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 > 第107章 勿以事小而不为

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 第107章 勿以事小而不为

    “噗嗤……”

    钱多多差点一个没忍住,笑出声来。

    但看到朱雄英那无语的眼神,还是立马忍住了。

    “表哥,你作的诗很好,下回别作了。”

    李景隆挠挠头,“哈哈,我也觉得挺好,对了,你叫我来干啥?”

    朱雄英把手上奏折递给了李景隆,“看看吧。”

    李景隆接过,阅览了起来。

    越看眉头越皱,“这个方孝儒如此昏庸?”

    衍圣公府一点问题没有,傻子也不信啊。

    可方孝儒把朱雄英当傻子了。

    朱雄英点了点头,“是啊,我决定焚书坑儒,其关键就在大明国报的舆论掌控权上面,可以说你的肩膀上担子很重,锦衣卫应该把资料送给你了,让你写的文案怎么样了?”

    李景隆合上了奏折,“差不多了,等我再润色润色就好了。”

    朱雄英嗯了一声,“毛骧跟我说活字印刷的雕版也刻得差不多了,他找了上百个匠人用固定字体刻,已近接近完工,这两天就可以使用了,我决定三天之后正式发行大明国报,你这边有问题吗?”

    李景隆摇摇头,“没问题,不过表弟啊,焚书坑儒可是千古骂名啊,秦始皇就焚点方士邪说就被骂到现在,你是真正意义上要焚书坑儒啊,你这不怕被骂啊?”

    朱雄英笑了笑,“焚书坑儒跟我有什么关系呢?你记不记得,太上皇曾给我一张空白的圣旨。”

    李景隆眼睛一亮,“你是说,以那个臭要饭的名义焚书坑儒?可是若是这样,那这件事情后续的功劳,不也是他的吗?”

    朱雄英摇摇头,“不,焚书坑儒他来担当世骂名,而后续的千秋之功,我来就行了。”

    李景隆恍然大悟,“你是说,你只打算让他焚书坑儒,然后你来安抚后续?”

    “没错,儒家虽有大过,可也有大功,等焚书坑儒的旨意下去,杀了一大批腐儒之后,我再来下旨,念及儒家昔日之功,不予赶尽杀绝,但是呢,百家对儒家是否赶尽杀绝,那就不是朝廷的事情了。”

    朱雄英笑着说道。

    李景隆倒吸一口凉气,“儒家的至暗时刻,你如同一束光救赎了他们,那他们肯定要好好的歌颂你啊,你在史书上可谓是千古美名啊。”

    朱雄英继续说道,“紧接着我再推动百家争鸣,天下大治,大明国报再大肆宣扬一波,跟太上皇的焚书坑儒对比起来……”

    朱雄英话没说完,李景隆就已经明白了。

    “人呐,就怕对比,平时一个功过不显眼,可是跟别人的一对比,高下立判,舆论一边倒啊,表弟,你也很缺德啊。”

    李景隆终于明白大明国报的作用呢。

    这特么是要执天下舆论之牛耳啊!

    让这个天下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朝廷的声音!

    而朝廷的声音,是朱雄英的意志!

    朱雄英笑了笑,“大明想要大破大立,总要有人敢为天下先啊。”

    “嗯嗯,那我回去准备准备,争取明天就把稿子交给你,然后没问题的话就开始印刷,但是排版的事情你过问了吗?”李景隆询问道。

    朱雄英笑着点了点头,“字体的大小,以及如何排版,我都盯着的。”

    “那就好,那我先回去了。”李景隆拱了拱手,紧接着回家继续写稿子去了。

    啧啧,大明国报执笔人,这可是载入史册的时候啊。

    朱雄英看着夕阳西下的风景,“大伴,跟毛骧说一声,国报之下再出一个日报,各地可自行印刷一些生活趣事,毕竟大明国报也不是天天发行,但是存在感总得天天刷啊,执笔人这一块,叫表哥多收点徒弟吧。”

    “遵旨。”钱多多应下。

    朱雄英嗯了一声,“拟旨吧,孤下旨册封儒教为国教,三个月后在京举办册封大典,着衍圣公代表儒教受封,同时昭告天下,邀请诸子百家前来观礼,共襄盛事!”

    “是。”钱多多再度应下。

    “还有,太上皇背这个一个大锅,等他知道了,估计得被气得大病一场,或者是气得龙驭宾天了。

    背锅侠不能是一次性的,还有皇上子承父业,也可以背锅嘛,这样吧,同时布告天下,新皇登基,改元孝康。

    以后有啥事儿,就让皇上背锅吧,皇上正值壮年,不至于像太上皇那样容易气死,就这样吧。”

    朱雄英琢磨了一下,自己要是登基的话,骂名自己背,那多不好。

    现在有个能在前面挡子弹的,不用白不用。

    反正权力自己已经抓到手上了。

    等天下的事儿办的差不多了,自己再来接手。

    “是。”

    钱多多擦了擦冷汗,朱雄英这小小年纪,心却蔫坏蔫坏的。

    “通知一下凤阳的锦衣卫,太上皇和皇上不用给他们特意照顾,让他们自己讨饭生存吧,不出凤阳即可,若是讨不着饭,就给他们一碗珍珠翡翠白玉汤吧,把他们俩无固定期限圈禁凤阳,同时要对外宣布,太上皇在永寿宫自省,皇上在永寿宫尽孝,孤无奈接掌朝政,好在有皇奶奶摄政临朝,才保江山不乱。”

    朱雄英看着凤阳的方向吩咐道。

    算算日子,再过几天,他们俩就该到凤阳了吧。

    “是。”钱多多再度记下。

    “还有,梁国公诬告衍圣公,念及初犯,不予重罚,就罚俸一年,以示警告,回头梁国公回来了,你亲自去跟他解释一下这件事,免得他心里不痛快,与孤生了嫌隙。”朱雄英突然想起了蓝玉。

    钱多多疑惑道,“殿下,梁国公也不缺这一年俸禄啊,这点小事需要解释吗?您可是储君。”

    “孤既是储君,亦是他的外甥孙啊,一点小事自然是不需要解释,但是积少成多啊,人心并不是一天就凉了的,勿以事小而不为。”

    朱雄英淡淡叮嘱道。

    “奴婢明白了。”钱多多记下,稍后去办。

    “百家争鸣啊,思想最活跃的时候,挺好的,百花齐放总好过一枝独秀,走吧,咱们回东宫。”朱雄英转身走下了城楼,钱多多在身后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