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权路相争 > 第93章 改革阻力

权路相争 第93章 改革阻力

    舆论风暴的酝酿

    青河县的改革已然成为省内的焦点话题,在获得省委的进一步支持后,顾晨的改革团队士气大振,财政体制调整进入了更深入的阶段。然而,市政府并不甘心让青河县成为“全省改革的标杆”,他们已经悄然布局,准备在舆论层面发起新一轮攻势。

    赵建华在市政府的会议上阴沉着脸,看着几份最新的媒体报道:“最近关于青河县改革的宣传太多了,连省里的几家媒体都在大肆报道。这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控制范围。”

    吴斌皱眉:“省里如果将青河县的改革当作试点,那市政府的财政管理权威就会被削弱。其他区县如果效仿,财政改革的核心权力将逐步下放,市里的整体掌控力也会被削弱。”

    赵建华冷哼一声:“绝不能让这种情况发生。我们必须在舆论上做文章,找出青河县改革的问题,放大缺陷,让外界看到改革的‘弊端’。”

    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舆论战开始酝酿。

    首先,一些地方媒体陆续发布了一些“匿名爆料”,声称青河县的财政改革虽然表面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实际上存在不少“隐患”:

    财政拨款的不稳定性:部分重点项目因改革导致资金短缺,进展缓慢。

    基层财政人员的不适应:由于新制度实施过快,部分财政干部对新模式尚未完全掌握,导致财政支出审批效率下降。

    公共支出问题:部分社会保障资金在改革过程中调整,导致个别群体暂时未能及时领取补贴,引发部分居民不满。

    与此同时,几名“经济专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评论,认为青河县的改革“过于激进”,可能会对整体经济体系造成“不可逆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财政风险。

    “顾县长,市政府的动作开始了。”王立一脸凝重地将几篇报道递给顾晨,“这些报道的内容虽然没有直接攻击我们,但明显是在给改革造势添乱。”

    顾晨看了一眼,冷静道:“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对方一定会想办法扭转舆论。”

    他放下文件,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们要让改革继续推进,不能被这些舆论干扰。但同时,我们也要找到合适的方式回应这些质疑,让公众看到真实的情况。”

    反击的布局

    为了应对市政府的舆论攻势,顾晨决定从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主动公开信息,提高透明度。

    青河县政府迅速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公布改革数据,并邀请省财政厅的专家进行独立评估,让公众了解真实的财政状况。

    第二,邀请主流媒体深入青河县,进行实地采访。

    顾晨亲自联系了省里和国家级的几家权威媒体,邀请他们到青河县实地采访,展示改革的实际效果。

    第三,加强与民众的沟通,稳定基层信心。

    青河县政府派出工作组,深入乡镇、社区,直接向群众解释改革政策,并解决因改革带来的临时性问题,确保基层群众的支持度不下降。

    在一系列精准反击措施后,舆论风向逐渐发生转变。特别是当几家权威媒体发布了客观报道后,原本被市政府操控的舆论开始受到冲击。

    市政府的进一步干预

    见到舆论反击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赵建华等人决定加大干预力度。他们开始利用行政手段,向青河县财政拨款进行拖延,并对部分资金的调拨进行严格审查,企图制造青河县财政紧张的局面,让改革“自然失败”。

    王立紧张地向顾晨汇报:“市财政局开始对我们的资金拨付进行严格审核,很多项目的款项都在审批环节被延迟了。”

    顾晨面色沉静,缓缓说道:“他们的目的就是想让我们财政吃紧,借此让改革停滞。”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冷意,“但他们低估了我们。”

    为了应对资金短缺问题,顾晨立刻召集财政部门开会,调整支出结构,并与省财政厅沟通,争取提前拨付部分资金。同时,他迅速联系了几家市场化运作较好的企业,寻求合作,利用政府与市场的结合方式,保障改革资金的运作。

    与此同时,顾晨还采取了另一项策略——让市政府“无法拒绝”改革。

    他亲自起草了一份关于青河县财政改革经验的总结报告,并通过省领导的渠道递交到了省委主要领导手中。他的目标很明确:让省委更坚定地支持改革,让市政府即便想要阻碍,也无法轻易推翻改革的成果。

    “既然他们想让我们财政崩溃,我们就要让他们看到,青河县不仅不会崩溃,反而会成为全省的榜样。”顾晨冷笑道。

    省委的态度

    在一番精密运作下,省委主要领导对青河县的改革表现出了更大的兴趣,并决定派人实地考察,以便在全省推广相应的改革措施。

    “顾县长,省委已经安排了考察组,下周就会到青河县调研。”王立兴奋地汇报道,“这次如果调研顺利,市政府的打压就难以奏效。”

    顾晨点头,心中已有决断。他知道,只要省委支持青河县的改革,市政府的干预就会变得无力。

    与此同时,赵建华也收到了这一消息,脸色阴沉到了极点。

    “省委要派人调研?”他猛地站起身,语气冰冷,“如果青河县的改革被省里定性为‘成功经验’,那我们就真的没办法阻止了。”

    吴斌也沉声道:“现在我们只能另寻办法,在考察组到达前,尽量制造一些不利青河县改革的舆论。”

    然而,赵建华心里清楚,时间已经不多了。如果省委考察组的结论是肯定的,那么市政府在这场较量中,将彻底失去对青河县的控制权。

    未来的决战

    考察组即将到来,青河县的改革面临最后的检验。而这场围绕改革的政治博弈,也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顾晨站在办公室的窗前,俯瞰着整个青河县。他深知,接下来的几天,将决定青河县改革的成败,也将决定他个人在这场改革中的最终命运。

    改革,已然进入决战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