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悟性逆天,全能破防众禽 > 第12章 来蹭饭呢

四合院:悟性逆天,全能破防众禽 第12章 来蹭饭呢

    何宇柱笑道:“毕竟是第一次来啊,将来成了自家人,我还指不定会常常来蹭饭呢。”

    “文秀,文慧,来帮帮忙。”

    母亲立刻招呼两位女儿帮忙,而雯丽则一直陪在何宇柱身旁。

    他带来的物品包括烟草、酒精饮品、甜食与茶,并未购置肉食蔬菜,毕竟在首次访问时,这类礼物更显庄重体面。

    步入房内,迎面是一张圆形餐桌,它同时兼作客厅与饭厅之用。

    文父热情地邀请何宇柱入座。

    房间里暖意融融,何宇柱进门即解开外套,“雯丽……”

    说着把外套交给了她,雯丽轻手轻脚接过,仔细挂好。

    这个举动让文家人刮目相看。

    这两周的交往并没有白费力,何宇柱始终保持主导权,而雯丽亦逐渐融入了他的节奏。

    实际上,一个新的习惯仅需十余日即可养成。

    接着,他从口袋里拿出烟盒及打火机,递向文父,“叔叔,抽一口吧?”

    “不了。”

    文父拒绝道。

    何宇柱只好收回,“好吧,待会儿我到外面吸几口。”

    “既然第一次见面,有什么想了解的地方就直言不讳吧,只不过,男儿言谈,有时未必全然可信。”

    大女儿文秀听后笑着说:“爸爸这句话说得真是一针见血。”

    文母瞥了眼文父,然后开口道:“小何啊,看你与雯丽似乎相处甚洽,她在家经常念叨你的事。”

    “阿姨多虑了,这只是因为雯丽感到新奇罢了,她从前或许从未接触过像我这样的人。”

    何宇柱答道。

    话音刚落,他转身看向身后的大姐文秀身旁,看到雯丽两颊绯红。

    对此情状,文母也表示理解,她承认像何宇柱这样的青年确实不多见。

    “但我们也担忧,未来你们俩可能会缺乏共鸣的话题。”

    文母担忧道,“雯丽从小优秀,在师范大学求学时对文学抱有浓厚兴趣。”

    提及“文学”

    一词,何宇柱瞬间反应:“一谈到‘文学’,我就有气!那钟老师真是叫人无奈。”

    “你知道的,他身为大学教授,理应专心培育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却总给学生讲些琐碎无味的小故事。”

    “更何况,雯丽当时正在攻读数学专业。”

    听此言论,雯丽立即表达了不满:“凭什么你这么说钟老师!”

    “您看呢!”

    何宇柱转向文父解释说:“伯父也是毕业于师范大学,难道不明白数学的重要性吗?它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啊。”

    “不好好学习数学,却把大量时间花在看小说上。”

    “回到正题上来,雯丽,我最近刚刚取得了六级厨师资格证书,你怎么还没提升自己的职称呢?”

    雯丽一时语塞,答不上来,“我……”

    “怎么样?在学校里的时候是不是没怎么努力学习呢?”

    何宇柱带着一丝笑问,“参加工作后有没有深入钻研呢?”

    “你!”

    尽管雯丽感到气愤,但她对何宇柱的责备方式已经习以为常。

    “你以为我没阅读过你喜爱的书籍吗?它们口口声声谈论感情和理想,实际上只不过是追求短暂的 ** 而已。”

    何宇柱毫不退让地反驳道,“更何况两国的情况根本不一样。”

    “他们的运动是从城市的群众发动起来的,而我们的则是从农村开始,逐步推进城市包围圈。”

    “我没有读过这类小说,但我见过现实生活的真面目!”

    “以我们厂扩建时期吸引的技术人才为例,他们是真正的知识精英,其学历比你的钟老师可能还要高一些。”

    “他们真实的样子是怎么样的?”

    “喝伏特加就像是喝水,见到漂亮的女子便轻浮不已。”

    “你觉得那些小说反映了全部的现实生活吗?”

    “除去了一些关于 ** 与理想主义的描写之外,其余部分都是干瘪和重复的内容。”

    “我们国家崇尚含蓄而深厚的感情、终身相伴的誓言以及不离不弃的人生哲学,这都是真实的爱意表现。”

    文父惊讶于何宇柱的言论,“小何,听你的观点,远不止小学文化的水准。”

    “伯父,热情并不能代表所有。”

    何宇柱进一步阐述:“学校教育只是一方面,更广泛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人们的行为才是最好的教训。”

    “想一想,若温丽嫁给一个背景相近的配偶,在共同生活的道路上可能会遇到多大的障碍和分歧呢。”

    “我初见她时就能感知到她的性格特征及经历。”

    “假如她嫁入已经有个母亲的家庭,将来家里的矛盾和麻烦可想而知。”

    “她就如同一个尚未成长成熟、仍需关照的女孩。”

    “小何说得很在理!”

    大哥文慧直爽地点评道:“温丽妹妹,你得听一听小何的观点。

    他的分析十分清晰准确,并且很契合你的情况。”

    “大哥~”

    温丽嘟起嘴抱怨着,“他说的道理全不对。”

    “温丽,这不仅仅是对或不对的事,更在于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差异。”

    何宇柱轻轻笑道,“例如你那位多才多艺的钟老师,为何他自己不试着写一部着作呢?”

    “钟老师是个典型的文艺青年,讲出来的全是对事物的高级看法,但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却总是力不从心。

    我接触这样的人太多了,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从小我就跟在父亲后面在餐馆里干活,什么样的客人我没见过?”

    “后来去了硬币厂上班,再搬进大杂院,一院子住着二十几户、一百多口人。”

    “上百人聚集一处,各有各的样子,经历得多,自然见多识广。”

    “说得不错。”

    文母赞许地点头,“看来小何不光有见识,而且很踏实。”

    “能得到您的夸奖真是荣幸。

    尽管我们的男孩子外表可能不如他们高大,但在责任上绝对不输半分。”

    何宇柱说着起身,“今天我为大家做个晚饭。”

    “温丽,一起动手吧。”

    “好!”

    温丽立刻答应,站起来跟了出去。

    “嘿~”

    文慧深深吸了口气,望向父母,“你们说,今天温丽怎么对小何的态度那么平淡?刚才他还把温丽最喜欢的小说起得一无是处呢。”

    “我认为……她习惯了。”

    文父淡淡地说,“其实我也同意这门亲事,如今看,小何真的能管得住温丽,雯丽的经验远不如他。”

    “关键是他靠得住,从一开始他就清楚雯丽是个什么样子的人。”

    “没错。”

    文母点头,“雯丽是小女儿,小时候性格开朗,那时觉得好玩,等长大了就让人操心了。”

    “要真找别人,往后的生活怎么过啊。”

    房间里,他们还在聊天,而何宇柱则在院子里抽烟。

    “今天真是威风了。”

    雯丽一脸气呼呼地看着何宇柱,“我说的是事实,不是胡编乱造。”

    “你说的北大南巴知道吗?那是大家,自己都能创作,你看他们什么时候谈什么爱情呀、 ** 呀?”

    “行了,先带我去厨房看看有什么材料,今天给你露一手。”

    “好!”

    雯丽一听有好吃的,立刻振奋起来,带着何宇柱走进厨房。

    很快,一桌丰盛的菜肴准备好了,文秀闻着香味说:“小何还真是个高手,这菜香得很啊。”

    “大姐,这只是简单的几道而已。”

    何宇柱端着菜进来,“调料不够全,下次我把家里的带来,让你们尝尝真正的川菜,那才是我的拿手菜。”

    “可惜工厂的规定只允许我们做家常菜,否则以我的水平早就超四级厨师了。”

    摆完菜,何宇柱在文父旁边坐下,文母拿出一瓶酒,何宇柱连忙接过来打开。

    接着,他一一给每人倒酒,“伯父、伯母、大姐、二姐,我敬你们一杯。”

    文慧举杯说道:“小何,你比雯丽强多了。”

    大家举杯同饮,然后开始品尝美食。

    文秀说:“这些菜不仅卖相好,味道更是绝了!”

    “小何,哪天教教我吧。”

    “没问题,下周我会买食材,连调料一并带来,顺便邀请大姐夫、二姐夫带着孩子们一起用餐。”

    何宇柱爽快地说。

    这场饭局后,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

    收拾餐后的桌子自然不必何宇柱操心,文家的四位女性迅速将一切收拾妥当。

    这次的会晤十分成功,何宇柱下午时分告别众人离去,随后文家开始内部商议。

    虽然对此不太了解,但何宇柱心中有数,高层的工作已基本到位,接下来便是加紧步伐,期望尽快完婚,并尽早着手新居的整理。

    回到大院,恰逢三大爷阎埠贵也在,“柱子回来了吗?”

    “事情进展得怎么样?”

    “很顺利!”

    何宇柱停稳自行车,递给了阎埠贵一支烟,两人点起后深吸一口,“我正想着要把房子好好布置一下。”

    “等结了婚我也不想立即有小孩,但是如果未来想要,那就来不及准备了。”

    “毕竟婚礼是一辈子的大事,房屋确实应该精心装潢一番。”

    阎埠贵点头表示同意,“确实如此,家里人口渐渐增多,好在还有间前排的房间可供使用,否则真是住不下。”

    “你是考虑做个分隔墙吗?”

    何宇柱摇头,“这样做过于简单,一套房子能分成三间来使用!”

    “那你如果在旁边添个附屋怎样?”

    阎埠贵四下张望了一番,“说实在的,大院里也只有你家可以再建一个附屋,而不影响整体美观了。”

    “不过,其他居民可能会有些不满。”

    这点何宇柱心知肚明,一旦自己建成附屋,他人若效仿将如何是好?

    “更不要说,街道管理部门未必会给绿灯放行。”

    阎埠贵补充道。

    “既然这样,就不加盖了,现在地方也还够用。

    不过,在那儿重建一个炉灶,再搭个棚子如何?”

    何宇柱一边思考一边说道,“这件事是否可以直接委托街道办公室的工程队完成?”

    “没错,现在的交道口地区居住了几千户,家家都有需求时都能联系街道办,他们的施工队伍全都是当地人组成的,材料质量和技术水平都相当高。”

    阎埠贵解释道。

    “然而,柱子,修缮房子期间你的住宿安排呢?”

    “我打算暂时与解成兄弟共住,到时候就要劳烦三大爷你多担待了。”

    何宇柱打算先寄居在阎埠贵提供的前排房中,那里现由阎解成和阎解放两兄弟居住。

    阎解阔和阎解蒂尚幼,与父母阎埠贵夫妇住在前院的西侧房间。

    “这完全不是问题!”

    提及租费,阎埠贵未作多言,他知道何宇柱为人可靠,主动提反而显得多余。

    何宇柱最后抽完了烟,“那我先去询问一下街道的具体政策,后续我们再细谈。”

    “有需要尽管开口。”

    阎埠贵温和地笑说。

    ……

    阎埠贵回到家中,向妻子汇报道:“柱子的事情差不多落实了,他将开始修缮房屋,并暂时和解成他们在前排房同住。”

    “哟,翻修房子可是一大笔开销呢?”

    三大妈搂着阎解娣,惊讶地说道。

    “柱子还会缺钱?”

    阎埠贵一脸精明,“他可是一级大厨,再加上班长的补贴,一个月能赚好几十块工资呢。”

    “而且他在外面办酒席赚的钱也不少,你们看谁会找他办酒席就知道了。”

    “那些可全都是大人物呢!”

    “你说得不错,看来柱子确实过得不错!”

    三大妈接着问:“施工队会在施工期间负责吃饭吗?”

    “当然不会。”

    三大爷摇了摇头,“现在的粮票是按量发放的,怎么可能还免费供餐呢?”

    “柱子这次翻新房估计晚上会留在我家,我们就可以一起吃饭了。”

    “嗯,还是你想得周到。”

    三大爷眼前一亮。

    何宇柱也是这么打算的:暂住阎埠贵家。

    尽管对方连租费都没提过,但这也暗示着他自己应该出个合理的价。

    虽然经济条件不算太紧张,但何宇柱仍然非常注重生活费用的合理安排,有时为了改善一下伙食才会适当加点肉菜。

    ……

    第二天傍晚,何宇柱直接从钢铁厂出来了。

    在那里,基本上没有人会特别留意他的出入,所以他离开得也相当轻松。

    跨上自行车,他直往街道交管办骑去。

    当时,交管办事务繁重,权利不小,管辖的机构非常多,建筑队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王主任!”

    一走进门,何宇柱直接朝王主任的办公室走去,见门没关,就在门口喊了一声。

    “哦,是你啊,柱子!”

    王主任抬头看见他,立即满脸笑容迎上前,“快进来坐坐。”

    因为何宇柱的名字在外面相当有名,即使这里领导层中也有很多认识他的,经常有人会来找他。

    “你这是怎么想起来找我了?有什么事情吗?”

    进了办公室,王主任直接询问道。

    “我想把我的房屋整理下,今天特地来打个报告。

    想知道我们街上的施工队手头上是否空闲。”

    何宇柱直奔主题。

    “有的是时间!”

    王主任点点头,“你想做哪些改动?是打算增加些空间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