的东西一件接一件地搬进房间里。

    只见一件件精美的物品陆续出现在眼前:有色彩斑斓的陶瓷花瓶、栩栩如生的玉雕摆件、古色古香的书画卷轴……每一件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气息。

    没过多久,所有的东西都已搬进屋里摆放整齐。

    那太监再次躬身行礼,轻声说道:“太子殿下,东西已经全部搬进来了,请您过目。若没有其他吩咐,奴才就先行告退了。”

    李文浩挥了挥手,漫不经心地说:“行了,你先下去吧。”

    得到允许后,那太监如蒙大赦般迅速退出房间,并轻轻带上了房门。

    待太监离去之后,偌大的屋子里便只剩下李文浩独自一人。

    他缓缓翻身下床,赤着脚踩在柔软的地毯上,踱步来到那些琳琅满目的文玩前,饶有兴致地仔细端详起来。

    突然,他的目光被其中一件瓷器吸引住了——那正是传说中的唐三彩!

    李文浩不禁伸出双手,轻轻地将那件唐三彩捧起,仿佛生怕稍一用力就会损坏这件珍贵的宝物一般。

    他凑近眼前,仔细观察着这件瓷器的每一处细节:其造型优美流畅,色彩鲜艳夺目且层次分明;釉面上还绘有精美的图案,人物形象生动传神,花鸟鱼虫活灵活现。

    “这便是闻名遐迩的唐三彩么?”

    李文浩喃喃自语道,眼中流露出惊叹之色。

    说实话,在此之前,他虽然也对唐三彩有所耳闻,但却从未亲眼见过实物。

    以往所了解到的关于唐三彩的知识,不过是通过手机屏幕上的图片和文字介绍而已。

    如今真正面对这件稀世珍宝时,那种震撼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只见那唐三彩色彩绚烂夺目,仿佛散发着一种神秘而诱人的光芒,让人无法移开视线。

    “真是令人惊叹啊!难怪唐三彩在拍卖会上能拍出如此惊人的高价。”

    李文浩喃喃自语道,心中对这稀世珍宝充满了敬畏之情。

    然而,尽管唐三彩美轮美奂,但它却并非日常生活中的寻常之物。

    实际上,唐三彩乃是古代贵族和高官们离世之后所使用的殉葬品。

    对于那些普普通通的百姓而言,或许终其一生都难以有缘亲眼目睹这般珍贵无比的宝物。

    他们只能通过口耳相传或者偶尔听闻的故事来想象唐三彩的神奇与美妙。

    但对于身为大唐太子的李文浩来说,情况则完全不同。

    由于其尊贵的身份地位,像这样的唐三彩于他而言可谓是唾手可得,想要多少便有多少。

    在唐朝时期,陪葬制度极其严苛,有着明确详尽的规定以及繁琐复杂的礼制要求。

    而唐三彩便是这一制度下众多重要元素中的一项。

    其存在的意义在于通过栩栩如生的造型和绚丽多彩的色泽,尽可能真实地还原墓主人在世时的生活场景,从而寄托人们期望逝者在另一个世界里依然能够享受到生前的荣华富贵这一美好愿望。

    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在遥远的古代还是当今时代,唐三彩始终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无可估量的价值。

    每一件唐三彩都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千百年前古人的智慧与情感,成为了后人研究古代文化和艺术的无价之宝。

    但是有一件事情真是令人惋惜啊,在如今这个时代,那位才华横溢、豪情万丈的诗仙李太白居然还没有出生。

    若是能有幸得到他亲手书写的诗作,其价值简直难以估量!

    众所周知,李白现存于世的真迹仅有一件,便是那幅珍贵无比的《上阳台帖》,其市场价值已然高达46亿华夏币!

    然而,就在李文浩脑海中浮现出这位伟大诗人身影的时候,另一个人物也紧跟着闯入了他的思绪之中——李世民!

    李文浩他自己怎么会把这位皇帝陛下给遗忘掉呢?

    要知道,李世民可不仅仅是一位英明神武的君主,同时还是一名颇具才情的诗人!

    他所创作的《赐萧瑀》更是流传千古,其中那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更是被誉为帝王诗词中的巅峰之作之一。

    想到这里,李文浩不禁暗自窃喜起来:嘿嘿,要不趁着明日早朝结束之后,找个机会向李世民讨要一幅他亲书的墨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