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168章 林下经济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第168章 林下经济

    阿穆尔半岛上遍布低矮丘陵,没有地形缓冲的南坡只存在于海岸边的丘陵上。

    而颜思齐在选址时,其实早就考虑到了地形缓冲,

    选的都是离海岸有一定距离,且东边和南边有较多丘陵遮挡的丘陵的南坡和东南坡。

    至于植被缓冲,李国助在制定伐木场改柞蚕场的方案时,也考虑到了。

    因为阿穆尔半岛上的植被目前还没有遭到大规模的破坏,

    所以只要阻止天然植被遭到进一步的破坏,就可以保证植被缓冲的作用。

    为了防风、及避免海岸的土地盐碱化,尽管拥有半岛上为数不多的平地,李国助还是下令禁止继续开垦位于海岸的土地。

    去年开垦的那五亩地也要逐渐退耕还林。

    在这种情况下,耕地就只能在半岛上远离海岸的丘陵地带开垦了。

    考虑到永明城目前人口还少,及环境保护的需要。

    李国助目前只允许在柞蚕场下方的山脚地带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

    而且为了避免水土流失,确保植被缓冲,他也禁止砍伐山脚上剩下的树木。

    这就使得永明城的农业发展模式呈现出了“林下经济”的趋势。

    根据林木与作物的分布关系,林下经济的模式可分为间作模式和树下种植模式。

    间作模式下,作物和林木在空间上有一定的间隔,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共同利用土地、光照、水分和养分等资源。

    林下间作模式包括规整间作和不规整间作。

    规整间作一般是在人工林里进行,树木和作物都是成行成列地规则分布。

    不规则间作一般是在天然林里进行,

    可以灵活地顺应天然林的复杂地形,依据不同地段的实际情况开展林下经营活动,

    避免因强行追求规整而进行大规模地形改造带来的生态破坏,以及过高成本投入等问题。

    因为是在天然林伐木场里种植农作物,所以半岛上的林下间作就是不规则间作。

    其实在这座半岛上的天然森林里,高大粗壮,适合建筑、造船使用的树木还是居多。

    因而在砍掉这些树木之后,丘陵上剩余的低龄树木和灌木已所剩不多,分布较为稀疏。

    所以利用它们之间的空地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还是绰绰有余的。

    但这些树木终究是会影响到农作物采光的。

    所以种在它们之间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最好是耐阴作物,

    如果不得不种喜光作物,则要尽量种在开阔的林间空地上。

    在土豆、番薯、玉米、烟草、甜菜这五种作物中,

    土豆、番薯、烟草都是喜光作物,

    光照不足会对它们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导致产量降低。

    所以李国助让陈勋尽量把它们种在较大的林间空地之上。

    玉米也是喜光植物,但具有一定的耐阴性,不过总体上更适合在光照充足的环境生长。

    所以李国助让陈勋选择中等大小的林间空地种植玉米。

    甜菜具有一定的耐阴性。

    虽然甜菜生长也需要光照,但在半阴环境下也能较好生长。

    不过,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甜菜的光合作用更充分,有利于糖分的积累和块根的生长。

    但相较于其他几种作物,甜菜在耐阴方面表现相对较好。

    所以李国助让陈勋把它们种在较小的林间空地之上。

    豆科植物,如大豆、蚕豆、绿豆、黄豆、红豆、花生等都可以采用树下种植模式。

    它们都有良好的固氮能力,可提高土壤肥力,与树木形成较好的共生关系。

    种豆一是为榨油,二是为了饲养牛马,豆料榨油以后形成的豆饼,是牛马的优良饲料。

    为了满足开垦土地和作战的需求,李国助吩咐陈勋今年要去朝鲜引进耕牛和战马。

    最好是在开始整改柞蚕场之前去引进,这样对整改柞蚕场也会有帮助。

    在山腰的柞蚕场里,李国助也搞了林下经济。

    他让陈勋在整改伐木场为柞蚕场时,保留了其中的榛子树,并酌情进行补种。

    柞蚕场一般空间开阔,柞树之间存在较多的空地。

    榛子树作为亚乔木树种,树冠相对较小,可充分利用柞树间的空地进行栽植,

    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在空间上不会与柞树产生过多竞争。

    现代研究证明,在柞蚕场空地上栽植平欧大果榛子,柞蚕可以到榛子树叶上作茧。

    这不仅不影响柞蚕养殖,还能增加蚕场的利用率,创造双重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柞蚕场通常光照条件较好,榛子树是喜光植物,

    柞蚕场所提供的光照环境有利于榛子树的生长发育,

    能够满足榛子树进行光合作用等生理活动的需求。

    柞蚕场的土壤多为山地土壤,透气性和排水性一般较好,

    而榛子树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在这样的土壤环境中能够正常生长,

    且榛子树的根系可以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与柞蚕场的生态环境相互适配。

    榛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果实可食用,市场前景广阔,

    在柞蚕场种植榛子,能够在不影响柞蚕养殖的基础上,

    额外增加榛子的收入,提高柞蚕场的综合经济效益。

    有利于推动柞蚕场从单一的柞蚕养殖产业向多元化的种养殖产业发展,

    增强产业的抗风险能力,为蚕农带来更多的经济增长点。

    东北地区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适宜榛子生长,

    比如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有着广袤的山林地带,是榛子的重要产地之一。

    《明孝宗实录》中就有“近贼虏狡黠,不以堪用马匹货卖,特以入市者,惟榛松、貂、鼠、瘦弱牛马而已”的记载。

    这说明在明朝中期,榛子就已成为马市上的常见商品。

    只不过马市上女真人售卖的榛子都是在山林里采集的野生品种。

    不但采集起来不方便,品质也不稳定,所以在马市上属于比较廉价的商品。

    但永明城在柞蚕场里种植榛子,不但大大方便了采集,也能确保榛子在人工照料下,获得较为稳定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