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七零:带着母亲进城了 第169章 出游1
热门推荐:
不会魔法,但我有禁魔骑士
盗笔,谁家好人下墓自带棺材,
甜文男主他在虐文世界里杀疯了
人在游神,见鬼起乩增损二将
我识海中有九十九座武道碑
狐妖:雅雅家的诡秘之主
我刚觉醒系统,她爸让我滚远点?
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
系统无用,那只能我自己无敌了
中午稍微休息了一会儿,一大家子就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城墙离得远,半天赶不及来回,所以安排到了第二天一早,下午先去参观古时王爷的府邸。
之前陈秀娘卖点心的时候就经常听人提起过这个地方,也问过柳红。
得知确实是古时候一个大人物的房子,说有好几百间屋子,地上都镶着金砖,还有好大好大的花园。
虽然柳红没去过,不过禁不止她听的多,之前也是做房子生意的,说起来就很吸引人。
陈秀娘当即决定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涨涨见识,听起来比她们村地主老财家的大了不止一星半点。
到了景点,先排队买票,进门的时候看到了门口有几个照相的。介绍说是附近照相馆的。
两家先来了个大合照,然后分别给陈秀娘母女,陈秀琨一家四口合照。
两家现在的日子都过得不错,这点钱还是愿意花。
注意到门口有卖冰棍的爷爷,苏晚晚跑过去买了六个,就这样一人一根拿着进去参观了。
“哇,这房子好大好漂亮啊”一进大门,小家玉就惊呼道。
“嗯,确实气派”陈秀琨也附和道,虽然他之前上学的时候也认识一些有钱人,去过他们家里,但是和这个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不论是门口的石狮子,还是待客的金碧辉煌的大厅或者长长的走廊,占地极大的花园,都不得不让人感叹住在这里的人的权势。
兴致勃勃地来,然后看了一座又一座房子,走过一条又一条游廊还有石板路,陈家玉最初的好奇兴奋已经消耗完了。
苏晚晚见状看了看手表,她们已经在这里逛了两个小时了,确实累了。
而且现在里面也不像后世景点不远就有卖水的补充能量的地方,他们带来的水也喝完了,再逛下去就不是游玩是找罪受了。
看了看另外几个大人,也略显疲惫,兴致缺缺的样子。
“现在四点多了,我们坐在这里想想晚上吃啥吧。”苏晚晚建议道。
“好,好”几声附和声传来,很明显大家都已经‘尽兴’了。
“去吃北京烤鸭?”陈秀娘作为“东道主”建议。
“中午吃了很多肉了,再吃就要不消化了。”李冬梅揉着肚子苦笑道。
中午的饭菜丰盛可口,怀念已久的味道加上两天对胃的亏待,她午饭可没收着吃,幸亏下午出来走了这一趟消了食,不然可闹笑话了。
“你嫂子说的是,咱们回家随便吃点素的就行了,阿秀的手艺比大厨也不差什么的。”陈秀琨附和道,不想给妹子增加过多的负担。
听着哥嫂对自己厨艺的夸赞,陈秀娘心里是满满的高兴。
不过亲人大老远来,她还是想带着他们去吃些这里特色的东西,何况自己也有这条件了。
最后由陈秀娘的坚持,结合苏晚晚的建议,一行人决定在外面吃,但是不去吃什么大鱼大肉了,就找个普通的饭馆吃。
虽是说普通的饭馆,也不是随便找的,是他们之前去过的,评价都还不错的,离她们住的地方也很近。
于是几人又坐车回家,休整了一番,叫上已经下班和下课的沈家兄弟出发了。
“不是说好不用再回来带我们了吗?多麻烦,我和小川在家吃就行”中午的时候商量好的,怎么现在变卦了呢。
“晚上吃饭的地儿是隔壁胡同那家,这么近就一起吃呗,大热天的做俩人的饭也折腾”苏晚晚解释道。
沈峰一听这么近,也没再拒绝。
这个饭馆也很有意思,店里特色是面条,据说有祖传的手艺,汤料一绝。
店里还有空位,坐下后还能感受到摇头风扇的阵阵凉意。
夏天配风扇,就算不靠手艺靠配置都能吸引一大批客人。
几人看着菜单,有点炸酱面的,有点特色汤面的,又要了几个开胃小菜。
“嗯,真不错,这汤真鲜”
“这小菜也怪好吃的,冰凉爽口”
“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材,夏天吃很舒服”
“冰箱?”李冬梅环视了一下,角落里确实放着一个大家伙,京市的饭馆就是不一样,不但有风扇,还有冰箱。
陈秀娘看了很眼热,这要是店里有一台,夏天做的那些汤汤水水肯定受欢迎。
顿时脑袋盘算起了自己的家底,然后摇了摇头。
有钱是一回事儿,还得有票啊。
她是没有门路弄这个的,回头店里问问柳红吧。
沈峰和苏晚晚都注意到了陈秀娘的目光,暗自把这件事儿放到了心里。
简单的饭吃的就是快,不到半个小时就吃完了。
后面还有进来的客人,几人不好意思吃完饭还占着位置吹风,起身走了出去。
几人边走边聊,陈秀娘介绍“明天咱们去看城墙,不过得早起,听说来回路程就得四个半小时”
秉着来玩就不能怕辛苦的精神,几人又兴奋附和。
况且陈家兄妹之前都是村里的,到公社赶集或者上学来回都要走上两三个小时,这次坐车更不在话下了。
苏晚晚很想说谢邀,作为打工人的时候,公司团建就爱找这种地方,什么爬山,什么爬城墙,认为能增加团队凝聚力。
p!全程累得苦哈哈的,新时代的年轻人只想吃吃喝喝,不想“体力劳动”,但是公司可不会为了她一个螺丝钉改变大计。
虽然不甚满意,不过她不会扫家人的兴。
只能晚上好好做做计划,尽量“少受罪了。
“明天你们去不去?”家人都回去了,苏晚晚和沈峰两个年轻人压马路,这就是那个时候谈恋爱最常见的约会方式。
“去,我一会儿打电话和我们头儿说一下”沈峰回道。
主要是这次路程太远了,他担心会出现什么意外,人生地不熟的。
虽然他也没去过,但是至少能多一个出主意的人。
城墙离得远,半天赶不及来回,所以安排到了第二天一早,下午先去参观古时王爷的府邸。
之前陈秀娘卖点心的时候就经常听人提起过这个地方,也问过柳红。
得知确实是古时候一个大人物的房子,说有好几百间屋子,地上都镶着金砖,还有好大好大的花园。
虽然柳红没去过,不过禁不止她听的多,之前也是做房子生意的,说起来就很吸引人。
陈秀娘当即决定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涨涨见识,听起来比她们村地主老财家的大了不止一星半点。
到了景点,先排队买票,进门的时候看到了门口有几个照相的。介绍说是附近照相馆的。
两家先来了个大合照,然后分别给陈秀娘母女,陈秀琨一家四口合照。
两家现在的日子都过得不错,这点钱还是愿意花。
注意到门口有卖冰棍的爷爷,苏晚晚跑过去买了六个,就这样一人一根拿着进去参观了。
“哇,这房子好大好漂亮啊”一进大门,小家玉就惊呼道。
“嗯,确实气派”陈秀琨也附和道,虽然他之前上学的时候也认识一些有钱人,去过他们家里,但是和这个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不论是门口的石狮子,还是待客的金碧辉煌的大厅或者长长的走廊,占地极大的花园,都不得不让人感叹住在这里的人的权势。
兴致勃勃地来,然后看了一座又一座房子,走过一条又一条游廊还有石板路,陈家玉最初的好奇兴奋已经消耗完了。
苏晚晚见状看了看手表,她们已经在这里逛了两个小时了,确实累了。
而且现在里面也不像后世景点不远就有卖水的补充能量的地方,他们带来的水也喝完了,再逛下去就不是游玩是找罪受了。
看了看另外几个大人,也略显疲惫,兴致缺缺的样子。
“现在四点多了,我们坐在这里想想晚上吃啥吧。”苏晚晚建议道。
“好,好”几声附和声传来,很明显大家都已经‘尽兴’了。
“去吃北京烤鸭?”陈秀娘作为“东道主”建议。
“中午吃了很多肉了,再吃就要不消化了。”李冬梅揉着肚子苦笑道。
中午的饭菜丰盛可口,怀念已久的味道加上两天对胃的亏待,她午饭可没收着吃,幸亏下午出来走了这一趟消了食,不然可闹笑话了。
“你嫂子说的是,咱们回家随便吃点素的就行了,阿秀的手艺比大厨也不差什么的。”陈秀琨附和道,不想给妹子增加过多的负担。
听着哥嫂对自己厨艺的夸赞,陈秀娘心里是满满的高兴。
不过亲人大老远来,她还是想带着他们去吃些这里特色的东西,何况自己也有这条件了。
最后由陈秀娘的坚持,结合苏晚晚的建议,一行人决定在外面吃,但是不去吃什么大鱼大肉了,就找个普通的饭馆吃。
虽是说普通的饭馆,也不是随便找的,是他们之前去过的,评价都还不错的,离她们住的地方也很近。
于是几人又坐车回家,休整了一番,叫上已经下班和下课的沈家兄弟出发了。
“不是说好不用再回来带我们了吗?多麻烦,我和小川在家吃就行”中午的时候商量好的,怎么现在变卦了呢。
“晚上吃饭的地儿是隔壁胡同那家,这么近就一起吃呗,大热天的做俩人的饭也折腾”苏晚晚解释道。
沈峰一听这么近,也没再拒绝。
这个饭馆也很有意思,店里特色是面条,据说有祖传的手艺,汤料一绝。
店里还有空位,坐下后还能感受到摇头风扇的阵阵凉意。
夏天配风扇,就算不靠手艺靠配置都能吸引一大批客人。
几人看着菜单,有点炸酱面的,有点特色汤面的,又要了几个开胃小菜。
“嗯,真不错,这汤真鲜”
“这小菜也怪好吃的,冰凉爽口”
“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材,夏天吃很舒服”
“冰箱?”李冬梅环视了一下,角落里确实放着一个大家伙,京市的饭馆就是不一样,不但有风扇,还有冰箱。
陈秀娘看了很眼热,这要是店里有一台,夏天做的那些汤汤水水肯定受欢迎。
顿时脑袋盘算起了自己的家底,然后摇了摇头。
有钱是一回事儿,还得有票啊。
她是没有门路弄这个的,回头店里问问柳红吧。
沈峰和苏晚晚都注意到了陈秀娘的目光,暗自把这件事儿放到了心里。
简单的饭吃的就是快,不到半个小时就吃完了。
后面还有进来的客人,几人不好意思吃完饭还占着位置吹风,起身走了出去。
几人边走边聊,陈秀娘介绍“明天咱们去看城墙,不过得早起,听说来回路程就得四个半小时”
秉着来玩就不能怕辛苦的精神,几人又兴奋附和。
况且陈家兄妹之前都是村里的,到公社赶集或者上学来回都要走上两三个小时,这次坐车更不在话下了。
苏晚晚很想说谢邀,作为打工人的时候,公司团建就爱找这种地方,什么爬山,什么爬城墙,认为能增加团队凝聚力。
p!全程累得苦哈哈的,新时代的年轻人只想吃吃喝喝,不想“体力劳动”,但是公司可不会为了她一个螺丝钉改变大计。
虽然不甚满意,不过她不会扫家人的兴。
只能晚上好好做做计划,尽量“少受罪了。
“明天你们去不去?”家人都回去了,苏晚晚和沈峰两个年轻人压马路,这就是那个时候谈恋爱最常见的约会方式。
“去,我一会儿打电话和我们头儿说一下”沈峰回道。
主要是这次路程太远了,他担心会出现什么意外,人生地不熟的。
虽然他也没去过,但是至少能多一个出主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