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悟性逆天,全能破防众禽 > 第150章 观望事态

四合院:悟性逆天,全能破防众禽 第150章 观望事态

    “哦,他们称为‘楼花’。”

    徐慧珍点头表示明白。

    今天请教了很多人,但个人单打独斗无法完成任务,需要组建一个团队,有时甚至需要重金聘请 ** 的专家。

    尽管行动迅速,但仍需时间逐步构建这一框架。

    徐慧珍忙碌地投入工作中去了,不久后陈雪茹来到了何宇柱家中。

    她早就知道徐慧珍的情况,但选择观望事态发展。

    等徐慧珍从 ** 回来后,陈雪茹终于按捺不住,亲自带着丈夫范金有一同来找何宇柱。

    “柱子,徐慧珍又来找你投资了吗?”

    陈雪茹刚一坐下就问。

    何宇柱笑了笑道:“陈姐,这事您肯定早有耳闻了,我们现在已经成了亲家!”

    “进出口生意不也是大家一起做的吗?”

    陈雪茹撇了撇嘴,说:“我陪着她去的,也联系了一些贸易伙伴,当然是大家一起赚钱嘛。”

    “您错过真是可惜了。”

    “我不觉得可惜,不愿意冒这种风险。”

    何宇柱摇了摇头,接着问:“陈姐,您这次来也是谈房地产生意的吧?”

    “对,既然她能做到,我也自然能行。”

    陈雪茹回答。

    “你们为什么不同心协力呢?”

    何宇柱抬了抬眉毛,“既然是姻亲关系,何必竞争呢?”

    “姻亲关系不妨碍竞争,柱子,你愿不愿意加入我们的房地产项目?”

    陈雪茹问道。

    “当然愿意,我一向乐于助人。

    你们两位都是巾帼不让须眉的人物,跟着你们一起赚钱,我自然愿意。

    我占四十九个百分比的股份如何?”

    “这还不够,你还欠缺什么?”

    陈雪茹挑眉反问。

    “当然,我会把我所知道的一切都告诉你。”

    何宇柱回答,“你也可以去**考察,娄小娥你可以联络,她可以介绍一些不错的公司给你。”

    “这样就好,那就说定了。

    明天我就去注册公司。”

    陈雪茹满意地点点头,何宇柱也同样点头,但在资金管理方面,陈雪茹会更加严谨。

    毕竟她的儿子不是很争气。

    徐慧珍和陈雪茹的人生道路开始分岔,两人当时都没有考虑成立旅行社,而是直接瞄准了房地产业。

    当时的房地产业还不成熟,能够进行投资的人不多,但拥有资源的却不少。

    ……

    城里相继成立了两家房地产公司,随即开始组建各自的工程团队,甚至从**聘请了工程师,负责设计园林和楼栋。

    何宇柱给了两人类似的建议,使得两家公司的发展模式十分相似,这两位女中豪杰也在全力塑造自己的品牌。

    对于她们各自设计的园区,何宇柱还提供了很多建议,比如建立活动中心,既能提供便利服务,又能带来额外收入。

    园区内的游泳池也是一个很好的盈利手段。

    通过自主培训物业管理团队,由自己的工程队承建,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确保工程质量。

    如果采用外部招标,工程质量和控制可能会出现问题。

    因此,拥有自身的技术资质非常重要。

    将来要想建设更高标准的建筑,并且成立自己的设计团队,从一开始就培养技术骨干是非常必要的。

    在四九城中,由于地理位置过于接近,可能会对楼房销售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二人决定划分各自的开发区域。

    然而,城中的优质地段大家都知道,最佳位置自然成为了争夺的焦点。

    实际上,在何宇柱看来,这种争吵完全没有必要。

    他认为一环以内并不适合开发,而二环内还有不少地方可以选。

    但关键问题是两人谁也不肯退让,争端又传到了何宇柱这里。

    “这事很好解决。”

    何宇柱拿出一张纸,直接撕成四片,分别写上东、南、西、北,然后揉成小球,“每人抽两个,按抽到的方向开发就行了。”

    “这样既公平又合理吧?”

    “至于土地竞拍就免了吧,毕竟我在这两家公司都有股份。

    你们之间竞争只会让我亏本。”

    听了何宇柱的话,二人也感到不好意思继续争吵。

    毕竟,她们请他入伙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那时期,房地产业尚未像后来般迅速扩展,能够投身这个行业的并不多。

    购置土地、建造大楼及销售等环节均需巨大的资金支撑,一旦资金短缺,项目极易半途而废。

    彼时还没有现房预售这一概念。

    至于房贷问题,则是她们一同协商解决,具体的贷款事宜依据买家的具体情况而定。

    徐慧珍与陈雪茹的合作谈判进行得十分顺畅。

    在奠基典礼当天,何宇柱并未出席,原因在于两个项目的奠基日期刚好撞上。

    这种局面叫他实在难以抉择。

    去哪里似乎都不妥当,不如干脆两处都不现身。

    “你说,徐慧珍和陈雪茹这样的合作究竟值不值?”

    赵雯丽抱怨道:“你被夹在这中间多为难啊!”

    “再者说,两家还有亲戚关系,弄得你好不尴尬!”

    对此,何宇柱一笑置之,“你们担心她们做什么?”

    “只要我赚了钱不就行了?”

    “况且我不需要亲自动手处理这一切……”

    这时,门外忽然响起了敲门声,何宇柱有些惊讶,随即起身——如果是朋友通常会直接进门。

    打开门一看,来访者竟是许大茂。

    “哟,大茂?”

    “怎么会有空到这儿来呢?”

    “哈哈,哥们儿找你是有件事要商量!”

    尽管许大茂已过五旬,却依旧未退休。

    “行,进来坐吧!”

    何宇柱邀请许大茂进屋,注意到他的配偶梁拉娣并没有随行,而是独自骑车前来。

    “有这样一个小院子真是舒适,”

    许大茂赞叹道,“现在的房价也涨了不少,这个院子的价值更是水涨船高了。”

    “没错,比刚买的时候涨了好几倍。”

    何宇柱附和道。

    两人来到院内,赵雯丽见到许大茂也是略感意外,“原来是你啊?大茂。”

    “雯丽……我家那位在家里帮着看小孩,要是知道我也想来跟你见面。”

    许大茂笑着说。

    “下回可得一块儿来哦,顺便带上孩子?”

    赵雯丽招呼许大茂坐下来,还给他端了杯茶,“你们家里现在一定热闹得很吧?”

    “热闹是闹热了,只是家里人口多了,空间就显得拥挤些。”

    许大茂落座后说道,“听说你现在已经投身于房地产业,所以来请教请教。”

    何宇柱一听立刻明白,当年梁拉娣带了四个孩子回家,后来他们还添了一个新生命。

    他随即开口问道:“你的房子不是都有阁楼的吗?还是觉得不够住?”

    “这可不一定,”

    许大茂答道,“毕竟最近房价一直在上升,我们也打算分户另居。”

    何宇柱点头表示认可:“这个想法挺好的,尽早购入房产总是划算的。

    这次我参与的也是一个综合性项目,包括设计和社区布局,买下来的一定划算。”

    “现在买价格自然最低,一旦完工后的成本可就不这么友好了。”

    这样说我就可以放心多了,不过价格方面能不能给我一个大致的范围呢?”

    许大冒问:“如果太高我们也负担不起。”

    “无需担忧,你家的孩子都有工作,可以考虑用贷款的方式来支付,分期付款也可以。”

    何宇柱提议:“实际上,他们每个人各自买一套房也是可能的,可以采取长时间分期付款的形式。”

    “贷款?这是什么意思?”

    许大冒显得有些不解。

    何宇柱详细解释了一番后,许大冒这才明白,随即又问道:“那我的老宅需要卖吗?”

    “我们刚出台了新的政策,你的老宅是古建筑,不允许拆迁。”

    “其实保留下来更好,你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古建筑会越来越少,价值也会越来越高。

    未来的几十年,这些建筑将成为稀有的资源,非常值钱。”

    何宇柱分析:“现在先保留着,不必过多干涉,等到二十年或三十年后,那几座房屋就会变成宝贵资产了。”

    许大冒摸了摸下巴,思索片刻后说道:“这话听起来确实有道理啊!”

    “那就这么定了——不卖!”

    “宇柱,到时购买房产的事还得麻烦你帮忙!”

    “这点小事包在我的身上,好房子我会为你留下的。”

    何宇柱回答:“届时一切交给我不用操心。”

    “嗯,顺便问下,二大爷那里能弄到钢材,跟他合作是否可行?”

    许大冒继续追问。

    “短期内或许可行,但这不是一个长久的解决方案。

    目前钢材供应紧张,或许只能维持一段时间的盈利。”

    何宇柱解释:“我的建议是你现在最好不要离职,再干几年就退休了,况且你现在的工作福利也很好。”

    许大冒听完后点头认可,确实应该迅速行动,更何况还有刘海中的徒弟帮忙。

    这个徒弟曾经家境贫寒,但凭借自身的毅力和勤奋,同时得到了刘海中的资金帮助和支持,最终事业有所成就,成为了某钢铁厂的厂长,能给刘海中一定的钢材供应。

    对于这事,何宇柱虽然没有阻挠,但同时也提醒许大冒,这种情况不可能持续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