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 第95章 徐宁教授钩镰枪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第95章 徐宁教授钩镰枪

    当杨哲看到徐宁那张脸的时候,不由得愣住。

    他没想到,自己与徐宁,居然还不是第一次见面。

    当日在东京,他和鲁智深,杀了高衙内,正准备出城。

    官军误将鲁智深认作了刺君的邓元觉,将他们团团围住。

    官军领头的金甲将军,使的一柄钩镰枪,与鲁智深斗了几十回合。

    后来钩镰枪被鲁智深击飞,用腰刀去挡鲁智深的禅杖,身受重伤。

    那金甲将军,就是徐宁……

    只是,徐宁此刻还在昏迷中。

    燕顺言道,汤隆诳了徐宁一路追赶,却都是步行,难免慢了。

    他们担心速度太慢,耽误了军情。

    于是便设计,燕青和郑天寿化作汤隆熟识,装作路上偶遇。

    赶了马车,助他们往前追。

    本来一切还算顺利,却不料昨天,被徐宁发现了一些端倪,难免怀疑。

    燕顺怕出变故,干脆在他的酒里下了蒙汗药,将他给蒙翻。

    几人没有丝毫停息,赶回山寨。

    杨哲记了几人功劳,又将徐宁运上山寨。

    回到聚义厅内,给徐宁喝了解药,他终于缓缓醒来。

    睁开眼睛,便看到了杨哲那满意笑意的脸。

    旁边,还有一个光头大和尚。

    当日鲁智深那一禅杖,让他将养了半年才好。

    他又如何不记得。

    后来他也知道,自己当时拦下的,是杨哲一行。

    徐宁大吃一惊,转头看向汤隆道“兄弟,你如何赚我来到这里?”

    汤隆慌忙拜道“哥哥听我说!梁山被呼延灼用连环甲马冲阵,无计可破。杨哲哥哥便派人去了武冈镇,请小弟来梁山入伙,定了这条计策,只为赚哥哥上山。”

    “先前使时迁先来盗了你的甲,却教小弟赚哥哥上路,后使燕顺和郑天寿,扮做我旧识,借了马车与我们同行。”

    “昨日哥哥发现端倪,我们怕生事端,便下了蒙汗药,请哥哥上山,也来坐把交椅。”

    徐宁顿足叹道“都是兄弟送了我也!”

    杨哲上前道“如今朝廷暗弱,贪官当道,忠贤远离。天下人命如草芥,百姓如蝼蚁。杨哲也是被人陷害,走投无路,不得不上山落草为寇,却也以义气为先,万望教师体此真情,一同替天行道。”

    林冲也过来陪话道“小弟亦在此间,多说兄长清德,休要推却。”

    徐宁道“汤隆兄弟,你却赚我到此,却是让你嫂嫂和侄儿当如何?”

    杨哲笑着,便让他妻小,并两个丫鬟出来相见。

    徐宁顿时又惊又喜,慌忙询问他们缘何到此。

    夫人回道,徐宁刚走,便有人前来报信。

    言他前去追赶贼人,却是失手杀了人。

    因为害怕官司,便同汤隆先去投奔梁山了。

    却让这位体己弟兄,过来接了他们。

    收拾家中细软,赶紧脱身同来,免得被官府追踪。

    听到这里,徐宁不禁苦笑。

    其实,当日被杨哲从东京走脱之后,这一年多来,徐宁对他也是极为关注。

    却也知道,梁山做的这些事情。

    难免,心生敬佩。

    如今没了退路,便安心留了下来,帮助杨哲教导喽啰们钩镰枪法。

    这钩镰枪的打造,乃是汤隆祖上传来的手艺,从未外传。

    此刻见到杨哲居然已经在派人打造,汤隆更觉得惊奇。

    对杨哲也多了几分好奇。

    当下,杨哲定了他头领的职位。

    并请他统领山寨铁匠,专管制造盔甲武器。

    汤隆顿时大喜,自此死心塌地。

    不说徐宁在山寨教导喽啰,又有半月时间,教成七八百人。

    杨哲只令人紧守水寨,不与呼延灼交锋。

    八月的天气,正值酷热。

    这日,呼延灼刚刚收到东京催他进兵围剿的公文,便找来杨志和韩韬两人商议。

    却听小校来报,济州城防团练使彭玘前来参拜。

    呼延灼与彭玘,那是旧识。

    顿时大喜,慌忙请进来相见。

    只是没想到,彭玘却给他带来一个天大的坏消息。

    辽兵,南下了。

    辽主令御弟大王耶律得重,领兵数万,劫掠河北、山东境内。

    朝廷下来公文,却令各地紧守城池,不准出战。

    辽兵大部分都是骑兵,又无攻城器械,倒也不愿意攻打城池。

    只是,这样一来,城池虽然无恙,两地的百姓却是遭了殃。

    方才,济州太守探得一支辽兵,已经来到了济州附近,足有三四千人马。

    张叔夜便让彭玘来见呼延灼,希望他与济州府合力,一起消灭他们。

    并且,彭玘还直言相告。

    梁山曾得到了辽兵要南下的消息。

    还特意将消息告诉了张叔夜。

    只是,张叔夜的奏疏却被蔡京和高俅等人挡下,未能上达天听。

    而且,高俅还派了他来征剿梁山泊。

    听完彭玘的话,呼延灼顿时陷入了两难。

    杨志开口道“将军,既然朝廷命令,各地不可出战,只是紧守城池,咱们也不可轻动。”

    “可是,任凭辽人袭击我大宋百姓,咱们又怎能无动于衷?”韩韬反驳道。

    “我们此次的目的,便是荡平梁山泊。”杨志争辩道“若是未平草寇,却对辽人用兵,怕是太尉面前不好交待。”

    “如今梁山泊又不肯与我们交战,何时方能平?”韩韬怒道“若是这支辽军发现我们,再与草寇里外夹击,我军危矣!”

    杨志还想再说,呼延灼开口道“便请彭将军回去复禀太守,时刻注意辽人动向,咱们随时联络。”

    彭玘方才领命回去,又有军士来报,梁山派人来下书了。

    梁山,也得到了辽兵南下的消息。

    而且,他们还得到消息,数万百姓正在南迁。

    有一支辽军尾随而来,已经进入了山东境内。

    杨哲希望,呼延灼能够摒弃前嫌,先去消灭这支辽兵,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若是呼延灼不去,便请放开一条路,让梁山人马去救。

    呼延灼,顿时陷入了两难。

    他也想去打辽人。

    可是,杨志说得没错。

    若是他跟辽人开战,必然会受到蔡京和高俅等人追究。

    还不知道会落下什么下场。

    可,如果不去打辽人……

    梁山上的这些土匪强人,都想去救百姓。

    他们官军,又岂能无动于衷。

    就在此刻,杨志突然开口道“将军,梁山这书下得正好!便是咱们破敌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