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 > 第13章 我真不想当曹贼啊!

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 第13章 我真不想当曹贼啊!

    邹氏神情一怔,美眸中泛起一丝泪光,声音哽咽道:“司空大人心胸坦荡,真不愧是光明磊落的谦谦君子,着实令妾身无比敬仰。”

    “但妾身的身体,已被司空大人看了,妾身从此就是大人的女人。”

    “如若大人嫌弃妾身,妾身也就无颜苟活于世,唯有以死相报。”

    邹氏说完,便眼神决绝,挣脱曹操的怀抱,疯了似的朝着营帐内的柱子冲去。

    “我曹!”

    曹操眼疾手快,一把将她拉住,紧紧抱在怀中。

    邹氏拼命挣扎,泪如雨下,哭喊道:“大人不肯收留妾身,妾身活着还有何意义,不如一死报司空大人的怜惜之心!”

    曹操用力抱住她的双高,说道:“邹氏,你莫要这般冲动了,我并非嫌弃你。”

    邹氏满脸泪痕,发丝凌乱,那凄楚的模样令人心疼不已,“妾身从小命运凄苦,从没人把妾身真的当人看待,他们都视妾身为物件推来送去,今晚能得大人尊重怜惜,妾身虽死无悔。”

    说着,邹氏又试图挣脱曹操的束缚。

    曹操望着她那哀绝的神情,心中不禁一软,语气也变得温和起来:“你这又是何苦呢?”

    邹氏身子微微颤抖,娇弱的身躯在曹操怀中扭动。

    “摩擦真的会起火啊!”曹操心中哀嚎,真的快有点压不住二弟了。

    邹氏仰头望着曹操,眼中满是绝望与期盼:“大人,妾身知你多被世人误解,实乃是真正的英雄豪杰,妾身真心愿侍奉左右,若不得应允,妾身生不如死。”

    曹操被她这一番真情流露所触动,双手不自觉地抱紧了些。

    邹氏趁机反抱曹操,双手环住他的脖颈,朱唇轻启,吐气如兰,“大人,求您莫要再拒绝妾身,就让妾身侍奉您吧。”

    真顶不住啊。

    美女在怀,曹操感觉浑身一股莫名之火熊熊燃起,“我真不想当曹贼啊!”

    “司空大人,您就爱怜妾身一次吧。”邹氏那如水般的眼眸,含情脉脉地注视着曹操。

    顿时,曹操一阵意乱情迷,情不自禁。

    在这暧昧的氛围中,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近,呼吸也逐渐急促起来。

    “去球吧,再忍我特么就不是个男人。”

    曹操终是没能抵抗住邹氏的柔情,双手缓缓搂住她的秀臀。

    邹氏脸上泛起一抹红晕,两人紧紧相拥,半推半就,步入后帐。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半个时辰以后。

    曹操看着被单上的点点落红发呆。

    咋回事?

    这不科学啊?

    邹氏脸色泛着一抹潮红,紧紧依偎在曹操怀中,呢声道:“大人,妾身嫁给那张济时,他已经重病垂危了,根本就没有碰过妾身。”

    “这样啊。”曹操闻言,面露古怪之色。

    他万万没想到,原本以为的人妻,竟然还是个原装货。

    这特么算不算有心插花花不发,无心插花满山红呢?

    曹操紧紧抱着邹氏,疼爱道:“美人,我还不知道你名字呢,日后总不能还喊你邹氏吧。”

    邹氏面带娇羞,轻轻在曹操脸上嘬了一口,娇声道:“妾身名邹凤,大人以后喊妾身凤儿就行了。”

    “凤儿!”曹操喃喃念叨了几遍,暗道好名字。

    旋即,曹操托起邹氏的俏脸,深情满满说道:“那你以后也别称呼我大人了,人前喊我人妻曹……呸,喊我孟德,人后喊我夫君即可。”

    “啊,真的吗?”当邹凤儿听闻曹操让她喊夫君时候,顿时惊愕得喜极而泣。

    “呜呜呜……凤儿此生能得夫君怜爱,纵死亦无憾了。”

    说完,邹氏抱着曹操疯狂……(此处仅限VIp可看)

    今夜,大帐中,灯火摇曳。

    战鼓隆隆,厮杀声此起彼伏。

    第二天,天刚亮。

    邹氏按照曹操昨夜的传授,悉心给他来了一次叫醒服务后,就悄然离开了营帐。

    曹操独自躺在床上,依然回味着昨晚的旖旎,心中忍不住思绪万千。

    这时代的女子,或许是知道朝不保夕,一日离别,便不知下次何时再日。

    那种疯狂劲,简直让曹操咋舌不已。

    难怪古代的达官贵人与皇帝命短,一旦身边有几个这种美娇娘的话,怕不得夜夜弹尽粮绝。

    长此以往的话,哪怕是四个肾也扛不住啊!

    邹凤儿昨夜,跟曹操说她此次回去后,会暗中说服曾经张济的死忠部下,让他们死心塌地改投曹操。

    对于邹凤儿的话,曹操虽然与其发生了肉体关系,但还是有些半信半疑。

    曹操让邹凤儿先别轻举妄动,待邓城一战结果出来后,他知道该怎么安排。

    时光匆匆,转瞬数日已逝。

    清晨时分,曹操送别邹凤儿后,缓缓步出营帐,极目远眺。

    曹操心中暗自思量,按日程推算,邓城那边今日理应传来消息了。

    这几日,曹操为避免张绣生疑,未采取任何军事行动。

    只是每日与郭嘉、程昱等人齐聚大帐,研讨招贤令之事。

    他意图先于小范围内投石问路,借众人反应来谋划下一步,以确保招贤令的推行顺遂无虞。

    就当前情形而言,除荀攸之外,郭嘉等人对发布招贤令一事,并无明显抵触。

    这也不难理解,荀攸出身颍川荀氏,此家族乃颍川名门望族之翘楚。

    颍川之地世家大族林立,诸如陈氏、钟氏、韩氏、庾氏、姚氏等家族,皆在天下士族中颇具影响力。

    荀氏作为曹操集团的核心文官力量,一旦率先认可招贤令,恐怕会被颍川众家族喷成狗。

    然而,曹操推行招贤令的决心坚如磐石。

    他不但要推行,更要大张旗鼓地广布天下,让招贤令传遍大汉十三州。

    即便届时颍川世家子弟乃至天下士子皆群起反对,曹操亦绝不退缩,势要将招贤令坚定不移推行下去。

    待招贤令成功发布之后,曹操还准备继续马不停蹄地筹备另一重大举措。

    他决定在这东汉末年的乱世之中,创立科举制度。

    此制度一旦确立,将彻底打破大汉四百年来世家垄断的举荐制度,可谓开创历史之崭先河壮举。

    从此,天下寒门与普通百姓子弟便拥有了公平竞争、晋升朝堂的通道,有机会凭借自身才华与学识崭露头角。

    ……

    ps:新书上路,跪求五星好评,跪求免费小礼物!

    有你们的支持,作者这本书才能有信心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