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权路相争 > 第117章 暗处威胁

权路相争 第117章 暗处威胁

    财政改革的核心框架在省政府的决策下基本稳固,地方政府虽然在某些方面争取到了调整空间,但改革的整体方向并未被撼动。这场博弈暂时告一段落,然而,顾晨深知,这只是阶段性的胜利,真正的较量仍在继续。

    尤其是财政改革触动了大量既得利益群体,这些人不会轻易认输,他们会用各种方式进行反击,而其中,最危险的,往往不是明面上的争斗,而是隐秘的角力。

    ---

    纪委的内部通报

    一天深夜,顾晨正在办公室加班整理改革的后续推进计划,电话铃声突然响起。

    他拿起手机,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省纪委的一位老熟人——李庆东。

    “李书记,这么晚了还没休息?”顾晨笑着接通电话,但心里已经隐隐察觉到不对劲。

    “顾厅长,打扰了。”李庆东声音低沉,带着一丝凝重,“有些事情,可能你需要提前了解一下。”

    顾晨心头一紧,立刻说道:“您请讲。”

    “最近我们在查财政系统的问题,有些事情,不是普通的贪腐这么简单。”李庆东语气缓缓,却带着一种难以忽视的压力,“有些人,已经开始借助舆论和其他手段,对你进行针对。”

    顾晨眉头微微皱起:“我明白了。”

    他没有多问,李庆东也没有详细说明,毕竟这种事情,纪委不可能在正式立案调查前向他透露太多。但仅凭这番话,顾晨就已经能感受到一丝危险的气息。

    “多谢李书记提醒。”他郑重道。

    “你自己多加小心。”李庆东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顾晨放下手机,靠在椅背上,目光沉思。

    ---

    舆论风暴

    第二天一早,顾晨刚走进办公室,王炜就神色匆匆地冲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打印出来的网络文章。

    “厅长,出事了!”王炜将文件放在桌上,语气严肃,“有媒体发布了一篇针对财政改革的长篇报道,暗示财政厅在改革过程中有‘选择性’执行的嫌疑,甚至影射您在政策制定时,存在利益输送的问题。”

    顾晨目光一凝,拿起文件快速浏览起来。

    文章的措辞十分隐晦,并没有直接指控财政厅腐败,但用了一种“看似中立”的方式,通过列举几个地方政府的资金问题,暗示改革方案导致了一些“特定企业”获得了政策红利,而另一些则受到打压。

    更关键的是,文中甚至引用了一些所谓的“知情人士”言论,含沙射影地提及顾晨和某些商界人士关系密切。

    “谁在背后推动?”顾晨合上文件,语气平静,但目光冷厉。

    王炜沉声道:“初步查了一下,文章最早是某财经自媒体发布的,随后几个门户网站迅速转载,显然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顾晨点点头,心里已经有了大致判断。

    财政改革最直接的受损方,除了地方政府中的部分领导,还有那些曾经依赖财政拨款、财政操作谋利的商人和官员。他们无法从明面上阻止改革,那就会用舆论战,试图制造舆情压力,逼迫省委、省政府对改革进行调整。

    ---

    省领导的态度

    就在顾晨和财政厅紧急商议对策时,省委、省政府内部也对此事展开了讨论。

    “这篇文章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争议,现在网络上已经开始有一些批评财政改革的声音。”一名省委常委在会议上汇报。

    赵鸿儒翻阅着那篇文章,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抹冷笑:“舆论战都打到我们头上了?看来,有人真的急了。”

    省委宣传部长表态道:“这篇文章虽然没有直接攻击省委省政府,但其中隐含的指向性非常明显。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影响社会舆论,甚至削弱改革的正当性。”

    省长杜永年敲了敲桌子,语气平稳:“改革推进到现在,这种情况是难免的。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害怕舆论,而是掌握舆论的主导权。”

    “宣传口可以发布一篇官方解读,详细阐述改革的必要性,同时邀请一些经济学者、企业家,站出来发声。”宣传部长提议。

    赵鸿儒点头:“财政厅方面怎么回应?”

    “顾晨应该已经在处理。”杜永年微微一笑,“这小子,遇事冷静,应该能应对。”

    ---

    反击战

    面对突如其来的舆论战,顾晨并没有急于反击,而是先让财政厅的信息公开部门搜集整理了相关数据,包括改革前后的财政透明度对比、专项资金审批效率的变化、企业获得财政支持的具体数据等。

    与此同时,他私下联系了几家在改革中受益、发展良好的企业负责人,请他们公开发声,分享改革后的真实情况。

    两天后,财政厅正式发布了一篇详细的官方通报,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由顾晨亲自出面。

    “财政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财政透明度,避免资金滥用和低效分配。”

    “关于网络上的质疑,我们愿意接受监督,但我们更希望,所有的讨论都建立在真实数据的基础上,而不是道听途说。”

    “财政改革不会因舆论压力而停滞,我们欢迎各方意见,但改革的方向不会改变。”

    同时,几家权威媒体陆续发布专家评论,详细解读财政改革的必要性,并反驳了此前的质疑报道。

    短短几天,舆论的风向逐渐发生变化,最初的负面报道逐渐被新的讨论覆盖,而那些原本试图通过舆论战逼迫改革让步的幕后推手,发现事情的发展远未达到他们预想的效果。

    ---

    更深的威胁

    舆论战暂时被平息,但顾晨知道,这场斗争远未结束。

    当晚,他的手机再次响起。

    电话那头,一个低沉的声音说道:“顾厅长,你动的棋子,太大了。”

    顾晨目光一冷:“你是谁?”

    对方没有回答,只是淡淡地说道:“改革是好事,但太过激进,未必是件好事。做事,留三分余地。”

    说完,电话挂断。

    顾晨坐在办公桌前,握紧了手机,眼神深沉。

    显然,真正的对手,才刚刚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