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 第59章 老朱啊,你哪来的自信啊?

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第59章 老朱啊,你哪来的自信啊?

    与此同时,大殿内。

    当朱由检放下皇帝的架子,向大臣们开口借钱时,整个朝堂立即跟菜市场一样,哗啦哗啦的!

    这些官员们纷纷诉苦,一个劲地说自己多么穷,上有老,下有小,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

    最激动,情绪化的无疑是国丈周奎。

    他跪在地上抱头痛哭,一把鼻涕一把泪,说着自己多么穷,多么不容易,甚至为了支持崇祯,他已经变卖了大部分家产,所剩无几。

    面对此景,朱由检倍感无奈。

    他也不愿给臣子们太多压力,于是挥手让他们退下。

    顿时,宫殿内,空无一人。

    只剩下孤零零地坐在龙椅上的崇祯。

    “哎,这就是大明最后一任皇帝吧,看样子,他真是不容易啊。”朱标看着朱由检不由得有些心酸。

    上次明末之旅他并没有来。

    朱棣也附和道: “谁说不是呢,做皇帝难,下面的大臣也没那么容易,谁会想到他们居然如此穷呢?”

    朱元璋得意洋洋地道: “这还是多亏了咱的制度好呀,若不是咱严厉打击贪污腐败,大明官员怎么可能如此清廉?”

    噗嗤!

    这时,张北玄笑出了声。

    见状,朱元璋、朱标与朱棣三人立刻不悦起来。

    “张北玄,你这是笑什么?难道咱说错了不成?”朱元璋看冷哼一声。

    张北玄带着一丝调侃意味地回答:

    “老朱啊,你还真有这般自信啊?!”

    “得得得,我就让你亲眼看看,这群哭穷的官员,在背后究竟是什么样的?”

    朱元璋愣住了片刻:

    “行,若要挽救大明乱世,确实需要深入了解这些大臣的情况才行。”

    “走!”

    几人很快走进了五彩大门。

    ……

    后宫之中。

    周奎离开朝堂之后,径直来到了自己的女儿,即当今皇后处!

    “皇后娘娘,找老臣有啥事呢?”周奎满脸堆笑道。

    然而,面对父亲,周皇后却感到难以启齿,但最终还是硬着头皮开了口:

    “父亲大人,现在朝廷急需银两,你身为国丈总该帮一把吧?”

    一听这话,周奎的脸色立刻变了,抱怨道:

    “哎呦喂,我的好闺女啊,我哪里有钱啊!在大明,谁不知道你爹我是穷光蛋啊?!”

    周皇后耐心解释:“父亲大人,你可以骗其他人,但怎能对我也撒谎?事实上,你的那些藏匿财富我全都知道,怕是有足足二百万两银子吧?”

    此刻。

    听到这番话,隐身的朱元璋惊讶不已:“他娘的!这狗东西竟然私下藏起了整整二百万两白银吗?”

    “如今大明到了这种生死时刻,这狗东西竟分文不肯掏出来?”

    “真是该死!”

    朱棣跟朱标也是的瞪大眼珠子,刚才这个周奎把自己说得那么惨,现在……

    两人心里有些发酸。

    这狗东西,竟然都是装出来的!

    妈的!

    这种货色也能当国丈?

    与此同时,周奎发现周皇后已然了解真相,索性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喊大叫: “哎呀,我不如死了算了!”

    “我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如今你倒向着别人说话了,那二百万两又如何?我挣的钱当然是我的!”

    周皇后满脸羞红,真丢脸!

    自己的父亲,一国之丈竟在这里当众耍赖。

    “父亲,请你不要这样,是我不好行了吗?”

    她眼中含泪,知道这次劝说毫无意义。

    见女儿态度软化下来,周奎马上停止了哭闹,得意洋洋地朝她笑了笑准备离去。

    “且慢。”

    周皇后急忙叫住了即将离开的父亲,从袖子里拿出一万两的银票递给他,并好声好气地说:

    “这些银子,是我所有的积蓄,算是我对皇上的支持,父亲你拿去,就以你的名义捐吧。”

    周奎一见到银票,顿时眼前一亮,迅速伸出手接过,满口答应:“你放心,我这就去办!”

    目送他渐行渐远的身影,周皇后不禁长叹一声。

    看着这一幕的朱元璋气得咬牙切齿,甚至没有让张北玄带路,便自己悄悄地跟在了周奎身后。

    不久后。

    周奎来到了皇宫大殿。

    朱由检仍然坐在龙椅上,神情茫然,不知所措。

    此刻。

    整个大明已是内外交困,形势严峻。

    内忧外患!

    西北地区,农民造反事件一波接一波,无论派出多少军队或能人将士,都无法平息这股风浪。

    东北方向,建州女真势力日益壮大,明朝军队节节败退,几场重要战役皆以惨败告终。

    正值关键时刻,天灾人祸又接连不断。

    甚至各省自然灾害频发,无数灾民四处逃散。

    朱由检竭尽国库之力,却仍没能筹措到足够的银子来缓解当前困境。

    如今既要安抚百姓,防止民变;又要提供军饷,确保前线将士的士气。

    然而国库空虚,朱由检束手无策。

    大明犹如一座风雨飘摇的危楼,岌岌可危。

    稍有不慎,便会土崩瓦解!

    “唉。”

    朱由检叹息道,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蔓延整个身躯。

    “陛下,陛下!”

    这时,周奎兴高采烈地冲进来,手里扬着一张银票,唯恐旁人看不到似的。

    “国丈为何折返?”

    心情沉重的朱由检并未看到周奎手中的银票。

    “陛下,微臣捐出全部家产,共筹得白银一千两,以此为国尽力!”

    周奎跪下大声禀报,仿佛生怕他人不知。

    “哦?国丈快请起!”

    朱由检眼睛发亮,亲自扶起周奎,郑重接过那张银票,感动不已地说:“国丈果然忠心耿耿,真是解决了朕的大难题啊!”

    周奎义正言辞地答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何况我还是国丈呢!当以作表率!”

    虚空之中。

    一路尾随至此的朱元璋愤怒至极。

    “他娘的,这个够日的!一万两银子,他竟然只拿出十分之一?他还能叫个人吗?咱要活剥了他!”

    朱元璋怒火中烧,几乎忍不住要拔刀相向。

    旁边的朱标和朱棣同样也是一脸怒容。

    这位令人发指的国丈,已然无底线可言。

    忍无可忍的朱元璋厉声说道:“张北玄,让咱出去,咱要弄死这个周奎,不然咱就不姓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