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60:分家后我把妻儿宠上天 > 第149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重生60:分家后我把妻儿宠上天 第149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得到这个具体的数字之后,朱正祥也可以考虑从中抽出多少钱去生产工厂。

    根据目前的了解,一个工厂的建设是有不同规模的,可以小工厂,也可以中工厂,也可以大工厂。

    这个大小无非就是投资的钱。

    所以朱正祥这边提出了问题:“如果我们搞一个大工厂的话,这个关于房子建设方面的成本是多少?”

    王大庆这边立刻开始仔细的算了起来,要知道这个事情并不能立刻给出答案,需要把所有的事情都想到。

    他们毕竟有了东山煤矿这边的经验,而且也有其他方面的经验,整合在一起就可以算出最终的答案。

    大概过去三分钟之后,王大庆给出了一个数字。

    “大概是需要5万吧。”

    “原来是5万吗?”

    这个数字确实是不在朱正祥的预料之内,朱正祥还把这个数字想高了,他本来以为是要10万的。

    既然要5万的话,那是不是可以考虑直接建设大工厂?

    要不要建设首先取决于他们这个项目重不重要,或者说有没有更好的未来,如果有的话实际上是可以尝试一下的。

    王大庆看到朱正祥这边的脸色变化,已经观察到了对方的内心想法,立刻知道了对方真正的想法。

    “你该不会真的想要建设大工厂吧?”

    建设大工厂的话,那个成本有点太高了,对于他们东山煤矿的项目有点打击性。

    但是朱正祥这边确实是下定了决心。

    “没错,我就是想要建设大工厂!”

    “因为我觉得,只有大工厂才符合我们当前的需求!”

    朱正祥这边的决心就是如此的明显,他觉得既然做了就要做大。

    就是要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东山煤矿是他们的第1个辉煌,那么电灯工厂就是他们的第2个辉煌。

    虽然这个事情还没有开始做,但是朱正祥这边完全可以预测到以后的真正发展,只要他们去做了就一定会成功。

    因为这是时代的必然性。

    在这个年代,半导体发光材料实在是太超前了,因为这个时候白炽灯都是一个非常高端的科技,更不要说节能灯。

    如果可以把led节能灯做出来的话,那简直是超出了时代的意义。

    这也难怪那些科技大学的人会那么激动,其实他们还可以更激动,因为这已经确实是碾压了国外。

    之前欧洲和漂亮国那边还在打击他们嘲笑他们,怎么可能会想到他们现在已经弯道超车,发明出了更厉害的相关产品。

    王大庆这边还是有所顾虑:“其实不用着急啊,要不就先弄一个中等的工厂吧,因为这个东西大家还没有接受,你知道吗?就是这个市场还没有被打开!”

    “我觉得这个东西要跟着市场转!”

    王大庆现在又忍不住要和朱正祥唱反调了,其实不是一样的一个商人的视角去思考这个问题。

    王大庆毕竟是没有未来视角的。

    他也不知道未来会发展那么快,也不知道未来科技会那么重要。

    所以这个时候一切都是以成本为主,不想浪费那么多成本,如果到时候亏损的话,那简直是难以接受的。

    很多时候不是说你做的这个事情是正确的,你就一定会成功,因为这里面会有很多影响的因素,一个是市场影响,另外一个就是对手的影响,还有一个就是产品的。

    在这些综合下,你敢保证你一定会赚钱?

    所以一下子投资那么多,其实就是一种非常疯狂的举动。

    想明白这些问题之后,朱正祥这边给出一个答案:“不用去考虑这些,我说的话什么时候错过?”

    “每一次你都会对我的话发出质疑,但我的话不是每一次都硬念了吗?既然我是这个团队的核心,那就要以我的话为主!”

    终于,朱正祥这边表现出了绝对的霸气。

    之前朱正祥偶尔还会算同一下王大庆,然后继续做自己的事情,但是现在他已经决定要完全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

    因为王大庆,毕竟还是受到了时代的局限。

    这个时候就要果断一些快刀斩乱麻,按照最正确的方向去走就对了,不要犹豫,犹豫就会败北!

    在这个方面没有人比朱正祥更清晰。

    所以,朱正祥现在的决定一定是对的。

    王大庆听了之后也是叹了一口气:“那行吧,虽然5万块钱对于我们东山煤矿是一次大出血,但是我们这边也在持续赚钱,所以能够承受。”

    王大庆能够接受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王大庆支持朱正祥,而是因为他们现在东山煤矿确实红红火火。

    正在风头上的东山煤矿项目确实给了他们很大的输血,可以让他们尽情的去挥霍。

    把话说到这个份上,那就没什么好说的,接下来就是要用这5万块钱去建设相关的工厂就行。

    主要的负责人依然是王大庆,因为王大庆在这方面确实有天赋,所以要他去做也是非常合理的。

    至于朱正祥这边,肯定是要和科技大学那边对接。

    首先是打个电话给科技大学的校长,问一下他们的人才到底什么时候到。

    “校长,你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你们那边的技术人才什么时候可以过来?我会对接的,那个路费我包了,然后工资也好聊。”

    现在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工厂这边已经开始投入了相关的建设,大概需要半年左右就可以完全竣工。

    而且他们也不是说非要等到半年之后,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是一个又一个的厂房建设,说不定一两个月就可以建设一个大厂房,然后就可以开工。

    所以这个节奏是很快的,接下来这个真正的问题就是从科技大学那边招引相关的人才,然后给他们想要的工资。

    反正以朱正祥的性格,他是一定不会亏待这些人才的。

    校长那边听了之后也是笑着回应:“我这边可一直等着你的回音呢,只要你确认的话,那我们这边完全没有问题的。”

    “你想要的人才一直在准备着!”

    “经过我们精挑细选,已经给你挑选了10个专业人才。”