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唐宫仕女图异闻 > 第16章 能否医治

唐宫仕女图异闻 第16章 能否医治

    且说余沁怡上前仔细察看平阳公主的气色与脉象,心中惊疑不定。唐太宗见余沁怡面露难色,心中更是焦急,问道:“沁怡,公主究竟是何病症?你能否医治?”

    余沁怡沉吟片刻,道:“陛下,公主之症颇为古怪,似被邪恶之力所侵扰。臣女虽略通医术,但对此等邪症却无能为力。”

    唐太宗闻言,脸色大变,怒道:“邪症?这宫中怎会有邪症?你莫非在胡言乱语?”

    余沁怡连忙跪下,道:“陛下息怒,臣女所言句句属实。公主之症,确实非比寻常。臣女斗胆请问,超度之夜后,宫中可曾发生过什么异样之事?”

    唐太宗闻言,神色一黯,道:“超度之夜后,宫中确实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再无诡异之事发生。公主之病,也是在那之后突然出现的。”

    余沁怡闻言,心中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她道:“陛下,公主之症,或许与那冤魂之事有关。虽然超度之夜后,宫中看似恢复了平静,但那冤魂或许并未真正安息。臣女斗胆请求,再行超度之法,以安冤魂之灵。”

    唐太宗闻言,犹豫不决。尉迟敬德见状,上前道:“陛下,余姑娘所言不无道理。那冤魂之事,我等虽已尽力超度,但或许仍有遗漏。为保公主殿下安危,再行超度之法,亦无不可。”

    魏征亦道:“尉迟将军所言极是。超度之法,本就是为安冤魂之灵,保宫中安宁。如今公主殿下病重,再行此法,或可化解危机。”

    唐太宗闻言,终于点头答应。他道:“好,那就依你们所言,再行超度之法。沁怡,此事就交由你去办理。”

    余沁怡闻言,心中一喜,连忙道:“臣女遵命。”

    于是,余沁怡便开始筹备超度之事。她命人准备香烛纸钱,又请来宫中道士,准备在夜间进行超度仪式。

    是夜,月黑风高,宫中一片寂静。余沁怡带领道士们来到公主寝宫前,点燃香烛,开始超度冤魂。只见道士们口中念念有词,手持法剑,在空中挥舞。余沁怡则虔诚地跪在地上,心中默默祈祷。

    然而,就在超度仪式进行到一半时,忽然一阵阴风吹过,宫中灯火顿时熄灭。余沁怡等人只觉一股寒气袭来,心中不禁大惊。

    就在这时,只听公主寝宫内传来一声尖叫,紧接着便是重物落地的声音。余沁怡等人连忙起身,向寝宫内跑去。

    待跑到寝宫内,只见平阳公主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双眼紧闭,似乎已经失去了知觉。而床前,则站着一位身着白衣、面容惨白的女子,正冷冷地盯着他们。

    余沁怡等人见状,心中大惊,连忙拔出佩剑,准备迎战。那白衣女子却仿佛没看见他们一般,只是冷冷地盯着平阳公主。

    余沁怡壮着胆子,上前一步,道:“你是何方妖孽?竟敢在此作祟!”

    那白衣女子闻言,冷笑一声,道:“我乃前朝冤魂,因被奸臣所害,含冤而死。超度之夜,你们虽已超度大部分冤魂,但却遗漏了我。我今日特来索命,以报前仇!”

    余沁怡闻言,心中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她道:“冤魂姐姐,你虽含冤而死,但如今已入轮回,何必再纠缠于此?公主殿下无辜,你何不放过她?”

    那白衣女子闻言,怒道:“无辜?这宫中之人,又有几个无辜?我当年亦是受害者之一,若非奸臣所害,我怎会落得如此下场?今日,我定要索回我的公道!”

    余沁怡闻言,知道无法说服她,便道:“冤魂姐姐,你若执意索命,那我等也只好与你一战了。只是,公主殿下无辜,你何不与我们做个交易?只要你放过公主,我等愿为你超度,助你早日入轮回。”

    那白衣女子闻言,沉默片刻,终于道:“好,我就与你们做个交易。只要你们能为我超度,助我早日入轮回,我便放过公主。”

    余沁怡闻言,心中一喜,连忙道:“好,一言为定。那我们现在就开始超度吧。”

    于是,余沁怡等人再次点燃香烛,开始超度冤魂。只见道士们口中念念有词,手持法剑,在空中挥舞。而那白衣女子则静静地站在一旁,脸上露出痛苦而又解脱的神色。

    超度仪式进行了整整一个时辰,终于结束。那白衣女子见状,深深地看了余沁怡等人一眼,然后转身消失在夜色中。

    余沁怡等人见冤魂已去,心中不禁松了一口气。他们连忙回到公主寝宫,查看平阳公主的病情。只见平阳公主仍然躺在床上,面色苍白,但气息已经平稳了许多。

    余沁怡见状,知道公主已经脱离了危险,心中不禁大喜。她连忙命人请来太医,为公主诊治。太医把脉后,道:“公主殿下已无大碍,只需调养几日便可痊愈。”

    唐太宗闻讯赶来,见公主已经脱离危险,心中大喜。他连忙命人重赏余沁怡等人,并道:“此次超度之法,果然有效。沁怡,你立下大功,朕定要重重赏赐于你。”

    余沁怡闻言,连忙跪下谢恩。她道:“陛下隆恩,臣女感激不尽。只是,此次超度虽已结束,但宫中仍有许多未知之秘。臣女斗胆请求,让臣女继续追查此事,以保宫中安宁。”

    唐太宗闻言,沉吟片刻,终于道:“好,朕就依你所言。但此事关系重大,你需小心行事,切不可泄露机密。”

    余沁怡闻言,心中一喜,连忙道:“臣女遵命。”

    于是,余沁怡便开始着手追查宫中未知之秘。她暗中调查,发现宫中确实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其中,最让她感到震惊的,便是宫中一位神秘的宦官。

    这位宦官名叫李公公,是宫中的老人,深受唐太宗信任。然而,余沁怡却发现,这位李公公似乎与超度之夜后的诡异之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为了查清真相,余沁怡开始暗中跟踪李公公。她发现,李公公经常在夜深人静之时,偷偷溜出宫去,与一些神秘人物会面。而这些神秘人物,似乎都与前朝有关。

    余沁怡心中大惊,知道自己已经接近了真相。她决定继续跟踪李公公,以期找到更多的线索。

    然而,就在她准备再次跟踪李公公时,却意外地发现了柳如烟的秘密。

    那一日,余沁怡在宫中闲逛,无意中来到了柳如烟的住处。她见柳如烟房门虚掩,便悄悄地走了进去。只见柳如烟正坐在镜前梳妆,脸上露出一种神秘而又诡异的笑容。

    余沁怡心中一惊,连忙躲在屏风后偷看。只见柳如烟从怀中取出一块玉佩,轻轻地抚摸着。那块玉佩晶莹剔透,散发着淡淡的光芒。余沁怡心中一动,觉得这块玉佩似乎在哪里见过。

    就在这时,柳如烟忽然开口说话。她道:“主人,我已经按照你的吩咐,在宫中潜伏多时。如今,余沁怡已经开始怀疑我,我该如何是好?”

    只听一个低沉的声音从屏风后传来,道:“你莫要慌张。余沁怡虽聪明绝顶,但暂时还查不出你的身份。你只需继续潜伏在宫中,等待我的命令便可。”

    余沁怡闻言大惊,知道屏风后之人定是李公公无疑。她心中暗自思量:“原来,柳如烟竟是李公公安排在宫中的眼线。她究竟有何目的?又隐藏了多少秘密?”

    为了查清真相,余沁怡决定继续隐藏身份,暗中观察柳如烟。她发现,柳如烟果然与李公公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经常通过秘密渠道传递消息,似乎在策划着什么阴谋。

    余沁怡心中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她决定将此事告知唐太宗,让他早日防范。然而,就在她准备向唐太宗禀报时,却意外地发现了更大的秘密。

    那一日,余沁怡在宫中闲逛,无意中听到了两位宦官的谈话。只听他们道:“你听说了吗?李公公竟然与前朝余孽有勾结。他们似乎在密谋什么大事。”

    另一位宦官道:“此事千真万确。我亲眼见到李公公与那些神秘人物会面。他们似乎想要复辟前朝,推翻大唐。”

    余沁怡闻言大惊,知道此事关系重大。她连忙悄悄离开,准备将此事告知唐太宗。然而,就在她准备离开时,却意外地撞见了李公公。

    李公公见她神色慌张,心中起疑,便问道:“余姑娘,你为何在此?莫非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余沁怡心中一惊,连忙道:“公公误会了。我只是在此闲逛,并无他意。”

    李公公闻言,冷笑一声,道:“闲逛?哼,我看你是来刺探机密的吧。来人,将她拿下!”

    余沁怡见状,知道无法逃脱,便拔出佩剑,与李公公的手下战在一起。然而,她毕竟势单力孤,很快便被李公公的手下制服。

    李公公看着她,冷笑道:“余姑娘,你聪明一世,却糊涂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