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快穿:帝王名臣将相,皆是裙下臣 > 第134章 三国:诸葛亮21

快穿:帝王名臣将相,皆是裙下臣 第134章 三国:诸葛亮21

    他被哄的眉眼瞬间舒缓下来,不自在的轻咳一声,口是心非道:“阿羽是男子,怎么可以……可以……”

    关羽一时间找不到形容词,他的孩子很少对着他这样蹭着撒娇,倒也不是不亲近,只是……他没有体验过这种相处模式

    阿斗虽然也是黏人,但和阿羽这种……也不一样。

    “阿羽是男孩子,可男孩子也要表达喜欢。”诸葛羽亮晶晶的眼睛,天真无邪的望着他,“阿羽最崇拜云长叔叔,爹爹说云长叔叔是最厉害的人,让阿羽和云长叔叔学习。”

    关羽被夸的迷迷糊糊,若是别人这么说,他估计会当是谄媚,但自家子侄这般夸他,那就是崇拜认可。

    “这些日子我闲来无事,不如阿羽跟着我学习,虽然在谋略上我不如你父亲,但我可以教你其他。”

    “好呀!”诸葛羽乖乖应下,看的人心软软。

    ————

    书房内,诸葛亮提笔不知在写着什么,苏宁雪从背后抱住他,将身子的大半重量都压上去,“亮亮,云长一个人都快闷坏了,他什么时候可以显露于人前。”

    诸葛亮放下笔,侧身将她拽入怀中,下巴抵住她的肩头,“等半年左右,主公传来捷报,东吴归蜀。”

    她抬手揉揉诸葛亮的头,好奇这全是褶的脑子是怎么长的。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这一连串是亮亮原创,并且还是在一方狭小天地时的原创,战略远景已经远超大多数人。

    若不出现意外,现实会与亮亮的谋划完全重合。

    至于意外——吕蒙,也被亮亮反利用一把。

    若将天下比做棋盘,那所有人既是棋手,也是棋子。

    诸葛亮本身可以做到一步三算,有苏宁雪的帮助,他可以看到更远的棋局,一颗颗暗棋也就此被他埋下。

    最后棋盘三分归二,南北对立。

    “阿羽这些日子会留在云长那里。”

    诸葛亮一惊,难掩喜悦,“真的?”

    “亮亮貌似很开心?”苏宁雪没好气的捏捏他的脸颊,有这么嫌弃自家孩子的吗?

    “确实开心,让云长磨磨他的性子最好,要不然他不知道天高地厚。”

    诸葛亮想到诸葛羽就头疼,资质高,但……不是一般的懒,性子更是一言难尽。

    苏宁雪狐疑道,“有吗?我怎么不知道?”

    阿羽就是单纯的好颜色,仅仅是欣赏又不是什么大事。

    诸葛亮不想继续思索诸葛羽的事,转移话题道:“明日有庙会,我们一同去如何?”

    “好。”苏宁雪很快被转移注意力。

    ————

    魏。

    曹操在听到东吴覆灭的消息后,本就钝疼的头,愈发的疼。

    “父亲。”曹植端着药碗亲自给曹操喂药,可在头的剧烈疼痛下,药碗被曹操掀翻。

    曹丕刚入内便看到一地狼藉,惶恐的神色中难掩担忧,“父亲,儿子已经派人前往蜀地,定可以将华佗带来。”

    “不必。”曹操大口喘息,一双鹰眸染着几分混浊,“我怕是大限将至。”

    “子桓,蜀……”他顿了顿,不知如何去交代后事。

    他一生都自诩是汉朝的丞相,是汉臣,从未想过称帝。

    但若说劝儿子转投刘备,去当大汉的臣子,曹操哪怕喝了假酒,都不会这么想。

    他愿做周文王,却不愿做周武王。

    曹操的脑海中浮现老友佝偻的背影。

    “孟德,你我二人定可复兴汉室。”

    那人的眼睛是那么的亮,眼里全是信任与对未来的憧憬。

    “孟德,你我是汉臣呀!”

    曹操忘不掉好友那双忧郁的眼睛,所以他一生皆是汉臣。

    “魏的未来在你身上,子恒为父是汉臣,但你不是,想做什么便去做吧!”

    若好友看到他的对手占据半壁江山,应该会欣喜吧?毕竟大汉可兴。

    曹操有很多事情想要交代,可最后才发现并不需要交代什么,子恒谋略手段样样不缺,哪怕他现在走了,魏也不会乱。

    至于司马懿……曹操并不担心,因为他知道他的儿子可以压住。

    “父亲。”曹丕跪在榻前,眼中满是不舍。

    曹操嗤笑一声,不想看三十岁的人哭哭啼啼,“莫要做那小儿姿态,你不是很早就想坐为父这个位置吗?”

    曹丕刚酝酿出来的眼泪瞬间消失,一时间哑了声音。

    他呐呐解释道:“儿子没有。”

    若说没有确实有点假,但若是盼着父亲死,这肯定没有。

    “退下吧!”头又开始疼,曹操现在不管看到谁都很烦,挥手还是赶人。

    “是。”曹丕、曹植同时行礼。

    “为父死的消息,在你没有掌控全局前不能泄露。”曹操不认为曹丕会干蠢事,但他的葬礼,曹丕身为亲子,难免会做出不理智之事,所以提醒一番。

    “可……”曹丕神色犹豫,心里却悄然松了一口气,“儿子明白。”

    权力更替之日,便是魏脆弱之时,蜀汉此时士气正盛,他需要暂避锋芒。

    可身为亲子,隐瞒父亲去世的消息,是大不敬。

    还好父亲自己提出来。

    徐庶提笔写了又写,一张张雪白的纸被墨迹染黑。

    当年曹操抓了他的母亲,他无奈效忠,那时孔明与自己商议,他留在魏,心向蜀汉。

    可人非草木,主公不曾亏待他,就连母亲重病时,也是主公特意派人关照。

    现在若将消息泄露,他心难安,若违背当年与孔明的承诺,他心亦难安。

    不论如何选择,他都难以接受。

    一封信件被寄出,徐庶的背脊弯了两分。

    【重病,有异。】

    这封信拉开蜀汉与魏相争的序幕,断裂的龙脉,终于有重合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