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侯府秘事之苏锦瑶悲歌 > 第23章 唇齿相缠意难休,惊闻箭伤心忧忧

侯府秘事之苏锦瑶悲歌 第23章 唇齿相缠意难休,惊闻箭伤心忧忧

    林君策的气息喷洒在她耳畔,灼热又带着一丝戏谑。

    苏锦瑶只觉浑身酥麻,无力招架。

    她羞赧地别过头,不敢看他。

    晨曦透过窗棂,洒在两人身上,镀上一层朦胧的金光。

    翌日清晨,苏锦瑶醒来时,身旁已空无一人。

    丫鬟楚婉月端着热水进来,见她醒了,轻声说道:“姑娘,世子已经离开了,说是军中有急事。”苏锦瑶心中五味杂陈,昨夜的温存仿佛一场梦境。

    她起身梳洗,决定也尽快返回家中。

    马车行驶在山路上,苏锦瑶掀开帘子,看着渐行渐远的青山,心中思绪万千。

    昨夜之事,让她羞涩不安,却又隐隐带着一丝甜蜜。

    回到家中两日,苏锦瑶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反复回想着那日的情景,脸颊时不时泛起红晕。

    这日,沈氏来到她的房间,询问秦婉凝秋宴的准备情况。

    “凝儿,秋宴的衣裳可准备好了?今年宫宴,皇上特意为你我姐妹指了婚,定要好好打扮,莫失了礼数。”沈氏慈爱地抚摸着秦婉凝的头发。

    “母亲放心,一切都准备妥当了。”秦婉凝娇羞地答道。

    沈氏转向苏锦瑶,语气略带责备:“瑶儿,你也老大不小了,也该想想自己的亲事了。你看看你二姐,马上就要成为太子妃了,你呢?整日闷在房里,也不出去走动走动,如何能觅得良婿?”

    苏锦瑶乖巧地答道:“母亲,女儿还不着急嫁人,想多陪陪您和父亲。”

    沈氏轻叹一声:“傻孩子,父母哪有拦着女儿出嫁的道理?你早日成家立业,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啊。”

    苏锦瑶垂下眼眸,掩饰住眼底的落寞。

    她轻轻地摇了摇头,“女儿只想留在府中侍奉爹娘。”

    沈氏还想再说些什么,忽闻门外丫鬟禀报,“老爷和二爷回来了!”

    魏崇礼和顾二爷风尘仆仆地跨入府门,身后跟着几名神情紧张的家丁。

    苏锦瑶正在花园里漫步,远远地看到父亲和二叔的身影,便迎了上去。

    “爹爹,二叔,你们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魏崇礼脸色凝重,眉头紧锁,“围场出了刺客,太子殿下险些遇刺!”

    苏锦瑶心头一紧,“刺客?那太子殿下可有受伤?”

    顾二爷接过话茬,语气沉重,“太子殿下并无大碍,是镇北侯世子替殿下挡了一箭。”

    “什么?!”苏锦瑶只觉脑中“嗡”的一声,眼前一黑,险些栽倒在地。

    林君策,他替太子挡箭了?

    他怎么样了?

    楚婉月眼疾手快地扶住苏锦瑶,焦急地问道:“姑娘,您没事吧?”

    苏锦瑶脸色惨白,嘴唇颤抖,抓着楚婉月的手臂,指尖泛白,力道之大仿佛要将楚婉月的骨头捏碎。

    “他……他怎么样了?伤得重不重?”她的声音颤抖得厉害,仿佛下一秒就要哭出来。

    楚婉月轻轻拍着苏锦瑶的背,柔声安慰道:“姑娘莫急,世子吉人自有天相,定会无事的。” 然而,她自己心里也没底,刺客行刺,刀剑无眼,谁又能保证绝对的安全呢?

    苏锦瑶心乱如麻,仿佛有一团火在胸膛里燃烧,灼烧着她的五脏六腑。

    她踉跄着脚步,跌跌撞撞地往父亲的书房走去。

    她要问清楚,她要知道林君策的情况!

    “爹爹,君策他……他怎么样了?”苏锦瑶的声音带着哭腔,她从未如此失态过,此刻的她,只是一个担心心上人安危的普通女子。

    魏崇礼看着女儿焦急的模样,心疼不已。

    他放缓了语气,安慰道:“瑶儿,你别担心,君策那小子福大命大,没有生命危险,只是……只是伤得比较重,需要好好休养。”

    听到“没有生命危险”几个字,苏锦瑶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

    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泪水夺眶而出,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回了原处。

    “他……他在哪里?”苏锦瑶哽咽着问道,泪眼朦胧中,她仿佛看到了林君策的身影。

    魏崇礼沉吟片刻,“在……墨云居。”

    墨云居内,弥漫着淡淡的药香。

    林君策斜倚在床榻上,脸色苍白,却难掩眉宇间的英气。

    他身上缠着厚厚的绷带,右臂动弹不得,显得格外虚弱。

    叶君墨侍立在一旁,神色担忧。

    “君策,你何苦如此?故意夸大伤势,对你并无好处。”叶君墨压低声音,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解。

    林君策轻笑一声,笑声中却带着一丝苦涩,“我若不如此,如何能避嫌?太子遇刺,我却毫发无损,岂不惹人怀疑?”他顿了顿,目光幽深,“她……可曾派人来问过我的伤势?”

    叶君墨犹豫片刻,支支吾吾地答道:“这……”

    林君策的眸光瞬间黯淡下来,一股失落感涌上心头。

    他闭上眼睛,不再言语,房间里陷入一片沉寂,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声,更显得屋内静谧得可怕。

    不多时,一阵轻快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宋婉柔带着楚永宁走了进来,楚永宁手中还提着一个精致的食盒。

    “哥哥,你怎么样了?”宋婉柔关切地问道,声音清脆悦耳。

    楚永宁将食盒放在桌上,柔声说道:“君策哥哥,我亲手做了些糕点,你尝尝。”她眼波流转,脉脉含情地看着林君策。

    林君策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目光落在窗外,似乎对楚永宁的关心视而不见。

    “君策哥哥,你……”楚永宁咬了咬嘴唇,委屈地低下头。

    叶君墨见状,连忙上前打圆场,“郡主,世子伤势未愈,需要静养,您还是……”

    “我关心他,难道也有错吗?”楚永宁抬起头,眼眶微红,语气中带着一丝倔强。

    林君策终于转过头,目光冰冷地看着楚永宁,“郡主的好意,在下心领了。只是,在下如今身负重伤,不宜见客,还请郡主见谅。”

    楚永宁脸色一变,羞愤交加,跺了跺脚,转身跑了出去。

    宋婉柔无奈地摇了摇头,向林君策告辞,追着楚永宁而去。

    叶君墨将两人送出门外,回到房间,见林君策脸色阴郁,心中暗叹一声,走到桌前,打开食盒,一股香甜的味道扑鼻而来。

    他拿起一块糕点,递到林君策面前,“世子,多少吃点吧,郡主也是一番好意。”

    林君策挥了挥手,语气冷漠,“拿走。”

    叶君墨放下糕点,劝慰道:“世子,您……”

    “出去。”林君策突然厉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叶君墨不敢再多言,默默地退了出去,轻轻地关上了房门。

    屋内,林君策望着紧闭的房门,眼神复杂……

    “难道,她当真……”

    林君策的伤势恢复得比预想的要快,半个月后,他已能下床行走。

    京兆府内,堆积如山的公务等着他处理,他几乎连轴转,白天审阅案牍,夜晚还要巡视各处,每日都忙得不可开交。

    烛火摇曳,映照着他疲惫却依旧坚毅的脸庞。

    他感到一股淡淡的倦意,揉了揉眉心,披上外袍,准备回府。

    夜已深沉,月光如水般倾泻而下,映照着空荡荡的街道。

    林君策的脚步沉稳有力,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坚实的土地上,发出轻微的声响。

    回到侯府,他直接往自己的院落走去。

    然而,刚踏进院门,就看到母亲周氏坐在厅堂里,厅堂里灯火通明。

    “君策,你回来了。”周氏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更多的是慈爱。

    “母亲,这么晚了,您怎么还没歇息?”林君策的语气依旧冷淡,带着一丝疏离。

    周氏站起身,缓步走到他面前,仔细打量着他,目光中满是担忧。

    “你这些日子忙坏了吧?瘦了许多。”

    林君策淡淡地移开目光,不着痕迹地躲开了周氏伸过来的手。

    “无碍,公务繁忙,应该的。”

    周氏轻叹一声,语气带着一丝无奈。

    “君策,你……你已经不小了,也该考虑自己的婚事了。”

    “婚事?”林君策挑了挑眉,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母亲是想让我娶楚永宁吗?”

    周氏脸色一僵,随后又换上温柔的笑容。

    “永宁郡主出身高贵,又对你一片痴心,确实是良配。”

    “良配?母亲觉得我需要一个对我有‘痴心’的妻子?”林君策冷笑一声,语气中带着一丝讥讽,“母亲可曾问过我的想法?”

    周氏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她看着林君策,眼底涌起一丝痛楚。

    “君策,你……你何必如此?娘也是为了你好。”

    “为我好?”林君策的语气越发冰冷,“母亲从小就偏爱大哥,无论我做什么都比不上大哥分毫,如今,又要我娶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这就是母亲的‘为我好’?”

    周氏的“君策,你……你怎么能这样想?娘……娘不是那个意思。”

    “够了!”林君策怒喝一声,打断了周氏的话。

    “我乏了,母亲还是早点歇息吧。”

    他转身就走,没有回头看周氏一眼。

    周氏看着林君策离去的背影,眼泪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无声地滑落。

    林君策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重重地关上了房门,背靠着门板,紧紧地闭上了眼睛。

    胸腔中翻涌着的情绪难以抑制,积压多年的愤懑与不甘如同火山爆发般涌上心头,他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片黑暗的泥沼之中,无法挣脱。

    空气中弥漫着他压抑的怒气和失望。

    “或许,有些事,该做出些改变了……”林君策轻声低语,他的声音低沉沙哑,在寂静的深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次日,风和日丽,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屋内的案几上。

    苏锦瑶正低头临摹着字帖,她感觉笔尖有些迟钝,手腕也有些发麻。

    她放下笔,揉了揉手腕,正想起身活动一下,就看到楚婉月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姑娘,宫里来人了!”楚婉月的声音带着一丝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