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侯府秘事之苏锦瑶悲歌 > 第26章 宫宴盛景心难宁

侯府秘事之苏锦瑶悲歌 第26章 宫宴盛景心难宁

    金碧辉煌的宫殿内,丝竹之声不绝于耳,衣香鬓影,觥筹交错,一派盛世繁华之景。

    可楚永宁公主却如坐针毡,丝毫没有欣赏这宫宴盛景的心情。

    她时不时地瞟向殿外,纤细的手指紧紧攥着裙摆,内心焦躁不安。

    “永宁,你今晚是怎么了?魂不守舍的。”太后韦氏慈祥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担忧。

    楚永宁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母后,儿臣只是觉得殿内有些闷,想出去透透气。”

    韦氏顺着她的目光望向殿外,夜空中繁星点点,却并无半点烟火痕迹。

    “这会儿还没到放烟火的时候呢,再等等吧,等皇上和皇祖母来了,咱们一起去看。”

    楚永宁的心沉了下去,面上却不敢表露半分。

    “是,母后。”她低声应道,重新坐回座位上,内心却如同油煎一般。

    旬清,你究竟怎么样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殿内的歌舞升平与楚永宁内心的焦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她再也坐不住了,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不行,她必须得想办法出去看看!

    “余玉儿,”楚永宁压低声音,唤来自己的贴身侍女,“你去帮我看看,女眷那边可有什么动静?”

    余玉儿领命而去,不一会儿便匆匆返回,凑到楚永宁耳边低语了几句。

    楚永宁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猛地站起身来。

    “公主,怎么了?”韦氏关切地问道。

    楚永宁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

    “母后,儿臣…儿臣…”她支支吾吾,眼神闪烁不定。

    楚永宁话未说完,便见苏锦瑶和叶妃一同款款而来,众人皆是一愣。

    几日不见,苏锦瑶的脸色似乎苍白了些,眉宇间笼罩着一丝淡淡的愁绪。

    秦婉凝率先打破了沉默,语气中带着一丝责备:“锦瑶,你去哪儿了?怎么也不跟我们说一声,害得我们好担心。”

    苏锦瑶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姑母,方才在御花园偶遇叶妃娘娘,便陪娘娘赏了一会儿花,一时忘了时辰,还请姑母见谅。”叶妃掩唇轻笑,温声附和道:“是啊,锦瑶这孩子乖巧懂事,本宫甚是喜欢。”

    这番解释看似合情合理,却又显得有些牵强。

    众人心中虽有疑惑,却也不好再追问。

    苏锦瑶垂下眼眸,掩盖住眼底的复杂情绪。

    御花园?

    她分明是在……

    绪戛然而止,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她下意识地抚上自己的脖颈,那里似乎还残留着某种触感,让她心慌意乱。

    夜深人静,苏锦瑶沐浴更衣后,楚婉月服侍她梳妆。

    铜镜中映照出少女苍白的面容,楚婉月心疼地叹了口气:“小姐,这几日您都瘦了。” 正说着,楚婉月不经意间瞥见苏锦瑶脖颈处一抹刺眼的红痕,形状暧昧,宛如盛开的梅花。

    “小姐,您…您这是…”楚婉月的声音颤抖,苏锦瑶顺着她的目光看去,铜镜中清晰地映照出那抹触目惊心的吻痕。

    她猛地捂住自己的脖子,指尖冰凉,一股难以名状的恐惧瞬间将她吞噬。

    “不…不是的…”苏锦瑶的声音细若蚊蝇,却带着一丝绝望的颤抖。

    楚婉月紧紧地抓住她的手,眼中满是焦急:“小姐,是不是…是不是世子他…?”

    苏锦瑶无力地摇头,却无法解释。

    那夜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混乱,迷离,却又带着一丝让她无法抗拒的吸引力。

    她想解释,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小姐,我们…我们该怎么办?”楚婉月的声音带着哭腔,绝望的气氛弥漫在房间里。

    苏锦瑶紧紧地咬着下唇,几乎要将嘴唇咬出血来。

    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她只知道,她的人生,彻底乱了。

    “嘘……”苏锦瑶捂住楚婉月的嘴,惊恐地看向窗外黑漆漆的夜色,“别说了……”

    苏锦瑶这几日称身子不爽,闭门不出,便是早晚请安也省了。

    她脖颈处的痕迹,如同烙印般,时刻灼烧着她的心。

    她不敢照镜子,生怕那刺眼的红梅再次映入眼帘,将她拉回那个混乱的夜晚。

    屋内熏香袅袅,却掩盖不住空气中弥漫的苦涩味道。

    苏锦瑶恹恹地躺在床上,只觉得浑身无力,食不知味,夜不能寐。

    饶是如此,她也未曾遭人怀疑,只因她苍白的脸色和低迷的情绪,在外人看来,不过是闺中少女的娇弱姿态罢了。

    今日,苏锦瑶终于鼓起勇气,决定出门请安。

    她对着镜子,小心翼翼地用脂粉遮盖住脖颈处的痕迹。

    那抹殷红,仿佛带着某种魔力,让她触碰时,指尖都微微颤抖。

    她深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她必须尽快恢复如常,不能让任何人看出端倪。

    她刚走到大厅,便碰上了秦婉凝。

    秦婉凝见她气色不佳,关切地问道:“锦瑶,你的脸色怎么这么差?可是病还没好?”

    苏锦瑶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多谢姑母关心,已经好多了。”

    秦婉凝上下打量了她一番,说道:“今日天气正好,不如我带你出去走走,散散心?”

    苏锦瑶本想拒绝,却听秦婉凝继续说道:“我今日约了几个朋友去马场,你也一起去吧,认识些新朋友,总闷在家里也不好。”

    苏锦瑶心中叫苦不迭,她只想找个安静的角落,将自己藏起来,哪里还有心思去结交朋友。

    “这……”苏锦瑶犹豫着,想找个合适的理由拒绝。

    这时,沈氏和钟悠儿走了过来。

    沈氏一听秦婉凝要带苏锦瑶去马场,立刻出言阻止:“婉凝,锦瑶身子还没好,怎么能去那种人多的地方呢?万一再病倒了怎么办?”

    钟悠儿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姑母,还是让表姐在家好好休息吧。”

    秦婉凝却不以为然:“正因为锦瑶身子不好,才更要出去走走,呼吸新鲜空气,晒晒太阳,这样才能好得快。况且,马场也不是什么龙潭虎穴,那么多世家子弟都在那里,锦瑶去认识一下,说不定还能……”

    说到这里,秦婉凝故意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了苏锦瑶一眼。

    苏锦瑶心中明白,秦婉凝是想借此机会,让她结识其他男子,好早日另觅良缘。

    想到这里,苏锦瑶心中百感交集,哭笑不得,只得无奈地答应了。

    “那好吧,姑母,我听您的。”苏锦瑶低声道。

    秦婉凝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吩咐下人备车。

    马车缓缓驶出顾府,苏锦瑶掀开车帘,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心中五味杂陈。

    她不知道,等待她的将会是什么

    马车停在马场入口,苏锦瑶刚下车,便听到一个热情的声音:“秦夫人,您可来了,我们等候多时了!”一个衣着华贵的男子迎了上来,正是提刑按察副史刘大人的次子,姚浔儿。

    他殷勤地向秦婉凝问好,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了苏锦瑶身上,

    姚浔儿满面春风,殷勤地将秦婉凝一行人迎入马场。

    阳光洒在绿茵茵的草地上,骏马奔腾,人声鼎沸,好一派热闹景象。

    秦婉凝环顾四周,目光落在不远处一位温文尔雅的公子身上,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笑容。

    “锦瑶,你看那位公子如何?”她指着那名公子,低声问道。

    苏锦瑶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只见那名公子身着青衫,气度不凡,正与几位友人谈笑风生。

    他眉目清秀,举止投足间透着一股书卷气,正是国子监祭酒之子,邹行之。

    “邹公子学识渊博,温润如玉,是不可多得的良才。”秦婉凝见苏锦瑶没有说话,便继续夸赞道,“你与他年纪相仿,性情也相投,若是能结为连理,岂不是一段佳话?”

    苏锦瑶勉强笑了笑,心中却毫无波澜。

    这几日发生的事情,让她心力交瘁,哪里还有心思谈婚论嫁。

    “姑母,婚姻大事,岂能儿戏?我与邹公子素未谋面,今日只是初次见面,如何就能断定性情相投?”

    秦婉凝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一回生二回熟,多接触几次便熟络了。今日我特意安排你们二人独处,也好增进了解。”说罢,她便以身体不适为由,借故离开了。

    苏锦瑶无奈,只得与邹行之寒暄几句。

    邹行之谈吐得体,举止有礼,言语间也颇为风趣,可苏锦瑶却始终提不起兴致,只觉得浑身不自在。

    她心不在焉地应付着,目光时不时地飘向别处。

    “苏小姐,这边的玉兰开得甚好,不如我们去那边走走?”邹行之提议道。

    苏锦瑶本想拒绝,可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只得点头答应。

    两人并肩漫步在玉兰树下,洁白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

    邹行之试图寻找话题与苏锦瑶聊天,可苏锦瑶却始终心不在焉,只是偶尔敷衍地回应几句。

    气氛略显尴尬。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苏锦瑶的视线中。

    林君策身穿玄色衣袍,骑着一匹黑色骏马,如同一阵风般,朝着这边疾驰而来。

    他身后跟着叶君墨,神色匆匆。

    苏锦瑶的心猛地一沉,一股难以言喻的紧张感瞬间将她包围。

    林君策勒住缰绳,骏马在苏锦瑶面前扬蹄嘶鸣,尘土飞扬。

    他翻身下马,目光紧紧地盯着苏锦瑶,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他无视站在一旁的邹行之,径直走到苏锦瑶面前,语气低沉而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意味:“跟我走。”

    苏锦瑶下意识地后退一步,却被他一把抓住手腕。

    他的手,炙热而有力,仿佛铁钳一般,让她无法挣脱。

    她想逃,想躲,可双腿却如同灌了铅一般,动弹不得。

    恐惧和不安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让她几乎窒息。

    邹行之见状,连忙上前一步,拱手道:“这位公子,在下与苏小姐……”

    林君策冷冷地瞥了他一眼,语气冰冷如霜:“叶君墨,请邹公子离开。”

    叶君墨领命上前,将邹行之请到一旁。

    林君策的目光再次落在苏锦瑶身上,语气依旧低沉,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跟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