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109章 汉奴贸易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第109章 汉奴贸易

    颜思齐看着多笔交易达成,基本确定了所有商品的交换比例,

    便在通译的协助下,又与加哈禅聊了一阵。

    李国助没有下船,从交易开始就一直站仁王号的船尾,观察整个交易过程。

    李旦、赵贞雅、虞明珠也跟他在一起。

    当颜思齐与加哈禅再次开始交谈时,他就在观察加哈禅的反应,

    发现加哈禅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有过两三次脸色变差的情况,

    应该是颜思齐提出了什么让他难以接受的要求。

    看着他俩在通译的协助下,交谈了将近一个小时,

    颜思齐突然对加哈禅拱了拱手,就转身走上了仁王号停靠的栈道。

    “颜叔要来汇报了,咱们过去接接他。”

    李国助说着就转身走向船停靠栈道的那一侧。

    “大哥、贤侄,他们部落里果然有汉人奴隶!”

    颜思齐一登船,就对迎上来的李旦和李国助汇报起来,

    “但他们不愿意卖给我们,说是需要汉人奴隶帮他们种地,”

    “他们的粮食本来就不能自给,自己又不会种地,”

    “如果没了汉人奴隶,他们就只能靠买粮度日了。”

    李国助脸色顿时一沉,问道:“他们手里的汉人奴隶都是从哪来的?你问了吗?”

    颜思齐肃然回道:“十有八九都是从豆满江中上游的兀良哈人那里买的。”

    李国助脸色阴沉地点了点头,又问道:“那兀良哈人手里的汉人又是从哪来的?”

    颜思齐脸色看起来也不好,回道:

    “少数是他们自己偷偷从辽东掳来,更多的是从建奴手里买的。”

    李国助沉默了,低着头半晌都不吭声。

    这几个问题,都是他叮嘱颜思齐问加哈禅的。

    他前世偶然看到过一篇关于库雅喇人的论文,

    里面就说库雅喇部落里有汉人奴隶在为他们种地。

    这种现象并不是在明末才出现的。

    根据朝鲜方面的记载,这种情况甚至可以追溯到正统年间,

    那可是15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时候!

    因为兀良哈、吾都里、骨看兀狄哈都是朝鲜北方的藩胡,

    所以朝鲜对他们的记载比明朝官方要详细很多。

    在朝鲜《李朝实录》里,

    最早记载骨看兀狄哈部与其他部落争夺奴隶、牲畜、财富,是在正统二年(1437年)。

    最早记载骨看兀狄哈部里出现汉人奴隶,也是在明正统二年。

    最早记载骨看兀狄哈从事农耕,是在明正统七年(1442年)。

    但这只是书面上的记载,实际上还可能出现的更早。

    “哦,对了,还有个事必须说一下。”

    见李国助迟迟不开口,颜思齐突然说道,

    “他们想跟咱们买粮。”

    “那你怎么说的?”

    李国助立即抬头问道,目光竟然有些森冷。

    颜思齐看的心中一凛,愣了片刻才说道:

    “我说,我不清楚有没有余粮可卖,得去问下户官。”

    “嗯。”李国助点了点头,目光变的柔和了些,“让我想想。”

    这一想差不多就是一刻钟。

    李旦实在是等不住了,便小心翼翼地问道:

    “儿子,什么事让你想这么长时间?”

    “咱们粮食很富裕,卖一些给他们又有何妨?”

    李国助苦笑摇头,也没搭理李旦,而是抬头对颜思齐道:

    “颜叔,你去跟加哈禅说,想要粮食可以,但必须拿汉人奴隶来换。”

    “只要他们肯做这笔买卖,我们保证他们的部落以后再也不会缺粮。”

    颜思齐皱眉,迟疑地说道:

    “这不妥吧,他们部落撑死也就两千人,汉人奴隶又能有多少?”

    “总不能换这么一次,就让我们养他们全族几百年吧?”

    “那当然不行!”

    李国助斩钉截铁地说道,然后自嘲地一笑,

    “怪我没说清楚,我的意思是,要长期跟他们做汉奴贸易。”

    “汉奴贸易……”

    颜思齐一脸凝重地念着这个词,显然这个词让他觉得不舒服,

    但他并没有发表异议,反而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那就得定个标准,不同的人,价钱要有差别,”

    “不能壮丁、妇女、少年、幼儿、老人都是一个价。”

    李国助含笑点头,只是那笑容怎么看都有点苦涩:

    “这就是我还没想清楚的地方,要不然你找杨大哥商量一下,给定个标准。”

    “我希望能逐步扩大贸易范围,不止是跟骨看兀狄哈,”

    “最好是能通过他们,跟兀良哈人、吾都里人也达成协议。”

    “儿啊,这个事情得从长计议!”

    李旦突然语重心长地道,

    “爹知道你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营救那些在女真部落里为奴的汉人。”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等于是在变相鼓励女真各部去侵犯大明!”

    “一个建奴还不够,难道你还想让所有女真人都去大明掳掠汉人为奴吗?”

    李国助蓦地瞪大了眼睛,突然对李旦作揖道:

    “父亲说的很对,是我考虑不周,险些酿成大错!”

    “诶、诶,你这是干什么?”李旦忙俯身扶住李国助,“咱们父子之间何必这么客气。”

    颜思齐咧嘴一笑:

    “我就知道贤侄是一片好心,”

    “否则那‘汉奴贸易’四字若是从别人嘴里说出来,我非得打的他满地找牙不可!”

    “哼,简直是岂有此理!”

    虞明珠忽然冷冷地道,

    “跟这些野蛮人客气什么?”

    “咱们干脆把这三百人绑了?让他们拿部落里的汉人奴隶来换!”

    “那以后呢?”

    李国助忽然抬头面对虞明珠,死死地盯着她的眼睛,

    “他们再买了新的汉人奴隶,还会傻到再让我们绑了他们的人吗?”

    “还有吾都里、兀良哈各路里的汉奴怎么办?”

    “你觉得这种绑票换人的方式能做到屡试不爽吗?”

    “这、我、我……”

    虞明珠回答不上了,低着头不敢看李国助的眼睛。

    李国助苦笑道:

    “贞雅姐跟我说你很有学问,可惜我到现在都没能见识到,反倒是见识了你的功夫。”

    “但其实我更希望你是真的很有学问,也好帮我想到一个两全之策。”

    “既能救出东海女真各部里的汉奴,也能阻止东海女真各部投向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