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熙凤重生钗钗改命 第437章 长江之水
水溶看向西宁王妃,“婶婶,林家送礼的时候还说什么了吗?”
西宁王妃仔细回想了一下,“只说是送你的回礼,其它再没说什么。”
回礼?水溶蹙眉细思。
黛玉那般聪慧,看见绿萼梅定能明白自己的心意,那这回礼肯定也是她准备的。
只是她想要和自己表达什么呢?
他又举起瓶子在眼前晃了晃,不由地摇头苦笑。
这个促狭丫头,已经开始捉弄他了。
水溶一时想不出个所以然,准备等回去后再细细琢磨。
晚上他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又想起了黛玉给他的礼物。
水溶拿出那琉璃瓶细细摩挲,左看右看,看不出什么名堂。
他几乎想要去林家问问黛玉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待他将瓶子在手中把玩不小心翻了个个儿时,突然发现瓶底居然用篆书写了三个小字。
他凑到灯下一看,是“长江水”三个字。
“长江水?”水溶喃喃自语道,“难道这水是从长江上运过来的?”
可即便是从长江运过来的,也没必要非送他一瓶啊。
电光石火之间,水溶的眼睛一下就亮了。
“林姑娘啊林姑娘,你这道考题,我可有答案了。”
水溶从笔架上取下一只狼毫,吸饱墨汁,在纸上挥毫写下了满满一页。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水溶轻声念了几遍,脸上是抑制不住的笑意。
林姑娘这是明白了自己的心意,借着这瓶长江水来表明她的心思呢。
“你明白我的心意了是不是?
我就知道你那样聪慧,定是会明白的。”
水溶将琉璃瓶紧紧攥在手里,像是要牢牢握住两人之间的情意。
回馈水溶一瓶“长江水”是黛玉做得一个大胆决定。
虽然母亲说不要在乎别人怎么看,可是她并不想让水溶认为林家是因着王府的富贵才同意这门亲事的。
既然你北静王赠我梅花簪倾诉你的满腔爱意,那我为何不能回赠一物告诉你我也是对你有情才选择你的呢?
但是要回赠一物,又不能让外人发现自己的那点小心思,黛玉也着实动了一番脑筋。
最终由着水溶的姓氏想到了那首宋词。
想到这个点子的时候黛玉自己都笑了,也不知道如此隐晦的心意,水溶能不能发现。
若是发现不了,那等着以后看自己如何嘲笑他吧。
于是,黛玉便准备了这样一份礼物。
当然了,里面的水只不过是从家里的水井中取水灌了一点。
黛玉觉得这天下的水都源于一处,怎能说这水就不是长江水呢?
待她把这礼物拿给王熙凤时,王熙凤也愣了半晌。
“你这不是戏弄人家吧?”
黛玉抿嘴笑道:“我戏弄他作甚,不过是回馈他送的梅花簪罢了。
娘亲尽管把这个拿去就是了。”
王熙凤虽然摸不清女儿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是都同意这门亲事了,回赠个礼物也无伤大雅。
更何况是这种任谁见了都摸不清头脑的礼物呢。
于是这瓶“长江水”就送到水溶手里了。
就在北静王府准备正式找一官媒到林家去问名时,陈、裘两家的亲事已经到了请期这一步了。
因为两人一个十七、一个十六,都是正当嫁娶的年纪,所以很快就把婚期定在了明年四月。
满打满算也不过还有半年地时间了。
黛玉听说了这件事,便找王熙凤说想要给裘心颜添妆,问能不能去一趟景田侯府。
小女儿之间的这点情意,王熙凤自是乐得成全。
再说了,自己与那景田侯夫人孟氏也打过几次交道,还算是有些面子情。
如今她家嫁女,过去送份礼物也是一份心意。
于是她便亲自给裘家写了拜帖,说明要登门拜访的缘故。
很快裘家就回了帖,自是十分欢迎。
趁着一日秋高气爽,林家母女坐着马车就往景田侯府去了。
黛玉见过孟氏后,就有小丫鬟把她带去了裘心颜的院子。
上次游湖一别,黛玉再没和裘心颜联系过。
如今不过两个月的光景,对方已经是待嫁之女了。
黛玉进屋的时候,裘心颜正靠在窗前绣着什么。
一见她来了,立刻放下手中地绣绷,高兴地站起身来迎接道:“听说你要来,我真是开心呢。”
黛玉笑着过去,把自己手中的一只长扁形红木盒子送上,“我来给姐姐添妆的。”
裘心颜脸色微红,笑着接过了盒子。
她当着黛玉的面儿打开一看,是一只通体碧绿的玉簪,虽然没有什么雕花,但是水头很好,一看玉质就非常不错。
“太贵重了,真是让我不好意思呢。”
黛玉笑道:“我还觉得是不是太过素淡了呢。
但是一想姐姐往日的装扮,一向清新淡雅,换个花样繁复的,到配不上你了。”
裘心颜摸着那只发簪,“这就极好了,我很是喜欢呢。
真得太谢谢你了。”
黛玉送礼,素来大方,如今见裘心颜是真心喜欢,也很开心。
“裘姐姐绣什么呢?”
黛玉顺手拿起裘心颜放在桌子上的绣绷,一眼就看见了鸳鸯戏水的图案。
黛玉当即就明白了,抿嘴笑道:“姐姐是在绣嫁妆啊。”
裘心颜红着脸点了点头,“你来的正好,这鸳鸯的眼睛我如何都绣不好。
总是有些呆板,妹妹帮我看看可好?”
这种事情,黛玉是乐得出力的,她举着绣绷细细看了一会。
拿定主意后,又从一旁的绣线里挑了几种颜色的线出来搭配,穿针引线,不一会就把鸳鸯的眼睛绣好了。
她自己端详了一下,又举到裘心颜面前,“姐姐看看如何?
若是不好,我再拆了重绣。”
裘心颜接过来看了看,笑着说道:“这还不好的话我竟不知道什么才算是好的了。
真得是要谢谢妹妹了,今日来我家又送礼又出力。
我可得让人备些好吃地点心来感谢你呢!”
黛玉抿嘴笑道:“那我也受之不恭了。”
不一会,丫鬟们果然送来了热茶和点心,让两姐妹享用。
二人一边喝茶吃点心,一边聊起了裘家备嫁的事情。
黛玉心中好奇已久,试探地问了一句,“裘姐姐,难道就……嗯……”
她正想着如何措辞才能显得不那么突兀,没想到裘心颜接过来说道:“嗯,我不介意。”
西宁王妃仔细回想了一下,“只说是送你的回礼,其它再没说什么。”
回礼?水溶蹙眉细思。
黛玉那般聪慧,看见绿萼梅定能明白自己的心意,那这回礼肯定也是她准备的。
只是她想要和自己表达什么呢?
他又举起瓶子在眼前晃了晃,不由地摇头苦笑。
这个促狭丫头,已经开始捉弄他了。
水溶一时想不出个所以然,准备等回去后再细细琢磨。
晚上他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又想起了黛玉给他的礼物。
水溶拿出那琉璃瓶细细摩挲,左看右看,看不出什么名堂。
他几乎想要去林家问问黛玉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待他将瓶子在手中把玩不小心翻了个个儿时,突然发现瓶底居然用篆书写了三个小字。
他凑到灯下一看,是“长江水”三个字。
“长江水?”水溶喃喃自语道,“难道这水是从长江上运过来的?”
可即便是从长江运过来的,也没必要非送他一瓶啊。
电光石火之间,水溶的眼睛一下就亮了。
“林姑娘啊林姑娘,你这道考题,我可有答案了。”
水溶从笔架上取下一只狼毫,吸饱墨汁,在纸上挥毫写下了满满一页。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水溶轻声念了几遍,脸上是抑制不住的笑意。
林姑娘这是明白了自己的心意,借着这瓶长江水来表明她的心思呢。
“你明白我的心意了是不是?
我就知道你那样聪慧,定是会明白的。”
水溶将琉璃瓶紧紧攥在手里,像是要牢牢握住两人之间的情意。
回馈水溶一瓶“长江水”是黛玉做得一个大胆决定。
虽然母亲说不要在乎别人怎么看,可是她并不想让水溶认为林家是因着王府的富贵才同意这门亲事的。
既然你北静王赠我梅花簪倾诉你的满腔爱意,那我为何不能回赠一物告诉你我也是对你有情才选择你的呢?
但是要回赠一物,又不能让外人发现自己的那点小心思,黛玉也着实动了一番脑筋。
最终由着水溶的姓氏想到了那首宋词。
想到这个点子的时候黛玉自己都笑了,也不知道如此隐晦的心意,水溶能不能发现。
若是发现不了,那等着以后看自己如何嘲笑他吧。
于是,黛玉便准备了这样一份礼物。
当然了,里面的水只不过是从家里的水井中取水灌了一点。
黛玉觉得这天下的水都源于一处,怎能说这水就不是长江水呢?
待她把这礼物拿给王熙凤时,王熙凤也愣了半晌。
“你这不是戏弄人家吧?”
黛玉抿嘴笑道:“我戏弄他作甚,不过是回馈他送的梅花簪罢了。
娘亲尽管把这个拿去就是了。”
王熙凤虽然摸不清女儿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是都同意这门亲事了,回赠个礼物也无伤大雅。
更何况是这种任谁见了都摸不清头脑的礼物呢。
于是这瓶“长江水”就送到水溶手里了。
就在北静王府准备正式找一官媒到林家去问名时,陈、裘两家的亲事已经到了请期这一步了。
因为两人一个十七、一个十六,都是正当嫁娶的年纪,所以很快就把婚期定在了明年四月。
满打满算也不过还有半年地时间了。
黛玉听说了这件事,便找王熙凤说想要给裘心颜添妆,问能不能去一趟景田侯府。
小女儿之间的这点情意,王熙凤自是乐得成全。
再说了,自己与那景田侯夫人孟氏也打过几次交道,还算是有些面子情。
如今她家嫁女,过去送份礼物也是一份心意。
于是她便亲自给裘家写了拜帖,说明要登门拜访的缘故。
很快裘家就回了帖,自是十分欢迎。
趁着一日秋高气爽,林家母女坐着马车就往景田侯府去了。
黛玉见过孟氏后,就有小丫鬟把她带去了裘心颜的院子。
上次游湖一别,黛玉再没和裘心颜联系过。
如今不过两个月的光景,对方已经是待嫁之女了。
黛玉进屋的时候,裘心颜正靠在窗前绣着什么。
一见她来了,立刻放下手中地绣绷,高兴地站起身来迎接道:“听说你要来,我真是开心呢。”
黛玉笑着过去,把自己手中的一只长扁形红木盒子送上,“我来给姐姐添妆的。”
裘心颜脸色微红,笑着接过了盒子。
她当着黛玉的面儿打开一看,是一只通体碧绿的玉簪,虽然没有什么雕花,但是水头很好,一看玉质就非常不错。
“太贵重了,真是让我不好意思呢。”
黛玉笑道:“我还觉得是不是太过素淡了呢。
但是一想姐姐往日的装扮,一向清新淡雅,换个花样繁复的,到配不上你了。”
裘心颜摸着那只发簪,“这就极好了,我很是喜欢呢。
真得太谢谢你了。”
黛玉送礼,素来大方,如今见裘心颜是真心喜欢,也很开心。
“裘姐姐绣什么呢?”
黛玉顺手拿起裘心颜放在桌子上的绣绷,一眼就看见了鸳鸯戏水的图案。
黛玉当即就明白了,抿嘴笑道:“姐姐是在绣嫁妆啊。”
裘心颜红着脸点了点头,“你来的正好,这鸳鸯的眼睛我如何都绣不好。
总是有些呆板,妹妹帮我看看可好?”
这种事情,黛玉是乐得出力的,她举着绣绷细细看了一会。
拿定主意后,又从一旁的绣线里挑了几种颜色的线出来搭配,穿针引线,不一会就把鸳鸯的眼睛绣好了。
她自己端详了一下,又举到裘心颜面前,“姐姐看看如何?
若是不好,我再拆了重绣。”
裘心颜接过来看了看,笑着说道:“这还不好的话我竟不知道什么才算是好的了。
真得是要谢谢妹妹了,今日来我家又送礼又出力。
我可得让人备些好吃地点心来感谢你呢!”
黛玉抿嘴笑道:“那我也受之不恭了。”
不一会,丫鬟们果然送来了热茶和点心,让两姐妹享用。
二人一边喝茶吃点心,一边聊起了裘家备嫁的事情。
黛玉心中好奇已久,试探地问了一句,“裘姐姐,难道就……嗯……”
她正想着如何措辞才能显得不那么突兀,没想到裘心颜接过来说道:“嗯,我不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