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红楼熙凤重生钗钗改命 > 第224章 宁府丑闻

红楼熙凤重生钗钗改命 第224章 宁府丑闻

    梁道峻生辰这日发生的这桩丑闻,就这样遮掩了过去。

    就连月柳也只是觉得那天回来之后大爷异常沉默,其它再没觉得有任何异样。

    秋末冬初的时候,梁家又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女儿佳苑又有喜了。

    刘氏看着从四皇子府上送出来的喜信儿得意道:“我就知道女儿最听我的话了。

    趁着年轻有宠,再生一个儿子才是正经事。”

    说着她像是想到了什么,“听说城郊的观音庙最是灵验,我可得好好给佳苑拜拜,让她一举得男。”

    梁道峻连连点头,“多上些香油钱。”

    他也知道,如今自己是傍着四皇子的,如果佳苑能生个儿子,那她在四皇子心中的地位就会更高,自己将来的仕途也会越顺遂。

    刘氏说去就去,第二天就坐车去城郊的观音庙上香了。

    她临走时和一位年轻的夫人擦肩而过,只见她神色忧郁,想必也是来求子的吧。

    刘氏走到寺院的门外,从这里到停着马车的地方还有一段路,需要徒步过去。

    也因此,这条路上有几家小贩在卖香烛、香炉之类的东西挣几个小钱。

    刘氏一路走着慢慢看过去,看见一个蓝布幡子上写着两个字“求子”,旁边坐着一个道士模样的人。

    她忍不住停下脚步问道:“这观音庙就是求子的,不知师父这个求子又是求的什么子呢?”

    中年道人捋着胡子说道:“我这个子,是儿子的子。”

    刘氏恍然大悟,原来就是求生男孩嘛。

    她虽也想让佳苑一举得男,但是刚才已经在庙里求过了,她也并不是很相信这些不知哪里来的野道士。

    刚才不过是出于好奇才有此一问,并未打算要有什么举动。

    刘氏点点头,准备继续向前走去。

    那中年道人见好容易来了一个买家岂肯轻易放过啊,他喊住刘氏,“这位夫人,我这里不光是有‘求子’,还有‘不求子’。”

    刘氏纳闷,这“求子”她能理解,“不求子”可又是怎么个意思?

    她不由停下脚步,凑近过去,“还劳烦师父解释一下什么是‘不求子’。”

    这位道人挑了挑嘴角,他就知道,但凡来这里的贵妇人,所求全都是和子嗣有关,而后宅里那点事儿,他最知道不过了。

    道人笑道:“所谓‘不求子’就是让人生不出孩子来。

    有人想要儿子,自然就有人不想要。

    或者说不想让不该生的人生,这时就需要这‘不求子’了。”

    刘氏见他这副装神弄鬼的样子,有些不喜,冷哼一声,“什么‘不求子’,直接喝避子汤或者灌一副落胎药不就完了。”

    道人解释道:“那可太不一样了。

    我这‘不求子’可比您说的避子汤和落胎药方便多了。

    一副汤药下去,定让那喝药的人这辈子都有不了孩子。

    没有孩子的不会再有,肚子里有了孩子的生不下来。

    而且,最关键的是,就算是宫里的太医来了,都查不出她是吃了什么药。

    这可是我们观里代代传下来的秘方呢。”

    说着他露出一个奸滑的笑容,让刘氏心中猛然一突突。

    这种坑人的药,若说是自己家里还有姨娘通房什么的,买了来确实是大有可为。

    不过自从青雉那贱妇卷了银子私逃以后,自家老爷似乎是深受打击,从此再不提纳妾之事了。

    不过刘氏还是好奇地问了问这“不求子”要多少钱,那道人伸出两根手指晃了晃。

    “二十两呢?”刘氏心想这可不便宜。

    道人咧嘴一笑,“二百两。

    就我这宝贝,别处就是两千两都寻不来呢。”

    刘氏用帕子擦了擦鼻尖,转身就要离去,且不说她没有用处,就是有,这个价格她也怕上当受骗。

    道人见她似乎下定不了决心,决定再推她一把,“不瞒您说,您能遇见我也是天意,下次您需要再想找我可就不一定找得到了。

    而且,我这一上午已经卖出去两副了,刚才去庙里的一位夫人就买了一副呢。”

    刘氏摆摆手,“罢了罢了,我不需要这劳什子,你还是留着卖给别人吧。”

    说完就离开了。

    道人在她身后狠狠地啐了一口,“不买可问这么多!”

    还是刚才那位夫人好,话虽不多,但是听自己介绍完二话不说就买走一幅。

    这样的夫人才有大家主母的风范,不像刚刚这个,一股子小家子气。

    刘氏捏着给佳苑求到的那个上上签,开开心心地坐着马车回家了。

    不一会,刚才与她在庙门处擦肩而过的妇人也过来了,她坐上了刚才停在离梁家不远处的一辆马车。

    只听车夫问道:“大奶奶,直接回府吗?”

    里面传出来一句,“嗯,回府。”

    马车轱辘压得青石板路“咕噜噜”地响着,坐在车里的人紧紧捏着刚才花二百两买来的药。

    忍了这么久,没想到对方还要得寸进尺,生下那不伦的孩子。

    既然如此,就别怪她心狠了。

    马车停在了宁国府的大门口,车刚停稳,就有下人过来摆上脚凳。

    坐在车前面的丫鬟撩开马车的帘子,车上下来的人,正是这宁国府的当家奶奶,尤氏。

    她一边往自己院子里走,一边听着陪房孟庆家的给她汇报。

    “奶奶刚走,老爷就偷偷去了天香楼。

    不多一会,少奶奶也过去了,留着瑞珠在门口把风。

    若非咱们早都知道他们之间那点子事情,还真只当少奶奶是在里面诵经呢。”

    尤氏面色不动,“大夫那儿也确定了?”

    “确定了”,孟庆家的点点头,“虽说他收了老爷的银子,但是他身边的药僮可没有收。

    我给塞了个银锭子,就什么都说了。”

    说着伸出三根指头,“已经稳了。”

    尤氏脸色越发冷了,这就是说秦可卿肚子里的孽种已经三个月了。

    那两个不知羞耻的人一直瞒着,无非是贾蓉领了差事出了远门,如今已经四个月了,若是这段时日闹出来秦可卿有孕的事儿,可不就是天大的笑话嘛。

    他们估计是想等着贾蓉这个月月底到家后再公布喜讯。

    只是真不知道,都三个月的身孕了,要如何说成是刚有。

    而且生的时候要怎么办,六七个月就生不成?

    尤氏想着想着冷笑一声,只怕贾珍那个不要脸的,到时候就这么硬来,非说秦可卿早产大家也没办法。

    若非自己娘家不给力,自己也不用在这里受这样的窝囊气。

    尤氏银牙暗咬。

    不过家里那个继母这次倒还算是帮了忙。

    她出身不好,却也因此认识许多三教九流之辈。

    给她说了在城郊观音庙附近偶尔会有一个卖药的道人,手里很是有些好东西。

    所以她才找借口说自己要去庙里求子,出去了这么一趟。

    希望今天这二百两银子没有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