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 第127章 我袁术,受命于天!
热门推荐:
官道之庶子的逆袭
精灵:叫你高考,你掏出个修改器?
开在火影的便利店
杀尽倭寇
六年后,我携四个幼崽炸翻前夫家
重回1988:我成了全球外科第一
反派不好当,女主她们都不对劲
开局信仰负十,你让我当神父?
锦鲤小奶娃,帮娘亲种田成首富
阎象抬起头,目光直视袁术,一字一顿道:“主公,汉室传承四百余年,即便如今衰败,可往昔的恩泽仍深植于百姓心中,尚未完全消散。”
他微微顿了顿,咽了口唾沫,继续说道:“主公若执意称帝,不妨仍以汉为国号。”
“日后寻得恰当时机,将天子迎至寿春,让其禅位于主公,以延续汉室正统之名行事。”
“如此一来,那些尊崇汉室的百姓和势力,便不会视我们为叛逆,天下人反对的阻力或许会小得多。
“主公依旧能大权在握,徐徐图之,等到时机真正成熟,再更改国号,也为时不晚啊!”
这已经是阎象最后的挣扎。
他实在无法眼睁睁看着袁术自陷绝境。
岂料,袁术听完这番话,顿时彻底爆发。
“砰!”
他猛地将手中的传国玉玺重重砸在案几上。
玉玺与木几碰撞,发出沉闷声响,在屋内回荡。
袁术怒声吼道:“你这迂腐至极的话,也配说出口!”
“我堂堂袁家子弟,出身四世三公,岂会去借汉室之名?”
“想当年,刘邦不过是泗上一个小小亭长,十足的街头地痞小混混。”
“而我袁氏,千年世家,千年传承,论出身,哪一点不比刘姓更高贵?”
“更何况,如今传国玉玺在我手中,袁氏称帝,便是受命于天。”
“区区一个‘汉’之名,我有必要继续保留吗?”
说到最后,袁术近乎歇斯底里,冲着阎象咆哮质问。
杨弘见状,赶忙满脸堆笑,谄媚道:“以主公的雄才大略,再加上麾下数十万如狼似虎的精锐之师,还用得着在意那些所谓尊崇汉室的迂腐之辈吗?”
“以我军的强盛,何惧天下诸侯乎?”
“若谁敢不服,咱就以雷霆万钧之势将其碾碎,叫他片甲不留!”
韩胤也在一旁附和,忙不迭点头道:“主公,反正都是要改朝换代、开元建国,就别在意那些庸人的眼光了。‘汉’这个名号,弃之也罢。”
袁术满意地点点头,脸上露出志得意满的神色,大手一挥,高声宣布:“好!既然如此,朕意已决。”
“三日后,就在这寿春,举行盛大的登基大典,改国号为仲氏。”
“朕要向天下人宣告,这江山,从此姓袁!”
说完,他目光冷冷扫视着众人,最后落在阎象身上,冷声道:“谁若再敢劝阻,休怪我翻脸无情!”
“主公万岁!”
“仲国万岁,吾皇万岁!”
“仲国万岁,吾皇万岁!”
从龙之功就在眼前,众人皆面露惊喜之色,纷纷跪地叩首。
阎象瘫倒在地,眼神空洞,满是绝望。
他心里清楚,一场大祸即将临头了。
“哈哈哈……众爱卿平身!”
袁术仰天大笑,笑声肆意张狂。
这一刻,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身着龙袍,君临天下、万民朝拜的盛大场景。
建安二年,
197年十月初十。
袁术于寿春,手握传国玉玺,率先称帝,建号仲国,而后传告天下。
从这一刻起,历经四百年风雨的大汉王朝,最后一块遮羞布被彻底揭掉。
一个群雄割据、战火纷飞的时代,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天下,就此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动荡时期。
…………
数日后。
冀州邺城的州牧府内,气氛凝重而压抑。
袁绍手中紧握着袁术传告天下的称帝布告,浑身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怒气。
“荒谬!简直荒谬至极!”
袁绍猛地将那布告撕得粉碎,愤怒咆哮道:“袁术那厮,有何德何能,竟敢称帝乎?”
“他以为仅凭那块破石头,就能坐稳天下了?”
袁绍的眼神中闪烁着寒光,冷声道:“最可笑的是,他还妄图让我上表称臣,他也配?”
说罢,袁绍气得胸口剧烈起伏,额头青筋暴起,显然是被袁术的行为彻底激怒。
他实在难以接受,自己这个不成器的弟弟做出如此僭越之事。
“主公息怒。”
颜良大步出列,双手抱拳,说道:“末将以为,放眼这天下,唯有主公才有称帝的资格!”
“末将恳请主公建国开元,登上皇位,昭告天下!”
文丑紧接着站了出来,同样拱手说道:“末将恳请主公即皇帝位,若有谁敢不服,吾等定当为主公披荆斩棘,荡平一切阻碍!”
从龙之功就在眼前!
武将们纷纷按捺不住,抱拳高呼:“请主公建国开元!”
“请主公……”
“哈哈哈……”
袁绍仰头大笑,笑声中带着几分自得与清醒。
他抬起手向下压了压,示意众人安静,说道:“诸位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我可不是袁术那等蠢货,称帝一事,休要再提。”
袁绍心里十分清楚,以目前自己的实力,称帝无疑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了。
旋即,袁绍目光落在一众谋士身上,脸上换上了一抹笑意,和声问道:“诸位说说看吧,该如何应对袁术称帝之事?”
“主公!”
许攸率先站了出来,神态颇为自得,拱手说道:“如今汉室衰微,天下大乱,各路诸侯的选择,大体可分为三种。”
“嘿嘿……”
他故意卖了个关子,神秘一笑,目光缓缓扫视众人一圈,才幽幽开口:
“其一,是打着扶汉的旗号,比如刘表、刘备等汉室宗亲。”
“他们表面上是要匡扶汉室,实则是想借这个名头割据一方,暗中图谋有朝一日取代汉帝。”
“其二,便是像曹操那样挟汉。”
“他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手段,抢先掌控天下大权,等时机成熟,便会效仿王莽,篡夺汉室江山。”
“至于其三,便是如袁术这般愚蠢的篡汉之举。”
许攸的语气中满是不屑,讥讽道:“也只有他这个愣头青,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称帝自立。”
说到此处,许攸顿了顿,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我把话放在这儿,长则一年半载,短则数月。”
“袁术必然会因为自己的愚蠢而引火烧身,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嗯,子远言之有理!”
袁绍含笑点头,随即眉毛一挑,冷哼一声,“哼,我那弟弟,向来目光短浅。”
“想我袁家四世三公,声望何等崇高。”
“他却如此莽撞行事,实在是坏了我袁家的名声。”
“主公!”
田丰上前一步,脸上带着一丝冷笑,道:“袁术此举,无疑是自寻死路。”
“当今天下,觊觎皇位的人不在少数,而越是想当皇帝的人,就越容不得别人称帝。”
他微微顿了顿,咽了口唾沫,继续说道:“主公若执意称帝,不妨仍以汉为国号。”
“日后寻得恰当时机,将天子迎至寿春,让其禅位于主公,以延续汉室正统之名行事。”
“如此一来,那些尊崇汉室的百姓和势力,便不会视我们为叛逆,天下人反对的阻力或许会小得多。
“主公依旧能大权在握,徐徐图之,等到时机真正成熟,再更改国号,也为时不晚啊!”
这已经是阎象最后的挣扎。
他实在无法眼睁睁看着袁术自陷绝境。
岂料,袁术听完这番话,顿时彻底爆发。
“砰!”
他猛地将手中的传国玉玺重重砸在案几上。
玉玺与木几碰撞,发出沉闷声响,在屋内回荡。
袁术怒声吼道:“你这迂腐至极的话,也配说出口!”
“我堂堂袁家子弟,出身四世三公,岂会去借汉室之名?”
“想当年,刘邦不过是泗上一个小小亭长,十足的街头地痞小混混。”
“而我袁氏,千年世家,千年传承,论出身,哪一点不比刘姓更高贵?”
“更何况,如今传国玉玺在我手中,袁氏称帝,便是受命于天。”
“区区一个‘汉’之名,我有必要继续保留吗?”
说到最后,袁术近乎歇斯底里,冲着阎象咆哮质问。
杨弘见状,赶忙满脸堆笑,谄媚道:“以主公的雄才大略,再加上麾下数十万如狼似虎的精锐之师,还用得着在意那些所谓尊崇汉室的迂腐之辈吗?”
“以我军的强盛,何惧天下诸侯乎?”
“若谁敢不服,咱就以雷霆万钧之势将其碾碎,叫他片甲不留!”
韩胤也在一旁附和,忙不迭点头道:“主公,反正都是要改朝换代、开元建国,就别在意那些庸人的眼光了。‘汉’这个名号,弃之也罢。”
袁术满意地点点头,脸上露出志得意满的神色,大手一挥,高声宣布:“好!既然如此,朕意已决。”
“三日后,就在这寿春,举行盛大的登基大典,改国号为仲氏。”
“朕要向天下人宣告,这江山,从此姓袁!”
说完,他目光冷冷扫视着众人,最后落在阎象身上,冷声道:“谁若再敢劝阻,休怪我翻脸无情!”
“主公万岁!”
“仲国万岁,吾皇万岁!”
“仲国万岁,吾皇万岁!”
从龙之功就在眼前,众人皆面露惊喜之色,纷纷跪地叩首。
阎象瘫倒在地,眼神空洞,满是绝望。
他心里清楚,一场大祸即将临头了。
“哈哈哈……众爱卿平身!”
袁术仰天大笑,笑声肆意张狂。
这一刻,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身着龙袍,君临天下、万民朝拜的盛大场景。
建安二年,
197年十月初十。
袁术于寿春,手握传国玉玺,率先称帝,建号仲国,而后传告天下。
从这一刻起,历经四百年风雨的大汉王朝,最后一块遮羞布被彻底揭掉。
一个群雄割据、战火纷飞的时代,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天下,就此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动荡时期。
…………
数日后。
冀州邺城的州牧府内,气氛凝重而压抑。
袁绍手中紧握着袁术传告天下的称帝布告,浑身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怒气。
“荒谬!简直荒谬至极!”
袁绍猛地将那布告撕得粉碎,愤怒咆哮道:“袁术那厮,有何德何能,竟敢称帝乎?”
“他以为仅凭那块破石头,就能坐稳天下了?”
袁绍的眼神中闪烁着寒光,冷声道:“最可笑的是,他还妄图让我上表称臣,他也配?”
说罢,袁绍气得胸口剧烈起伏,额头青筋暴起,显然是被袁术的行为彻底激怒。
他实在难以接受,自己这个不成器的弟弟做出如此僭越之事。
“主公息怒。”
颜良大步出列,双手抱拳,说道:“末将以为,放眼这天下,唯有主公才有称帝的资格!”
“末将恳请主公建国开元,登上皇位,昭告天下!”
文丑紧接着站了出来,同样拱手说道:“末将恳请主公即皇帝位,若有谁敢不服,吾等定当为主公披荆斩棘,荡平一切阻碍!”
从龙之功就在眼前!
武将们纷纷按捺不住,抱拳高呼:“请主公建国开元!”
“请主公……”
“哈哈哈……”
袁绍仰头大笑,笑声中带着几分自得与清醒。
他抬起手向下压了压,示意众人安静,说道:“诸位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我可不是袁术那等蠢货,称帝一事,休要再提。”
袁绍心里十分清楚,以目前自己的实力,称帝无疑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了。
旋即,袁绍目光落在一众谋士身上,脸上换上了一抹笑意,和声问道:“诸位说说看吧,该如何应对袁术称帝之事?”
“主公!”
许攸率先站了出来,神态颇为自得,拱手说道:“如今汉室衰微,天下大乱,各路诸侯的选择,大体可分为三种。”
“嘿嘿……”
他故意卖了个关子,神秘一笑,目光缓缓扫视众人一圈,才幽幽开口:
“其一,是打着扶汉的旗号,比如刘表、刘备等汉室宗亲。”
“他们表面上是要匡扶汉室,实则是想借这个名头割据一方,暗中图谋有朝一日取代汉帝。”
“其二,便是像曹操那样挟汉。”
“他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手段,抢先掌控天下大权,等时机成熟,便会效仿王莽,篡夺汉室江山。”
“至于其三,便是如袁术这般愚蠢的篡汉之举。”
许攸的语气中满是不屑,讥讽道:“也只有他这个愣头青,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称帝自立。”
说到此处,许攸顿了顿,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我把话放在这儿,长则一年半载,短则数月。”
“袁术必然会因为自己的愚蠢而引火烧身,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嗯,子远言之有理!”
袁绍含笑点头,随即眉毛一挑,冷哼一声,“哼,我那弟弟,向来目光短浅。”
“想我袁家四世三公,声望何等崇高。”
“他却如此莽撞行事,实在是坏了我袁家的名声。”
“主公!”
田丰上前一步,脸上带着一丝冷笑,道:“袁术此举,无疑是自寻死路。”
“当今天下,觊觎皇位的人不在少数,而越是想当皇帝的人,就越容不得别人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