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茶馆 第1章 回老家
热门推荐:
霁月光风里
车祸当天,封总在陪白月光庆生
快穿万人迷:清醒的沉沦
勇闯七零:我在乡下娇宠京圈太子爷
镇魔校尉,开局分家暴打亲哥
一人:拜师少林,秒学72绝技
农女掐指一算,全村提前三年准备大逃荒!
唐宫仕女图异闻
斩神:第七间病房,崩铁降临
九月十三日,小雨。
坐在靠近落地窗旁边的我扭头看了看窗外,这里是四十三楼,窗外是蓉都市繁华的市中心,站在这里看出去有一种俯瞰天下,尽在掌握的感觉。
不过这是老板的感觉,和我这种牛马没有关系。
来这座城市已经十一年了,当初的伟大理想也早就被现实击的粉碎了,随着全球经济连续三年的萧条,挣钱也越来越难了,看着手机壁纸里笑的幸福的一家三口,这就是坚持下去的动力吧!
不过现实就是现实。
房贷,车贷加上孩子马上要开始上幼儿园了,一学期五千的学费,以现在的收入的确难以支撑了,唉,想换个工作却又不敢轻易尝试,算了,还是坚持下去吧,希望经济能早点好起来。
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手机铃声一下将我拉回现实,看了下来电显示,是舅舅打来的电话,不知怎的突然一种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
“喂,舅舅。”
“小幕啊,你回来一趟吧,你外公今天上午走了。”
“怎么会!外公的身体不是一直好好的吗?”
舅舅哽咽着说道:
“早上的时候去叫老爷子吃饭,敲门没人应,进去一看老爷子已经走了,身子还是温的,没受苦,脸上很安详,回来见你外公最后一面吧!”
“我马上回来。”
给公司请了假,回去接上琴琴和孩子一起赶回老家,在堂屋里见到了外公最后一面。
老人家平静的像睡着了一样,嘴角似乎还挂着微笑,不由得想起了一年多前外公说的那句话:
“我的时间其实不多了。”
可惜当时我并没有把外公的话当回事,再见面已是天人永隔了,想到这里眼泪怎么也止不住。
在我老家,办丧事都要装棺木里在堂屋停放开灵再去火化,一来亲朋好友来见最后一面,二来要办白宴,外公在古镇上开了一辈子茶馆,可以说整个古镇的人都认识。
按老家的习俗,喜事主家请了才来,白事知道了就要来,所以人不会少,后来一家人商量了一下,老家房子的院坝没那么宽敞,干脆就老房子这边开灵,找个饭店当办白宴的地方,流水席。
外公走的时候九十岁了,没病没痛,属于喜丧,家属也不要哭哭啼啼的了,外公生前喜欢热闹,就热热闹闹的送老人家最后一程吧。
外公丧事办完已经是一个星期后的事情了,墓地是他老人家原先自己选好的,事情办完以后我们也准备回蓉都市了,准备离开的前一个晚上,我小舅舅拉着我说起件事:
“你还记得一年多前你外公说你混不下去了回来继承他茶馆的事不?”
“记得”
“那你考虑得怎么样?要不要回来?”
“额,还是算了吧舅舅,我工作挺忙的,这个茶馆就……”
小舅舅笑了一下说道:
“怎么,你还真以为这个茶馆收入很低吗?我知道你这些年在外面其实并不是那么如意,虽然不知道你现在一个月能挣多少,但是这个茶馆一个月的收入肯定比你工资高。”
“不会吧?”我用怀疑的眼神打量着舅舅。
“真的,茶馆是在景区里面,面积大,人流量大,而且有上百年的历史了,里面都是些老物件,放在以前收入是很一般,但是现在就不一般了,现在的人不都喜欢这些吗?一杯茶 十块,茶馆是自己的,没有房租,你自己算算吧。”
舅舅笑嘻嘻的看着我。
所有东西都是现成的,一杯茶十块,一天 按三十杯算,一个月就小一万了,没有房租的情况下的确不少啊,我试探着问道:
“舅啊,一天能有四十个人喝茶不?”
“一天四十?不止,很多游客都是点杯茶歇一会儿,拍拍照就走了,加上镇上原先的那些老顾客,一天最少六十打底”
六十?一个月起码一万八啊,除开水电,茶叶,最少还剩一万四五。
我知道茶馆里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跛脚老头儿姓陈,年轻时候采石场里压断了脚,前些年老伴儿走了,儿女也在外地上班,老头儿的乐趣也就只有每天来茶馆里和那些老朋友们喝茶聊天了。
客人多的时候这个陈老头儿就会主动帮忙泡个茶,冲个水,擦个桌子之类的。
外公后来就不收他茶钱了,每个月给一千块钱当老头儿的烟钱,这个陈老头儿也就一直在茶馆里顺手帮帮忙了,算是古镇里我现在为数不多的熟人了。
算上老陈的一千,一个月也能有一万三保底,还不用看老板脸色,我自己就是老板,说实话,有点心动了。
小舅舅看我有点意动了,又继续说道:
“我们都在外面有工作,有家庭要照顾,这个茶馆的确是没有精力再去照顾了,加上这也是你外公的意思,茶馆留给你,当给你保个底,如果你不要就干脆转让出去吧。”
“那我考虑一下吧。”
“行,你慢慢考虑,如意茶馆的所有人是你外公,现在你外公走了,你如果要接手那还是要尽快把所有人变更到你名下来。”
“嗯,我知道了,我和琴琴商量一下再回复你吧。”
晚上和老婆商量了一下,现在这个古镇越来越红火,政府又在古镇外围建立了一个博物馆聚落,大大小小几十个博物馆,听说明年要申报 5A 景区了。
现在古镇周围建设得热火朝天,各种民宿,酒店,住宅,学校,吃的喝的玩儿的应有尽有。
绕城高速,快速路,高铁站都修到古镇外面了。
来旅游的人也是一天比一天多了,也许是时候换个生活方式了,在这个我长大的古镇里做点小生意,陪着老婆孩子,没有压力,轻轻松松,平平淡淡的也不错。
商量好后我给舅舅说等我两天,然后就和琴琴还有孩子回了蓉都市。
以前蓉都和古镇隔了几十公里,城市发展太快,现在都修来连在一起了。得益于交通的发达,现在我可以每天坐个动车去古镇,老婆也可以换个轻松点的工作,也就有更多时间陪孩子了。
处理好了离职手续,我又回到古镇找到舅舅一起去办了变更如意茶馆所有人的手续。
自从外公去世,茶馆已经关了十多天了,是时候重新开业了。
我的新生活也应该开始了!
坐在靠近落地窗旁边的我扭头看了看窗外,这里是四十三楼,窗外是蓉都市繁华的市中心,站在这里看出去有一种俯瞰天下,尽在掌握的感觉。
不过这是老板的感觉,和我这种牛马没有关系。
来这座城市已经十一年了,当初的伟大理想也早就被现实击的粉碎了,随着全球经济连续三年的萧条,挣钱也越来越难了,看着手机壁纸里笑的幸福的一家三口,这就是坚持下去的动力吧!
不过现实就是现实。
房贷,车贷加上孩子马上要开始上幼儿园了,一学期五千的学费,以现在的收入的确难以支撑了,唉,想换个工作却又不敢轻易尝试,算了,还是坚持下去吧,希望经济能早点好起来。
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手机铃声一下将我拉回现实,看了下来电显示,是舅舅打来的电话,不知怎的突然一种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
“喂,舅舅。”
“小幕啊,你回来一趟吧,你外公今天上午走了。”
“怎么会!外公的身体不是一直好好的吗?”
舅舅哽咽着说道:
“早上的时候去叫老爷子吃饭,敲门没人应,进去一看老爷子已经走了,身子还是温的,没受苦,脸上很安详,回来见你外公最后一面吧!”
“我马上回来。”
给公司请了假,回去接上琴琴和孩子一起赶回老家,在堂屋里见到了外公最后一面。
老人家平静的像睡着了一样,嘴角似乎还挂着微笑,不由得想起了一年多前外公说的那句话:
“我的时间其实不多了。”
可惜当时我并没有把外公的话当回事,再见面已是天人永隔了,想到这里眼泪怎么也止不住。
在我老家,办丧事都要装棺木里在堂屋停放开灵再去火化,一来亲朋好友来见最后一面,二来要办白宴,外公在古镇上开了一辈子茶馆,可以说整个古镇的人都认识。
按老家的习俗,喜事主家请了才来,白事知道了就要来,所以人不会少,后来一家人商量了一下,老家房子的院坝没那么宽敞,干脆就老房子这边开灵,找个饭店当办白宴的地方,流水席。
外公走的时候九十岁了,没病没痛,属于喜丧,家属也不要哭哭啼啼的了,外公生前喜欢热闹,就热热闹闹的送老人家最后一程吧。
外公丧事办完已经是一个星期后的事情了,墓地是他老人家原先自己选好的,事情办完以后我们也准备回蓉都市了,准备离开的前一个晚上,我小舅舅拉着我说起件事:
“你还记得一年多前你外公说你混不下去了回来继承他茶馆的事不?”
“记得”
“那你考虑得怎么样?要不要回来?”
“额,还是算了吧舅舅,我工作挺忙的,这个茶馆就……”
小舅舅笑了一下说道:
“怎么,你还真以为这个茶馆收入很低吗?我知道你这些年在外面其实并不是那么如意,虽然不知道你现在一个月能挣多少,但是这个茶馆一个月的收入肯定比你工资高。”
“不会吧?”我用怀疑的眼神打量着舅舅。
“真的,茶馆是在景区里面,面积大,人流量大,而且有上百年的历史了,里面都是些老物件,放在以前收入是很一般,但是现在就不一般了,现在的人不都喜欢这些吗?一杯茶 十块,茶馆是自己的,没有房租,你自己算算吧。”
舅舅笑嘻嘻的看着我。
所有东西都是现成的,一杯茶十块,一天 按三十杯算,一个月就小一万了,没有房租的情况下的确不少啊,我试探着问道:
“舅啊,一天能有四十个人喝茶不?”
“一天四十?不止,很多游客都是点杯茶歇一会儿,拍拍照就走了,加上镇上原先的那些老顾客,一天最少六十打底”
六十?一个月起码一万八啊,除开水电,茶叶,最少还剩一万四五。
我知道茶馆里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跛脚老头儿姓陈,年轻时候采石场里压断了脚,前些年老伴儿走了,儿女也在外地上班,老头儿的乐趣也就只有每天来茶馆里和那些老朋友们喝茶聊天了。
客人多的时候这个陈老头儿就会主动帮忙泡个茶,冲个水,擦个桌子之类的。
外公后来就不收他茶钱了,每个月给一千块钱当老头儿的烟钱,这个陈老头儿也就一直在茶馆里顺手帮帮忙了,算是古镇里我现在为数不多的熟人了。
算上老陈的一千,一个月也能有一万三保底,还不用看老板脸色,我自己就是老板,说实话,有点心动了。
小舅舅看我有点意动了,又继续说道:
“我们都在外面有工作,有家庭要照顾,这个茶馆的确是没有精力再去照顾了,加上这也是你外公的意思,茶馆留给你,当给你保个底,如果你不要就干脆转让出去吧。”
“那我考虑一下吧。”
“行,你慢慢考虑,如意茶馆的所有人是你外公,现在你外公走了,你如果要接手那还是要尽快把所有人变更到你名下来。”
“嗯,我知道了,我和琴琴商量一下再回复你吧。”
晚上和老婆商量了一下,现在这个古镇越来越红火,政府又在古镇外围建立了一个博物馆聚落,大大小小几十个博物馆,听说明年要申报 5A 景区了。
现在古镇周围建设得热火朝天,各种民宿,酒店,住宅,学校,吃的喝的玩儿的应有尽有。
绕城高速,快速路,高铁站都修到古镇外面了。
来旅游的人也是一天比一天多了,也许是时候换个生活方式了,在这个我长大的古镇里做点小生意,陪着老婆孩子,没有压力,轻轻松松,平平淡淡的也不错。
商量好后我给舅舅说等我两天,然后就和琴琴还有孩子回了蓉都市。
以前蓉都和古镇隔了几十公里,城市发展太快,现在都修来连在一起了。得益于交通的发达,现在我可以每天坐个动车去古镇,老婆也可以换个轻松点的工作,也就有更多时间陪孩子了。
处理好了离职手续,我又回到古镇找到舅舅一起去办了变更如意茶馆所有人的手续。
自从外公去世,茶馆已经关了十多天了,是时候重新开业了。
我的新生活也应该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