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 第52章 新的势力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第52章 新的势力

    “天子起驾!!”

    随着一声高呼,浩浩荡荡的队伍便离开了解渎亭。

    此去洛阳,除董氏之外,刘宏也只带了两个贴身家奴,以及身边负责饮食的奶娘。

    至于王潜,则是先刘宏一步离开了这里。

    端坐在中间的天子车架上,小刘宏目不斜视的看着前方的道路尽头,看似波澜不惊,但内心深处,却早已经笑开了花。

    尽管日后要做的事情很多、也很难,但起码现在却是值得高兴的。

    天子出行,声势已然非同小可!

    所过之处,道路两旁,可谓是人山人海。

    无数百姓、士子、游侠,也是伸长了脖子,满怀憧憬的看向队伍中间的天子车架。

    在他们眼里,新的天子,便意味着新的开始、新的气象。

    “身为天子,可以对任何人狠辣无情,唯独对待百姓,要不遗余力的展现出仁爱和善的一面。”

    想到王潜的教导,刘宏每到一地,便会走出马车与人们亲切的打着招呼,还时不时让人取一些食物和水,送与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

    “陛下万年!”

    “大汉万年!”

    刘宏的这种做法,也是立马博得了一众百姓的认可与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面对如此情形,刘鯈却是喜闻乐见。

    百姓能够如此拥戴新君,便足以说明汉室还是非常得人心的。

    他身为汉室宗亲,自然也是与荣有焉。

    ……

    就在刘宏出发后的第七日,曹操也是提前一步赶回了家中。

    看着突然跑回来的儿子,曹嵩也是皱起了眉头。

    “阿瞒,你不是拜师求学去了么?怎的只过一年就回来了?”

    曹操赶忙行礼,解释道:“父亲,孩儿听闻大行皇帝驾崩,于是便匆匆赶了回来!”

    唉……

    听到这话,曹嵩也是忍不住叹了口气。

    而今大行皇帝驾崩,宫里的宦官失了势,他们曹家身为宦官之后,进来的情况,自然也不容乐观。

    这不,就在前两日的时候,朝廷一纸诏书,便直接罢免了数十位与宦官有关系的官员,而曹嵩也恰在其中。

    曹操见状,凝声问道:“父亲,您可知那新君是谁?”

    “为父听说,好像是那什么解渎亭侯,叫刘……噢对,叫刘宏!”

    对于新君一事,曹嵩并未过多关注。

    在他看来,那刘宏反正都是窦武和党人选出来的,跟他们曹家的关系并不大。

    曹操却是神秘兮兮道:“父亲,那您可知,孩儿与这新君是何关系?”

    “嗯?”

    曹嵩微微一怔,这才猛然想起,自己的儿子此番拜师求学,去的就是河间。

    “我儿莫非与那新君相识?”

    想到解渎亭侯也是出身河间,曹嵩的眼睛顿时就亮了。

    倘若自己这个儿子真的与新君相识的话,那可真是天佑他们曹家了。

    “不只是相识!”曹操一脸得意道:“孩儿此去河间,所拜之师,同样也是新君的老师。

    孩儿与新君,乃是同门师兄弟!”

    “哦?”曹嵩猛然睁大了双眼,“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曹操下巴一抬,“孩儿此番回来,就奉老师之命,来找父亲帮忙的!”

    “嘘!”

    曹嵩向曹操打了一个噤声的手势,然后起身道:“跟为父去书房说话!”

    “好的父亲!”

    曹操点了点头,然后跟随曹嵩一同到了书房之中。

    关好门窗之后,曹操凝声道:“父亲可知,那窦武之所以推举宏师弟……哦不,是宏师兄为帝,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独掌朝纲……”

    “不能吧?”曹嵩皱了皱眉头,“那窦武虽是外戚,但为人品行还是不错的,想来应该不会做出梁冀那等事情!”

    曹操却是无奈道:“父亲,人心是会变的,那王莽在篡位之前,其品行为人,何止胜窦武十倍?最后结果如何?”

    “嗯,我儿说的有道理!”

    曹嵩点了点头,然后问道:“说说吧,你老师想要我曹家怎么做?”

    “父亲,您首先要做的,就是马上去找到祖父,凭他老人家在宫里的地位,应该可以确保新君尽快掌握后宫。

    然后您再联系一下与咱们曹家交好的那些人,务必使其全力支持新君,必要的时候,可以不惜一切的站出来找窦武的麻烦。

    只有这样,才可以给新君创造机会,使其尽快掌权……”

    “嗯,没问题,为父马上去办!”

    听完曹操的一番建议,曹嵩也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自家儿子和新君师出同门,此乃上天赐福给曹家。

    这么好的机会,若不抓紧的话,那可真是要遭雷劈的。

    很快,曹嵩便找到了他的养父曹腾。

    得知自家孙儿与新君的关系之后,原本不怎么管事的曹腾,也是当即答应了曹嵩的请求,然后开始四下活动了起来。

    如今的曹腾,虽然已经不怎么管事了,但其在宫里威望尚在。

    有了他的出面游说,很快就有诸多宦官投靠了过来。

    另一边,曹家相熟的一些家族、官员,在受到曹嵩游说之后,也是毫不犹豫的表示了全力支持。

    尤其是与曹家最为紧密的夏侯家,更是不遗余力的出钱、出力,开始了一系列的暗中走动。

    一股以新君为中心,游离在外戚、党人、宦官三方以外的势力,正悄然兴起。

    一时间,宫里宫外,也是开始暗流涌动了起来。

    如此又过了五日,队伍终于抵达了洛阳城外。

    城北的官道外,鼎沸的人群将周围挤的水泄不通。

    负责镇守京师的北军五校,也是人马尽出,列为两堵长长的人墙,守在了道路两旁。

    而位于城北五里的夏门亭外,则是有诸多大臣等候着。

    看着道路尽头出现的队伍,大臣们也纷纷开始整理起了身上的衣冠,准备起了参拜事宜。

    当队伍来到近前,窦武也持节来到了黄盖帝驾旁俯身一拜。

    “臣窦武,奉太后之命,在此恭迎新君,恭问陛下躬安!”

    “臣等恭问陛下躬安!!”

    随着窦武拜下,后方的一众大臣,也纷纷俯身行礼。

    见此阵仗,刘宏也有些慌乱的看了窦武一眼,似乎不知该如何去做。

    此前,在刘鯈面前,他可以表现出沉稳睿智的一面来博取好好,因为毕竟是一家人。

    但到了窦武这位外戚面前,那就需要进行藏拙了。

    窦武见状,也不疑有他,低声道:“陛下,应答,我躬安!”

    “哦,我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