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 第5章 确定法理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第5章 确定法理

    这次群臣是切切实实的吃了瘪。

    本以为迎来的是没有手段的傀儡,没想到这刘恒做的无懈可击,看起来并不是任人宰割的主,功臣们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周勃不死心,如果这次拿捏不住刘恒,后面会更难办。

    周勃走到刘恒身前,开口道:“代王可否借一步说话,吾有片言需要秘密禀告。”

    刘恒很快就反应过来了,周勃是想把他架在火上烤啊!

    只要刘恒跟他走到一边,无论周勃说没说话、说了什么,到时候刘恒都解释不清,八成会被周勃控制。

    可刘恒要是不跟周勃走,就会让人觉得刘恒摆架子,给人一种看不起群臣的感觉。

    所以刘恒干脆啥也不做,因为怎么做都是错!

    大家僵在原地,一时间都很尴尬。

    好在刘恒身边的宋昌反应了过来,及时开口阻止:“如果太尉要陈奏的是公事,那大声说出来即可,不必如此;如果太尉要陈奏的是私事,那不好意思,天子是没有私事的!”

    天子是没有私事的!

    这句话说的,彻底树立了刘恒的王者之威,震慑住了权臣。

    刘恒是真的对宋昌很满意,对他的信任又多了三分。

    对群臣打击过了,也该进行安抚了,“诸位大臣都辛苦了,来迎接孤也不容易;

    玉玺孤是不能受的,有什么事,我们还是返回长安再议吧。”

    ……

    刘恒巧妙地化解了大臣的试探,就这样,在群臣的拥护下,来到了长安城代国的官邸。

    当时在长安城中,各诸侯国都是有官邸的,目的就是让各国的使臣,或者诸侯王进京朝见的时候有地方居住。

    刘恒没有住进未央宫,是怕被大臣裹挟。

    当天晚上,刘恒就开始秘密部署。

    刘恒任命宋昌为卫将军,接替周勃成为南军的上尉,收回了南军的兵权;让张武接替了郎中令,巡察和保卫皇宫。

    如果没有兵权,刘恒在长安会很被动。

    其他功臣早就不满周勃、陈平掌握军权,对刘恒此举自然是支持。

    周勃陈平等人倒也不在乎,毕竟他们在军中还是有巨大的影响力。

    他们也有自己的考虑,毕竟刘恒手中的筹码太少了,只有给刘恒加些筹码,让刘恒尝到权力的甜头,才会和他们谈条件,给他们足够的利益。

    陈平认为,这时候应该以退为进。

    刘恒就是巧妙地利用了功臣之间的矛盾,从中收回了兵权。

    在周勃、陈平眼中,苏云也是他们功臣集团的人,刘恒没动苏云的兵权,也是给了他们功臣集团的面子。

    他们已经见过刘恒的手段,既然刘恒给了他们余地,他们也就放心的交出了兵权。

    殊不知,苏云也是刘恒的人……

    ……

    当晚,苏云接到刘恒的召见,于是悄悄进了皇宫。

    “拜见陛下。”苏云恭恭敬敬的行礼,现在已经有君臣之别了。

    “别别别,且不说我还没做皇帝,就是做了皇帝,你也永远是我的云哥。”

    苏云笑了笑,没有接他的话。

    这么多年没见,刘恒对自己的信任依旧没有变,但是该客气的还是得客气一下。

    “代王,这北军的军权,你还是派你的心腹收回去吧,否则终究是不安心啊!”

    刘恒听完,表情似乎很失望,有一种和云哥疏远了的感觉,“可是云哥,你也是我的心腹啊,最最最信任的心腹!”

    苏云心里:哦吼!这就是被人无条件信任的感觉吗?

    “对了,云哥,三侄子刘兴居,主动请求去‘打扫’未央宫,你明白其中的意思吧?”

    苏云怎么能不明白呢?

    刘兴居在诛吕过程中立的功劳最小,如今,新帝已经几乎确定,他只好从别的地方立功。

    名义上说“打扫”,实际上就是除掉刘恭,为刘恒的登基扫除障碍。

    “云哥,我知道你和二哥关系好,我猜你是想保下来这个孩子的,所以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苏云叹了一口气,“只要这个孩子存在,你的皇位就在法理上行不通,所以说……”

    帝王家是个不讲亲情的地方,苏云觉得刘恒要稳固皇位,是必须要把刘恭除掉的。

    不料,刘恒接下来的话,也是让苏云重新认识了一下刘恒。

    “二哥也是个苦难人,从小我就跟着他玩,关系不错,我们兄弟之间也是有亲情的;

    二哥的儿子是吕家人,朝中上下的功臣都恨透了吕家,这个孩子注定不会有根基,影响不到我,让他活下来也好。

    但为了法理上说得通,这个孩子明面上还是不能留。

    恰好表叔刘泽没有孩子,又和吕家人走的近,我又打算把表叔封为燕王,把这孩子交给表叔,这样未来他的王位也有孩子继承。”

    苏云眼珠一转,很快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刘泽现在没有孩子,将刘恭交给刘泽来抚养,改个名字做刘泽的儿子,未来继承刘泽的燕王之位。

    燕国本就是偏远之地,没人会注意,过上十年、二十年的大家就会把这件事忘了,等刘泽去世后,让改了名字的刘恭继承燕王也就是了。

    历史上的刘泽本来是娶了樊哙的大女儿,也就是现在的樊皇后。

    现在因为历史的改变,刘泽娶了樊哙的二女儿,这刘恭说起来,也算和刘泽有关系,做他的“儿子”也没问题。

    这孩子才七岁,不明白事理,又没见过几面父亲,让他认刘泽做父亲也没什么问题。

    况且,这刘泽没有儿子,将刘恭暗中过继给刘泽,血缘上也说的过去。

    “云哥,你现在就去,将那孩子带过来,让刘泽连夜前往燕国,燕国是偏远之地,等过上十年、二十年的,大家就会把这件事忘了。

    明天依旧叫刘兴居进宫,找个尸体顶了包,对外宣称刘恭已死就是了。”

    刘恒的计划很好,既保下了刘恭,又“除掉了刘恭”,也让自己的皇位在法理上说的过去。

    苏云连夜赶往长乐宫,向吕后说明了情况,吕后也表示同意。

    “没想到,到头来让刘恒占了便宜,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啊,不争是争啊!”

    吕后深信道家学说,此时此刻,她才彻底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刘恒能大方地留下刘盈的儿子,吕后已经很欣慰了,毕竟要是吕后来的话,大概率是要斩草除根了。

    终究是,小看了这个孩子啊!

    苏云悄悄将孩子交给了刘泽,趁着夜色,刘泽即刻出发前往燕国了。

    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苏云心里默念:希望这个孩子,下辈子不要再生在帝王家。

    第二天,刘兴居带着夏侯婴进皇宫“打扫”,刘兴居找遍了整个皇宫,也没有找到刘恭,只从吕后身边,找到了一个八岁男孩儿的尸体。

    据吕后所说,这个就是刘恭。

    因为找不到,所以无论他是不是刘恭,刘兴居都只能认了。

    最起码在这件事上,所有人都是受益者。

    刘兴居立了功,吕后、苏云保下了刘盈的儿子,刘恒在法理上,也有了继承皇位的资格。

    接下来,就是该考虑登基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