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都穿书了,谁还走剧情 > 第81章 金条

都穿书了,谁还走剧情 第81章 金条

    姚兰甚至想好了,女儿要是去京市念大学,她就想办法去京市照顾女儿,以后也好照顾外孙或者外孙女。

    这想得也太快太远了吧?

    夏黎看着傅明晖,傅明晖更是对天发誓一定会照顾好她。

    生死未卜,他也没想过要孩子,但是孩子既然来了,那肯定要承担起一个做父亲的责任来。

    夏黎……你们这接受也太高太快了。

    虽然没有做好准备,但是摸着还平坦的肚子,夏黎觉得孕育一个新生命似乎也挺好的。

    这样她就又会多一个亲人了。

    过完年,学校还没开学,夏黎准备还去单位转转。

    过年前做肥皂,过年后做蜡烛,这是非要做出个漂亮有香味的东西出来?

    “赵叔叔你信我,这东西做出来了,一定没出口换外汇。”

    张伟阳对出口赚外汇没多大的念想,毕竟他是知道自己这厂子生产的东西跟国外的比差距有多大。

    很多东西,别说出口了,若不是没钱,国家说不定还想进口。

    不过能改进成无烟蜡烛比现在市面上的普通蜡烛好,研制一下也无妨。

    就是弄好看太不实在了。

    方主任倒是觉得行,他过年的时候带夏黎研究的那种漂亮肥皂回去,家里人瞧着都说好。

    也不管用途,就看模样都说喜欢。

    谁知道外国人是不是也是这样的。

    万一真的能出口创汇呢?那他们云城化工厂也是大功一件。

    就跟夏黎说的一样,弄几个好看的放广交会上跟别的单位的商品一起展示展示,有人要就多生产点,没人要损失也不大。

    对特殊人才,方主任觉得就是要特殊对待,尤其是特殊人才提出的好建议。

    等夏黎和傅明晖动身去京市的时候,化工厂特意送了几样样品给夏黎。

    这时候的火车不是一般的挤,还是托了很多关系才弄到两张硬卧车票,没办法,这时候交通不发达,能挤上火车都是幸运的了。

    想着有钱能买东西,夏黎也没为难自己带太多行李,就带了两套棉衣和棉被。

    本来她棉被都不想带的,毕竟是去京市,又不是云城那样的地方,不可能买不到被子。

    只是他们把在废品收购站弄的小黄鱼都带来了。

    一条小黄鱼是一两,不过是旧制的一两,差不多30克多一点,一箱底差不多有50条,差不多3斤。

    另外是就是在老支书那也弄了一堆,夏黎说是奶奶留给自己的,算起来有5斤多。

    如此他们带了8斤多的黄金,没有点寻常物件做遮掩,还真不好办。

    另外还带了一些老旧的珠宝首饰。

    好在这些东西大多是傅明晖背,她背的一小点跟证件和通知书什么的一起藏在空间,还是轻松不少。

    珠宝首饰主要也是金银首饰,玉器珍珠的价格不好估算,古画啥的那就更难,黄金是真正的硬通货。

    另外就是钱了。

    这时候银行存取还不能做到全国随时随地实现,所以得带现金。

    现在还没有百元大钞,只有10块钱一张的大团结。

    夏黎弄新奇玩意,傅明晖陶腾出手赚钱,两人早已经是万元户了,不过为了安全,这次出门只带了五千块钱现金。

    毕竟出门在外,钱多了日子才能过得舒坦。

    不管什么时候,她都不能亏待自己。

    经过一天一夜的行驶,火车终于到了京市火车站。

    跟云城火车站不同,京市火车站有不少挎着篮子卖东西的小贩。

    虽说这时候还没有改革开放,个体经济也没放开,但似乎也没人管,算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状态。

    出了站,傅明晖找来一辆三轮车将两人的行李搬了上去,再扶着夏黎上了三轮车。

    “你要是饿先吃点饼干垫垫底,天快要黑了,我们还是早点到学校去。”

    夏黎明白,这时候的治安跟以后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尤其是他们还带了这么多值钱的东西,肯定安全最重要。

    青大还没有开学,两人预定计划也没准备去报到,只在学校旁边开了间招待所。

    因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很难说哪天报到就买那天的火车,所以有不少人提前来,招待所已经住了不少人,年纪相差有点远,男男女女都是来报到的。

    不过夫妻俩一起来青大报到,还是让很多人羡慕的。

    五湖四海的坐在前台把话匣子打开,各种方言杂糅在一起,倒也能聊得下去。

    来之前就说好了,她怀孕了,可能会发生很多事情,所以希望能在学校附近租个房子。

    之所以说租,那是因为房子不能买卖。

    不过坐三轮车过来的时候,跟开三轮的本地人聊了会儿,才知道京市的房子现在可以买卖了。

    能买还还租什么?早买早安心,坐等做包租婆。

    傅明晖自然没有意见,花这么多心思带这么多小黄鱼来,肯定不是为了放生吧。

    就是房屋出售的消息太少了,根本没有打听到。

    招待所上班的前台就是本地的,夏黎给她送了一套发饰,两人就成了“好姐妹”。

    第二天两人中午饭还没吃,就给夏黎介绍了一套房子。

    房子是一套一进的独门独院,是少见的两层,应该是原来大院子隔出来的小院子,加院子占地面积差不多一百多平米的样子。

    两个人住倒是绰绰有余。

    关键是房子看起来保养得很好,家具什么的也都在,若是添点儿日用品啥的基本就能住人了。

    夏黎冲傅明晖点了点头。

    傅明晖问:“大哥,这房子多少钱?”

    房东犹豫了。

    傅明晖用本地口音又问:“这房子你不准备卖吗?”

    房东依旧有点纠结。

    带他们来的前台小姐姐帮房东开口了,“顾叔不想要钱。”

    夏黎:?

    傅明晖似乎懂了,却又装不懂,“不想要钱?难不成是以物易物?”

    前台小姐姐道:“是的,顾叔想要……金条。”

    虽然他们有金条,但是这感觉怎么这么奇怪呢?

    “为什么?用现金不是更方便吗?”这么想的,夏黎也这么问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