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 第67章 杨哲扬帆下江南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第67章 杨哲扬帆下江南

    秦明投降,青州再无大将。

    宋江和花荣,又被救出,杨哲此行目的已然达到。

    当日,便跟众人商议,次日班师回梁山。

    当夜,便请秦明通知黄信,带着家眷入营中。

    此行又添了秦明、黄信、燕顺和郑天寿四条好汉,梁山众人自是兴高采烈。

    大军走后,看着冷冷清清的山寨,宋江心中有股说不出的难受。

    秦明和黄信去了梁山,当日投降的官兵,大部分都跟着走了。

    清风山上,燕顺和郑天寿的威望,比王英高出不少,许多喽啰也随着去了梁山。

    石勇是新上山的,是个光杆四当家。

    如今山寨,只有百来人留下。

    虽然清风山寨中的钱粮兵器,杨哲没让燕顺他们搬走,还算仗义。

    可当日攻击秦明大军,梁山人马是主力。

    秦明两百马军,都是被孙安领兵击溃的。

    捉了百余匹良马,都被拉入梁山寨中,杨哲是一匹都没给他留下。

    宋江虽然眼馋,却没得丝毫办法。

    更为头痛的是,此次秦明大闹青州,慕容彦达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若是再派大军围剿清风山,哪怕他们粮草再足,武器再多,凭借着百余号人,那也肯定抵挡不住。

    “哥哥勿忧!”花荣开口道“花荣在清风寨中还有一些威望,此刻若是回去,必然也能带来三两百兵马。”

    宋江闻言大喜。

    花荣在清风寨中的那些部下,都是他一手训练出来的。

    战斗力,绝不是一般的山寨喽啰可比。

    他都开始庆幸,杨哲没有将那些人,全部掳上梁山了。

    “即使花荣哥哥带来这些人马,若是青州兵马来攻,我们怕是还会有一番苦战。”石勇仍旧有些担心。

    宋江点了点头“不错!清风山不是久留之地,等花荣贤弟回来,我们便出发,离开这里!”

    “去哪里?”花荣等人异口同声道。

    “二龙山!”宋江道“那里有条好汉唤作金眼虎邓龙,原为二龙山宝珠寺住持,率众僧徒养发还俗,聚众四五百人,官府也禁他不得。”

    “我也有听闻这条好汉大名。”王英道“他凭高侍险,在山下筑起三关,关上尽摆擂木炮石。官府几次去拿他,都损兵折将,不得丝毫进展。”

    花荣微微皱了皱眉头“只是听说此人心胸不大,却不知道容不容得我等。”

    宋江笑了笑“此事我自有计较。贤弟先去清风寨招揽人马,我和王英、石勇兄弟,收拾山寨,我们明日便出发。”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海平面上的夕阳,渐渐西沉,将无尽的大海染成一片金黄。

    站在船头,看着入海口处,江水奔腾,浪花翻滚的情形,杨哲禁不住放声高歌起来。

    身旁的扈三娘,一脸崇拜地看着他。

    心中感慨自己遇到了一个如此好郎君。

    想到当年看着他在田间锄地,想到当年看着他在学堂摇头晃脑读书。

    何曾想到,会有今日。

    他会成为一寨之主,手下统领着一万多人马。

    何曾想到,他会是一个能文能武,如此了得的人才。

    难怪父亲当年如此看好他,自己可是捡到宝了。

    她的脸色,不由娇羞得绯红。

    不远处的李助,口中反复念叨着杨哲刚刚的歌词,眼中冒出精光。

    自清风山回来之后,杨哲大摆筵席,为新上山的四位头领接风洗尘。

    席间,便请秦明接替孙安指挥飞龙营,并其麾下归降的骑兵一同归入,凑足了八百骑兵。

    又以清风山和青州人马为基础,凑齐八百人,组建步兵神威营,以黄信为主将,燕顺和郑天寿为副将。

    数日之后,他吩咐鲁智深、林冲、杜迁、阮小二等一并众头领,紧守山寨,操练兵马。

    自领了孙安、李助、安道全、阮小七、阎五、庞万春,前往建康府。

    他知道,这段时间没有李懹的下落,李助一直十分忧心。

    尤其是,前几天探哨营去建康府的人回来,都没打探得消息,让他更加焦虑。

    不亲自走一趟,绝不放心。

    扈三娘听说他们要去江南,也想跟着。

    这次没让李助开口,杨哲便答应了下来。

    上一次安道全为救方垕,骑马将大腿都磨破了皮。

    虽然已经痊愈,心中却一直有些阴影。

    杨哲和李助商议,便干脆走水路,沿着海岸边南下,从杭州进入长江。

    夕阳时分,刚刚行到钱塘江附近的入海口,却见那海天一色,江水滔滔的情形,不禁吟唱起来。

    “寨主哥哥,从这里入杭州,再往西入扬子江,数日路程,便是建康府地界了。”安道全开口道。

    “既然到了江面上,咱们得小心为上。”杨哲看着身边众人道“江南的水面,可不怎么太平。”

    想到水浒传中,江面上的好汉可不少。

    尤其是很多人做的都是不要钱的买卖,真怕一不小心就丢了性命。

    “天色渐晚,我们便在附近靠岸,歇息一宿,明日再走!”李助点了点头道。

    阮小七指挥着船夫,往前又走了三五里地。

    看着天色渐黑,找了个平缓处靠岸,将船泊了。

    阎五点上灯盏,又让人从船舱中搬出酒肉果盘,在甲板上摆上。

    众人席地而坐,赏着夜色,吹着江风,喝着美酒,倒也惬意。

    只是,这夜晚中的宁静,却是随着一声梆子响,被彻底打破。

    只见岸上涌现出一二十个火把,许多人喊声阵阵,朝这边蜂拥而来。

    “不好,怕是劫路的歹人!”李助一惊“七哥,快放了缆绳,我们去江中。”

    阮小七道“水面上也来了人!”

    众人循声看去,却见江面上不知什么时候,来了四五艘小船。

    呈扇形状摆开,断去了他们的退路。

    “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火把到得跟前,岸上有人唱道“若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

    看到对方不过三五十人,杨哲不由看着李助笑道“看来咱们是真李逵遇到假李鬼,倒有人来截我们的道了!”

    真李逵,假李鬼?

    李助愣住,这两个又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