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 第33章 论封建制度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第33章 论封建制度

    听到曹操的分析,王潜也是一脸认同的点了点头。

    “如你所说,商之所以能够崛起,并最终覆灭夏朝,其所依仗的,的确是青铜器无疑!”

    得到认可的曹操,露出了欣喜的笑容,然后问道:“先生,那您能更加具体的说一说吗?一个青铜器而已,何以有如此大的威力?”

    其余众人也是下意识的看向了王潜,眼中同样充满了求知欲。

    “当然可以!”

    王潜笑了笑,继续说道:

    “在上古时期,人类的先祖们,主要依靠采集的方式存活,在那个时期,野外采集限制很多,人们即便每日辛勤不缀,也难以满足生存所需。”

    “于是到了后来,人类先祖便发明了石器、弓箭等工具,从单一的采集转而开始进行狩猎活动。

    靠着那些石器、弓箭,人类得到了食物的补充,族群得以快速壮大,并最终战胜了诸多猛兽,最终得以在艰难的环境中进行繁衍……”

    王潜看向众人问道:“人类先祖从采集、到狩猎、再到最后的耕种,这整个过程当中,起关键性作用的是什么?”

    小刘宏抢先回答道:“是工具和武器?”

    “不错!”

    王潜笑着点了点头,补充道:“人们依靠着全新的工具和武器,获得了进一步存活和发展的能力,为师在这里将其称之为生产力的提升。”

    “生产力?”

    听到这个新名词,刘宏以及一众学生也赶忙竖起了耳朵,目光炯炯的看向了王潜。

    在之前的时候,王潜每说出一个新名词,就代表要讲解一个全新的知识点,这对于他们而言,充满了吸引力。

    即便是外面的曹操,也是兴致勃勃的紧盯着王潜。

    迎着众人的目光,王潜解释道:

    “所谓的生产力,共由三个基本点构成,分别是:劳动者,如农民、工匠等从事生产的群体;

    然后是生产工具,如犁、耙、耒等农具或者工匠手中的工具等;

    最后是劳动对象,如土地、江河湖泊、矿石、木材等,可以产出人类所需的东西。”

    “因为劳动者与劳动对象都一般无二,所以提升生产力的关键便在于生产工具的提升。

    相比于旧时代的木制工具,青铜器无疑更加坚固、耐用,生产的速度也更快、效率也更高。”

    “而商部落,在发展过程中,极大的提高了青铜的冶炼水平。

    尽管青铜器不可能大规模的用于农业生产,但不可否认的是,依靠着青铜器,商部落的粮食、人口、战斗力等,已然远超夏朝。”

    “因此,你们要记住,时代的发展的关键在于生产力的提高。

    而提高生产力的关键,则在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听到这里,众人也不禁感到耳目一新,只感觉一种全新的知识,涌入了他们的脑海当中。

    “老师,那科学技术又是什么?”一名学生问道。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为师日后再慢慢跟你们讲,今日主要还是先讲关于“封建制”的事情。”

    王潜笑着说道,然后将话题引回了正轨:

    “鉴于夏朝覆灭的经验教训,商汤便并将自己的兄弟、子侄们分封到了各个邦国当中,由自己的这些亲人们,协助自己共同统治这个王朝。

    商朝开创的封邦建国,便是所谓的封建制度。”

    “原来是这样!”

    随着王潜话落,众人也一脸恍然的点了点头,这才明白了封建制的含义。

    刘宏却是忍不住问道:

    “老师,依照您的说法,周与商决战之时,双方的生产力,似乎并无太大的差距,那周朝又是如何取代商朝的呢?”

    王潜笑着说道:“这个原因有很多,同夏朝一样,商朝虽开创了封建制度,但同样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因此,商朝草创的这个制度,也留下了许多缺陷,如商朝分封的同族诸侯国,只占了整个国土的一小部分,时间一久,诸侯国的势力,便超过了商人。

    继承制度的不明确,导致政治环境混乱,内部争斗不断,进而造成了后来的九世之乱;

    再如商人沉迷于占卜迷信,就连国家大事,都靠占卜来决定。

    所谓的封建迷信,便是源于此处!

    这种情况下,其治理水平自然堪忧!”

    “以上种种缺陷的累加,这才造成了商朝的覆灭!”

    “后来,周朝建立,便吸取教训,将原来的邦国,全都分封给了周王室的近亲族人。

    这也是为什么,周王朝建立初期的七十一个邦国之中,有五十三个诸侯国君主都姓姬的原因。”

    “靠着血脉姻亲的关系,确保了周王室对天下的的统治。”

    “这,就是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说法”

    “除此之外,周朝还吸取了商朝政治混乱的教训,在分封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周礼”,不仅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更是对诸侯与王室之间的地位关系进行了严格的划分。”

    “在礼仪的规范之下,进而出现了所谓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一统思想……”

    听着王潜在那滔滔不绝的讲述,课堂外的曹操,也是听的入了迷。

    过去的时候,他所以不喜读书,就是因为觉得那些东西枯燥、乏味,且学不到任何东西。

    而今,王潜的这一番讲述,无疑是重构了他对史书的认知,推开了通往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一时间,曹操看向王潜的目光中,不禁多了一丝炙热。

    对于曹操的内心变化,王潜没有过多注意,仍旧自顾自的讲道:

    “周朝对封建制度的完善,虽然进一步确立了周王室的地位,但那终究只是暂时性的而已。

    因为封建制度本身,就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它是依托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的。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缘关系也会越来越远,到了周幽王时代,面对犬戎的进犯,各地诸侯竟全都选择了袖手旁观。”

    “所谓的“烽火戏诸侯”,不过就是诸侯为了不听周王室的调遣,而自行杜撰的一个故事而已,万万当不得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