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在七零养我妈 > 第15章 鸡蛋羹

我在七零养我妈 第15章 鸡蛋羹

    “没事大哥,饭煮上了也没事做,两个人干的快点。”

    她可真不好意思让大哥一个人干。

    两个人干活,效率加倍,不一会儿房檐下就堆满了整齐的柴火。

    几个小的也都起床了,李诗意洗了手,先帮几个孩子洗漱好。

    说是洗漱,其实就是拿家里的洗脸巾挨个挨个擦了下脸,牙刷牙膏这种东西是没有的。

    那洗脸巾要不说是洗脸的,她都以为是烂毛巾,拿来擦灶头都嫌破,这几天对这个家里物品的接触让她一次又一次刷新对贫穷的认知。

    去厨房将小米粥盛了出来,然后拿出猪油坛子,昨天熬的猪油今天已经凝固了。

    她用铲子舀出来一点倒进洗干净的锅里,等猪油融化,先下蒜末,再将洗好的小白菜倒进去。

    只听刺啦一声,锅边冒起白烟,猪油炒菜的香气馋的三小只又围在灶边走不动路。

    边将炒好的小白菜往盘子里盛,李诗意边叫大妹去叫舅舅进来吃饭。

    将饭菜都端上桌子,李国勇进来就见那桌子上放着五碗小米粥,一大筐馒头,一大海碗鸡蛋羹,还有一盘炒的翠绿的小白菜。

    “小妹,早饭随便吃点就好了,哪里用吃这么多好东西!”

    他惊呆了,这年头,大部分人家的早饭都是一碗杂粮配咸菜,他家条件不好,基本都吃的稀粥。

    而小妹家,这大馒头,这香喷喷的鸡蛋羹,居然还有猪油炒的小白菜!

    这饭菜,都跟过年都差不多了,小妹怎么这么浪费?弄这么丰盛,她后面的日子可怎么过?

    “大哥,你放心吃。”

    见李国勇一脸可惜的样子,她怎么可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我也是看你好不容易才来一回,才多做了点的,不信你问大妹,我们平时是不是就吃点小米粥或者煮地瓜,就算一顿饭了?”

    李国勇疑惑地看着大妹,大妹见舅舅看过来,忙点头。

    见状,李国勇叹息:“小妹,咱都是一家人,哪用得着这些虚礼,你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生活不容易,还是能省则省吧。”

    “知道了大哥,这不是看你一大早就起来干那么多活儿,怕你身体吃不消吗?你就快吃吧,吃了还得麻烦你带着孩子去弄点柴,我要去县里一趟。”

    李诗意将最大的一碗小米粥端起来,递给大哥。

    李国勇复杂地接过大碗,不过到底没多说什么。

    只在心里暗想,小妹对我这么好,看来回去还要努力干活,有条件多给小妹家送点粮食过来。

    不过他到底舍不得吃碗鸡蛋羹,只让几个孩子吃,毕竟在他看来,那猪油炒的小白菜,还有那大馒头,已经是顶顶好的伙食了。

    几个孩子也都很乖,连最小的小弟都自己端着比脸大的碗,吭哧吭哧吃起来,压根不用李诗意操心。

    遥想后世的孩子,别说两岁了,五六岁还大人端着碗追着喂饭的大有人在,再看她家的三个乖巧的小萝卜头,那是越看越喜欢。

    见大哥根本不碰那碗鸡蛋羹,李诗意直接拿着勺子舀了一大勺进他的碗。

    “大哥你多吃点。”

    她才不管那么多,这么大一碗鸡蛋羹,几个孩子根本吃不完。

    “你这...”

    李国勇无奈,只是进了他吃过的碗,到底不好意思将沾了自己口水的东西挑给别人。

    只好吃下了那一大勺鸡蛋羹,鸡蛋羹嫩滑无比,又充满猪油的香气,在嘴里一滑就进喉咙了。

    李国勇在心底叹息,真是可惜了,这么好的东西,他居然都没品尝到味道就下肚了。

    吃过早饭,李诗意快速将碗洗了,就背着背篓出发了。

    她先走了将近一个小时的路,来到镇上,然后再在镇上的客运站坐上去县里的大巴车。

    这时候的大巴车可不像后世,远没有后世那么干净,李诗意刚一上去,不一会儿就挤满了人,她忙收好背篓,缩在最里面。

    路也不是有平整的柏油马路,全都是坑坑洼洼的泥巴碎石路,她跟着汽车左右摇摆,再加上车内沉闷复杂的空气,她胃里一阵翻腾,忍了又忍才没有吐出来。

    好不容易到了县城,她已经是一脸菜色。

    下了车,县城果然比镇上要繁华多了,她记得清江县可是有好几个大厂,化肥厂,服装厂,水泥厂比比皆是,既然厂多,工人肯定也多,到时候下午空了去这些家属区兜售一下,看有没有额外收获。

    不过首要任务还是去财税局,她一路打听,来到财税局,进了大厅,来到办事处。

    “同志你好,我是清水镇张家村的社员李诗意,是去年牺牲的张启山媳妇儿,”李诗意自我介绍了一下,就说:“我是想来问问,我们家张启山牺牲了这么久,怎么抚恤金还没下来呢?”

    “张启山?“

    那办事员一听就答道:“抚恤金前几天不是他妈已经来领过了吗?”

    不是这办事员记性好,只是抚恤金这种事难得有人来办,而且这张启山还是烈士,那搁这个时代就是英雄。

    所以她有印象,她随手从桌子下拿出了一张纸,递给李诗意:“呶,这还是她的领取条呢,那天她着急忙慌的拿了钱就走,这条子都忘记带走了。你是张启山什么人?”

    提起这个,办事员一脸不屑,说难听点这钱是她儿子的卖命钱。

    她看到钱的第一时间居然满脸兴奋,就跟那饿死鬼看见一桌子美食一样,压根没想过这是儿子一条命才换来的,这种眼里只剩钱的人,办事员很是看不上。

    李诗意接过来一看,就见是一张收据,下方歪歪扭扭地签了徐兰花三个大字。

    这个时代的人多少是上了一点扫盲班的,会写个自己名字不稀奇,不过也写的不好就是了。

    “同志,我想再多嘴问几句,像我们这种情况,当家的去了,留下三个孩子,每个月国家会有补助吗?”她又问道。

    “有啊,每个月都有十块钱的补贴,到孩子成年为止,上次那老太太来,一共一起领走了张启山同志去世后的十一个月补贴。”

    那办事员随口就说。

    这该死的徐兰花,李诗意心里暗骂,她刚用余光瞟到,领取单上写了张启山同志抚恤金两千元整的字样。

    再加上十一个月的补贴,就是两千一百一拾元,这个时代,两千多块什么概念,够她们一家子吃喝不愁一辈子!

    这老太太居然敢昧下这么大一笔钱,眼看他们一家忍饥挨饿,看她回去怎么收拾她。

    了解完情况,李诗意随手从包里,实际是从空间里的零食柜抓了把大白兔奶糖,不着痕迹地装进那办事员的口袋。

    “谢谢你啊同志,我能把这个领取条拿走吗?”

    办事员眼尖,看是大白兔,这可是难得的好东西。

    本来李诗意东问西问,她早不耐烦了,还想为难一下李诗意的,看她这么会办事,便罢了。

    她点了点头,面上还是没什么表情。

    “拿走吧,这本来就是你们的。”

    她当办事员这么多年,什么牛鬼蛇神没见过,一看这种情况就知道肯定婆婆拿了钱回去自己揣兜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