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在七零养我妈 > 第11章 有钱了!

我在七零养我妈 第11章 有钱了!

    一个不敬长辈的罪名扣下来,徐兰花被点醒。

    她仿佛终于找到了李诗意的错处,立马顺嘴说:“我不过说你两句,你不乐意听就算了,怎么还乱给我扣帽子呢?”

    随即一边手拍着大腿胡搅蛮缠撒。

    “夭寿哦,这年头婆婆还不能教训儿媳妇了哦,这是哪来的道理,我的三儿啊,你走的早,你娘要被你媳妇欺负死了啊!”

    “少给我摆婆婆的谱。”

    李诗意不耐烦,不想在这跟他们胡搅蛮缠,耽误她的时间还影响她心情。

    “抚恤金这事儿还没完呢,娘你最好先回去把钱数好了给我们送来,否则我来要的时候就没这么简单了。”

    说完,也不管老太太脸色多难看,挎着篮子就绕过他们走了。

    任凭徐兰花在后面污言秽语的辱骂,她都没有再回头理会。

    有一点徐兰花没说错,她确实连五分钱都拿不出来。

    但即使拿得出来,她也不想跟冯翠兰徐兰花之流坐一个车上。

    又不是后世干净舒适的地铁,牛车罢了,颠就不说了,速度还慢,有什么坐头。

    更何况,她还要找没人的时候进空间一趟,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

    张家村去清水镇的路李诗意勉强记得,毕竟以前还是回来上过几次坟,沿着记忆里的路,走的差不多半个小时,快到镇上的时候,四处看了看,没人,她闪身就进了空间。

    她提着篮子来到厨房,把之前买的鸡蛋拿了出来。

    幸好她平时节约,喜欢去菜市买菜,所以鸡蛋并不像在超市买的那种每一个都印上生产日期,而且还都是专门在市场卖鸡蛋的那里买的双黄蛋,一个顶现在的鸡蛋两个大。

    她先把篮子里家里的鸡蛋拿出来放柜子里,自己家鸡下的在这个时代并不稀奇,这个时代几乎家家都是自己养的鸡下的蛋,土鸡蛋并不能成为卖点。

    倒是个头大的双黄蛋,这么多的双黄蛋在这个时代才罕见,她拿了双黄蛋堆满了篮子,就闪身退出了空间。

    又大概走了十分钟左右的路程,李诗意终于来到了镇上。

    她并不打算去供销社卖鸡蛋,供销社这年头是国营单位,鸡蛋价格压的十分低,她打算去家属院,看看能不能把鸡蛋卖出去。

    小镇不大,还不是后世开发的高楼林立的样子,这时候的小镇基本都是一层层的砖瓦房,鲜有楼房。

    她巡着记忆很快就来到了机关家属院,但她并没有直接进去,而是蹲在角落默默地观察着来往的行人,看看有没有潜在目标。

    开玩笑,这年头,要是被抓住投机倒把,可是要被抓进去,严重的甚至要吃花生米的。

    所以绝对不能见个人就问需不需要鸡蛋,得找那种急需这类产品的人。

    蹲点了半晌,李诗意瞄上了一个端着盆子出来洗尿布的大婶,这么多小尿片子,家里肯定有人才生产不久。

    看大婶端着盆子就往河边走,李诗意赶紧跟上。

    四处望了望没有别的人,李诗意靠近河边洗东西的女人,用只能两个人听见的声音说:“大姐,农村自家的土鸡蛋,大部分都是双黄蛋,要吗?”

    大婶听到旁边有人说话,吓一跳,转过头看到李诗意蹲在她旁边一米处,还特地把篮子掀了个角让她看见里面的蛋。

    鸡蛋个个又大又干净,不像一般农村的鸡蛋糊的都是鸡屎。

    大婶只看一眼就心动了,家里儿媳妇刚生了孩子,在坐月子,正愁找不到好东西给她补身子呢,遂低声说:“怎么换的?”

    “我不要票,三分钱一个。”

    这个时代的东西,都有自己的票据,可不是你有钱就能买得到的,去供销社卖鸡蛋,都是要鸡蛋票的。

    “这也太贵了,供销社才三分钱一个呢!”婶子倒吸一口气。

    李诗意拿出一个鸡蛋,透过太阳光让大神看。

    “婶子你看,我的鸡蛋个个都是双黄蛋,您可买不了吃亏,而且个个都干干净净。“

    “供销社那些鸡蛋个头小脏兮兮的,我这个不要票才三分钱一个,要是有其他票据的话,价格就低一点。”

    阿门,原谅她把干净拿出来当卖点,在她那个时代,反而是沾上鸡屎的人们才觉得健康呢。

    而且她可没说错,供销社收的鸡蛋都是从农民手里收上去就卖,根本不会清洗鸡蛋。

    婶子想了想,咬了咬牙,最终决定:“好,你这一篮子多少,我都要了,我回家拿钱去。”

    “差不多二十五个,只多不少。”

    大婶回去拿了篮子和钱,将鸡蛋装进自己的篮子,掂了掂,确实如她所说,二十五只多不少。

    大婶满意的给了钱,给完连尿布都来不及洗,就提着篮子回去了。

    李诗意终于收到了这个时代的第一笔钱,激动的心脏都要跳出来了。

    她找了个没人的角落又进了次空间,她又去装鸡蛋,打开柜子,她惊喜的发现,之前拿走一半的鸡蛋盒子,居然又满上了!

    难道她的空间还能自己补货?李诗意高兴不已,为了试验,她又拿走了一篮子鸡蛋。

    过了一会儿再进去看,果然,鸡蛋盒子又满上了。

    既然宿舍空间能自动补货,那她更不用担心温饱问题了,她如法炮制,又去了另外几个家属区。

    卖了几次鸡蛋,今天一共到手12块八毛六,外加五斤粮票一斤糖票。

    见天色不早了,就去供销社买了二十斤玉米面,十斤糙米,糙粮不用票。

    她也不想买,可是空间里的米面都太精细了,为了不让人发现端倪,她只能买点粗粮一起搭配吃。

    经过一天的倒卖,李诗意早就又累又饿,恰好路过国营饭店。

    这时候刚好新鲜出炉了一笼肉包子,那味道飘进许久不见油水的李诗意的嘴里,只觉得馋虫都被勾起来了。

    想到今天兜里有挣得钱,李诗意大步踏进国营饭店。

    这时候的国营饭店服务员那都是了不起的“铁饭碗”,见李诗意穿的破破烂烂的进来,压根不想搭理她。

    见服务员白眼都翻上天的样子,李诗意压根不放在心上,毕竟这个时代特色就是这样,看了看墙上的种类表,不禁暗暗咋舌。

    这时候的国营饭店可不像后世可以自己点菜,这时候就是人家供应什么,你就买什么。

    那价格表是一张小黑板,上面粉笔写着:

    红烧肉,2块一份外加半斤肉票

    大米饭,2毛一碗外加3两粮票

    肉包,5角一个外加2两粮票

    大馒头,5分一个外加2两粮票

    馒头和肉包居然能相差出十倍的价格,李诗意摸了摸兜里的钱,舍不得买。

    但想到家里的孩子,最终还是决定买了十个馒头回去。

    虽然肉包好吃,但毕竟馒头便宜,而且肉她空间里有,待会趁没人拿一点出来回去做饺子什么的就好了。

    馒头可不行,毕竟家里没有酵母,这时候发面都是用老面发,没有老面,压根不会做馒头。

    而且今天刚赚了一点钱,可不敢大手大脚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