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量子仙宗 > 第20章 仙门计划

量子仙宗 第20章 仙门计划

    冰新纪Y宇宙历第四纪NF年年初,陈念宣布第三代量子动力工业生产线建造计划—仙门计划。

    迄今为止,量子动力工业生产线一共出现过三种型号。

    分别是第一代分布式量子动力工业生产线-火种;

    第二代模块化分布式量子动力工业生产线-星火;

    第二代分布式量子动力工业生产线。

    第一代火种分布式量子动力工业生产线实验性质大于工业性质,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第二代模块化分布式量子动力工业生产线和第二代量产型分布式量子动力工业生产线。

    之后量子仙宗科学委员会在青神星第一月球建造第二代分布式量子动力工业生产线时,解决了规范引力场作用距离等技术难题。

    仙门是经过全面升级后的第三代量产型分布式量子动力工业生产线。

    仙门计划便是陈念用来和编程元素生命技术体系竞争的第二步。

    路线之争或者说技术体系之争,并非单纯的技术先进与否,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和维度。

    最大的决定因素是人。

    确切的说,哪种技术体系绑架的人多,哪种技术体系胜出。

    例如传统型50%氧元素工业,一条1000万吨50%氧元素生产线,需要研发,测试,工艺,维护,技术支持等专业工程师数量在120万人左右。

    围绕这条生产线衍生的从业人员,例如50%氧元素模块设计,制造,测试,技术支持等,数百倍于专业工程师数量。

    陈念的计划简单粗暴,把足够多的量子仙宗弟子绑定到先进量子衍化技术体系上即可。

    仙门,一项超级工程,

    工程主体由五大部分组成,第三代分布式量子动力工业生产线,质量效应发生器,传送门,超级生物智脑和戴森球。

    仙门系统有两个核心功能。

    第一是仙门系统核心部件第三代分布式量子动力工业生产线可以量产50%氧元素,年产量超过600万吨。

    第二是传送功能,质量效应发生器和传送门可以支持一定质量物体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传送。

    传送范围和质量视质量效应发生器功率而定。

    仙门计划一期工程,由5000万吨50%氧元素为核心制造的质量效应发生器和传送门,可以将质量低于1万吨的物体传送到0.5光年范围内任意位置。

    质量效应发生器终极形态是由60亿吨50%氧元素为核心制造的超级怪兽。

    届时传送门传送质量会提高至10万吨,传送距离会增加到10.3光年,刚好覆盖位于9.9光年外的青神星。

    足以满足绝大部分相邻恒星之间的传送需求。

    终极形态的仙门每时每刻会消耗天文数字的能量,戴森球的作用就是给仙门供能。

    超威星恒星每秒释放的热量约为4.2x10的26次方焦耳,略大于太阳功率。

    戴森球能量转换效率约为99.9%,即4.1958x10的26次方焦耳。

    这个数据决定了仙门系统各项子系统上限,例如60亿吨50%氧元素级别的质量效应发生器。

    物质即能量,仙门可以传送物质,就能直接传送能量。

    在仙门系统覆盖范围内,仙门即终极武器。

    仙门计划一经发布,立刻引发滔天骇浪。

    计划说明书明确指出,仙门可以量产50%碳元素,理论年产量超过300万吨。

    双山集团第一时间对量子仙宗普及50%碳元素进行推演,得出的结论很悲观。

    仙门建成之时,就是量子仙宗远征双山集团之日。

    量子仙宗周边区域反应更加激烈,仙门计划第一步是建造戴森球。

    戴森球消耗物资巨大,把超威星系除去恒星外所有行星小行星都填进去,也无法满足戴森球的建造物质需求,需要额外的物质来源。

    量子仙宗发布仙门计划时,向洛伦兹星,科法星,泉星和莫伦星发起招标文书。

    计划从四座恒星系推动16颗行星,前往超威星系提供建造戴森球物质消耗。

    四座恒星系民众欢天喜地,许多量子朋克势力摇身一变,变成工程公司,准备投标量子仙宗的招标文书。

    美因斯公司第一时间撤离驻扎在洛伦兹星系第五行星的舰队,公司高层分裂,一部分立刻卷钱跑路,另一部分公开宣布服从量子仙宗的领导。

    万光公司和罗本公司嘛!

    两家公司高层已经摆烂,无动于衷,只是搜刮力度大了一点,治下量子朋克势力暴乱频发。

    蛮荒星域其它巨企开始认真分析仙门系统的潜力,得出的结论不太乐观。

    各大巨企高层开始私底下串联。

    巨企高层们并不介意陈念或者其他神魔统一蛮荒星域,前提是他们依旧是统治阶级。

    没人愿意放弃权力。

    只是面对强大的陈念,巨企高层们迟迟无法统一意见。

    第一届反陈念联盟大会持续十几年之后不了了之。

    至于超威星民众,在看到仙门计划第一时间是懵的。

    “什嘛?拆迁?哦不,掌门要把超威星拆啦!?”

    “你傻啊!先拆别的,超威星最后再拆。”

    “是啊,我说的没错啊!”

    “你闭嘴!”

    “各位,各位,看补偿条款,到时候我们可以搬去洛伦兹星,科法星,泉星,莫伦星和玛多星,青神星也是可以的。”

    “每人补偿100千克50%碳元素…”

    看到这里,有人揉揉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结果一旁传来巨大的欢呼声。

    “掌门万岁!!”

    “天,没看错!?掌门万岁!”

    陈念给出的天价补偿款瞬间引发周边星系民众强烈不满。

    民众普遍认为他们也是量子仙宗自古以来,凭什么拿不到补偿。

    于是许多洛伦兹星系,科法星系,泉星系和莫伦星系有钱人花掉全部身家,购买一张前往超威星的单程船票。

    没钱且机灵的,干脆‘移民’十六颗被陈念列入迁移目标的行星。

    冰新纪Y宇宙历第四纪NF年5月7日,仙门计划一期工程正式启动。

    人数超过三千万的工程队,分赴各个超威星系各大行星。

    超威星系一共有六大行星,其中第四行星是一颗气态行星,施工难度最高。

    这颗气态星一共拥有大大小小十五个卫星,其中最大的卫星直径超过1200公里,最小的卫星直径只有70公里。

    所有卫星上都有工程队忙碌的身影。

    ‘砰!砰!砰!’

    接连不断的爆炸声中,长达上千米的钢缆被打入地下,末端张开,牢牢固定在岩层之中。

    梅里斯和艾尔莎两人配合,将钢缆固定在一座巨大的等离子发动机表面。

    工程师们针对不同大小的卫星制定了不同的移动方案。

    例如这颗直径仅有七十公里的卫星,工程师们设计的方案简单粗暴。

    在卫星上放置三台大型等离子发动机,用打入地下的钢缆固定,推动卫星加速脱离轨道,前往恒星轨道。

    大型卫星施工方案要复杂的多,需要在卫星表面建造真正的行星发动机,推动卫星脱离轨道。

    针对气态行星需要分两个步骤,第一步利用采集船抽空气态行星表面大气;

    第二步,在气态行星固态内核上建造行星发动机,推动行星前往恒星轨道。

    按照一期工程计划表,气态行星移动甚至要排在拆解超威星后面。

    几个小时后,梅里斯和艾尔莎轮休。

    两人跟以前下班一样,坐在工程车车顶,看着上百公里外占据了半个天空的巨大彩色星球。

    无数密密麻麻好似蜂群般的无人采集船,在行星大气层进进出出,收集气体,运输到在高空静止轨道待命的巨大运输船中。

    两人都带着头盔,没办法说话也没办法喝酒,只能说话投影字幕到虚拟屏幕上聊天。

    艾尔莎对聊天软件做了点小改进,根据说话语气不同可以显示不同颜色的投影字幕,还能加上表情包。

    于是两人的聊天记录一连串的粉红泡泡烟花萌物。

    因为不用等对方回复,聊天速度比说话快多了。

    两人越聊越开心,虚拟屏幕字幕上下滚动速度飞快。

    秒速至少五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