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45章 可是我怎么看都不像是莙荙菜啊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第45章 可是我怎么看都不像是莙荙菜啊

    从船舱里出来,只见颜思齐已取了斗篷在码头栈道上等候。

    众人一下船,颜思齐就迎上来,给李旦披上了斗篷。

    李旦紧了紧斗篷的领子,笑道:

    “多谢颜兄,你我平辈论交,兄弟相称,你实在没必要如此屈尊降贵。”

    “李兄说这话就见外了,长兄如父,我敬重你也是理所当然。”

    说罢,颜思齐看向李国助,问道,

    “别的东西不看了吗?”

    “不看了,我带爹去看看那5亩地的收成。”

    颜思齐恍然:“啊对!那5亩地也确实到收获的时候了,那我马上安排人去收。”

    李国助嗯了一声,点头道:

    “好,那就麻烦颜叔安排50个人过去帮我们收割。”

    “顺便让厨子准备一下,就说我今晚要请大家吃土豆宴。”

    “好啊!我们等这顿土豆宴可有些日子了!”

    颜思齐喜不自胜地说完,又迟疑了片刻,

    “那需要厨子都准备些什么东西呢?”

    “肉,有吗?”李国助不假思索地道,“我记得你们前几天还去山里打过猎的。”

    “有!鹿、野猪、野兔、野鸡,各种肉都有,保管够吃!”

    颜思齐拍着胸脯说道。

    永明要塞西边是长白山余脉,北边是锡霍特山脉,里面多的是各种野生动物。

    何止是鹿、野猪、野兔、野鸡,便是连虎豹熊罴都有。

    所以要在南海边地境内狩猎,那真是再方便不过了。

    即使是在现代,作为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哈桑斯基县,

    境内依然有克德罗瓦亚帕德自然保护区,里面依然有大量野生动物,

    包括已经濒临灭绝的西伯利亚虎、远东豹、亚洲黑熊等珍稀物种。

    只是作为保护动物,不能再任由人们去狩猎了。

    “呵呵,那今晚看来是有口福了啊!”李旦笑着说道。

    众人有说有笑,又走进了永明要塞。

    那5亩地在永明要塞东边,穿过永明要塞是过去的捷径。

    陪李旦等人走到要塞中部,颜思齐说道:

    “那我就去安排了,你们先过去,我随后就到。”

    众人来到那5亩田地,入眼是一片等待收获的秋色。

    5种作物的茎叶都变黄了。

    除了烟草,其余四种作物的茎叶都出现了枯萎的迹象。

    这并非什么不好的现象,反而表明水分和营养正在向它们可供收获的部位转移。

    最明显的自然是玉米。

    可以很直观地看到,结了两个棒子的植株占了大半。

    其次是只结了一个棒子的植株,偶尔可以看到结了三个棒子的植株。

    不管结了几个,所有的玉米棒子都非常饱满。

    对于古代的玉米来说,这就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说明这一亩玉米地得到了很好的照料,土地本身也足够肥沃。

    如果土地本身不够肥沃,也缺乏后期的悉心管理,

    那么占多数的就会是结了一个棒子的植株,至于结三个棒子,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而棒子本身也不可能如此饱满。

    毕竟古代可没有现代的化肥和优良的品种。

    “呦!不错嘛,这番麦居然大半都结了两个棒子呢。”

    李旦惊喜地打量着玉米地,眼睛都挪不开了,

    “哦呦!竟然还有结三个的!厉害!厉害啊!”

    “这不算什么。”

    李国助表面淡然,语气却难以掩饰骄傲之情,

    “这里的土地本来就是肥沃的黑土地,”

    “再加上我吩咐人精心浇水施肥,这要还长不好,可就没天理了。”

    “哦,那你给它们施的什么肥啊?”

    李旦笑的眼睛都弯成月牙了,

    “就你们这点人,能有多少粪便给这些地施肥啊?”

    “咦!”李国助龇牙咧嘴地做了一个嫌弃的表情,“我们才不用自己的粪便施肥呢!”

    “那你们用什么施肥啊?”李旦懵了,“你四月才过来,应该没时间种绿肥吧?”

    古代的肥料主要就是有机肥。

    虽然硝石、磷、石膏、石灰等矿物肥料也有使用,却远远达不到化肥的层次。

    古人也不可能只用矿物肥料,而不用有机肥。

    总的来说,古代最常见的肥料就是粪便、绿肥等有机肥。

    所以不怪李旦会这么提问。

    “鸟粪啊!”

    李国助一脸你怎么可能连这都不知道的表情,

    “这附近的海岛上多的是鸟粪,我派人收集过来,经过腐熟就是上好的肥料!”

    李旦恍然,恨铁不成钢地抬手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

    “唉,真的是老了,竟然忘了鸟粪,这可是咱们福建沿海地区农民常用的肥料啊。”

    李国助一脸的不信:“爹你肯定早就猜到了,是故意逗我玩呢。”

    “诶,我哪有那闲心逗你玩,是真的给忘了。”

    李旦摆了摆手,扭头扫视了一下另外4亩地,

    “哪块地里种的是土豆啊?”

    李国助却歪头笑看着李旦,仿佛不相信他看不出来:

    “我觉得爹你应该可以分辨出来的,”

    “毕竟番薯、番麦、淡巴菰、莙荙菜,你应该都是见过的。”

    因为海贸历史悠久,福建历来都是外来植物传入中国的大门。

    如番薯、玉米、烟草、土豆等基本都是先传入福建,才渐渐传播到国内各地的。

    作为福建人的李旦,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农事,就应该见过这些作物。

    不过他现在没见过土豆也属正常。

    毕竟土豆是由占据台湾的荷兰人传入福建的。

    而现在距离荷兰人进入台湾还有整整九年时间呢。

    李旦见儿子不肯直接告诉他,也只好自己猜了。

    他的指尖在番薯、土豆、烟草、甜菜四种作物的田地之间远远地划着圈儿。

    沉吟片刻后,他突然伸手一指甜菜地,说道:

    “那个是莙荙菜吗?怎么看着不像啊……”

    李国助憋着笑,翻了个白眼:“不是猜哪个是土豆嘛,怎么又猜莙荙菜了?”

    “我已经可以肯定,那块地种的是土豆了,茎叶跟莙荙菜差别也太大了。”

    说完这句话后,李旦又把指尖从土豆田移回甜菜地,

    “可是那个虽说明显也是叶菜,可是我怎么看都不像是莙荙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