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唐宫仕女图异闻 > 第20章 一线生机

唐宫仕女图异闻 第20章 一线生机

    且说余沁怡且战且退,心中焦急万分。她虽武艺高强,但双拳难敌四手,更何况这地下室中黑衣人众多,且个个武艺不凡。她边打边寻出口,只盼能寻得一线生机。

    那黑衣人见状,愈发凶猛,招招致命。余沁怡身形矫健,左躲右闪,险象环生。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她忽见前方有一扇石门,心中一动,连忙向那石门奔去。

    黑衣人见状,岂肯罢休,纷纷挥剑追来。余沁怡不顾一切,用尽全身力气,猛地推开石门,逃了出去。那石门轰然关上,将黑衣人阻隔在内。

    余沁怡逃出石门,只觉眼前一黑,险些摔倒。她定了定神,这才发现,自己已身处一座荒废的庭院之中。月色朦胧,树影婆娑,四周一片寂静,唯有远处传来几声乌鸦的叫声,令人毛骨悚然。

    余沁怡心中惊悸未定,不敢稍作停留,连忙起身,欲寻出路。她沿着庭院中的小径,一路奔逃,不知过了多久,这才来到一座城门前。

    那城门紧闭,唯有几盏灯笼在风中摇曳,映照出守城士兵的身影。余沁怡心中一动,连忙上前,欲求士兵开门。

    那士兵见状,喝问道:“何人深夜来此?有何贵干?”

    余沁怡道:“我乃宫中仕女余沁怡,因有要事需回宫禀报陛下,望将军开恩。”

    那士兵闻言,不敢怠慢,连忙开门放行。余沁怡谢过士兵,匆匆进了城,一路奔回宫中。

    回到宫中,余沁怡直奔御书房,将今夜所遇之事,一五一十地告知了唐太宗。唐太宗闻言,大惊失色,道:“竟有此事?那宝物究竟是何物?为何会引得如此多人争夺?”

    余沁怡摇头道:“臣亦不知。但那老者所言,此事关系重大,臣不敢有丝毫懈怠。”

    唐太宗闻言,沉吟片刻,道:“此事须得从长计议。你且先退下,待朕好好想想。”

    余沁怡领命而去,心中却是忐忑不安。她深知,这宝物之事,绝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她决定继续暗中调查,以期找到更多的线索。

    且说那一日,宫中举办宴会,仕女们围坐一起,或抚琴弹唱,或品茗谈笑,一片其乐融融。然而,在这欢宴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危机。余沁怡虽面带微笑,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忧虑。她手中的酒杯,似乎成了她心中无法释怀的重负。

    她环顾四周,只见众仕女皆身着华服,头戴珠翠,个个美艳动人。然而,在这繁华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种莫名的阴冷。她仿佛能感觉到,有一股暗流在悄然涌动,正一步步逼近她们。

    就在这时,一阵风吹过,卷起地上的落叶,也卷起了余沁怡心中的波澜。她猛地站起身来,道:“诸位姐妹,我身体不适,先行告退。”

    众仕女闻言,皆关切地道:“余姐姐可要多保重身体啊。”

    余沁怡点头应允,转身离去。她回到自己的寝宫,关上门窗,点亮烛火,独自坐在桌前,陷入了沉思。她回想起今夜所见所闻,心中愈发觉得此事蹊跷。她决定再次前往那暗门之处,看看能否找到更多的线索。

    夜深人静之时,余沁怡换上夜行衣,悄悄出了寝宫,向那暗门之处奔去。她沿着上次的路线,一路奔逃,终于来到了那扇石门前。

    她环顾四周,只见月色如水,静谧无声。她深吸一口气,缓缓推开石门,走了进去。那石门之内,依旧是那条狭窄的通道,两旁皆是石壁,唯有前方透出一丝微弱的光芒。

    余沁怡小心翼翼地沿着通道向前走去,生怕惊动了什么。须臾,她来到那宽敞的地下室中。只见这里灯火通明,布置得极为奢华。然而,与上次不同的是,这里空无一人,唯有桌上摆放着几件闪烁着寒光的宝物。

    余沁怡心中一惊,她没想到,这宝物竟会在此处。她走近石桌,仔细端详着桌上的宝物。只见其中一件宝物,形似玉佩,却又非普通玉佩可比。它散发着淡淡的荧光,似乎蕴含着某种神秘的力量。

    余沁怡心中一动,伸手欲取那宝物。就在这时,她忽觉背后一阵冷风袭来,心中大惊,连忙转身。只见一道黑影,如鬼魅般向她扑来。

    余沁怡身形一闪,险之又险地躲过了这一击。她定睛一看,只见那黑影身着黑衣,面容阴森,正是先前在庭院中遇到的黑衣人之一。

    那黑衣人嘿嘿冷笑道:“小丫头,竟敢孤身一人来此。莫非是活腻了不成?”

    余沁怡心中虽惊,却仍强作镇定,道:“你究竟是何人?为何深夜在此?”

    那黑衣人却不答话,只是缓缓向前逼近,手中不知何时已多了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余沁怡见状,连忙抽剑迎敌。

    二人你来我往,斗得难解难分。余沁怡虽武艺高强,但那黑衣人亦是身手不凡,一时间竟难以分出胜负。就在这时,余沁怡忽觉体内一股热气涌动,似乎有某种力量在觉醒。

    她大喝一声,挥剑向那黑衣人砍去。那黑衣人见状,大惊失色,连忙挥刀相迎。只听“铛”的一声巨响,二人的兵器竟相碰在一起,火花四溅。

    就在这时,余沁怡忽觉体内那股力量愈发汹涌澎湃,她趁机用力一推,竟将那黑衣人推得连连后退。那黑衣人踉跄几步,险些摔倒。

    余沁怡趁机挥剑,向那黑衣人砍去。那黑衣人躲闪不及,被一剑斩于剑下。余沁怡收剑而立,心中却是惊疑不定。她没想到,自己体内竟会蕴含着如此强大的力量。

    她再次看向桌上的宝物,心中一动,伸手将其取起。只见那宝物在她手中散发出淡淡的荧光,似乎在与她产生某种共鸣。余沁怡心中大喜,知这宝物定非凡品。

    她小心翼翼地将宝物收入怀中,转身欲离开此地。就在这时,她忽觉身后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她心中一惊,连忙转身,却只见一个身着白衣,面容绝美的女子,正缓缓向她走来。

    那女子微微一笑,道:“姑娘勿惊,我乃此地之主。姑娘能得此宝物,亦是缘分所致。”

    余沁怡闻言,心中稍安,道:“前辈何人?又为何会在此处?”

    那女子道:“我乃前朝公主,因不愿归顺新朝,便一直隐居于此。这宝物乃我朝传世之宝,拥有神奇的力量。然而,它亦被幽冥余孽所觊觎,故而我一直将其隐藏于此。”

    余沁怡闻言,心中一动,道:“莫非那老者所言的宝物,便是此宝?”

    那女子点头道:“正是。那老者乃我朝忠臣之后,亦知此宝之事。他见你孤身一人,勇闯此地,便知你定非池中之物,故而将此事告知于你。”

    余沁怡闻言,心中感激不已。她没想到,这看似简单的宝物之事,竟会牵扯出如此多的秘密。她决定将这宝物带回宫中,交给唐太宗,以助他平定天下。

    那女子见状,微微一笑,道:“姑娘此行凶险万分,能得此宝,亦是天意。望姑娘善用之,以造福苍生。”

    余沁怡点头应允,转身离去。她沿着原路返回,一路上小心翼翼,生怕惊动了什么。终于,她来到了那扇石门前,推开门,走了出去。

    她回头看了一眼那扇石门,心中暗自庆幸。她没想到,自己竟能如此顺利地得到这宝物。她决定立刻回宫,将此事告知唐太宗。

    且说余沁怡回到宫中,将宝物之事一五一十地告知了唐太宗。唐太宗闻言,大喜过望,道:“此宝乃我朝传世之宝,拥有神奇的力量。得此宝者,得天下。余爱卿此行功不可没,朕定要重重赏赐于你。”

    余沁怡闻言,心中却是波澜不惊。她深知,这宝物虽好,但亦需善用之。她决定将这宝物交给唐太宗,让他用来平定天下,造福苍生。

    唐太宗见余沁怡如此深明大义,心中愈发器重她。他决定将这宝物作为镇国之宝,藏于国库之中,以保我朝万世基业。

    自此之后,余沁怡在宫中的地位愈发显赫。她不仅武艺高强,更兼深明大义,深受唐太宗的赏识和信任。而那宝物之事,亦成了宫中一段传奇佳话,流传千古。

    然而,就在这段佳话流传的同时,一股暗流却在悄然涌动。那幽冥余孽并未就此罢休,他们仍在暗中寻找机会,企图夺回那宝物。而余沁怡,亦成为了他们眼中的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且说那一日,余沁怡正在宫中巡视,忽见一名宫女神色慌张地跑来,道:“余大人,不好了!宫中突然出现了许多黑衣人,他们正四处搜寻什么。”

    余沁怡闻言,心中一惊。她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