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 第39章 便是老天也不行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第39章 便是老天也不行

    第二日一早,天色尚未大亮,一名家仆便敲响了刘宏的房门。

    “君侯,伯渊先生让小的前来唤您起床!”

    听到这话,正欲发作的刘宏,也是立马从床上跳了起来,然后开始洗漱更衣。

    不过一刻钟的时辰,刘宏便穿戴整齐的来到了王潜面前。

    行礼过后,王潜也一脸严肃道:“好了,为师今日带你出去转转,也让你好好看一看这大汉天下,到底是个什么样!”

    “老……老师,您……您不会真要教学生那些吧?”

    刘宏却是磕磕巴巴的问道,脸上犹自带着后怕的表情。

    虽然很是关心大汉未来的兴亡,但刘宏却从未想过自己能干什么。

    当然,主要是也不敢想。

    毕竟当今天子还在呢,那些东西,哪里是他能想的?

    万一传出去,整个侯府怕是会鸡犬不留。

    所以,在听到王潜想要教他为君之道的时候,刘宏也是直接给吓到了。

    看着刘宏如此模样,王潜也不禁笑着安抚道:“莫怕,有为师在,不会有事的!”

    “老师,我……”

    刘宏扭捏着,话未说完,就被王潜打断:“怎么?你这是信不过为师?”

    “没……没有。”刘宏赶忙摆手摇头道:“学生只是……”

    王潜笑着拍了拍刘宏的肩膀,“好了,你就放心吧,只要有老师在,谁也不能把你怎么样的。”

    “便是老天也不行!”

    这声音好似一股暖流一般,瞬间涌入了刘宏四肢百骸,让他忍不住抖。

    扭过头,看着搭在肩上的那只大手,是那么的温暖,那么的有安全感。

    顺着手臂向上望去,那张和煦的面容,让刘宏一阵恍惚,脑海中也不由浮现出了一道十分熟悉,却又非常模糊的身影。

    那身影的主人,正是他的父亲。

    “堂堂男子汉,怎的还流眼泪了?”

    温柔的声音响起,刘宏也回过神来,赶忙伸手擦了擦眼角。

    “老师,我……”

    “好了,走吧!”

    王潜笑了笑,随即迈步朝着府外走去。

    看着老师的背影,刘宏也是嘴巴一咧,然后快步跟了上去。

    很快,师徒二人便走出了府门,然后朝南而去。

    既没有乘车,也没有带其他仆人。

    “老师,这为君之道,为何要在这乡野之间学习?”

    乡间蜿蜒的小路上,小刘宏一边走着,一边打量着周围的情景,眼中满是好奇与不解。

    “高祖曾言: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何以执掌天下?

    昔日孝文帝、孝宣帝,都曾深入乡野之间,见识到了百姓疾苦,方励精图治开创了一番盛世。”

    “知道了老师!”

    对于王潜如此毫无顾忌的言语,小刘宏也是点头应是,脸上已然没有丝毫的惊恐。

    不知不觉间,小刘宏的心底,竟对王潜多了一丝依赖。

    对于此时的他来说,只要有老师在就没什么好怕的。

    “小宏,你可知,为君者,最需要做的是什么吗?”

    “这个……”刘宏有些不确定的回道:“是要能识人、用人?”

    “那只是基本需求而已。”王潜摆了摆手,凝声道:“对于一个君主而言,最需要做的只有两件事。”

    “第一,不要被人蒙蔽;第二,要了解下面人的需求。”

    “前者可以依靠情报机构,但后者,则需要你亲自去看、去体验方可。”

    “只有了解了人们的需求,你才能更好的去进行调和治理,做起事来也事半功倍……”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刘宏一脸认真的听着,生怕漏掉每一个字。

    此时的天气虽然依旧寒冷,但田间却不乏为了春耕而忙碌的人们。

    行至午时,师徒二人走到了一处田垄旁,几名农人正坐在那里休息。

    王潜上前拱手一礼:“打扰几位,鄙人有些问题,不知诸位可否帮忙解惑?”

    一名年长的农人赶忙起身还礼,“哎呦,先生客气,您有什么问题,尽管问便是!”

    “多谢!”

    王潜微微一笑,然后拉着刘宏毫无顾忌的坐在了地上。

    王潜:“敢问这位老哥,这一亩田地,每年的收成有多少?”

    农人:“若是年景好的话,良田一亩可产麦两石,次等也就一石左右。”

    王潜又问:“那您家中有田地几何?”

    “自家有十亩,另外又租种了他人十五亩!”农人如实回道。

    刘宏却忍不住问道:“十亩可产粮为二十石,应该足够您一家食用了吧?为何还要租种他人的田地?”

    农人诧异的看了刘宏一眼,苦笑着摇了摇头,“好叫小郎君知道,俺们种田,少不得要交赋税的。

    除去赋税,那十亩田的产粮,也剩不下多少,不租种的话,根本就活不下去呀!”

    “啊?”刘宏微微一怔,“朝廷的赋税,不是三十税一吗?合算下来,您只需交七斗即可,怎么就不够了?”

    “朝廷收是不多,但除田税之外,还有口赋、算赋、丁税,再加上还要服劳役、兵役。

    当然这些都不算什么,最主要的,还是官府的各种摊派,这才是最要命的……”

    听着农人在那说出的各种赋税条目,刘宏睁大了眼睛,满是不可置信。

    照农人的说法,这所有赋税加起来,竟占到了总收入的七成之多。

    王潜又问了几个问题之后,便带着刘宏,找了其他的一些农人继续询问。

    经过一番走访之后,刘宏这才发现,先前那位农人居然还算比较好的,有着自己的土地,倒也勉强可以饱腹。

    最可怜的,莫过于那些什么都没有的佃户,土地、农具、种子,全靠从大户人家之中租借。

    这些人,除去各种赋税之外,还要缴纳高昂的租金。

    一户百姓,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辛苦一年的收成,最多也能勉强不被饿死而已,余粮啥的,更是想都不要想。

    时至黄昏。

    去往侯府的路上,刘宏也是心不在焉的跟在王潜的身后,脑海中不断的回想今日的所见所闻。

    他从未想过,百姓的生活,竟艰辛到了这种程度。

    想想自己之前浪费的那些吃食,只感觉心中满是罪恶感。

    就在刘宏暗自沉思之际,走在前面的王潜突然停了下来,目光看向不远处的一片荒林。

    林中,一名中年男子,正手持农具在一棵大树前刨着坑,在他的身旁还有着一个箩筐。

    那男子一边刨坑的同时,也不时的看一眼箩筐,嘴巴一张一合的,似乎在说着什么。

    “老师,他在干什么?”刘宏好奇的问道。

    “过去看看。”

    王潜皱了皱眉头,随即迈步走了过去。

    “孩子,别千万别怪为父心狠,为父也是没办法,家里实在养活不起你了……”

    随着二人的靠近,男子那带着哭腔的声音,飘入了二人的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