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 第104章 下一站,大唐!

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第104章 下一站,大唐!

    老年朱棣说道:“这辈子,除了我的爹外,我最敬佩的人莫过于唐初的李世民了。”

    他的话刚一出口,在座的所有人立刻明白了其意——

    肯定是希望能随同张北玄回到唐朝,亲眼见一见那位历史上的杰出帝王,并有机会亲自交流一二。

    试想,

    老年朱棣的人生历程,与李世民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两者皆出身贵族,历经千难万险之后,推翻了旧有的王朝,创立了自己的基业;

    不同之处在于,

    李世民所对抗的是当时太子李建成,而老年朱棣则是反对了自己的侄儿朱允炆;

    相似的奋斗过程,让老年朱棣,渴望能够同这位前辈探讨一番,毕竟作为帝王总归是孤独寂寞的,即便强大如他也难逃这种感觉。

    “老四啊,怎么比咱还抢先一步?之前咱就想着请张北玄帮咱也走一趟大唐呢。”

    朱元璋显得颇为急切。

    这正是他的计划之一。

    依他的意思,

    到秦朝只是时间旅行的第一站……

    除此之外,

    三国、唐朝、宋朝这些历史上重要时期,朱元璋都想亲自见证那些辉煌时刻的发生,还想要认识一下那些名垂千古的伟大英雄人物;

    身为昔日的豪杰,朱元璋酷爱结交四方英豪。

    现在,他已经彻底放下政权,交给长子朱标打理,正好有足够的空余时光,陪同张北玄在各个时代间游历探秘。

    “父皇,请不要这样说嘛,无论内心多么渴望,终究是老头子我先开了口。因此前往唐朝的事情无论如何也不能忘了我这一份!”

    老年朱棣坚持道。

    “好吧,真是个越来越精明的老狐狸。带你一起也不为过。”

    朱元璋点点头,同意了自己的儿子提出的条件。

    二人各退一步,决定共同开启一段前往唐朝的历史之旅,领略那光辉岁月的独特魅力。

    赢政皱着眉头问道: “大唐?又是后来出现的一个时代吗?”

    朱元璋笑着回答说:“始皇帝啊,你所在的年代实在过于遥远。自从你的时代之后,世界上发生了许许多多事情,建立了许多新的政权,你应该好好了解一下咱们国家后续发生的历史。”

    此刻早已准备好《资治通鉴》和《史记》这两本厚重典籍的朱标,走到嬴政身旁递给他并介绍到:

    “始皇帝,这两部着作记载着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兴衰变迁, 其中记录了你想知道的所有内容。”

    老年朱棣伸出大拇指称赞道:“还得是你考虑周到,真是太棒了。”

    嬴政接过来那两册沉甸甸的古籍后,细细抚摸表面的纹理并点头答应:

    “今晚我必定彻夜研读直至最后一页。”

    张北玄语带深意地提醒:“始皇帝就不担心,这书籍里提到后面更长久的时间里,发生的各种事端吗?”

    赢政爽快地笑出声,“神仙你言重了, 我很清楚你的含义。”

    “只不过现在对我来说,过去的帝国荣光已成过往云烟,不论未来如何发展,都不再让我感到纠结或挂念;”

    “哪怕是在大秦之后,究竟还有多少朝代兴起衰落,也与我不再有关。”

    张北玄由衷感慨道:“果然是一代雄主, 心胸宽广令人钦佩!”

    宫廷晚宴结束后,

    在朱元璋的热情挽留下,赢政和张北玄第一次留宿于皇宫之内。

    等到他们走后,

    宫殿内顿时喧闹起来。

    “爷爷,我想跟着你们一起去大唐看看,可以吗?”

    朱高煦瞪大了晶亮的双眸,满脸渴望。

    “胡闹什么?你跟着凑什么热闹呢?”

    朱元璋笑骂道:“今个儿咱特意让张北玄,带你们过来沾沾喜气,别打歪主意。”

    听到这句话,朱高炽、朱高燧、朱瞻基眼中原本闪烁着希望的光,也逐渐黯淡下来,转而露出失望之色。

    与朱高煦一样,他们都憧憬跟随两位长辈,前往唐朝见识一番。

    尤其是希望能见到那赫赫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

    毕竟,这位帝王真正开创了一个盛世王朝,媲美甚至超越明朝的辉煌成就!

    能够亲眼见证并有机会交流,这对他们而言简直是求之不得的机会。

    然而,直接被朱元璋拒绝显然让他们内心倍感失落。

    “咱现在闲暇才提议张北玄陪同出行。除了老四和高炽以外,其他几位还是现下的君王,请先专心国事。”

    朱元璋语重心长地劝说道:“也许咱会跟秦始皇时一样,同李世民谈得十分投契,并请他也来看看大明风光。”

    “届时自然会让你们见见这位伟大人物,这不好吗?”

    经过这番解释之后,众人似乎接受了现实,但朱高炽眼中却燃起新的火花。

    “爷爷,既然我现在不是皇帝了……这样是否意味着我也能随行拜访唐代?”

    朱元璋这才意识到,除了自己与老年朱棣外,确实朱高炽已经不再是帝王身份。

    短暂思考之后,他点头答应,“好吧,带你增长点知识也好。”

    朱高炽听罢激动不已地跪拜谢恩。“谢谢爷爷!”

    年迈的朱棣笑着说道:“好了好了,时候不早,都各自回屋歇息吧。明日早上待张神仙休息充分后,再把大家送回去吧。”

    无奈之下,几位年轻人都纷纷退下殿宇离去。

    同时,在一旁寝宫中,烛光映照下的赢政,正全神贯注阅读《史记》与《资治通鉴》,随着书中情节发展,情绪变化多端。

    尤其读至汉高祖篇章时,他对刘邦的能力赞叹不已:

    “草莽出身竟有如此手段,真不容易啊!相比之下,其竞争对手项羽虽然勇猛却缺乏谋略,只知攻城拔寨而不知如何治理天下,相差甚远。”

    想到此处,赢政脸上闪过一丝鄙夷之意;

    虽然早做好心理准备接受张北玄告知的结局——即大秦二世而亡,

    但仍忍不住对继承者的成就,产生了浓厚兴趣。

    最终看完这一段记载后,对于刘邦的表现他也表示肯定。

    “乱世英雄,唯有如此,方能安顿民心统一国家,”

    赢政宽广心胸超出常人预料,

    即使面对辛苦建立的王朝覆灭事实,仍优先考虑整个华夏文明延续与发展,

    或许,在他心中已将个人荣耀,置于整个民族命运之后了吧。

    嬴政越读越沉迷,再看到刘邦后,紧接着登场的是汉武大帝,不禁连连称赞。

    “真是个非凡的汉武大帝,将匈奴驱逐出华夏大地,让汉朝更加昌盛,实在是位了不起的皇帝。”

    “而霍去病和卫青两人,堪称帝国双星,有他们守护着华夏江山,国家安宁无忧矣。”

    继续翻页间,当读到霍去病英年早逝的那一段时,他又不自觉地发出了惋惜之叹。

    哎,真是上天也嫉妒这样杰出的人物啊,这般年轻就离世了,若上苍能再多赐予十年光阴,不知其成就又将如何辉煌。

    对于这位年轻将领,嬴政从心底生出喜爱与敬佩之情。

    犹如划破夜空的一颗流星,即便寿命极其短暂,也已经在史册上留下了一道绚烂的身影。

    这一刻。

    “朕定要前往那个时代,亲见这位冠军侯的风采!”

    心中暗自发誓。

    阅读之际激情满怀,几乎想要马上找来张北玄,向他提出带自己去往汉武大帝年代的愿望。

    但是,

    很快,嬴政压抑住了这个念头。

    他还想继续往下看,朱元璋所向往的大唐究竟有着怎样的风貌?

    快速浏览了几眼,最终是在《资治通鉴》中找到了相关记录。

    一旦触及这些叙述,他就被深深地吸引了进去。

    尤其是年少时代的李世民,就如同霍去病那般锋芒毕露,才华卓着,堪称一名杰出的战略家。

    仅仅凭借一己之力,几近荡平四海,统一中原。

    在这个群雄割据、动荡不安的时代里,几乎无人能够匹敌于他。

    “真是令人赞叹不已啊!养育子嗣应当效仿李世民才行!”

    之前还认为朱元璋那些杰出后代已属难得,可见识了李世民的事迹后,才发现自己还是小看了后者。

    忽然之间,他十分羡慕起拥有如此出色继承人的李渊来。

    迫不及待地继续读下去,直到遇到关于玄武门之变的描述时,脸色瞬息万变。

    透过字里行间,透出的冷酷血腥味儿,直扑面前。

    终于,在紧张刺激地追完这段记载后,汗水竟已浸湿额头。

    唉,帝王之家最为无情冷漠,果然言之凿凿啊。

    他缓缓放下书卷,站起身眺望窗外交相辉映的月色,内心久久未能平静下来。

    这一刹那间,他也同朱元璋一样,渴望着穿越时空,见到那个颇具争议性却又光芒四射的李世民。

    次晨。

    作为主人的朱元璋早早起床,并亲自造访了赢政住处。

    “始皇帝,昨晚在咱大明皇宫里休憩可还好吗?”

    尽管出身草根阶层,但没有人比朱元璋更懂得礼数周到的重要性及如何待客之道了。

    大多数情况下,他其实不太热衷于表现得那么体贴入微。

    不过这一次面对的是秦始皇。

    \"非常好,睡眠质量很高,饮食也非常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