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 > 第163章 朝野震动

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 第163章 朝野震动

    当下包拯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各位将士,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当兵的目的不仅只是为了养家糊口,更是为了保家卫国。”

    “如今开封府境内,接连有女童失踪,事关重大,开封府人手不足,本府不得不借助各位将士。”

    随即,包拯吩咐,将三万士兵分为四组,分别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搜查。

    大军浩浩荡荡,分为三千个小组,每一组十人,挨家挨户搜查。

    开封府的衙役也没闲着,倾巢出动。

    其实包拯从内心里就没指望禁军能抓住妖人,那是天方夜谭。

    目的只是为了敲山震虎,打草惊蛇,让对方知道开封府对此案的重视程度,让他们率先胆怯,不敢再继续行凶作案,为非作歹。

    果不其然,大军挨家挨户的搜查之后,庞籍心里莫名的恐慌了起来。

    他没想到包拯会来这么一手,竟然会调派大军来搜查。

    倘若他阻止士兵的搜查,那就是做贼心虚。

    可若不阻止,放士兵进门,查出失踪的女孩,一切就都完了。

    更让他忧心的是,包拯如此大张旗鼓的搜查,往后估计也会对那些纯阴女童家严防死守,他想再去抓女童来做药引,岂非没可能了。

    一时间,庞籍对包拯恨得咬牙切齿。

    这一手太狠毒了,这是要彻底断了庞昱的生路。

    他对复活庞昱,抱有十足的希望。

    这也是唯一的希望,他不想半途而废,功败垂成。

    可万万没想到,为了几个普通贱民,包拯竟如此大费周章。

    不过当下,他无暇想太多,赶忙先让人将剩下的五名女童都藏进密室中。

    至于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对他来说,目前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实在不便行动的话,直接让胡灵出手。

    以胡灵的神通,抓几个人应该不成问题。

    大不了多给胡灵一些好处!

    士兵挨家挨户的搜查,但京城里公卿大臣太多,所以搜查起来难免会遇到一些波折。

    可又害怕被包拯扣帽子,也只能硬着头皮让士兵进府邸搜索,落个干净。

    哪怕是宰相吕夷简,看到包拯如此兴师动众,心中也有不悦。

    可为了避嫌,也只能让搜查。

    至于庞太师,则是故意先找茬,威胁士兵:“若查不出来,老夫要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说完,便冷哼一声,放士兵进去。

    但庞籍将密室建在了书房下面,设计得极为巧妙,密室的大门就是书柜,机关乃是其中的一本书,所以士兵进门看了一眼,什么都没有,就直接走了。

    士兵临走前,庞籍还撂下话:“回去告诉包拯,他没有皇上的圣旨,便随意搜查老夫府邸,老夫必参他一本。”

    士兵战战兢兢离去。

    皇宫内苑!

    庞妃听闻风声后,心里也急得团团转。

    父亲庞籍抓捕纯阴女童之事,她是知道的。

    她一介女流,自然没有父亲庞太师那样的心性,难免慌乱,生怕被包拯查出什么,那庞家可就真的完了。

    三万大军全城搜捕,没有一户人家幸免,朝野震动。

    庞籍府邸被搜查过后,便第一时间前往御书房告状。

    即便参不倒包拯,也势必要让皇上阻止包拯让禁卫继续搜查,阻碍他往后的行动。

    可不想他进入御书房后,却早已看到包拯和晏殊也在御书房,正和皇上商议什么。

    心里也隐隐预感到,包拯和晏殊只怕也是为了调动禁军之事。

    “太师求见朕,所为何事?”赵祯问道。

    “启奏圣上,老臣要参奏包拯!”虽然预料到结果,但庞籍还是选择参奏。

    赵祯脸色微变,瞥了包拯一眼:“不是太师参奏包拯何事?”

    “包拯乃开封府尹,却私自调动军队,此乃僭越军权,其心可诛!”

    “且禁军在城里挨家挨户的搜查,京城上下,人心惶惶,人人自危,不但百姓不得安宁,便是王公大臣也深受搅扰。”

    “还望陛下严惩包拯。”

    庞籍说得若有其事,极为恳切,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

    倘若赵祯事先没有得到晏殊和包拯的奏报,听到庞籍这番话,估计也得吓出冷汗。

    毕竟调动军队,的确不是包拯的职权。

    这属于僭越,是皇家最为忌惮的事情。

    可包拯调派了军队后,便和晏殊第一时间就来和皇上说明原委了。

    庞太师现在再来参奏,在赵祯看来,那就是无事生非,存心针对包拯。

    但赵祯又不好说什么,此等大事,大臣来参奏,合乎规矩。

    就算知道庞籍是借题发挥,也无可厚非。

    赵祯解释道:“太师,此事朕已知晓,包卿调动军队,乃是为对付妖邪,营救失踪女童。”

    庞籍没感到丝毫意外,继续参奏道:“陛下,即便如此,也不该调动军队,搅得人心惶惶。”

    “开封府负责京畿治安,女童失踪,乃是开封府分内之事,偌大的开封府,连一个宵小之徒都抓不到,难不成开封府成了摆设?”

    “可见包拯之无能,此乃失职!”

    赵祯没有说话。

    他知道庞太师这番参奏也不无道理,可心里却清楚,此案不是普通的案件,要不然以包拯的能力,用不着去枢密院调动军队。

    想到这里,赵祯笑道:“太师言重了,此案错综复杂,非包卿之罪!”

    “皇上——”

    庞籍见小皇帝如此维护包拯,不依不饶,想再说话,却被包拯率先打断:“此案难不成和太师有牵连不成?”

    庞籍心中大惊失色,脸骤然白了起来,失去了血色。

    其实,包拯只是为了回怼他,潜意识里没有怀疑过庞籍,因为庞籍似乎没有动机。

    “简直一派胡言!”

    庞籍诡异表现出极为愤怒的样子,以掩饰自己的做贼心虚。

    几乎是嘶吼出来。

    “人口失踪和老夫有何关系?”

    “包拯,当着皇上的面就敢诽谤和诬陷老夫,居心何在?”

    庞籍本就和包拯不和,在朝堂之上一直都势同水火,相互唇枪舌剑,谁也不肯服软。

    故而此次恼羞成怒,也没有人觉得是他心虚,只道是想报儿子庞昱之仇,故意找包拯的不快。

    “太师,朕知你对包拯心怀怨恨,可包拯乃为国师,朕希望你能放下心中仇怨,同心协力辅佐朕,莫要以私害公。”

    庞籍继续借题发挥:“陛下,包拯杀了老臣的儿子,老臣与他势不两立,今生今世也不可能与他和解,除非他还我儿命来!”

    说到痛处,庞太师眼珠已血红,几乎是嘶吼出来。

    说罢,愤然离去,直接连皇上的面子都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