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 > 第12章 设鸣冤鼓

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 第12章 设鸣冤鼓

    包拯醒来的时候,天已大亮。

    清晨的一缕阳光直透窗户,刺入包拯的眼帘。

    “大人,您醒了。”

    一道青翠欲滴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不是婉儿又是谁?

    她娇滴滴地迈着莲步缓缓走向包拯,细心地伺候包拯穿衣、洗漱。

    俨然就是个小家碧玉。

    温柔可人!

    她又端来糕点,玉指夹了一块递在包拯手里。

    幸福来得实在太快,包拯一下子还有点不习惯。

    这一世真是走了狗屎运了,穿越成了一名县太爷,还是大名鼎鼎的包公。

    这才上任没几天,身边就有美女主动投怀送抱。

    要不是碍于身份,包拯真想立刻将她法办。

    吃过糕点,包拯便和王朝去了县衙。

    值班衙役已在花厅里候着,带来一名木匠,“太爷,您要的木匠请来了。”

    那木匠连忙跪地叩头:“草民李木匠见过太爷,不知太爷召草民来,有什么吩咐?”

    “你擅长制作鼓吗?”

    “鼓?”李木匠轻轻蹙眉,本想探询制作鼓的意图,却犹豫未敢深究,仅是颔首应道,“虽然未曾尝试过,但我想应该能够胜任。”

    包拯听后喜形于色:“很好,本官需一架大鼓,声响一定要洪亮,可明白?”

    “唉!”

    李木匠连连点头,能为县太爷办事,对他来说,是莫大荣幸。

    “不知太爷什么时候要?”

    “本官只给你一天的时间!”

    鸣冤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让百姓能够进入衙门申冤,鸣冤鼓的作用不可或缺。

    尽管包拯已经废除了收例钱的规定,确保衙役不得阻挠百姓鸣冤,

    但仅凭一条政令,难以彻底根除所有问题。

    面对金钱的诱惑,铤而走险者多了。

    如果政令能够完全奏效,那么天下就不会存在如此众多的贪官污吏了。

    包拯一个人不可能事必躬亲,面面俱到,只有另辟蹊径才能治理好定远县。

    而鸣冤鼓对包拯来说,无疑是天才的发明,是包拯的耳朵和眼睛。

    无论谁有冤,只要鸣冤鼓一响,那衙役想要再为难告状的百姓也不可能了。

    “一天?”李木匠感到为难。

    “不错,一天,明日一早,本官就要看到鼓。”

    李木匠一阵无奈,虽有些困难,却又不敢违抗。

    表示把县城里所有木匠都叫上,应该能做出来,只是恐怕要多花些银子。

    包拯道:“十两银子够了么?”

    既然邀请他人协助处理事务,即便是官方机构,也不应使对方遭受损失。

    否则,他这个县太爷岂不成了披着官服的强盗。

    李木匠听后,眼中闪过一丝亮光,笑容满面:“足够了,足够了!”

    包拯立刻开具了一张凭证,命他前往库房领取银两。

    李木匠领了银子,心情愉悦地离开了县衙,随即召集了城中的所有木匠,说明来意。

    得知是县太爷要制作一面鼓,木匠们不敢怠慢。

    经过一番商议后,便开始分工合作,决心要在县令面前展现他们的手艺。

    一夜平静无事。

    次日清晨,木匠们便将制作完成的大鼓抬至县衙交差。

    包拯亲自敲击了两下,对成果很满意,便让衙役将鼓安置在县衙外的走廊上,固定妥当。

    众人对此都颇感费解,纷纷猜测。

    有些机智之人已经猜到了用意。

    包拯履行了他的承诺,又额外赏赐了几位木匠每人一两银子。

    李木匠忍不住好奇地问:“大人,您将鼓放在这里是何用意?”

    包拯微微一笑:“当然是为了方便百姓申冤!”

    他环视县衙内的官吏和围观的民众,高声宣布:“从今日起,这面鼓就叫鸣冤鼓,任何有冤屈的人,只需击鼓即可!”

    说完,还让王朝示范了一下。

    王朝拿起鼓槌,鼓声顿时响彻云霄,整个县城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木匠们得知鼓的用途后,感到无比光荣。

    没想到自己能为县衙做出如此重要的贡献,难怪会得到太爷赏赐。

    在场的百姓也激动万分。

    “包大人真是位为民着想的好官,刚上任就想到这么好的办法。”

    “是啊,太爷真是全心全意为我们这些平民百姓着想啊!”

    “嘿嘿,有了这鸣冤鼓,以后告状就方便多了。”

    “太爷一定是上天派来的的吧?”

    “……”

    百姓们的眼眶不知不觉湿润了。

    他们现在也终于相信包拯是真心实意为平民百姓考虑。

    这样的官员,打着灯笼都找不到了。

    他们一生中从未听说过。

    想不到,这样的好官会降临定远县。

    定远县有福了!

    然而,有人欢喜有人忧。

    衙役却高兴不起来了。

    他们平时靠着守护县衙大门,能捞取一些额外收入。

    以往,县衙会向告状者收取的一百文例钱。

    然而实际上,他们还会额外多收一些,中饱私囊。

    但现在,例钱被取消了不说,太爷还专门设立了一面鼓,显是专门针对他们。

    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以往喝个小酒,逛逛窑子的日子,怕是一去不复返了。

    普通衙役的薪水本就不高,一年也就七八两银子,勉强够贴补家用。

    想改善生活,只能在执法过程中搜刮民财。

    但现在,例钱没了。

    按照太爷现在这个趋势,其他方面也会逐渐整顿,想继续明目张胆捞钱,已无可能。

    即使是暗中敲诈勒索,也得三思而后行。

    以县令对百姓的关怀,敲诈勒索百姓,无异于自寻死路。

    想到这里,三班衙役们一个个唉声叹气,叫苦不迭。

    这个差事,真是越来越难做了。

    甚至有些都想卷铺盖,他妈的不干了。

    【恭喜宿主设置鸣冤鼓,功德无量,奖励500青天功德。】

    系统提示音响起。

    这倒是让包拯有点意外,没想到这个举措还能获得奖励。

    而且是整整五百点功德。

    这意味着,只要能想到有益于民众的好政策,就会得到奖励。

    而且政策越好,奖励就越多。

    【恭喜宿主青天功德累积到五百点,召唤功能已开启,是否召唤?】

    提示音落下,包拯随即打开界面。

    界面上赫然显示着五名后天境高手的名字。

    张龙、赵虎、马汉、耿春、邓贤。

    除了前三位,后面两人包拯并不认识,想必也是这个世界的江湖人士。

    包拯只召唤了张龙、赵虎和马汉。

    这几个足够了。

    功德点后面还有用处,不能一次性花光,关键时候没有就麻烦了。

    【召唤成功,马汉、张龙、赵虎即将来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