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六零年代:系统每天带我寻宝 > 第10章 见母亲

六零年代:系统每天带我寻宝 第10章 见母亲

    走了一夜的山路。

    大部分时间都是有福拉着板车,

    有福是仿生机器人他不知疲倦。

    中间卫国替换了两次,也是怕舅舅看出来。

    才装模作样的替换了两次

    舅舅一路不停地夸赞有福是个好孩子干活实在,

    到达黄冈时, 天也大亮了。

    站在村头向下看,

    梯田一圈一圈的环绕整个村庄非常漂亮

    再有二十多天,稻子就成熟了,因为天太干旱,

    大清早稻子的叶子仍是卷曲的

    把粮食送到大队部,卫国他们先来到黄振康舅舅家,

    把事先买好的东西放下卫国和有福就走了。

    来到没人的地方,

    卫国又花了50积分从商城里买了二十个大肉包子,

    外国的外公家。

    在村的最西面,四间土坯房。

    院子中央有一棵大枣树。卫国小时候经常在树上摘枣吃。

    看到厨房在冒烟。我国走进厨房。

    看到自己的母亲黄秀玲在做早餐。

    虽然是原身的母亲。

    但卫国知道原身的这个母亲非常爱他们。

    也就没有一点违和感的叫了一声:

    “娘”

    卫国娘转过身来,

    看到自己的大儿子,

    和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男孩子站在自己面前。

    喜极而泣,不停地在自己的围裙上擦着双手问:

    “卫国,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卫国就把如何遇到振康舅舅的事

    慢慢的和自己的母亲诉说了一遍,

    黄秀玲感觉自己的儿子大半年没有见。

    成熟多了。感到由衷的高兴。

    卫国掀开锅看看。锅里面煮的是很稀很稀的一点菜叶子。

    就把背篓里的包子先拿出来。

    对母亲说:

    你先把这个热一热。早上一个人吃个包子,再喝碗汤。

    母亲看到包子非常吃惊,就问卫国:

    “ 你哪里来的钱买的包子”

    卫国就把抓黄鳝的事和母亲说了一遍。

    告诉母亲他现在可以挣钱了。

    弟弟妹妹也养得很好,让母亲放心。

    听着卫国说的话。母亲黄秀玲。又哭了起来。

    听到说话声音。卫国外公一家也都陆陆续续起床了。

    看见是卫国,舅妈的脸色立刻难看起来。

    心想早晨就来蹭饭,真是可怜到家了。

    接着外公外婆和舅舅都起床了。

    卫国看到外婆不禁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出来。

    外婆比一年前苍老了许多。

    头发也基本上白完了。身上穿的衣服也是补丁摞补丁。

    外国赶紧把背篓里的五斤五花肉和5斤大米拿出来。

    递给舅妈说这是:“这是我在镇上买的”

    看到五花肉,舅妈的眼光立马亮了起来。

    已经好久没有吃到过肉了。

    看到白花花的大米。舅妈更吃惊了。

    先前脸上的冷若冰霜。此刻变成了长灿烂的阳光。

    又递给外婆一袋鸡蛋糕说:

    “外婆,这是我给你买的。”

    接着一家人开始吃饭。一个人一碗稀饭,一个包子。

    吃饭的时候舅妈说这包子真好吃。

    卫国说:“你以后想吃,我多给你送来一些。”

    吃罢饭家里就剩下外婆,母亲和卫国,

    卫国告诉母亲,

    明年下半年他们就要搬到县城里去。

    让妹妹们可以在县城里上学,

    这一段时间你是想跟我回去?

    或者是还住在外婆家?你自己选择。

    母亲想了想说:“明年下半年你们到县城了,我再去吧”

    卫国也同意,就说:

    “那也可以,以后每个月我把你的生活费给你送来”

    卫国一直操心水源的问题。

    就问母亲吃饭的水是哪里来的?

    “在东面的山上,有个小溪,在小溪里舀来的。

    卫国说:

    “我去给你挑挑水吧。”

    说是去跳水实际是想看看。

    能不能把水引下来。

    如果现在把小溪的水引下来,浇到水稻田里。

    水稻的产量不会因干旱而受影响。

    卫国挑着水桶。有福拿着一把铁锹就上山了。

    路上断断续续地看到有人跳着水从山上下来。

    没有问路卫国就找到了山泉。

    看山泉的四周土壤非常潮湿。估计下面会大量的水,

    卫国没有立即行动。下山去找振康舅舅

    看到黄振康,卫国就说:

    振康舅舅,我估计山上的水量很大

    如果挖开给水田灌溉,应该不成问题

    如果能把山上的泉水引到稻田里,

    水稻就会大丰收。

    听了卫国的话。黄振康说:

    “好,那我们去看看吧。

    到山上后。王正康也看到地面非常潮湿,

    估计下面有水。

    卫国就让有福向下挖。

    大概挖有一米多的样子。

    就能看到水是从一个石头缝里流出来的。

    卫国说:

    “振康舅舅,如果咱们把这里挖大一点,

    是不是水就会多一点?”

    经卫国这么一弄。

    黄振康也觉得有希望。

    就回去找了几个壮壮劳力,

    顺便也找了些凿石头的工具。

    几个壮劳力,轮番上去凿石头。

    大半天的功夫。就出现了一个拳头大的一个洞口。

    原来是个缝隙。现在变成了一个缺口,

    水就大了起来。

    不一会儿就把下面这个。小水塘灌满了。

    有水了,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把水引下去。

    有个老百姓说:“我们用桶往下挑吧。”

    卫国说:

    “那不行。大面积干旱用肩膀挑那是不可能的。”

    振康舅舅问:

    “那你说怎么办?”

    卫国说:

    “我们后山有很多大毛竹,把毛竹砍下来。

    把里面掏空,这样把水引下去比较轻松。

    有的人问:

    “那么长的毛竹怎么掏空?”

    卫国说:

    “那就问问村里的篾匠和木匠不就知道了”

    黄振康不愧是村支书。

    卫国说到这儿,他完全明白了。

    就对正在挖石头的铁柱说:

    “铁柱,你回家把村里的木匠和篾匠都叫到这里来,

    另外。

    你让村会计通知大家,

    通知所有的村民都到这里来开会。

    时间不长。木工先到这里

    木工叫黄成三,一看就是个非常精于算计的人,

    振康舅舅也不啰嗦直接问:

    “这地方离我们村的水田有多少丈”

    “大概有三千丈左右吧”振康舅舅又问:

    一丈长的毛竹里面的竹节好不好打通?

    黄成三回答:“不是太长,

    好打通”

    好 ,人到齐了我们开个会。

    告诉大家一个明年能不能吃饱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