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 > 第68章 路虽远,行则将至!

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 第68章 路虽远,行则将至!

    对于阑尾炎手术的全流程。

    曹操的脑海中,有完整且准确无误的记忆资料。

    这得归功于他上大学之时,帮医学系女友,撰写的一篇相关阑尾炎手术的论文。

    当时,为了完成这篇论文,曹操查阅了众多资料,还观摩了大量的手术录像。

    可谓是下足了功夫。

    因此,对阑尾炎手术的步骤,曹操动动嘴还是可以的。

    有了曹操这‘内行人’引导。

    再加上神医华佗,对切腹治疗之法,其本就有着在动物身上的临床经验。

    一场阑尾炎手术,终于有惊无险地顺利完成。

    半个时辰过后。

    华佗开始缝合伤口。

    他的双手犹如穿花的蝴蝶一般灵巧,针线在手中上下翻飞,很快就将伤口紧密地缝合起来。

    曹操在一旁看着啧啧称奇,暗道华佗不愧是名传千古的一代神医。

    这要是能借助后世那些尖端显微镜设备,那华佗的手术水平,还不得直接逆天了。

    华佗缝完最后一针,总算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他接过曹操递来的巾帕,擦了把汗,满脸喜色说道:“曹公,华某幸未辱命,终于大功告成了。”

    曹操微笑点头,目露赞叹道:“元化先生的医术,当真是出神入化,令曹某钦佩之至!”

    华佗微微脸色一红,摆了摆手,谦逊说道:“此番开腹术能够成功,说来也有曹公的功劳,若不是您全程指引,华某断不会如此顺利完成。”

    “哈哈,功劳咱俩一人一半,如何?”曹操爽朗大笑。

    “当如是也。”华佗含笑点头,转而说道:“黄将军夫妇,估计已经等着急了吧?”

    言罢,华佗转身,将房门打开。

    门外。

    一直焦急等待的黄忠夫妇,见门忽然打开。

    夫妻俩赶紧迎上华佗,关切问道:“主公,元化先生,我儿怎么样了?”

    华佗微笑颔首:“黄将军,贵公子已无碍,再有月许调养,便可痊愈了。”

    “真的吗?”黄忠夫妇闻言,顿时神色大喜,踉跄着奔至案几前查看。

    此刻,黄叙虽面色依然苍白,但其呼吸平稳如常,毫无半点痛苦之色。

    黄叙露出的肚皮处,一道新缝合的伤口,被华佗收拾得十分干净,连半点血迹均无。

    见状,黄忠夫妻俩浑身剧颤,欲伸手去抚摸黄叙,又担心影响到儿子,一副迟疑不决的模样。

    这时,华佗提醒道:“黄将军,令郎目前伤口刚缝合,先不要随意移动。待其苏醒后,再将其小心挪到床上,静静安养即可。”

    “好、好好……”黄忠激动难抑,嘴唇微颤回道。

    忽然,

    “噗通……”

    黄忠拉着妻子,面向曹操跟华佗,双双跪倒在地。

    夫妻俩目光诚挚地看向曹操和华佗,“多谢主公,多谢元化先生!二位对我儿的救命之恩,恩同再造,请受黄某夫妻一拜!”

    言罢,黄忠以头怆地,磕头感谢。

    其夫人,亦是一边哭,一边磕头感谢。

    曹操、华佗二人,赶忙上前一人扶一位,将夫妻俩拉了起来。

    曹操拍了拍情绪激动的黄忠肩膀,温言安慰道:“汉升莫要如此,今日救你孩子,本就是某履行之前对你的承诺罢了。”

    “不,一码归一码。”

    黄忠摆摆手,神色无比认真说道:“主公,黄某投效于您,您也已厚待,黄某已经感激不尽了。”

    “现如今您救了犬子,那就算是黄某欠您一条命。”

    “从今日起,黄某这条命,就是主公您的。”

    “主公但有差遣,哪怕明知是粉身碎骨,黄某亦会舍身前往,绝不皱眉!”

    曹操凝视着黄忠,眼中满是感动与欣慰,说道:“汉升,你的忠勇我岂会不知。”

    “如今,你既心病已去,可放心与我携手,一心共谋大业了!”

    “哈哈……”

    黄忠大笑,对曹操拱手一礼,豪气干云说道:“主公所言甚是,我儿已无恙,黄某再无忧也。”

    “从此黄某愿为主公征战沙场,大杀四方。”

    没有了黄叙的病情牵挂,老将黄忠,才算是真正的猛虎出笼。

    “哈哈,某拭目以待!”曹操闻言,顿时心怀大慰。

    有了完全版的黄忠,天下一统之大业,曹操就更信心十足了。

    此时,一旁的华佗目露羡慕之色,说道:“黄将军忠义,曹公仁德,你们的主臣之谊,必成千古佳话啊!”

    “哈哈……当如是也!”曹操捋须大笑。

    事情已毕,曹操跟华佗遂拱手告辞。

    黄忠夫妻俩亲自把二人送至府门外,一直目送曹操车驾消失不见,才缓缓转身。

    ……

    此时,天色已暮。

    曹操的车驾,稳稳地在许都的大道上徐徐前行。

    大道上,车水马龙,行人熙熙攘攘,十分热闹。

    道路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灯火辉煌。

    店内店外的喧闹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繁华的市井图。

    周仓带着十几名护卫,紧紧簇拥着曹操的车驾,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谨防有人惊扰。

    车辇之中。

    华佗凭窗而望,看着许都繁华的夜景,心生感慨说道:“曹公,去年华某刚来许都时,街巷萧条,行人稀少。”

    “没想到短短一年,这里已初现昔日洛阳帝都的繁华之貌。”

    “由此可见,曹公真乃当世之明主,百姓之希望啊!”

    “元化先生过奖了。”曹操微微摇头,目光深邃,缓缓说道:“元化先生,天下安则百姓安,百姓安则百业兴。”

    “然如今九州板荡,群雄并起,干戈扰攘,生灵涂炭,饿殍遍野,千里无鸡鸣。”

    “曾经的煌煌大汉,如今已是山河破碎,百姓苦不堪言。”

    “某虽志在重整山河,然征途迢递,深感艰难。”

    “这许都一隅之繁荣,不过是暗夜之微芒。若要让这希望之星火,燎燃大汉十三州,某尚需诸多同德一心之士辅佐。”

    说完,曹操满含期待地看向华佗。

    其实,在邀请华佗之前,曹操心中便已有了一个宏伟的构想。

    在他看来,民生之事,主要有三:食有粮、居有房、病有医。

    对于前两者,曹操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逐步实现。

    然而,对于“病有医”,他却深感无力。

    这并非一道政令、一笔钱财就能解决的问题。

    如今,大汉的医疗体系近乎于无。

    绝大多数百姓生病后,要么硬扛,要么等死。

    即便小富之家,也不过是抓几副药了事。

    就像黄叙的病,在后世不过是一个简单的小手术。

    但在当下,如果没有华佗出手,几乎就是绝症。

    天下之广,人口之众!

    仅凭一个华佗是远远不够的。

    曹操需要有千千万万个华佗。

    或者说,曹操希望能培养出无数个像华佗这样的医者。

    哪怕这些人,只有华佗十分之一的医术水平,也足够了。

    只是,究竟该如何构建一个完整,且可持续传承的医学、医疗体系。

    曹操却不知道,该如何具体操作了。

    他是穿越者不假,但对于相对专业的医学方面,也仅仅只是懂得一个皮毛而已。

    所以,曹操期望能够劝服华佗加入。

    而后,由他负责描绘宏伟蓝图,华佗负责具体的落地施行。

    如此一来,才有望在这大汉十三州,达成民生的第三项:“百姓病有所医。”

    至于达成全面免费医疗的终极目标,曹操自知在有生之年,是绝对不可能实现了。

    然而,为大汉数千万百姓搭建起一个系统且全面的医疗体系。

    曹操仍觉得有极大的把握能够做成。

    路虽远,行则将至!

    事虽难,做则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