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 第3章 进京前的准备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第3章 进京前的准备

    直到倒吕行动结束好几天后,代国这边才收到了消息。

    边疆偏远小国,也怪不得吕后不把刘恒放在心上。

    直到使者来到代国,请求刘恒前往京城登基,刘恒才知道京城里发生了什么事。

    那使者说明了京城发生的情况,并告诉刘恒,功臣们都在等着刘恒进京登基。

    那使者极其谄媚,毕竟,这可是未来的皇帝,自己要是给他留个好印象,未来还不得飞黄腾达?

    可现在,刘恒根本顾不上他。

    这破天的富贵,难道真落到自己头上了?

    到底是富贵还是灾难?现在真的说不好啊!

    刘恒急忙召来了舅舅薄昭和其他心腹,一起商量到底该不该进京。

    大家听到使者的话后,都开始七嘴八舌地商量了起来,没想到这破天的富贵竟然会落到自家大王头上。

    真是应了道家的那句话: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由于使者并没有讲清京城的情况,所以现在大家也是犹豫不决。

    这也不能怪使者,毕竟他只是个传话的小人物,没有资格参与倒吕的整个过程。

    对京城的那些人,大家都不清楚,唯一熟点的还是几年前来过代国的苏云;

    张武、宋昌对苏云的印象还是不错的,毕竟也算一起共事了一年多,苏云的行为,他们都看在心里。

    现在他们只知道苏云、周勃、陈平等人发动了政变,又是开国功臣,现在要迎立刘恒登基。

    可刘恒和他们并不熟啊!

    张武率先开口道:“朝中的大臣都是高帝时期的老臣,他们都熟习兵事,多谋善诈,不是什么好人。

    如今,他们刚刚扫平了诸吕,现在最关键的就是确立新君;

    然而,对这皇位有所渴望的,还有刚立下大功的刘襄三兄弟;

    可这一众功臣不立刘襄他们,反而来立代王,很明显就是另有所图。

    说不定就是在试探代王的野心,一进京就会把代王扣在那里,不让代王再回来了。

    代王不如称病不要前往,先观察事态的变化,等事态明了之后再做打算。”

    张武的话很有道理,刘恒听完点了点头。

    他的话也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包括刘恒的母亲薄夫人。

    毕竟薄夫人经历得太多太多了,好不容易有了几年的清静时光,她现在对儿子登不登皇位并不感兴趣。

    只是没想到,当年那个女相面的算的真准,自己或许真的是天子的母亲。

    就在大家都反对前往长安时,一个关键的人物站了出来。

    宋昌。

    这位才是刘恒真正的心腹,说是刘恒第二信任的人,也不为过。

    “代王,我认为,群臣的议论是错误的;

    其一,秦朝失去统治,诸侯纷纷并起,认为能夺得天下的人何以万计,然最终天下落于刘氏手中,是乃天命也;

    其二,高帝之子只剩下代王和淮南王,淮南王不适合帝位,代王年纪最长继帝位是有法理血统的;

    其三,朝中局势错综复杂,正是因为代王远离朝堂,身边没有亲信,诸臣认为代王软弱好控制,才拥立代王为帝,这是个极好的机会,千万不能错过。”

    宋昌的话也很有道理,刘恒听完又犹豫不决了。

    最后,刘恒决定,派舅舅薄昭前往长安打听情况,确定具体情况后再上路。

    刘恒知道自己能被推举,苏云在长安肯定是立了大功的,于是临走之际,拉住了舅舅薄昭。

    “舅舅,如果有机会就去一趟长青侯府,云哥你也是见过的,听听他怎么说,再来回话。”

    苏云在代国期间,薄昭是见过苏云的,这个年轻人,给薄昭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薄昭其实也很好奇他现在怎么样了,就答应了下来。

    ————————

    长安。

    灌婴亲自出马,来到荥阳,震慑所有刘姓诸侯王,让他们即刻罢兵回封地。

    灌婴的到来,对齐王刘襄的打击是最大的,他太想当皇帝了,他最近连做梦,都梦到自己登基做了皇帝。

    可有灌婴在,他连个屁都不敢放。

    要知道,这位可是独领一军,身经百战的大将,他征战一生,几乎没有败绩,更是多次击败项羽,让楚军人胆寒。

    刘襄心灰意冷地返回了齐国,不久后就去世了。

    薄昭来到长安,率先拜见了周勃。

    周勃虽然比薄昭地位高多了,但还是要客客气气地对待,毕竟人家是未来皇帝的亲舅舅,关系比自己亲多了。

    表面工作得做好,在新皇帝那留个好印象。

    打探完具体情况后,薄昭又在京城待了两天。

    第一天,薄昭收集了一下京城中的一些流言蜚语;第二天,薄昭则亲自前往了长青侯府。

    轻轻敲开府门,苏云走了出来。

    “薄大人来啦,快进来,快进来。”

    薄昭:那怎么是府中的主人来开门?

    苏云:废话,我是等你好几天了,你这才来!

    ————————

    “薄大人,我家你不能久待啊,我现在的政治身份敏感,你待得久了,会让大家以为我站队。

    我已经猜到薄大人会来了,因此我已经备好了两封书信,一封是给代王的,一封是给王妃的,他们看过之后就会明白了。”

    薄昭很惊讶,他一句话还没说呢,苏云就把他心里想说的全都吐出来了。

    此时的苏云,早就不是当年的愣头小子了,20年的磨练,今时不同往日矣。

    “薄大人,你此时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吧。

    不用说了,我都明白,你来我长青侯府不就是代王授意的吗?

    我和代王是好朋友,代王懂我,我又怎能不懂代王?”

    苏云这话说得挺有歧义的,让薄昭不禁有些怀疑外甥的性取向了……

    ……

    薄昭悄悄地从长青侯府出来,却迎面撞上了刘兴居。

    巧了,刘兴居出来,恰巧碰到薄昭从长青侯府出来。

    薄昭怕惹事,匆匆忙忙就逃走了。

    可在刘兴居眼里,这薄昭分明就是和苏云商议了什么,然后畏罪潜逃。

    好啊!

    怪不得你这么推举刘恒呢,原来你们早就有联系,是你想夺这从龙之功!

    刘兴居看在眼里,却记在了心里。

    ……

    薄昭的车驾,以最快的速度返回了代国,给刘恒带来了最新的消息。

    在薄昭回代国之前,刘恒也进行了一次占卜。

    当时人比较信奉这些,还有许多人信那些巫蛊之术,这和当时生产力低、百姓思想未开化等等有关。

    占卜嘛,就图个心安。

    刘恒连连占卜了三次,没想到三次都是一个结果:大横。

    意思就是,大横所裂纹路正当,占卜的人运气极佳,马上就可以做天子。

    如今,舅舅薄昭又带来了确切的消息,并给刘恒送来了一封苏云的书信。

    刘恒看过之后,下定了决心。

    立刻进京,登基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