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 第59章 匠人之苦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第59章 匠人之苦

    出了洛阳,往北十五里,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流。

    河流两侧,坐落着大大小小数十个庄园。

    这些庄园,多为城中达官显贵所有,或是用来储存钱粮、或是拿来兴建作坊、转运货物。

    而曹家的庄园位于西侧方向,占地差不多有五百多亩,属于最大的庄园之一。

    当王潜、曹嵩几人来到庄园的时候,庄内管事,也领着一些仆从和上百名匠人来到了庄园外迎接。

    远远的看到那些匠人,一个个全都衣着单薄,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模样,王潜不由皱了皱眉头。

    “曹家主,那些都是匠人?”

    “伯渊先生可是觉得有何不妥吗?”

    察觉到王潜的脸色有些不对,曹嵩有些小心的问道。

    王潜没有说话,而是扭头看向一旁的曹操,目露深意的问道:“孟德,可还记得,为师跟你讲过的,关于构成生产力的个基本点?”

    曹操忙不迭的点头回道:“记得,分别是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

    “那你可知,在这三个基本点当中,哪个最重要?”王潜又问。

    “那自然是劳动者了,没有劳动者的话,那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也没用了!”曹操想也不想的回道。

    王潜点点头,意味深长道:“你说,如果劳动者被鄙夷、被压迫、被限制的话,那生产力又该如何提升?”

    曹操闻言一怔,下意识的看向那些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匠人,眼中露出一丝恍然。

    “老师教训的是,学生定当铭记于心!”

    听到师徒二人的对话,跟在一旁的曹嵩,却是有些云里雾里,显然不太明白“生产力”是什么意思。

    随后,曹嵩小心翼翼的问:“伯渊先生,您的意思是?”

    王潜叹了口气,“曹家主,接下来的作坊建设,和纸张制造,全都要靠这些匠人出力。

    若是没有他们,咱们的生意,不过是一场空谈而已。

    对于这样一群人,何故如此苛待?”

    曹嵩一怔,这才回过神来,原来是这伯渊先生同情那些匠人了。

    “先生勿怪,是老夫疏忽了!”

    冲着王潜道了声歉,曹嵩随即快步朝着那庄园管事走去。

    看到曹嵩过来,那管事也哈着腰,一脸谄媚的凑了上去:“小的见过家主,家主万安……”

    “啪!!”

    那管事话未说完,曹嵩抬手一个大耳瓜子就扇了上去,直接将其扇倒在地。

    尚未回过神来,就听曹嵩怒骂道:“你这狗东西,是怎么办事的?

    这大冷的天,为何不让他们穿暖和一些,真要冻坏了人,你去给老子做工吗?”

    “啊?”

    那管事捂着脸,愣愣的看向曹嵩,不知自家这位家主这是在抽哪门子疯。

    “过去的时候不一直都是这样吗?冻坏、冻死了,再换人就是。

    这可都是您说的啊。

    这怎么突然说变就变了?”

    管事心里委屈,却又不敢说出来,只能叩首请罪,“请家主恕罪,是小人疏忽了!”

    曹嵩脸色一缓,“行了,快去给他们找些厚实的衣物过来,然后再弄些热乎的吃食!”

    “喏!”

    管事答应一声,然后带着手下的人,急匆匆的去准备衣物吃食去了。

    “都是手下人办事不利,伯渊先生还请多多担待才是!”

    曹嵩也一脸歉意的朝着王潜解释着,生怕会坏了自己的形象。

    “曹家主不必如此客气!”

    王潜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士、农、工、商!

    从字面的上来看,工匠的地位似乎要高一些,但这终究只是字面而已。

    这就好比农,人们之所以将其排在第二位,难道是真的尊重农民吗?也不尽然吧?

    人们在读书时,可能会念作者的好。

    可又有谁见过,人们在吃饭时,会念农民的好?

    归根结底,人们重视的只是农业,而非农民这个群体。

    工匠也是如此,人们看重的只是那些产品,至于制造产品的“人”,谁会在乎你是谁?

    尤其是在这个手工业被视作贱业的时期,诸多匠人不仅是劳役的首要人选,更有甚者直接被人收为匠奴,世代为人效力生产。

    匠人受到的剥削程度,几乎与那些佃农持平。

    想要改变这一现状,确实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扭头看了一眼皇宫方向,王潜的目光中闪过一丝坚定,“我的好徒儿啊,就让咱们一起来改变这个世界吧!”

    进入庄园之后,王潜并未急着开始动工,而是先行画起了图纸。

    身为一名历史老师,类似于天工开物一般的书籍,他可没少读,更是经常观看一些古法技艺的视频,对于需要用到的工具和相应的制作流程,不说手到擒来,却也是无甚难度。

    待王潜将一些流程图和工具制造图画好之后,那些匠人差不多也都换好了厚实的衣物并吃上了一顿热乎的饱饭。

    看着气色稍好的匠人们,王潜点了点头,然后高声道:“诸位,从现在起,你们就全都由我调配,谁做什么、谁不做什么,都要依照我的吩咐来!”

    “喏!!”

    一众匠人齐声应是,看向王潜的目光,带着一丝感激。

    刚刚他们也都听说了,自己之所以能够穿上厚实衣服,吃上热乎的饱饭,全赖这位先生开口相助。

    “好了,那就开始吧!”

    将那些图纸分发给几个匠人领头之后,王潜随即带着众人开始忙活起来。

    眼看王潜竟亲自下手跟自己一同劳作,那些匠人们,在感动的同时,也是干劲十足、认真仔细。

    不同于北地,此时虽是寒冬腊月,但洛阳这边的气温并不算很低,地表也只是冻了浅浅的一层,于施工影响并不是很大。

    不过两日的功夫,一个简易的小规模造纸作坊便搭建完成,并开始了正式的生产。

    在此之前,所谓的造纸术,无非就是将那些树皮、麻布、麻头等物捣碎之后,再进行熬煮、浸泡,最后等候发酵即可。

    其中成本最高的,莫过于最后的这道发酵工艺。

    毕竟,想要等这些纤维物,自然发酵腐烂,没有个把月的时间,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也是为什纸张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时间成本太高了。

    而王潜带人兴建的这个作坊,除以上工艺之外,还添加了剪切、悬浮、烘干等流程,

    特别是在发酵这个工艺当中,王潜还让人添加了石灰、草木灰等物质,用来加速纸浆形成。

    最后,王潜又让人找来了,纸药水汁(这种纸药植物的叶子很像桃竹)对纸浆进行漂白。

    整个一番操作下来,不过短短四日的功夫,王潜便将新造出来的纸张,拿到了曹嵩面前。

    “先生神技,真叫老夫大开眼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