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侯府秘事之苏锦瑶悲歌 > 第46章 岭南行前兄弟别

侯府秘事之苏锦瑶悲歌 第46章 岭南行前兄弟别

    雕梁画栋的花厅里,山珍海味摆了满桌,却无人动筷。

    潘侯爷看着林君策,眉间沟壑更深了几分。

    “策儿,岭南瘴气重,此去凶险,你……”他顿了顿,终究还是将那句“你何必为了一个苏锦瑶,舍弃自己,舍弃侯府”咽了回去。

    他换了个说法,沉声道:“苏家丫头固然好,可岭南一行……值得吗?”

    林君策坐在桌边,指尖摩挲着杯沿,一言不发。

    杯中酒水清冽,映出他略显苍白的脸色,往日锐利的眼神此刻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阴霾。

    厅内檀香袅袅,香气浓郁,却掩盖不住空气中弥漫的沉闷气息。

    潘侯爷见他如此,心中叹了口气,终究是食不知味,放下筷子起身离去。

    “罢了,你好自为之。”

    林君策走出花厅,凛冽的寒风迎面扑来,吹得他衣袍猎猎作响。

    廊下的红灯笼在风中摇曳,映照出一片斑驳的光影。

    他深吸一口气,寒气入肺,让他混沌的思绪稍稍清醒了一些。

    “君策。”身后传来一声低唤,江珩君不知何时站在了他身后,一袭月白色长袍,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清冷。

    “岭南之行,非去不可吗?过了除夕,吃了团圆饭再走吧。”

    林君策转过身,看着兄长关切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却又很快被苦涩取代。

    “大哥,岭南的案子耽误不得。”他的声音低沉沙哑,仿佛是从胸腔深处挤出来的一般。

    江珩君看着他,曾经那个意气风发,鲜衣怒马的弟弟,如今却像是霜打的茄子一般,失去了所有的生气。

    他记得年少时,林君策总是笑得灿烂,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如今,那光芒早已黯淡,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落寞。

    江珩君张了张嘴,最终还是什么也没说出来。

    他拍了拍林君策的肩膀,“……保重。”

    林君策点点头,转身离去,只留给江珩君一个萧索的背影。

    “君策……”

    江珩君的声音在风中消散,最终化作一声叹息。

    他明白,林君策决定的事情,无人可以更改。

    他看着林君策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弟弟此去岭南,是为了苏锦瑶,为了查清她父亲的冤案。

    这份执着,让他既钦佩,又担忧。

    寒风像刀子一般刮过脸颊,江珩君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他紧了紧身上的衣袍,低声说道:“君策,侯府,我会替你照顾好的。你……一路保重。” 这几乎是妥协,更是放任。

    一直以来,他都扮演着兄长的角色,为弟弟遮风挡雨,为他铺平道路。

    而如今,他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走向一条充满荆棘的未知之路。

    这一次,他选择自私一回,不去阻止,只求他能平安归来。

    林君策的脚步微微一顿,却没有回头。

    他扯了扯嘴角,露出一抹略显苦涩的笑容。

    “大哥,府上就交给你了。愿你……一路顺风。” 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被砂纸打磨过一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他知道大哥话中未尽之意,也知道他是在成全自己。

    岭南之行,凶险万分,他不敢保证自己是否还能回来。

    但他必须去,为了苏锦瑶,也为了他自己。

    他握紧了拳头,指节泛白,心中默默祈祷:大哥,此去经年,望你珍重。

    两兄弟的身影在昏暗的光线下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夜色中。

    风声呜咽,仿佛在为他们即将到来的离别而哀鸣。

    一轮弯月高悬夜空,清冷的光辉洒在大地上,将一切都笼罩在一层淡淡的银霜之中。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一下一下,敲击着寂静的夜,也敲击着两人心中复杂的情绪。

    他们的未来,如同这夜色一般,充满未知。

    “启禀世子,马车已经备好。”叶君墨的声音打破了夜的寂静。

    林君策颔首,“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