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红楼熙凤重生钗钗改命 > 第29章 贾府来信

红楼熙凤重生钗钗改命 第29章 贾府来信

    吃过晚饭,元春正准备像往常那样去姑姑房里,结果刚要起身,就被方氏叫住了。

    “大姑娘今晚就不要去你姑姑那里了。”

    “啊,为什么啊?

    可是大伯母找我有事?”元春不解道。

    方氏笑道:“听说你姑父搬回去了,晚上就不要过去打扰他们夫妻二人了。

    你若是闲着无事,可以去和玉儿玩。”

    元春似懂非懂地问道:“大伯母,姑父搬回去住不是很正常的嘛。

    你为何笑得如此开心?”

    方氏看着这个正在成长中的少女,对于这个问题还真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她想了想,笑问道:“你父亲晚上都住哪里呢?”

    元春也想了想,说道:“这还真不好说,家里除了母亲还有两个姨娘。

    再加上父亲有时候也会宿在书房里,所以应该是宿在这几个地方的时候都有吧。”

    方氏继续问道:“那如果你父亲晚上留宿在你母亲房里了,第二天你瞧她是不是心情更好些呢?”

    元春又想了想,好像还真是如此。

    她点了点头,“的确是呢。”

    方氏笑道:“这就对咯,你才十一岁,有些事情还不方便与你讲透。

    不过你只要记得,这男人呢,他喜欢谁多些,就会与谁在一起的时候多些,这个呀,是哄不了人的。”

    “哦,那我明白了。”元春感觉自己懂了方氏的意思。

    “难怪有段时间母亲心情似乎不太好,我问她她又什么都不说。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时日里,父亲十天倒有七天都是宿在赵姨娘房里的。”

    方氏也没想到自己本来只是想顺带教一教元春这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却听到了二房这么私密的事情。

    虽然他们也都知道赵蕊儿先前就是贾政身边最得宠的丫鬟,但是从王氏连着生了三个孩子,其他姨娘却一无所出这一点上,大家还是认为赵蕊儿再如何得宠也是比不过王氏的。

    但是如今听元春这样说,以后会如何,还真不好说呢。

    不过方氏也不是那种看别人笑话的人,她自己房里的情况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

    自己虽是贾赦明媒正娶的大奶奶,但是生完琏儿之后又小产了一次,便再没有消息了。

    她也不是那种容不下人的人,家里的姨娘通房前前后后也收了三四个,只是除了胡姨娘所出的迎春,也再没有人有孕了。

    如今贾赦也是以子嗣为由,在自己来扬州之前又把她陪嫁来的娇雪给收了房。

    自己也是一肚子的苦楚没处说,谁让自己的肚子不争气呢,大房的子嗣也着实单薄了些。

    现在想来,这次被许大夫诊出来的这些毛病,他说大多都是常年积蓄的抑郁之气所致,未尝不是和家中这些事情有关呢。

    方氏不欲就这个话题再与元春多说,她问道:“下午听娇月说收到了家里的来信,当时我刚吃完药歇着,就没顾上看,起来也忘了。

    如今想起来,你正好去拆了给我读读。”

    元春一听有家里的来信,兴奋地站起身来,“好,我这就去找娇月。”

    还没等她去找娇月呢,站在门外的娇月已经走了进来,笑着从书案上的抽屉里把涂了火漆的信封取了出来,递给元春。

    元春三两下把信封撕开,取出信来,里面有厚厚的几页。

    她先快速浏览了一遍,时而蹙眉,时而惊喜,最后看了下落款,笑道:“这信居然是琏二哥哥写的呢。”

    听到是儿子亲笔写得信,方氏也展眉而笑。

    她在府里虽有许多的郁结,但是唯有这个儿子是她全部的指望和依赖。

    贾琏如今也已十三岁了,在家中的学堂读了几年的书。

    虽不像贾珠那般是块读书的料子,却也因为有方氏拧着,倒也规规矩矩地完成课业。

    “你念给我听听。”

    元春依言逐字逐句开始念,贾琏也是第一次离开母亲这般久,所以在信中也表达了对方氏的想念之情。

    听得方氏恨不得立刻就启程回家。

    不过贾琏也在信中写到:“听闻母亲在扬州诊出病症,还请一定以身体为要,家中的事情勿要挂念,我会照顾好父亲。”

    方氏一想到儿子那小大人的模样,心中深感欣慰。

    元春也笑道:“大伯母,听到了吧,琏二哥哥也是让您先以身体为重呢。”

    方氏点点头,“许大夫这药我也吃得差不多了,确实感觉好多先前的小毛病都不大发作了。”

    元春继续念信,信里几乎把贾府的大小事儿都提到了。

    从贾母到宝玉,无一遗漏。

    元春念得直嚷口渴,“我却还不曾知道,琏二哥哥对家里的事情了解的这般清楚呢。”

    方氏笑道:“他这孩子呀,别的还罢了,府里发生个什么事情倒是最爱打听的。

    说白了,还是玩心太重,事事好奇。”

    元春抖了抖手中的信纸,“这样不也挺好,咱们虽不在家里,但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咱们都知道,就好像没离开似的。

    下回让二哥哥还这么写。”

    信的最后,贾琏还提了一句,二房又添了喜事,赵姨娘生了个女儿,贾母给取名探春。

    读完这句,元春露齿一笑,“真好,家里可又多了小妹妹和我玩了。”

    方氏也为弟妹感到高兴,多个庶女可要比多个庶子少许多的烦恼。

    不过她也因此又想到了自家的烦心事,人家二房不管嫡出庶出,孩子是一个接一个的生,反观他们大房,真得是人丁不旺啊。

    婆婆本身就更喜欢小叔,如今小叔房里添了这么多孩子,婆婆的心更加要偏向他们了。

    方氏暗自琢磨着,自己要抓住这次的机会,同小姑子搞好关系,这样不管将来发生什么事情,自己这一房好歹还有个说得上话的人。

    想到这里,她决定过两天去大明寺里拜拜,听说那里许愿很灵,除了看看能不能再求个一儿半女的,再为黛玉求个平安符。

    她是做母亲的人,她知道,如果要对一个人好,对她的子女好更容易让她感动。

    拿定了主意,她对元春说道:“咱们来这扬州城也有段时日了,先前因着我身体不适,倒拘着你和我一起在这府里闷着。

    如今这药也马上吃完了,哪日天气好的时候,大伯娘带你出去逛逛可好?”

    元春一听这话,开心得把什么礼数仪态的全都抛之脑后了,她恨不得跳起来转个圈。

    “真的吗?大伯娘,您真得要带我出去转转?”

    看见元春如此开心,方氏也受到了感染,一扫刚才心中的抑郁,“自然是真的。

    等我明日给你姑姑说一下,让她给咱们备好马车,再安排几个家丁跟着,再没什么不能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