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红楼熙凤重生钗钗改命 > 第27章 充实生活

红楼熙凤重生钗钗改命 第27章 充实生活

    “姑姑,那天您说要将银杏收房,大伯娘还赞了您,这其中可是也有缘故?”元春突然问道。

    王熙凤笑了,她能问出这样的问题,说明这个侄女是要开窍了。

    “这里面的道理简直再浅显不过了,不如你自己想想看。”

    元春抿着嘴,手里的帕子不停地绞来绞去。

    王熙凤就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她。

    元春忽然眼睛一亮,笑道:“我记得大伯娘说过,那位嫣红姑娘出身太好。

    她既是二品大员的嫡女,又是姑父的表妹。

    特别是表妹这一点,是姑姑如何也比不了的。

    可能姑父还罢了,在宋夫人那里,姑姑是如何也比不过嫣红姑娘的。

    这样的一个人,如果真的给姑父做了妾,一旦你们之间起了争执,很难说最后的结果会是怎样。

    一次两次也就罢了,时间久了,你夫妻二人、婆媳二人之间难免矛盾重重。

    这些对姑姑都是极其不利的啊。

    所以这个嫣红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给姑父做妾的,因此您就选了银杏。

    我说的对不对?”

    看着元春兴奋得亮晶晶地眼睛,王熙凤笑了,“大致说得差不多了。”

    “还有什么是我没有想到的嘛?”元春问道。

    王熙凤看着眼前这个依旧纯真的姑娘,一想到几年以后她就要卷到皇家的是是非非当中,也不免有些惋惜。

    不过,有些命她改得了,有些命她已经改不了了。

    助她最终不要落得遭人算计自戕的结果已经是王熙凤最大的能力了。

    她解释道:“你想啊,这男人身边迟早是要有别人的。

    姑姑我成亲这么久,你姑父身旁都还没有人,已经是他对我的情谊了。

    这夫妻二人,就得礼尚往来,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既然你待我不薄,那我也不能亏待了你。

    更何况,你姑父身边没人,那廖家母女就虎视眈眈地盯着,成日家惦记。

    反正要收个人,那我为何不收个我能掌控得住的人呢。

    而且这个银杏,本来也是从你姑父房里出来的,有她在身边伺候,我也放心。

    她的卖身契还在我手里捏着呢,我也不信她敢玩出什么花儿来。

    但是嫣红就不一样了,就像你说的,她身份贵重,又有一份亲戚关系在里头,岂能是任凭我拿捏的。

    让她进了这个院子,可就有我头疼的了。

    我主动给你姑父房里放个人,无论是婆婆还是他自己,短时间内都不可能说出再要个人的话来。

    这不也就把廖家拖住了嘛。

    那嫣红也有十七八岁了,她还敢再拖上几年啊?

    是不是?”

    元春一边听一边点头,姑姑这一招果真是一举两得的好法子。

    最关键的是,不管是姑父、宋夫人,还是廖家母女,都挑不出错来。

    “原来这婚姻里头,还有这么多门门道道啊。”元春说道。

    “可不是嘛,所以呀,你就跟在我身边好好看着学着吧。”王熙凤说道。

    “唉……”元春不由叹了口气,“真想一辈子都待在家里,待在娘和爹爹的身边。”

    王熙凤轻笑,“说什么傻话呢,这女人哪有不嫁人的?

    只不过,这嫁了人以后,日子过成什么样儿还要靠自己去经营。

    而且就算你不想去算计人家,但不保证人家不算计你啊,多留几个心眼总是没错的。

    千万不能再像当姑娘时那样头脑简单了。”

    元春将头轻轻靠在王熙凤的肩膀上,“姑姑,我都听您的。”

    王熙凤揽住元春的肩膀,心中暗道,好孩子,以后去了宫里好好争气,这满府的人,可能全都要靠你了。

    王熙凤说到做到,果真从第二天起,她每日翻看账册,安排下人做活,都让元春从一旁看着学着。

    方氏一开始还觉得贾敏自己都不擅长这些呢,要如何教元春。

    结果她从旁默默看了两天,心中也暗自赞叹,短短两年,这个小姑子的成长还真是快啊。

    她理家处事的这些手段,有时候让方氏都自愧不如。

    虽然元春将来很可能是要进宫去的,估计不大用得着打理内宅这些手段。

    但是这其中待人处世的道理,她学学也很是应该。

    时间一晃,一个月就过去了。

    这一个月里,王熙凤过得平静充实且愉快。

    说平静,是因为廖家母女可能也知道林如海刚收了通房,此时也作不出什么妖来。

    所以这段时间真得是老老实实在府里当上门来做客的亲戚。

    每日里就是陪着宋夫人喝茶、聊天、逛逛花园子什么的。

    嫣红也不像以前总是见缝插针地想法子缠着林如海,而是陪着宋夫人的时候更多了。

    王熙凤每次去宋夫人那里,几乎都能看见廖嫣红的身影。

    即使有时候廖姨妈不在,她都会在。

    但见到王熙凤时,廖嫣红也只是很安分地打个招呼,既不亲近,也不疏远。

    到还真让王熙凤对她有些另眼相看了,难道这母女俩真得准备知难而退了?

    还有一个平静,就是林如海。

    他似乎也习惯了银杏的伺候,每日除了刚回家后,会到王熙凤房里,同她简单聊几句,更多的时间是放在了黛玉房里和书房。

    晚上几乎也都是宿在银杏的屋里。

    王熙凤只要专心当好她的管家奶奶和黛玉的娘就行。

    这两个角色都是她擅长且喜爱的,但是如何当好林如海的妻子她自问现在还有些做不到。

    所以林如海虽然与她交流少了,甚至还不如坐月子的时候,但是她反而乐得如此。

    再说充实。

    她现在每天早起后都是先去给宋夫人请安。

    虽然廖家母女暂时安分了,但是她也不能因此失了礼数,她虽不一定知道如何当妻子,但是她还是很会当儿媳妇的。

    不然前世也不会把贾母哄得那样开心。

    通过这段时日,王熙凤也算是看出来了,宋夫人确实是个简单良善的人。

    但是这样的人最容易被人利用。

    所以保持和宋夫人的亲近,婆媳二人多一些了解,也算是她为自己留的路。

    请安之后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林家有着偌大的产业,再加上贾敏颇为丰厚的嫁妆,饶是王熙凤这个富贵窝里出来的女人,在翻看账册的时候也不由地咋舌。

    前世贾家入不敷出的经济情况让她毫无施展的余地,每日里还不够拆了东墙补西墙的。

    但是现在这么多的家产,足够她发挥她的才干,去设计、去经营,让银子生银子,让产业不断增加。

    王熙凤虽识不了几个字,但是拨弄算盘确是一把好手。

    她最开心的时刻之一,就是每天拨着算盘看看家里的钱财又增加了多少。

    可能是前世抄家被抄怕了,她生前最后的那段时光过得极为艰难。

    都不要说喝茶了,有时候连口热水都喝不上。

    所以看着家里这一本本厚厚的账册,王熙凤心里就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